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诗新
写在前面的话
如果你来到黄柏山林场,你一定会被黄柏山着迷。
几年前,黄柏山林场曾和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同时成为国家林业局向全国推广的森林经营“样板”,于是,塞罕坝出名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连续推出塞罕坝的事迹,详细报道了这些年他们创业的艰苦历程,电视连续剧《最美的青春》在多台播放,影响很大。而黄柏山却依然默默无闻地坚守着那一片绿色,依然默默无闻地自我描绘着。我心想,作为全国十佳林场之一,黄柏山一定有很多故事,于是我来了,我写了。写了黄柏山这片神奇的土地;写了黄柏山人杰地灵、厚重历史;写了黄柏山山清水秀、物华天宝;写了黄柏山林场1956年始建,从蛮荒的黄柏山到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60余年奋斗与发展历程;写了场长、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写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黄柏山精神……
1、地球的脉动
诞生并养育了人类的地球,亿万年来,在不断地变动。截至近期,才暂定为现在的模样,即60%多是蓝色的海洋,30%多是陆地,而这片陆地也经常千变万化,山峰、河流、原野、沙漠相互牵连,演变不断。北纬30°至35°附近,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同时遍布很多世界奇观和历史之谜。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商城县的黄柏山便准确地位于这条线上。
德国学者魏格纳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他认为,现今的大陆是由古生代时全球唯一的“泛大陆”,距今约2.5亿年前的古生代末期开始分裂,轻的硅铝质大陆在重的硅镁层上漂移构成。由于离极力和潮汐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致使各大陆逐渐达到现今的位置。
从有关著述看到,太古界大别山群构成大别山复背斜的核部,是最古老的地层。其北麓的一块,主要分布于黄柏山、大牛山、九峰尖,金刚台属大别山北坡深山区。在地质构造上,这里属秦岭褶皱系,大部分处于大别山复背斜的核部,西部处于商城——麻城断裂带边缘。另据1985年9月湖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工程师董仁薄研究认为:大别山是一个独立的古板块,早在太古时代曾是海洋,洋底有火山活动,历史上曾发生过板块碰撞。大别板块的构造演化过程为:29亿年左右,大别板块还是一片汪洋,伏地槽开始形成。14至20亿年和7至14亿年时,大别板块分别两次向南北俯冲,1.95至2.3亿年,大别古洋封闭。1.95至0.67亿年,大别板块浸中朝准地台板块与杨子准地台板块碰撞,形成现今黄柏山地质构成,于是遗留下来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例如,万丈崖近百米瀑布,黄柏山大峡谷,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石鼓寨地貌奇观,汤泉池温泉等。
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黄柏山许多神奇之处。又因地处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地带,使得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南北植物兼容并存,植被繁茂。多种植物不仅能开花结果,延续新生,而且其根、茎、叶、果,清香甜美,营养丰富。其境内森林植被以人工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受气候、地形、水文等因素影响,也分布有其他的森林植被,种类多样,结构繁复。据专家统计,境内有维管植物179科809属21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三种,即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水杉,银缕梅更是罕见古生植物,全国很少发现。其他还有青钱柳、杜仲、银杏、香果树、秤锤树、马掛木、黄山松、马尾松、水杉、青檀、麻栎、楠竹、枫香等等。
植物的繁茂生长,也为各类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条件。据调查,境内有狼、金錢豹、金雕、大灵猫、貉、果子狸、猪獾、松鼠、穿山甲等各类野生动物371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二种,即金雕、金钱豹。商城肥鲵当地人称“娃娃鱼”,也是罕见物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大山的峡谷深潭中时有所见,最大的一条竟有8公斤之重。当地的山民说,要逮娃娃鱼,是趁夏秋之夜,钻进峡谷小溪边静听等待,不时有婴儿“哇……哇……”的哭声传出,顺着声音寻找,一找一个准。美丽迷人的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
2、灵秀之地
连绵八百里大别山由一串大山组成,其最高峰是位于湖北黄冈市罗田县的白马尖,海拔1777米,其他还有天堂寨,天柱山,金刚台,鸡公山,黄柏山等等,如同一串珍珠,镶嵌在大别山区。其北麓的黄柏山,亦称黄檗山,她南临长江,北瞰中原。来过这里的人,一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她虽没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嵩山之峻,恒山之幽,黄山之奇,但经过千百年山水人文的营造,也赋予了她文化的深邃与历史的厚重。
雾幛风光烟水紧邻湖北北,
幢幡峻岭云山静居汝南南。
六百年前建造法眼寺时,大门廊柱上的这幅对联,便准确形象地标出了黄柏山的位置。
黄柏山山势高耸,蕴藏秀气,沟壑林立,林木茂盛,古迹甚多。主峰九峰尖海拔1352.6米,另外如大牛山等十余座山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分布在100平方公里之内。群山连绵的黄柏山是鄂豫皖三省的界山,也是江淮分水岭,往南是长江流域,往北是淮河流域。淮河的重要支流灌河,便发源于此。登棋盘山朝东望去,安徽省金寨县的公路蜿蜒缠绵,像仙女的衣带垂拂山间岭际;往西望去,湖北省的狮子峰如雄狮高踞,搔首弄姿,傲视人间。片片云雾飘来,绕在山脚下,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
黄柏山位于商城县的最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也是大别山区的纵深地带。而商城县本身就是一个山区县,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作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黄柏山自然是她最闪光的部分。
黄柏山属淮河流域,是淮河的一级支流——灌河的发源地,境内数十条溪流密布,雨水贮蓄于茂密的森林地下和山崖缝隙之中,经林地植被过滤和岩石的矿化作用后,形成清澈的涓涓细流,再逐步汇聚成山溪河流。境内较大的河流主要有大埠河、桂家河、游家河、前河、后河药铺河等。
黄柏山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2℃,绝对最低气温-12.8℃,绝对最高温39.6℃,平均气温22℃。黄柏山的土壤属北亚热带黄棕壤地带,基本适合植物生长。年均降雨量1509毫米,雨水多集中于5-8月份。
黄柏山的山,有沟谷,有丘陵,更有高高山峰。多姿多彩的山峦上,承载着18万亩林海,更显山峰跌宕、沟壑幽深,让人在碧海松涛中,感受山的威武,林的浩瀚。
黄柏山的水,处处展现出多、清、静、柔之美,即有高原湖泊,又有河流小溪,无处不见的泉水,为黄柏山增添了无尽的柔美灵秀。
黄柏山是一个天然的大花园。云絮缭绕之下,山坡逶迤,林木茂盛,空气清新,山花烂漫,杜鹃、兰草、紫荆、映山红、白荷等数百种各色野花,争相怒放,让人无比陶醉。
黄柏山还是一个天然“大空调”,也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夏天来此,凉爽怡人,夜晚睡觉还必需盖被子。
凡来过黄柏山的人,都说黄柏山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兽的天堂。既是避暑胜地,亦是世外桃园。
清代商城县令高兆煌《游黄柏山》诗云:
岩阿丽朝阳,
振策寻幽恋。
谷鸟鸣春阴,
林木发葱倩。
扪萝心屡怍,
陟磴目欲眩,
绝顶凌苍穹,
悬崖泻飞练。
烟销见楚关,
日落绕淮甸。
气候隐回错,
寒暄日更变。
禅悦非所谙,
世路行且倦。
永赤从赤松,
一睹灵山面。
极言黄柏山的地理方位、险艳幽深、景色秀丽。酷暑寒冬,山舞银蛇,白雪皑皑,盛夏时节,林木参天之中,气候凉爽宜人,确乃避暑旅游胜地也。
构成黄柏山的灵秀神奇,主要有几个地方,如:
东峰尖
