逐梦深 :我与海洋科考的200多个日夜

2019-11-18 10:03张旭东
中国记者 2019年5期
关键词:母船卡罗琳救生衣

□ 文/张旭东

我的故事从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下潜遇险说起。

当时,“蛟龙”号母船上的起吊装备突发故障,液压马达外侧爆裂,潜水器无法回收至母船,“蛟龙”号和三名下潜人员危在旦夕!如果起吊装备无法恢复,就只能在海面打开舱盖救出三名下潜人员。这样操作不仅难度大、风险高,而且“蛟龙”号将被灌水、损坏,甚至丢失。

面对重重压力,“蛟龙”号母船轮机长带人迅速开始抢修。他们站在摇摇晃晃的吊笼中,呼吸着从船舶烟囱飘来的黑烟,凭着手电筒的微弱灯光,拆卸下重达150公斤的马达,再更换上备件。此时,“蛟龙”号随风浪漂荡,海况越来越差,三名下潜人员在狭小的空间内晕吐不止,头痛欲裂,心中充满恐惧,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抢修一直进行到凌晨三点多,起吊装备再次恢复“神力”,母船将“蛟龙”揽入怀中!三名下潜人员在海面上漂荡了整整12个小时之后,终于出舱!他们与科考队员们紧紧相拥,眼泪夺眶而出……这件事并没有吓退中国载人深潜团队。截至2018年,“蛟龙”号已下潜158次,总航程8.6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4圈。

作为新华社培养的海洋专长型记者,近年来,我随船参加了“蛟龙”深潜、“向阳红01”环球科考、“科学”号首探卡罗琳海山等多次远洋科考。在海上的200多个日日夜夜,我记录下海洋强国建设步伐中的点滴时光。

2015年春节前,“向阳红09”船前往毛里求斯补给的途中,遭遇多个气旋夹击,风力9级,浪高6米。连续多日,大家被晃得晚上睡不着,白天没胃口。同时,大家隐隐担心船舶安全,因为这艘船已有三十多年船龄,相当于百岁老人,能否一直抗得住大风浪,令人心中打鼓。一名澳大利亚记者悄悄在房间里研究起救生衣怎么穿。

突然,一天凌晨三点多,刺耳的弃船警报响起,我猛然惊醒,发现三名室友已在慌乱地穿救生衣。我也从上铺跃下,一边穿救生衣,一边随大家赶往救生艇。刹那间,我感觉生命的尽头竟来得如此突然。值班二副在确认警报是误报后,广播进行了通知,但很多人当晚都没有再睡,静静地听着巨浪无情地拍打船体。

除了惊险,海上科考还有很多惊喜!2017年,“科学”号在卡罗琳海山幸运地抓到了一只萌萌的深海小飞象,它摇曳着双鳍,憨态可掬。这段视频在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栏目播出后,瞬间吸引了百万人次的点击量。“蛟龙”号在南海采集到的蜘蛛蟹,“向阳红01”船在南大西洋采集到的3吨重的硫化物 ……这些科考中的惊喜,对单调乏味的海上生活就像是一顿饕餮盛宴!

建设海洋强国,让海洋人振奋不已。建设海洋强国必须依靠科技支撑,而海洋科考则是海洋科技进步的基础,样品、数据、资料,样样都需要从一次次科考中获取。近年来,一批先进的海洋科考船投入使用,让科技工作者不仅告别了渔船科考、望洋兴叹的时代,更让他们感觉到有出不完的海、使不完的劲!

“科学”号自投入使用以来,每年出海超过300天,船上不仅有年轻的硕博士生,还有60多岁的老院士。为了海洋科考,有人不能在老人临走前膝下尽孝,有人错过了孩子降临的幸福时光,有人连续出海半年,家里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难舍的亲情,难熬的晕吐,难以释怀的节日思念,“危机四伏”的作业环境,这些都挡不住科技工作者追逐海洋强国梦的坚实步伐!

海洋强国建设吹响了中国海洋事业阔步向前的号角,也开启了新华社海洋科技报道的新征程。我愿做海洋战线上的一员,与海洋科技工作者们继续乘风远航,逐梦深蓝!

猜你喜欢
母船卡罗琳救生衣
乌克兰裔“日本小姐”在日引巨大争议
“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水下辐射噪声控制关键技术
欧洲奇葩婚姻,三婚公主嫁最浪荡王子
我排第一个
我排第一个
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在武船开工
划船要穿救生衣
便携充气救生衣
为什么救生衣是橘黄色
带气球信号的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