以东峰尖为中心,方圆15公里。山上有跑马场、饮马池,传说为黄花天子屯兵处,并有仙人打坐,仙石困景。山下有下石口、歇马厅、万丈沟等隘口。沟南有豹子洞,洞深莫测。下石口路西屹立一石,高约10米,底尖如陀,因其威武雄壮,故名“将军石”。路东山腰为下石口大瀑布,高百余米,从头道桥上岩壁处直泻,向下二跌,越跌越密。东峰尖西为法眼寺古刹,寺后北依蛇山,南靠龟山。蛇山之首处为著名云雾香茶产地。寺左有古书院,明清学子就读处。寺前为金盆跳鲤,其间有姑嫂潭。传说有姑嫂亲如姐妹,嫂因不堪忍受婆婆的虐待而跳潭,姑便随嫂而跳之,而后双双化为蝴蝶,翩翩起舞于潭上。寺西还有明代息影砖塔,系无念禅师的墓塔。过二道桥有鱼鳞瀑、一线瀑,瀑如飞练,水雾四溅。
大牛山
大牛山绵亘于东峰尖于九峰尖之间,有东西两个牛头。山下有“雁门关”,关隘上有古寨。山北有铜锣潭,一条高40多米的瀑布。从山腰倾泻入潭。相傳乡人戏抛铜锣,不慎落入潭中,此后水急声大,声入铜锣,响遍全谷。山上有一水库,叫白布岩水库,系中原地带海拔最高的水库,亦称小“天池”。库的四周竹林如海,松涛阵阵。景色绝美,国内外摄影家凡到黄柏山,必到小天池拍摄取景,并创作了许多摄影精品,在国内外展出,甚至获国际摄影大奖。此处往东走,也是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曰棋盘山,山顶有石龙棋盘,传说为仙人下棋处,再往东望,奇石嶙峋,千态万状,多如星辰,令人叹为观止。
九峰尖
一排山顶,九峰并峙,比肩而立,傲首云天,登顶揽胜,千峰万壑,尽收眼底。第一峰处,一巨石如僧人鞠躬。还有一块金牌石,传说系龙王斗法而留。旁有风洞,常年风势不变,嗡嗡作响。山的东面为黄花岭,传说为黄花天子首义之处。
息影塔
位于黄柏山林场(管理处)驻地南5.5公里处,有一片散落无序的石塔群。群中石塔高低不等,其中大部分石塔因年久风雨浸蚀和人为损害,已颓废坍塌。唯有塔群北侧的一座名曰“息影塔”的石塔保存尚好。
息影塔,又名“祖师塔”,系明代天启年(1627年)间当朝进士梅之焕,为纪念其已圆寂的挚友无念禅师(因无念禅师为黄柏山法眼寺开山祖师,故民间尊称其为“祖师爷”)而建。石塔呈八角四层,高8.45米,为一色花岗岩料石镶砌。当年每层转角处有石雕斗拱,拱上嵌有石鸢,鸢嘴衔铁环,环挂风铃,风起铃响,声传数里,清脆悦耳。石塔第一层正面刻有“息影塔”三字,第三层每方均有两个阴刻篆字;第四层每方有阴刻梵文;塔前置一石案,为拜谒祭祀时用。塔基坎下面是息影塔庙,庙内供奉有无念禅师塑像;再下面便是息影塔院(2012年重建)。塔后有一用块石扣成拱起的无碑墓冢,据传是无念禅师的安葬处。
息影塔是黄柏山石塔群中最高的,也是最为精美的一座,其古朴大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艺术造型,显示着我国明代高超的石雕工艺和建筑技术。极有南阳汉代画像石之风格,据有关专家考证,此石塔为河南省境内仅有,是为孤品。1987年,该塔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林海
距黄柏山林场(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驻地南7公里,与湖北省麻城市国有狮子峰林场以分水岭为界处,有一片葱郁挺拔的天然黄山松林。这片林子面积约200亩,林内树龄逾百年,树干胸径均在60公分以上,最大的要两人合围。这片天然树林,自1956年划入黄柏山国有林场后,既躲过了“大跃进”年代“大办钢铁”烧制木炭的利斧,也避过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开荒,树木砍光”的劫难,终成为一抹令人注目的绿色风景线。每到盛夏,林内凉风习习,徜徉于丛林之中,顿觉志清目爽,心旷神怡。
由于林内树木高大,且生长在岭坡上,每遇山风吹起,便掀起阵阵松涛,涛声回荡方圆数里,有如大海浪潮,人们就把这片树林称之为“小林海”。
黄柏山大峡谷
位于黄柏山林场(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东南部,入口处距林场(管理处)驻地5公里。峡谷长约10公里,铺有石级人行步道,蜿蜒伸展,曲曲折折,一会儿穿林而过,一会儿在山溪石步上踏行,是森林公园较早开发建设的景点之一。峡谷自东向西,再转折向北,依山就势,由高及低,幽深曲折;谷底溪流涓涓,潭瀑相连,溪水中清澈可见的还有本区特有物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商城肥鲵”;峡谷两岸怪石嶙峋,植被茂密,藤蔓绕树,鸟语花香,是人们亲近自然,观光休闲的理想之地。
峡谷内景观众多,可谓“五步一观,十步一景”。主要景观有:将军石、小黄山、天鼓石、饮马涧、梳妆瀑、神龟探景石、铜锣三叠潭、桃花潭等。
法眼寺
法眼寺亦称大庙,始建于明万历28年(1600年),为明代高僧无念禅师亲自选址所建。距林场驻地南6.5公里。寺庙背靠黄柏山主峰东峰尖亦称“蛇山”,左依河南与湖北的分水岭即为“龟山”,“龟蛇拱卫”,呈佛门圣地之象。当年有庙宇130余间,共五重,占地4000多平方米,住寺僧侣200余人。鼎盛时期,法眼寺晨钟暮鼓,梵音阵阵,被称之为“楚豫禅宗”,鄂豫皖毗邻地区的善男信女,文人墨客,无不慕名而至。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曾寄居寺内,与无念禅师讲经论法;籍居湖北麻城的明代进士当朝名臣梅之焕,曾常来法眼寺,与无念禅师促膝交谈,结为挚友。
历经时局动乱,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法眼寺已面目全非,有幸当年被黄柏山林场权作场部,才保住了原有旧址。2010年,经北京创维公司规划设计,黄柏山旅游公司承建,在原址上重建的法眼寺,以肃穆庄重、雄伟古朴的风貌再现于世。新建的庙宇,纵深740米,横宽120米,占地5万平方米,在原址基础上扩大了十余倍。五重大殿前后依山逐级提升,设计为宋代建筑风格,气势恢宏。殿内供奉的神像,伟岸高大,栩栩如生,主要有释迦牟尼(如来)、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法眼寺现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的衣钵传人——明一法师担任住持。
万丈崖瀑布
位于黄柏山林场(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驻地西南8公里处,有一长约2公里的峡谷。谷内起落跌宕,形成大致距离相等的三叠瀑布,瀑布间相距约30米。由源头向下,第一瀑即为“万丈瀑”。溪水从百余米的石壁上飞流而下,如银河倒泻,溅起浮云般的薄雾。雨季来临,瀑布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激起雷鸣般的涛声,在峡谷中震荡回响,蔚为壮观。第二瀑称“锁龙瀑”。山溪在宽阔的岩壁上蜿蜒而下,形成30余米的瀑布,跌落于下面深潭。岩壁中央有一巨石,如拴系铁链之石桩,石桩北岸岩壁上有六个排列整齐的圆形石洞,民间传为当年为捆缚孽龙拴系铁链所留痕迹。
第三瀑名“浣纱瀑”,此处溪流平缓,涓涓细流顺壁而下,有如素纱在石壁上缓缓飘动,又如少女在抖动玉臂,轻盈浣纱。那恬静优美的景色,令人遐想无限。
九潭谷
距黄柏山林场(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东北6公里处,有一幽深峡谷,即为九潭谷。谷长约5公里,两岸崖悬壁峭,有如刀削。谷底溪潭密布,形成“潭群”,潭水清澈见底,潭周石壁光滑多彩纹,如丹青似彩带,妙处横生。潭群中较大的有九个,故名九潭谷。九潭中,尤以三潭最佳。传说天上有龙欲落此谷,潜入溪中,因溪底岩石太硬,龙尾连搅三处不能入,三处遂成三潭。
沿后河朔源而上,在两山相倾的峡谷中,便是第三潭。潭上有巨石如欲合的莲花瓣,溪水从花瓣中喷涌而下,溅起串串浪花,声如惊雷。潭中绿水清溋,深不可测。
由三潭溪边攀岩石至上游,山谷豁然开朗,溪水形成漩涡处,便是第二潭。潭体形如巨瓮,上有一石柱,顶尖如象牙。溪水从峭壁之上落入潭中,如珍珠泼撒。
接近源头处,峡谷变窄,溪流悠缓,可见第一潭。潭水清澈,两边绿树掩映,十分清幽。泉水从潭中缓缓流过,几经曲折,注入二潭和三潭。
3、楚豫禅宗
人都说黄柏山地灵人杰,它南依万里长江,北临九曲淮河,东西横亘,绵延百里,是巍然屹立在鄂豫皖三省边陲的大别山主峰之一,历代诗词典籍中,不乏赞颂它的华章。如明朝周诏诗曰:
纡折攀藤上,
凌空逼太清。
鸟随残照没,
人拨乱云行。
乍到逢秋晚,
重来遇雨晴。
千峰天外矗,
一水日边明。
瀑泻疑龙啸,
石蹲讶虎迎。
崎岖逾万仞,
境不碍心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许是受佛教禅宗派在山林名胜之处建立禅寺精舍的影响,自唐朝始,我国古代文人学士把在山林幽深之处的寺院,建立书院,讲学解惑,视为时尚。于是,明朝万历年间,无念禅师在黄柏山创建了“法眼寺”。
无念禅师本姓熊,名深友,法号无念,是湖北麻城熊家河人,无念5岁丧父,家境贫穷,与寡母相依为命。16岁时,曾患痘风,昏迷不醒,其叔父祈求“菩萨”,如能保佑无念病愈,就让其出家,果然昏迷中的无念奇迹般地醒了过来,病愈后家人遂送其到荡山袁家坳落发为僧。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已出家三年的无念,听了一个来荡山的游方僧人的告诫,悚然醒悟,从此下定决心,要广结高僧名士,早日精通禅宗妙旨。随后也外出游方,遍访名山古刹。到达五台山时,无念聆听高僧教诲,返至麻城,结庵于丫杵山,闭门禁足,昼夜六时,参禅悟道。
无念原本目不识丁,自参禅悟道后,竟能书善辩,“口占如流”。无念于天喜寺出家,后开创麻城基隆山研佛之地,因山势平缓,人声鼎沸,厌其喧闹,乃寄居商城县黄柏山。而黄柏山山势高耸,人迹罕至,遂见而爱之。他发现蛇山南坡有一处废寺,荒芜多年,残垣断壁,稀稀落落,便生起了重建寺庙的念头。
原来,在宋代之初,这里有一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古刹,名曰“报恩寺”。此寺就山势而筑,占地百余亩,僧侣众多,寺院高屋大殿,宽廊亮阁,石碑砖塔,蔚为大观。在此主持修禅念佛,讲法论经的叫妙湛禅师。他能文善赋。精通音律,因而广结天下文人雅士,致使那些文人骚客慕名而来,与其吟诗作赋,讲学著述。那時,黄柏山文风鼎盛,诗词浩然,文章璀璨,盛况空前。有南宋大诗人张元干《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为证。
晨发芗城越数峰,
我来师出失从容。
白云遮日蔽秋寺,
青嶂闻猿惊暮钟。
世乱可无闲地隐,
山深偏觉老僧慵。
他年芋火谈空夜,
雪屋松窗约过冬。
这首词是张元干于1163年写的。张元干,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福建长乐县人。之前他是京城太学上舍生,钦宗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围汴京,李纲任宗征行营使抗金,辟为属官,李纲罢职后,元干也遭贬斥,后任将作少监。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因“避谗”回乡。绍兴十二年七月,又因作词送胡铨,触怒秦桧,被削除官职。在回福建家乡之时,他辗转云游,不辞辛劳,千里寻友访禅,到黄柏山造访妙湛禅师,谁知妙湛外出未归,张元干便写了这首诗,以示纪念。
张元干是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在南宋初期的主战与主和的斗争中,他以词表明自己鲜明的政治态度: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高宗赵构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合议将成,胡铨(邦衡)向宋高宗上书,极力反对投降,请求斩王伦、秦桧、孙近三人头,并羁留金使,兴师问罪。但赵构本人就是投降派,因此反将胡铨治罪免官,到新州任个小职。此时,岳飞被害,韩世忠兵权被解,投降派气焰嚣张。胡铨被谪,人莫敢近。张元干独作词送行,足见其不畏权贵,主张正义,确实难能可贵。
然而,就在这山河破碎,人民流亡的动荡危难时刻,张元干能得一空闲到商城,并不辞辛劳到百里之外的黄柏山造访妙湛禅师,足以反映出妙湛禅师名气之大、影响之远,与其友谊之深。《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罢官后(约1163年),登临山水、寻友访禅的闲散生活。作者本来是积极有为的,而朝廷的当权者打击他、排斥他,导致闲居,自然有他的苦衷。
无念知道这些故事,更敬重妙湛禅师,便四处云游化缘,依他的学识与名望,并在梅之焕、袁宏道等友人帮助下,筹到了数目不小的资金。万历九年也即1581年,李卓吾居士(李贽)从黄安来龙湖访无念。经数次交往,二人情谊渐深,后成为挚友。李卓吾还从黄安迁居麻城,在龙湖著书论道。一天,无念登高远望,见东北方有大山纵横,问知情人说叫黄檗山,其山属河南商城县境。为商城太学张舜选所有。于是,无念徒步登山顶,观“山势博大崇耸,迴无人迹,见而爱之”。经好友袁宏道介绍,时任商城县令的范应宾做张舜选的思想工作,无念禅师向他讨要这块地,说只要一件袈裟所能盖住的地方,能修禅栖身就行。张员外想,一件袈裟能盖住多少地方?便顺口同意。无念遂脱下袈裟,望天空一祭,袈裟飞旋扩张,竟盖住了这一整片灵山宝地,达百亩之多。
当然,这只是传说,实际上是县令范应宾做通了山主张太学的工作,张太学慷慨应允,把地给了无念禅师。之后,无念请来大批工匠施工,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竣工,重新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寺名“法眼寺”。“法眼”,来源于《金刚经》,是五眼之一。五眼指的是“肉眼、慧眼、天眼、法眼、佛眼”,分别代表着对宇宙与生命不同层次的体验与证悟。“法眼”也即菩萨修正之眼,其核心理念就是希望用法治的眼光來观察社会,“法眼看天下百态,平心论人间正道”。法眼寺因此而得名。当年“法眼寺”占地4000多平方米,周围数十个院落,僧众最多时达200多人。均在四周开荒种地,躬耕自锄,自种自食,无求于世。自无念在此修行念佛持戒以后不久,无念又和商城知县范应宾在此创办了“花潭书院”,用以讲学解惑。当时黄柏山文人荟萃,学子云集,景象一派繁华。无念奉行“白棒藤条明见性,萝卜白菜悟真经”的理念,颇受时人称道,因之都愿与之往来。所以无念禅师当时可谓“名满天下,为海内明贤所仰重”,称之为“丛林旷代宗匠。”崇仰之者,“尽海内鸿硕,斯文盟主,”成为明代百名著名高僧之一,还有人将高僧进行排位,无念竟位居第九。黄柏山晨钟暮鼓,闻于三省,成为鄂豫皖三省最有名的古刹,被人称为“楚豫禅宗”。正如法眼寺内的一幅对联所云:
三十里隔断红尘看茂竹深林别有风情殊世事,
五百年重开绿野听飞泉鸣鸟另出境界异人寰。
这幅对联,相传为李贽所写并书。
无念生前,历游五岳名山,与当朝名臣邹元标、邓文洁和大思想家李贽、大学者焦闳、公安派“三袁”、七省巡案梅之焕等交情甚笃,往来甚密,因而,法眼寺外,常常官轿云集。
无念曾著有《黄檗无念复问》,留存至今。
无念禅师死于明天启年间,也即丁卯年浴佛日,现在算来是1627年4月8日,是纪念释迦牟尼诞辰的日子。七省巡案梅芝焕为纪念无念禅师,委托黄州樊山甫主持营建,先盖“祖师庙”,后在庙后筑息影塔,俗称“祖师塔”。塔体八方四层,系料石砌垒,塔高8米半。第一层塔身西向楷刻“明天启丁卯岁浴,息影塔,佛芝信翁题”,第三层每方均阴刻篆字二,第四层每方阴刻梵文。塔前置一石案。据说,无念禅师葬于第三层平台下。息影塔周围处处显示出历史的厚重。面临峡谷,西望层峦叠嶂,南与周湾村落一岭之隔,北和坳上村落越岗相邻。塔的左前方,有一颗高大挺拔的古树,据考证已有500岁高龄,是麻栎王,亦称橡子树。据说是无念禅师修行时亲手所种。塔的右方,有一颗树龄达400多年的迎客松,长年累月默默地站立着,像时时迎送来息影塔的祭拜者。原先塔庙周围还砌有石墙,树木掩映,竹林环抱,现今仍见石幢残迹,塔体保存尚好,为省级保护文物,每年都吸引不少参拜者、游览者。
4、卓吾先生
提到楚豫禅宗胜地黄柏山,不能不说无念禅师,不能不说卓吾先生。卓吾,即李挚,明代大思想家,文学家。李挚虽是福建泉州人,其先祖多少和豫南有点关系。他的一世祖李辅官,是“唐武阳懿公大亮之世孙,光州刺史若翁之子”。公元885年,因唐内乱,移居福建汀漳,最后定居泉州。光州治下所辖,即今天大别山北麓一带,包括商城、黄柏山。他“七岁随父白斋公涌文学孔,十二岁试《老农老圃论》,长习古文词,眼高一世。嘉靖壬子举孝廉,就辉县职,入授刑部郎中,出为姚安守,法令清简,不言而治”。此语出自《荣山李氏族谱》。从铃木虎雄的《李卓吾年谱》我们可以看出:他是29岁时到辉县任职的,住百泉,自称百泉居士。他在此地住了多年。51岁时,才到云南姚安任知府。大概是有感于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便辞退不干,躲入鸡足山读书。55岁时(1581年),取道四川,下长江,到湖北的黄安,寄居在朋友家中。从此在黄安、麻城两县一带讲学著述,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文章,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跻身名家行列。他既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其思想观念也甚为独特。他讲学时,台下最多时能坐几千人,其中不乏女学子。他反对复古摹拟,开一代新风。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从绝假纯真的童心出发。还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他对《水浒》,《西厢记》等小说戏曲的评点,后来影响到金圣叹等人。尽管他的思想叛逆,明朝政府焚禁他的书籍,由于很多文人学士赞同他的思想,他的书反而流传更广,甚至远及国外。特别是东南亚、日本等国,甚为推崇。顾炎武《日知录》说:
“虽奉严旨,其书之行于人间自若也。”
足见李挚著作的强大生命力,其思想的广泛影响力后来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斗争中,就有他提供的思想武器。
李挚为官清廉,善于结交,因而“终其身无一钱之积”,只有著作筹身。其主要作品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继藏书》、《史纲评要》、《李温陵集》和《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等等。
李挚与黄柏山是有缘分的,不光黄柏山山深林幽,人杰地灵,主要是与无念禅师为友。《商城县志》记载;
“李挚,号卓吾,福建温陵人,自建龙湖,与无念禅师为友,往来黄柏山,常讲学花潭书院。”
所謂龙湖,即湖北麻城县的龙潭湖。李挚晚年在这里建塔立寺,读书修禅,讲学著述,“儒释从之者几千、万人”。明代彭际清《李卓吾传》云;
“卓吾喜接人,来问学者,无论辎白,披心酬对,风动黄麻间。时有女士来听法,或言:‘女人见短,不堪学道。卓吾曰:‘人有男女,见亦有男女乎?且彼为法而来,男子不如也。即而黄麻间士大夫皆噪,斥为‘左道惑众,欲遂去之。卓吾笑曰:‘吾诚左道也,即加冠可也。”
据日本学者铃木虎雄的研究,李挚是万历十六年(1588年)62岁时落发为僧的。他之所以削发当和尚,如他自己所言,是同鄙俗断绝,因为黄冈、麻城的士大夫多以异端自我,故我遂为异端,且平生不肯受人管束,不愿取悦世人之故。但李贽虽入空门,却不受戒。万历庚子年(1599年),封建反动势力对他进一步迫害,撤其塔,焚其居,“毁龙湖寺,置诸从游者法”,连跟他学习游历的人都被抓了起来。于是,这年冬天,他被迫迁到黄柏山。与无念禅师一起,隐居修禅,谈经论道,此间写了不少诗文,可惜的是,因受迫害,大都没有流传下来。
明天启年初,无念禅师在给梅之焕的一封长信中谈到李贽:
“又李长者英敏过人,下笔无渗漏,识浪滔天,凡读其书者,无不受益。总是依通,不得圆通,皆执侠气不化,此乃真侠骨见解者所使的样子。”
对李贽的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友人马经纶来到黄柏山,邀请李挚北上。李挚已年迈,也想到北京了却一些心愿,便与之北上,往通州行。赴京前,李贽曾写诗一首,递给一个叫支公的僧人,其诗曰:
支公遁迹此山居,
深院巢云愧不如。
自借松风一高枕,
始知僧舍是吾庐。
风吹竹柏袈裟破,
月照池塘钟磬虚。
独有宿绿酬未毕,
临岐策马复踌躇。
在北行途中,又在汤泉池与十多位迎送好友、僧侣连饮三日,又留下脍炙人口的《温泉酬唱》:
大都天下士,
已在此山中。
爱客能同调,
相随亦向东。
洗心千涧水,
濯足温泉宫。
老矣无余弃,
愿师卫武公。
到北京后,李挚在通县马城所家设馆,住了一年,便遭礼科给事张向达的弹劾,明政府以“散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挚被捕下狱,那时李挚已七十六岁高龄,“形容憔悴,动履艰难,病因垂绝”,后在狱中不堪折磨,遂自刎而死。于是,这位明代中叶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一代明星就此陨落。
李挚走后不久,充满灵性的黄柏山,又引来了“公安派”的重要人物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引来了邹元标、邓文洁、梅国桢。袁宏道此前好几年,常来往于黄柏山和麻城之间,对黄柏山和法眼寺以及无念禅师了如指掌,遂用生花之笔撰写了《黄檗创建法眼寺记》。七省巡按梅国桢则筹资修建了息影塔,隆重安葬了开创鄂豫禅宗的一代宗师无念禅师。其中涉及到李贽的内容,也得到大肆渲染。
5、黄花天子与杨腊红的传说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每次演进,都有很多故事。有的被写入史籍,有的则被民众代代口口相传,成为传说。传说也许有真实的部分,只不过在民间流传过程中,有的被演绎了。
涉及到黄柏山,民间传说也是多如牛毛,其中黄花天子与杨腊红的故事,流传甚是久远而广泛,因为从黄柏山到商城西北一带,很多现在使用的地名,都与这个故事有关。如黄花岭、跑马场、头战坪、百战坪、观阵山、八里滩、河凤桥等,每个地名的形成,都有一段故事。
黄花天子与杨腊红的故事,在民间大致是这么传说的:
相传北宋年间,商城松山脚下黄家畈,住着一户黄姓农家,夫妇俩年届五十仍膝下无子。一天夜里,黄妻得一梦,梦见自己身置油菜田中,菜花铺天盖地,满目金光灿灿。蓦然一阵狂风骤起,刮走满天菜花,继而风中出现一条凌空飞舞的黄龙,黄妻大惊呼救,那黄龙化为一缕黄雾飞入口中。此后黄妻有孕,生下一子,取名“黄花”。
黄花天赋异质,自幼喜文好武。少年时得遇良师,勤苦学艺,十八岁已文成武就。他善使一杆神槊,并有槊里加鞭败中取胜的绝招,一时名扬四乡。为报国效民,黄花赴京应试,因无钱行贿,未能进入考场。黄花义愤填膺,大闹考场后闯出汴京,游侠江湖。后因官府追捕甚紧,潜回乡里,在黄花山石花寺院削发隐身为僧。
一天,五代后周军师第八代玄孙龙天飊云游路过黄花山,见石花寺院有黄龙隐现,心知有异,随即投庙求宿,暗访真主。第二天,见到黄花,与之促膝畅谈,纵论国事。黄花抨击时弊,深怜黎民涂炭,龙天飊志在灭北宋,以报家仇。两人话语投机,谈至深夜,议定了共举义旗、揭竿而起的计划。此后,招兵买马,聚粮屯草,不到半年,就召集了数万义军,在黄花山立国号“东圣神州九渡莲花国”,黄花被拥为天子,龙天飊任军师。在深山僻野操练兵马后,由龙军师亲领大军,东讨西伐,南征北战,屡胜官军,威名远震。
地方官府,慑于义军神威,惶惶不可终日,急告文书,不断飞报进京。湖广官军奉命进剿,被义军诱歼,几乎全军覆灭。宋帝闻报大惊,亲往天波杨府求将挂帅。杨府男丁,都在镇守边关,推出杨门女将烧火丫头杨腊红,领旨挂帅,统兵出征。
杨腊红是杨排风的妹妹,幼投黎山老母,精兵法,武艺高强。黄花天子不知杨腊红的底细,以为烧火丫头无大能耐,只命大将夏桀领兵五千迎敌。义军下山,未及布阵,官兵已至。夏桀仓促上阵,兵败沙河草坪。此处后人称“头战坪”。
当夜,杨腊红率兵宿营张店,独坐中军大帐,手持银针绣制花鞋,三更时分,以银针为暗器,打伤偷营行刺的牙将追云燕。追云燕仗绝顶轻功负伤逃回,说出了杨腊红夜半扎花的情景。后人就把张店改名为“扎花店”。
夏桀败归,黄花天子大惊,即与龙军师计议,在五里山摆“九曲十八阵”,并投书宋营,与杨腊红三日后决战。杨腊红首战告捷后,每日率麾下众将,登沙河冠石山,静观义军阵形,细察阵中变化,此山后易名为“观阵山”。杨腊红看破义军阵势,查阅黎山老母所赐兵书《玄天阵法》,拟出破阵之策。决战之日,杨腊红兵发五里山,在近处的一座小山上悬起战旗,扎下大营,此山后称“插旗山”。午时两军接战,互有伤亡。杨腊红率精兵直取龙天飊,军师不敌,阵破,夏桀退走,官军紧追不舍。义军熟悉地形,善走山路,败而不溃,越阵北大岭如飞,风卷而过,这座岭后称“轻风岭”。官兵追到陈家畈,义军已占山垒寨,以滚木雷石击敌,官兵死伤甚众,杨腊红急令退兵。
第二天,双方主将出马战于陈家畈草坪。黄花与杨腊红乍一见面,四目相对各有所思。黄花想,原以为她是个头脸可憎的黑丫头,哪晓得却是位粉面含春的俏姑娘。杨腊红寻思,俺只道他是个粗野凶残的山大王,谁料想倒是位风流潇洒的文书生。两人相互打量,都未催马接战,双方的中军不明底细,猛擂战鼓,黄花与杨腊红这才红着脸打了起来。这一战,槊来枪往,互不相让,到天黑不分胜负。次日,两人继续开战,仍打个平手。就这样,他们硬是打了一百余场,仍不分高下。这块战马驰骋的沙场,后取名“百战坪”。
黃花与杨腊红百场大战后,既相互钦佩,又都想制胜对方。这天,黄花想用槊里加鞭的绝招打败杨腊红,杨腊红打算用黎山老母赐给她的红绒套索擒缚黄花,二人各怀心计,伺机而动。打到黄昏时分,黄花诈败,纵马而逃,杨腊红催马紧追,快要追上时抛出红绒套索,黄花听到脑后风声,以为杨腊红赶到,反身甩出了长鞭。长鞭和套索在空中相遇,相缠相绞,两人都不撒手,各自用力拉扯,一齐滚鞍落马,双方兵将一拥而上,抢回各方的主将之后接着恶战一场。义军被围败于官军。黄花与龙天飊带着残部杀开一条血路,突围西去,途中遭官军伏击,军旗失落。杨腊红即沿“挥旗沟”,过“饮马堰”一直追至黄花君臣隐身之地——三教洞。
当夜,义军分批突围,黄花与龙天飊一行,因慌不择路,在一座大山中迷失方向,转了一夜,到第二天黎明才找到出路,此山称“迷山”,后取谐音“梅山”。黄花退到龙头关,杨腊红率军接踵而至,龙天飊之女龙姬出关迎战杨腊红,以柳叶飞刀击中杨腊红肩胛取胜。
入夜,官兵从水门潜入关内,黄花君臣猝不及防,从东门杀出,奔向小幽州(今赵棚)。小幽州高墙壁垒,易守难攻,加之龙姬的柳叶飞刀厉害,杨腊红刀伤未愈,官兵采取围而不打之策。这天,杨腊红闷坐大帐,忽听一声巨响,下属前来报之乃后塘堰塌陷,现出地穴。杨腊红看出吉相,入洞探穴,地底深处,别有洞天。杨腊红在洞中吃了先祖杨老令公所赐糕点,凭添龙虎之力,并得到一支盘龙枪和一杆立铁鞭。
次日,杨腊红有恃无恐,披挂上阵,枪挑龙天飊,鞭打柳叶刀。龙姬失手被擒,黄花挺槊相救,杨腊红接战黄花,挺枪仅用了五分力气,就震飞了黄花的神槊。接着鞭打黄花战马,黄花催马而逃,杨腊红紧追不舍。黄花正急驰间,突遇灌河拦路,河上仅有相隔三尺的两座独木桥,人行尚可,马过不能,黄花仰天长叹:“天灭我也!”两桥似领其意,瞬间合为一桥,黄花策马飞奔而过。此桥后称“合缝桥”,今演变为“河凤桥”。
黄花过桥后,官兵追至,把他围困在河西的一座悬崖上。黄花前无退路,后有追兵,他即不愿听从杨腊红的劝告,接受招安,更不愿被官兵生擒受辱,于是飞身跳崖,投入深潭。后人称此崖为“舍身崖”,黄花跳河的地方叫“龙潭”。
黄花舍生取义,杨腊红抢救不及,心急如焚,忙绕道下崖,赶到河边,只见潭水翻滚,漩涡飞转,哪儿再见到黄花踪影!杨腊红跪倒潭边,合掌暗祷:“黄郎,黄郎,咱俩不打不相识,俺与你百战沙场,早将芳心暗许,此情天鉴,你可知否?你若是真龙天子,又与我有夫妻缘分,就让龙体出水,上浮十里,起死还阳。”祷毕,杨腊红飞马来到舍身崖上游十里坐等,此处后名“十里头”。
杨腊红走后,黄花的身体果然现出潭面,逆水而上,飘浮八里,停于沙滩,此滩后名“八里滩”。杨腊红久等无果,顺河而下,见到黄花的尸体,知其回生无望,只得在附近找块岗地葬了黄花,此岗后称“太子岗”。
杨腊红兵返赵棚,一病不起,终日神思恍惚,常喊“黄郎慢走”,拒医免药,终至瞑目。故世前,要求就地葬埋,与黄花泉台相伴,永镇中州。部下众将遵其遗嘱,将她葬在凤毛山上。因杨腊红排行第八,后人把她长眠之处称为“杨八姐墓”。
黄花天子和杨腊红,从黄柏山的头战坪开始交锋,到百战坪、观阵山、五里山再至商城北部的三教洞、十里头、八里滩、河凤桥,历经数月大大小小几百次战斗中,虽一见钟情,但又最终双双献身的传说,为后人留下了一串久为民间传扬的故事。
6、林场初创之时
黄柏山是一块风水宝地,森林茂密、飞鸟流泉,地灵人杰,历史上留下了大量颂赞篇章。但这都已经成为历史。由于战争的摧残,人们为生活姿意砍伐,加上不断的山火,又无人继续栽种,这里早已变成荒山野岭。远远望去,绿意葱葱,走近则发现成林树木很少,到处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这便是新中国刚刚建立时黄柏山的景况。
绿色,人类文明进程中少不了的绿色,有着与人类相生相存的巨大意义。生存环境恶化了,绿色毁灭了,文明也就一个跟着一个湮灭了。黄河上游,丝绸路上,楼兰古国,乃至今天的毛乌素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早年都曾是森林茂密,软草肥美之地,许多地方“沃野千里,仓稼殷积,人民炽盛,牛马千里”。如今,却是黄沙一片,成为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非洲加太基名将汉尼拔,曾有一个绿色的帝国和供养一支强大军队的财力,大象曾是他征服罗马的坦克和战车,如今他那辉煌的帝国早已沉没在黄沙底层。著名的玛雅文明,曾在中美洲繁荣了1700年,树被砍完之后,光秃秃的土地被热带暴雨冲刷,玛雅人失去了农业的基础,便消失在公元八世纪。
是的,绿色是文明,绿色更是希望。
残雪消融,溪流淙淙。1956年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全国掀起了造林运动。商城本是大别山深山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其份内之事,商城县委、县人委不甘落后,接连作出绿化荒山的决定,并确定创办林场。商城县林业工作站的几位年轻人高兴的不得了。其中就有站长李景堂,技术员张培丛、杜复道,工作人员张元明、蔡先友、陈汉贤等。
几个年轻人把眼光投向了商城县最南端的深山区。那是一片被战争的硝烟烽火撕得满目疮痍的荒山秃岭,也是鄂豫皖三省的接壤处,大别山的腹地,亦是淮河的源头。以海拔1000多米的黄柏山为主,纵横交错排列着十余座高山。这里,距县城130余里。或许是科学家找到了自己的试验场,艺术家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的那种心情。怀揣着亲手创建一大片森林的崇高理想,几个年轻人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按照商城县人民委员会的安排,由县林业工作站负责,做好商城县国营林场的考察筹建工作。
那年4月,正是映山红盛开时节。林业站站长李景堂率全站7名工作人员入驻黄柏山,进行建厂划山、选地等筹建工作。
那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他们一行人背着干粮、被子等日用物品,踏着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钻进了茫茫深山。
整整三天,吃住攀爬在大山上,这是何等艰难的三天哟!一条正儿八经的路都没有,只能沿着依稀可辨的羊肠古道爬行。好在都是年轻人,不怕吃苦,不畏险峻。终于他们爬到1300米高的黄柏山分水岭,之后翻越了连绵起伏的几十座山头,还到了蛇尾沟、猴转弯、天鹅布蛋、九峰尖、白布崖等虫兽出没之地。李景堂是瘸腿,在解放战争中一块弹片留在了他的小腿骨里,一直没有取出来。而张培丛和杜复道,则都来自平原,是第一次爬山,而且是那么高徒险恶的大山,其艰辛可想而知。
这次上山,他们走马观花,对黄柏山有了初步了解,提出了在黄柏山建立林场的设想。然而,能否真正够条件创办林场,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论证。
不久,杜复道便急不可待的背着简单的行李奉命又上山了。这次技术员就他一个人。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勘查,李景堂对于他的工作热情和业务能力已经很放心了,加上张培丛正忙于其他的工作,所以只能派他一人孤军作战。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经以包括指南针在内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在测绘方面的历史可谓悠久。杜复道不是搞这个专业的,工具少得可怜,连测量中最重要的小土平板和觇板,都是自制的。测方距,只能在地上拽几根茅草,如同公元前23世纪夏禹治水过程中所用的“准、绳、规、距”。后来,总算在当地一位风水先生手中借了个小罗盘,大抵相当于公元前四世纪我们的祖先利用磁石制成的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了,其他一无所有。杜复道在课本上学到的测绘方法全都用不上,他只能沿用先辈们留传下来的原始人工测量手段。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杜复道用脚丈量了黄柏山的每一寸土地,爬完了黄柏山怪石嶙峋的每一处悬崖峭壁,趟过了黄柏山的每一条河流山涧。在几个林工的陪伴下,零零落落地走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被野兽追逐过,在毒蛇出没的石洞里过过夜,被土蜂子蛰得头脸肿胀,还被蚂蟥吸得满腿淌血,也从山崖上摔下来跌破过下巴颌。特别是山上的那些旱蚂蟥,它弓着腰蹲伏在草丛中,听到人的走动声,离的有一米多远,就往你身上蹦,然后趴在皮膚上狠叮,拽都拽不下来,只要叮到了,便鲜血直淌。这确实苦了在淮河边长大的杜复道,如果不是一种精神支撑,这种工作环境怎么也是受不了的。总之,是在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蛇虫叮咬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勘察的基本工作。
有了第一手资料,又有亲身经历,于是由杜复道执笔,撰写了《关于在黄柏山建立人工林场的考察论证报告》,张培丛认真修改了三天,增加了几条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他们生怕上级领导不了解情况,所以把报告写得详细了又详细,论据提出得充分了又充分。以至于报告用毛边纸打出来后,竟然是半乍厚的一摞。杜复道还画了一张草图附上,以便于领导们审阅对照。
张培丛、杜复道几万字的考察建议论证报告令人振奋,5万多亩荒山峻岭,覆盖层厚,土壤适宜,气候温蕴,雨水充足,完全可以创办一个以黄柏山为中心的中型人工林场。
报告很快得到省、地、县有关部门的认可。1956年的11月4日,商城县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商城县黄柏山国营林场”。同时,从新店、木场河、前河、药铺抽调100名民工,作为林场林工的基本人员。
如同一个婴儿,在黄柏山这块通灵宝地“呱呱”降生,山风轻拂,云絮缭绕,和熙的阳光,肥沃的土地为他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预示着黄柏山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即将展示她美丽的容颜。
7、一群绿色天使
1956年,秋高气爽。经过认真准备县林业工作站站长李景堂,率张培丛、杜复道、张元明、蔡先友等7人背着行李,从县城往南步行三天,再次到达黄柏山。这次,他们是正式办大事的,要安营扎寨,做正式建场的准备工作。山上没其他栖身之处,只有一座建造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寺“法眼寺”,当地山民叫“大庙”的,残留的几间庙屋,静静地等着他们。曾经,这里也曾人声鼎沸,山民僧众采药种地,互相往来。明代思想家、大诗人李挚,还曾为逃避官场斗争,云游至此,居住在“法眼寺”,讲学著文,评点《水浒》,与无念禅师吟诗下棋。可是到了20世纪的50年代,这里已成了冷落破旧的古刹遗址,杳无人烟。本来,建国初期,这里还有20多个僧人,因生存太为艰难先后还俗,陆续返乡参加劳动,政府还分给了山林田地。所以享誉数百年的法眼禅寺至此暂告一段落,就此结束了木鱼声声,梵音阵阵,念经修禅的日子。李景堂他们只得在空荡的后殿里,把积满尘埃的供案扫了扫,打开背包,抵足而眠。
那天夜里,一群年轻人挤在一起。庙外山风吹着二株千年古银杏,发出一阵阵阴惨惨的呼叫,间或远处传达一声声狼嚎。
几个人互相壮胆。一个人要解手,几个人都要起来陪着到门外解手。
这群人中,数李景堂年纪最大。李景堂是1923年9月出生的,老家在河南省濮阳县海通乡,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北野战军16团当过战士,当过旅政治部的军马饲养员,1946年随大军南下后,当过排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解放了大别山区的十余个县城,部队一边打击国民党的残余,一边剿匪,主要的是一边开展地方工作,建立人民政权。于是,李景堂因伤残,被留在了地方。小青年们都看到过,李景堂身上共有7处伤,那7块疤痕,是他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血流汗最生动的记录。李景堂先在新县、罗山两县工作,建国初期调入商城,从此开始了他对商城县林业站和黄柏山林场的创业生涯,是对黄柏山林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
不几日,后继部队来到。粮食、衣物、生产工具、办公用品也堆在山下。他们分批下山背扛。
通往山下的,只有一条过去僧人们化缘、买盐买粮食,而用脚踏出的千年羊肠古道,也早已被荆棘藤条盖住。
好在大部分林工都是附近几个乡村的山民。他们熟悉这条路,也知道如何对付。下山时,只见他们手持砍刀,一边砍,一边走,一边唱着山歌自豪地说笑。
三天后,从新店区的木河、前河、百战坪、药铺等乡(相当于现在的村)招收的100名林工,接到通知,先后到达。兵马齐备,粮草充足。李景堂找来块木板,用木工刨子刨了刨,用黑墨写上“商城县国营黄柏山林场”10个字,字是张培丛写的,写字时他屏心静气,极力把字写得苍劲有力。然后在一长挂鞭炮声中,挂在了大庙门口。二株千年古银杏的无数枝叶被山风吹得“哗哗”作响,像在拍手欢迎林场的正式挂牌,庙门口二座元代雕刻的石狮,瞪着铜铃大的眼珠,也在威严的守卫着。这对石狮坐高八尺,重过千斤,用清一色花岗岩雕凿而成。在当年山路崎岖,附近又没有可选用石材的情况下,这对石狮是如何打造,又是如何搬运至此的呢?
对此,大别山一带的民间,流传了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明代高僧无念禅师选定黄柏山建造法眼寺后,人们总觉得山门前空旷单调,似乎缺少了点什么。有人说应在门前两边各置一石鼓,又有人说安放两只石狮更合适。可偌大的山门,无论安放石狮或石鼓,都必须体型高大厚重才能相配。而这里山高路险,附近又没有可供雕凿的好石材,要打制这么高大的石雕,简直是痴人说梦。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时候,一天清晨,一个打扫庭院的小和尚突然发现,山门外两侧各矗立着一尊威武雄壮的石狮!消息不胫而走,引得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来观看。只见这对石狮是用一色花岗岩石料雕凿而成,瞪目相对端坐,高大威猛,形态逼真。石狮立在山门前,顿使寺庙陡增几分肃穆与威严。面对高大的石狮,人们啧啧称奇,不知道庞然大物从何处一夜“飞”来!
消息很快传到距黄柏山西北百里外的湖北省麻城县,那里的人们才联想起本地一个何姓员外,兴工开塘挖出一对石狮的事来。原来,数日前,何员外为蓄水浇灌农田,抽派了几十个庄户劳力取土开塘。当工程快要完工之时,庄人从塘底挖出一对大石狮。大家七手八脚,费了很大力气才把石狮挪到塘埂上。这时,不知从哪儿来了个手拄拐杖,飘着银须的清瘦老头。只见他来到塘埂上,盯着石狮左转几圈,右转几圈,手捋白须,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道:“真乃一对好狮!真乃一对好狮!”
在旁边干活的几个年轻小伙子,见这老头对石狮如此着迷,赞不绝口,有意逗他说:“老头,你说这石狮好,如你能挑得起,就送给你吧!”
老头眯着双眼侧身问道:“此话当真?”
小伙子笑着说:“当真。你挑走吧,我说话算数。”
老头不再说什么,只见他一横拐杖,将两端分别插入石狮座下,双手轻轻一提挑在肩上,大步流星地向东方走去。在场干活的庄人见此情景,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等大家回过神来,想追那石狮时,那老头已无踪影。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老头不是别人,正是无念禅师。他当时挑着一对石狮子,过麻城向东进入张广河,跨三河口越龟山,直奔黄柏山而来。为避人耳目,无念禅师决定乘夜晚把石狮挑回。见天色尚早,便在靠近黄柏山的另一座山头放慢了脚步。为俟到天黑,无念禅师在翻越这座山时,故意走一程歇一程,到山顶共歇了九程,因此后来人们便把这座山叫“九歇山”。
再说那何员外,石狮丢失后到处打听,闻听法眼寺一夜跑来一对石狮的消息后,便专程赶来查看。他来到寺门前仔细一瞧,果然与那塘底挖出的石狮一致无二,且狮身上还沾有那塘中的泥土呢!故事传开后,法眼寺因此名声更振。
再说,商城县国营林场的牌子挂出去以后,林工们的高兴劲更甭提了。这可是黄柏山有史以来,第一个设立的政府治下的管理机构。他们做啥都是兴冲冲的,感觉到浑身是劲。
不几天,李景堂带着杜复道几名技术人员到附近的黄柏山、前河、百战坪进行勘察,最后擬定划出黄柏山、百战坪、前河的大部分山林为国有林地,初测面积为2.14万亩。报经县人民委员会后,迅速得到批复。
那时的黄柏山到处是荒山野岭,人烟很少,野兽出没。白天都能听到猫吼狼叫。没有房屋,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商店,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如同一张白纸,看你怎么去改变、去描绘、去渲染。
李景堂带领的这7个人,是黄柏山林场最初的开拓者,在当初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这一群年轻人,热血沸腾,怀着崇高理想,无怨无悔地做着初创工作,为黄柏山的辉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如同一群上帝派来的绿色的天使,铺洒林木,播种希望,他们的到来,掀开了黄柏山森林事业崭新的篇章。
8、黄柏山第一片人工杉木林
1957年的春天,残雪逐渐消融,河水冰冷刺骨。李景堂、张培丛、杜复道、刘银河下山培训造林民工。途中,要过八道河。每过一道河,他们的脚都被冻得又红又肿。45里地,他们走了一天半,坚持走到药铺的时候,脚已经挪不动步子了。
县里抽调了300名青壮社员,供他们造林使用。为适应林业工作的需要,他们要分别到新店、前河、药铺等几个点对民工进行培训。这些民工,过去都是山民,很多都是文盲。让他们当林业员,必须学习林业知识,所以培训起来,相当费劲。本来,县人委决定举办“国营造林民工暨新店区农(林)生产合作社林业员培训班”,黄柏山林场,也就是李景堂、张培丛、杜复道、刘银河他们编印了《林业员训练、采种、育苗、造林参考资料》,《国营造林技术学习资料》,《林业员训练教材》,但发到林业员手中,不少人都不识字,看不懂。这让张培丛、杜复道很费了一番力气。他们一边浅显易懂地讲给他们听,一边又辅导他们学习认字,或让有文化的林业员带动学习,本来设定一个星期的培训时间,拖了半个月之久。
离大庙也就是场部往北走十多里地,有个叫节巴冲的地方,是三座大山交汇的夹缝处,三面山坡,山坡面积大而陡峭,乱石遍地,杂草荆棘丛生。林场踩点决定将这个地方作为第一个造林之地。
3月,张培丛、杜复道带领300林工开进节巴冲。他们就地取材,用木条和茅草搭建临时工棚,每个工棚居住20个民工。棚内一侧用石块垒起灶台,安排一名炊事员做饭,林工们自带大米、蔬菜,统一食宿,统一作息。有时没有吃的了,就啃窝窝头,连窝头也没有了,就采野菜野果充饥。在原始地带开荒造林,不是那么容易的,随便栽上一颗树,并不容易成活,还必需为它创造生长的环境。所以,张培丛、杜复道便采取了“排它法”,就是让荆棘荒草不能生存,腾出地来供树苗生长。于是他们经历了三步曲。第一步是“砍山”。就是用镰刀和斧头砍除林地上的杂草和灌木,然后将砍倒的树枝就近堆放成垛;第二步是“炼山”。将砍掉的树枝杂草进行焚烧,焚烧前留出10米隔离带,以免炼山时大火越界乱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一步是开荒造林最重要的一环,不将杂草荆棘烧尽,树苗不能生长。但炼山时,还要防护,所以,这里又有个技术与经验的问题。稍微疏忽,就会造成损失。有次炼山,黄新全负责的地块就出了事。炼山时按技术要求是从上往下点火烧,可他以为没事,从下往上烧,结果一阵风吹来,把山都烧着了。他急得高声喊叫,林工们从很远的地方跑过来,齐心协力才扑灭,要不然,损失可就大了。火全部熄灭后,黄新全感激地跪在地上向林工们叩头,不然他的责任可就大了;第三步是“挖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地。林工们在烧过的山地上排成一排,绕山整成平台式带状梯地。那些日子,红旗插在山头,人们分散在山坡上,吆喝连天,挥汗如雨,甚至披星戴月的整地挖穴。一时烟雾缭绕,人声沸腾,锄声铿锵,形成黄柏山有史以来第一个集体劳动场面。
县林业站的育苗基地,放在城边培山下,一个叫孙家畈的地方,育出的树苗要请驴车拉进山,县城离黄柏山90里地,驴车要走两天,树苗拉到山下,还要林工们下山去挑,等挑到山上,又要耗去一天,然后才分发到林区栽种。当初的開荒造林,就是这么艰难!
一个多月后,节巴冲一下就栽了三千多亩杉树苗,而且,成活率居然达到90%。望着这一片片,一排排成活了的杉树苗,张培丛舒心地笑了,李景堂也笑了,他们的理想,就是用绿色铺就黄柏山美丽的春天,这片杉木,便是成功的希望。这是后来被公认为大别山历史上第一座人工杉木林,也是中国亚热带内能够生长杉木的最北缘地带的第一座人工杉木林。
9、黄山松是这里的娇子
人多好干活。数百林工全都投入到开荒造林的战斗中。一连数月,黄柏山的山山岭岭,几乎都有林工掂着工具,扛着树苗的身影。林工们大都是青壮年,热情满腔,住工棚,爬山路,喝泉水,披荆斩棘不在话下。只要是树苗,有啥栽啥。
可是,问题来了。一年后,人们发现,除了杉木活了,林场从外地引进的马尾松,金钱松等树苗几乎全死光了。老林工叶召启回忆说,当时不管啥树种,只要有地,只管栽。那时没路没车,买来的树苗挑上山就得两三天,太阳晒也晒成干柴了,咋能栽的活?张培丛、杜复道倒是发现了根本问题,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植物也有它的适应性,气候、土质、温度是根本原因。
他们在山上转悠,一片一片地检查,偶然发现,山上的“土著”树种黄山松,倒是迎风挺立,生长得茂盛。天然的黄山松的存在说明这里适合它生长。黄山松是由黄柏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与安徽黄山的黄山松大致雷同。它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其种子被小鸟、小动物或风移送到悬崖峭壁的裂缝中去,然后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发芽生根、成长。什么是黄山松?我们在照片、绘画作品上看到的被称为天然艺术品的迎客松即是黄山松。不过这种绰约多姿,招人喜爱的天然艺术品,自视价高,往往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到那上面去采集她的子孙后代最好得有猿猴般的功夫。黄山松有三大特点:一、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环境多奇特,生存多艰难,它都能生长。二、一心向阳。这是它最独特的特性。其枝条一律向上生长。特别是长在悬崖边的松树,面向崖壁一面一根枝条也不长,而向空中一面则长得茂盛。三、具有团结力,越是成片相偎,越是生长茂盛,任凭风吹、雨打、雪压,任凭严寒、干旱,它照常生长。就像有人适应南方生活,有人适应北方环境,还有的喜欢茫茫草原。植物也如此,特定的环境里,适宜生长特定的植物。
于是,培植黄山松就成了重要目标。
场部号召全场林工采集黄山松种子,就是摘松球,并组织周围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上山参与采集。
6月份,县人委组织勘察组,对黄柏山林场国有林区的宜林地进行全面勘察,重新划定总面积为10.91万亩。这说明在黄柏山造林需要多少树苗和树种哟!好在有抽调的300名人民公社社员,抽调他们参与造林,就是考虑到黄柏山造林任务大,施工艰难。县领导和县林业局领导也是时时刻刻为黄柏山林场操着心呢!
但采集松球并不容易。每天吃完早饭,林工们腰里挎着砍刀,背着大麻袋,每人带两个玉米面馍馍就出发了,分散到沟沟壑壑,寻找黄山松。找到一棵,就爬上树拿个竹棍打松球。日子一长,倒把他们爬树的本领练出来了。
山大沟深,且荒草杂灌比人都高,不少人曾在山上迷了路。
有一次,朱时松就走丢了。一夜未归,急得大家团团转。他们不能不揪心,山上人迹罕至,狼和野猪成群,出了问题咋办?
第二天早上,场部派大批人马上山寻找,把各林区喊了个遍,才把饥寒交迫、惊魂未定的朱时松找到。原来他迷路之后,天就黑了下来,他喊人人不应,就势在一个山洞蹲了下来。
有了黄山松种子,育苗可是张培丛、杜复道的本行。他俩科学浸种培育,精心维护,在大庙旁边的一块山地上,铺上了有5亩大的绿毯,那可是几百万棵黄山松小苗呦!有了她们,就不愁遍地荒野空着;有了她们,就有将来形成黄柏山满山遍野的茫茫林海。
10、远古的遗存——水杉
長得文质彬彬的杜复道出生在淮河岸边,是喝淮河水长大的。在河里游泳,划船是他的拿手好戏,可爬大山,却从未尝试过。谁料想,他这一辈子都与爬山结上了缘。1956年来商城时杜复道才20岁,书生意气,青春焕发。从洛阳林校毕业,被分到商城县林业工作站。当时,全县林业机构就两个,一个是县政府林业科,一个是二级机构林业站。来没几天,他就弄清楚了自己是这个山区小县第三个在院校喝过墨水,有正规文凭的知识分子。另两个是比他先来不久的河南大学森林专修科的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张培丛和刘银河。在这个以林业为支柱的山区小县里,只有几个文化人,可谓寥若晨星,自然引起人们另眼相看。
雄伟的大山,代表着刚毅,蕴育着希望,也掩匿着艰辛和曲折。杜复道来商城时,共和国刚建立不久,各项事业都刚起步。几个年轻人很想干点大事,便把眼光投向了商城县最南端的深山区——黄柏山,奉命做黄柏山林场的建场工作。他们将干事创业的青春激情,注入黄柏山的山岭沟壑。特别是杜复道,对引进树种特别偏爱。他通过母校和毕业分配到各地的同学,先后引进了日本扁柏、药柏、香柏、木马卦、杜仲等珍稀树种,都在黄柏山试种成功。特别是水杉。这种植物是地球上遗留下来的稀有物种。起源于一亿年前的中生代的下白垩纪的北极圈内。到了距今200万年前的第四纪,由于地球气候突然变冷,大陆上水杉类植物多为浩荡奔流的冰川所摧毁。直到本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还认为水杉早已在地球上灭绝了。然而,1941年,我国的森林学家千铎教授在鄂西北的谋道溪发现了一株大水杉,这6千万年前遗留下来的被学术界称为活化石的水杉,也被人们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是目前世界上留存的独一无二的品种。在其他地方都已绝迹,而在鄂西北却少量生存,就是因为这里的地理特殊,气候异常。这里群山环抱,溪涧迂回,泉水叮咚,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地质都是紫色砂岩,自侏罗纪以来很少变化,确是全球独有的水杉生长的风水宝地。
1958年冬天,省林业厅组织全省几个主要国营林场的技术人员到湖北省参观。在鄂西山区的利川县,一个纯属偶然的机会,杜复道听该林场的一位工程师透漏;本地有水杉种苗!这消息对杜复道来说,不啻是个比自己老婆生了个儿子还要值得高兴的喜讯。要知道,水杉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稀有树种,过去人们都曾认为要窥测其面目,只能从地层中观察它的化石“遗容”。所以,这消息像致幻剂似的,让杜复道迷恋。一个大胆的想法占据了他的思维空间,他要极力把水杉引进大别山里来,并让它繁衍生息。
杜复道正当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水杉稀有珍贵,所以才更有引种繁衍的必要。即使引种失败,也得试一试,哪怕是给后人留下点教训和借鉴也是有益的。
参观的最后几天是旅游观光。杜复道哪还有这份心思?他告了假,急匆匆地赶回千里之外的黄柏山林场,向李景堂场长汇报了自己的打算。没想到这位大老粗场长是粗中有细,也意识到引种的价值,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弄几棵水杉苗来。这下子,杜复道胆气壮了,连住室都没进,转身又下了山。等他风尘仆仆二进利川县时,旅游观光的同行们还没回来。
但要弄到水杉苗谈何容易?虽然植物学家发现了侥幸遗存的水杉树种,但它的数量却有限,分布范围也极狭窄,仅在齐岳山以东,福宝山以南600平方公里的山谷里,零星地点缀着。那每一棵水杉苗都价值连城,要一棵比从人家身上剜一块肉还疼。
杜复道找林场场长央求,人家两手一摊,说:
“我这个小场长,哪有处置水杉苗的权力?”
杜复道又找到水杉坝管理区的负责人,这个同志善言相劝:“你又没把握引种成功,糟蹋了水杉苗儿,是造孽啊!”
杜复道没辙了,只有硬着头皮,来到利川县林业局长的办公室“静坐”,一口气坐了三天。没想到这一招还真奏效,他的愚公精神感动了“上帝”,利川县林业局破例给了他7株种苗!
杜复道如获至宝。他用黄泥水把苗儿浆好,又用稻草细心地包起来。想想不放心,再把罩在袄子外面的褂子脱下来,裹在稻草外头。没敢耽搁,当天就起程往回赶。
回到黄柏山,那高兴劲甭提了!李景堂也不知从哪弄来二两米酒给他庆祝。
杜复道实地考察过鄂西北,也考察了黄柏山。将两地的环境、土壤、气候、雨水进行对比,认为黄柏山于鄂西大山的情况大致相同,那里能长水杉,这里也可能生存。
为了选到一块适宜水杉生长的环境,杜复道又马不停蹄地把黄柏山跑了一遍,最后相中了老林工朱学忠的菜园子。他找老朱软磨硬泡弄了过来,和李景堂一起,亲手栽下了这7棵水杉苗。从这天起,这几棵嫁到黄柏山的树苗儿,成了杜复道的心尖儿宝贝疙瘩命根子。梦牵魂绕,哪天不莳弄几次,不看上几眼,他就吃饭不香,睡觉不实。场里的工人们和他开玩笑,说,这哪是几棵树苗,是杜复道的7个儿子啊!
没想到,水杉的引种出乎意料地成功了,而且是第一次就顺利成功了。似乎令人难以置信。
于是,黄柏山林场从7棵水杉苗“发迹”,在黄柏山和孙家畈以及北部观音山林科基地,大量扦插培育水杉苗圃,继而在黄柏山等地大量栽种,几十年后的今天,成了大别山区最大的水杉基地。水杉的引进、培育、传播,杜复道功不可没。在黄柏山林区的大牛山、节巴冲,连片水杉盖满山岭沟壑,那一颗颗高大的水杉树,笔直通天,象一座绿色的宝塔,高耸入云,挺拔秀丽。水杉从根植于大地就蓬勃向上生长,从不偷懒,也从不脱离中心地招摇炫耀,笔直的枝干仿佛务林人一样,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现在,不仅豫、皖、苏等省的水杉种苗从黄柏山引进,连水杉的娘家,湖北省,也到这里选购优质水杉种苗了。
有诗称赞水杉道:
青衣紫剑刺苍穹,
沐雨披霜浴彩虹。
身瘦枝枯心隐翅,
飞天邀月斗寒风。
还有人这么写:
亭亭玉立竞攀高,
季季常青弄碧涛。
珍贵水杉森木秀,
诗翁荫下漫吟嘲。
如今,水杉已经不稀有了,哪里都可以看见它们高大笔直的倩影。但仍然弥足珍贵。连打开中美友好大门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都把自己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邓小平访问尼泊尔时,比斯塔首相特意选择从中国引进的水杉树苗,请他到皇家植物园栽种。
水杉是珍贵的,但更珍贵的是当初的引进、培育、传播者。
11、绿色播种者
眼下,黄柏山正是满眼春色。松涛阵阵的黄山松林海,高大挺拔的水杉林,铺盖着山山岭岭,沟沟壑壑。
黄柏山人忘不了张培丛。
张培丛出生于1927年9月,河南省社旗县兴隆乡人。建国初期,当他从河南大学森林专修科毕业的时候,朝鲜前线的上甘岭一带还在日夜鏖战。他本想响应党的号召,到那儿去做个祖国的好男儿,可是一想到自己出生于地主之家,平生胸无大志、只知吃喝玩乐的父亲又在“镇反”中被顺势“镇”掉了,他就颇有点自知之明,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自然,出于同样的考虑,他也不愿再踏南阳故地,尽管那号称五百里伏牛山在汉水之阳的地方是个美好的所在,又有根据传说建立的三顾茅庐、武侯躬耕处等令人心驰神往的古迹。
学校负责分配毕业生的人事干部说,那这样吧,你去大别山区的商城县吧!这是个苦地方,我们相信你能与自己原来的阶级一刀两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人民。
“谢谢!谢谢领导对我的信任!”
张培丛回到了学生宿舍,背起行囊,提起书籍和网兜,离开了古都开封城。
商城县确是个苦地方。虽说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的人民跟着共产党聚义旗、闹革命,举行过第一次农民起义——商城起义,随之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在这里建立过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又是唱遍全国的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但由于连年的战争烽火,此刻已是满目疮痍了。张培丛由开封到郑州,再由郑州到这本省东南角的一隅之地,却要绕道武汉和湖北的麻城县,然后向北翻越连绵的大别山,步行数日,才到达这个一片灰色平房夹着土路石板路的商城县城。
县城灰砖黑瓦,显得有点残败。张培丛不后悔,穷一点,条件差一点怕什么!他知道这儿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一直踌躇满志,“替河山装点锦秀,把国土绘成丹青”,他还是有这种精神的。
张培丛身材魁梧,额头宽大,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来商城后的经历,可谓曲曲折折。当年新华社记者戴煌和赵德润来黄柏山采访他后,写过一篇《炼!炼!》的文章,刊登在新华社内刊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他们把张培丛在商城的经历总结为“春夏秋冬”四部曲,确为准确精到。
春天即是张培丛来商城的第二年,和杜复道一起到黄柏山勘察,提出了创办人工林场的建议,随后率领数百林工植树造林,培育了黄山松基地,创办了大别山第一片人工杉木林,为黄柏山6万亩山山岭岭铺然上了绿色。
夏天,是热昏了脑袋的夏天。
1957年夏末的一天,一个电话把张培丛叫到了县城,参加整风鸣放,又因为是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被划上了右派,夹杂在“右派劳改队”的一群脸色阴沉的男女之中,在县城的大街上铺砖渣修马路。
马路修好,“右派队”又被押上城东南的铁佛寺水库工地,与数千民工一道挖土、挑土、打夯。一天深夜,连阴雨后,突然一阵轰响,已垒成4平方公里水面的水库大坝瞬间轰然溃坝,不可阻挡的洪水冲进了县城西南部,几千民工、群众和19名“右派分子”在沉睡之中葬身水底。常常夜深难眠的张培丛在轰响传来时,飞快地跳出被窝,召唤同伴爬上工棚后面的小山包,才死里逃生。
于是“右派队”解散了,张培丛回到了黄柏山。
“你终于回来了,好兄弟!”
場长李景堂热泪盈眶。接着他告诉张培丛,“大炼钢铁”,把原来仅有的几片天然林弄得凋零不堪。附近各个山头稍壮实一点的树,也都进了小高炉。真叫人痛心啊!
李景堂也是爱树如命的人,对发展黄柏山林业有着强烈的事业心。
张培丛的冬天是“文革”期间,那是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上永远不会被一笔勾销的一件事情。一天深夜,县城里的造反派给林场来了紧急电话,勒令张培丛这个“黑五类”必须立即离开林场,回南阳老家。说黄柏山不是他的“世外桃源”。
张培丛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悲愤,泪水“哗”地流了下来。这些年,在命运面前,几次碰得头破血流,几次死里逃生,他都没有一改初衷,现在要他离开一直用心血浇灌的莽莽山林,他才心疼得流下泪来。李景堂看到张培丛很伤心,也流下泪来。他把张培丛一直看作自己的左膀右臂,从不认为他是什么“阶级异己”。他舍不得他走,但没办法,最后李景堂心情沉重地说着:
“老张,你先进城吧,我们再想想办法。”
张培丛只得下山了。只身孤影,踽踽独行。脚下的路本是平坦的,但他觉得十分坎坷难走。
“不,我不能这么回南阳,我的青春都献给了黄柏山,黄柏山是我的生存之地,干事业之地。”
进了县城,到了县林业局,一见到那位奉命负责遣送“黑五类”的同志就说:
“我真不能走啊!黄柏山是林区,还用得上我啊!”
说着说着,这个五尺大汉又落下泪来。这位同志很为难地说:
“我们没办法啊!你看,车票都买好了,这是上面的命令。”
张培丛说:“我决不走!我就是死,也要死在黄柏山的林子里。”
这位同志忙说:“那可使不得,老张,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后你也许还会回来的。”
说罢沉思了一会又道:“也罢,我们向县里请示请示看,再做做工作。”
第二天,这位同志告诉张培丛:“有救了,老张!县里同意你回林场。”
张培丛转悲为喜,即刻转身回林场。李景堂见到他,高兴得与他紧紧拥抱。他们以为从此会太平无事了,可以安下心来造林了。
可惜,他们想错了。不久,林场的领导权被人夺走了,李景堂成了“走资派”,也是对“右派黑参谋”张培丛言听计从的“投降派”,几经批斗,就被调走了。
于是,张培丛再次进入寒冬季节。一次次批斗,一回回被穿“小鞋”,林工、架线工、打杂工,喂猪、放牛、看竹园,都干过。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忘指导林工搞水杉枝条繁育试验,还多次向场部建议,对成长到期的杉木林及时间伐,除弱留优。
秋天来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1979年春,一纸“改正”结论,由县委发到了林业局,发到了林场,转到了张培丛面前。虽然向张培丛直接转递这张结论的人一言未发,相当冷漠,但迟到的春天总是春天。这张纸正式宣告了张培丛长达24年的磨难就此结束。
此刻,张培丛五十有二岁。五十年华人正午,恰似艳阳挂中天。县林业局局长余仲禹来黄柏山林场调查了解林区和林种的分布,以及历次造林的进度与成果,问谁,谁都回答不出,过去造反起家的人和临时技术员们张口结舌,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而长年忍泪含悲的张培丛却拿出来一摞小本本,滔滔不绝地依次解答余局长的所有问题。
1980年,张培丛当上了副场长,接着晋升为林业工程师。大学毕业后当了将近30年的技术员才成为工程师,这不是他无能,而是历史的演绎。继而,他被选为县政协常委和省人大代表,特别是经过他的申请,组织上批准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生平第一次在慷慨悲壮的“国际歌”乐曲声中肃立注目时,他心房颤动,热泪盈眶了,激動地说:因受横祸,潦倒一生,垂暮之年,又有所成,此情此景,岂不感奋?
他觉得,他与林工们一道,倾注了半生汗水,还有他自己特有的血和泪,孕育出一片片森林,是远远不够的。往昔这里的每公顷土地每年向河里倾泻了4吨泥沙,而今的表土流失只有一公斤,从而使下游用灌河水拦蓄而成的宽3华里长约70华里的鲢鱼山水库,清波荡漾,既灌溉着商城、潢川、固始三个县150万亩良田,又能养鱼发电,这也是不能满足的。他要力争把过去的损失找回来,继续大干一番。
但是,他遭受的磨难毕竟太重了。头发也过早地变白了。长期地吃苦耐劳,使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还老咳嗽。场部派人送他去武汉大医院检查,结果被切除了一片黑糊糊的肺叶。
在奔波于山林之余,张培丛也没忘记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多年来,他先后发表了几十万字的研究成果。《水杉引种驯化试验报告》、《松梢害虫的调查研究与防治试验》、《黄山松人工林生态中林木生物产量的研究》、《杉木生长规律与物候期的试验研究》等等。其中,他与河南农学院和省林业厅的几位专家合写的《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报告》,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他参与的毛竹速生丰产试验——亩产4200斤,超过全省原有最高纪录1200斤的总结报告,也获省林业科技奖。此外,中国南方13省大范围的杉木物候期生长规律的试验,由他负责的黄柏山林场的协作任务已提前完成,等等,等等。
1986年11月4日,黄柏山林场建场30周年,在全场职工和众多来宾参加的庆祝大会上,人们怀着敬佩的心情听了总结报告中的如下一段话:
“工程师张培丛同志是建国后的第一代大学生,他只身来到我们商城,来到黄柏山林场,把精力全部献给了黄柏山林场。他的美好的青春在深山中度过;他把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倾注在每一块林地上。多少年,他蒙受着沉重的冤屈,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但他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爱祖国、爱事业的远大理想。从建场的第一天起,林场的造林设计、检查验收、营林生产、科学研究等,都凝结着他辛勤劳动的汗水和心血。”
人们静听完毕,全体热烈鼓掌。许多年轻人怀着崇敬之情,向白发苍苍的张老工程师点头微笑,而一开始就与张技术员患难与共的一些老林工们,则一边鼓掌一边低下头去抹眼泪。
著名诗人陈有才多次来黄柏山,见到张培丛并听到他曲折的人生故事,感动地写了一首诗:
风,在树林里歇息了,
云,蜷缩在深深的峡谷,
黄柏山如起伏的波浪,
披着淡蓝淡蓝的晨雾。
林业专家一路小跑,
担着树籽,担着时代的重负,
龙腾虎跃带起片片落叶,
象翻飞的彩蝶追着他起舞。
他将一颗颗希望的种籽,
深深的埋进贫瘠的土地;
他将一冬积攒的满腔热情,
一缕缕对着早春倾吐。
当他种下最后一颗种籽,
骑在大树的树丫极目四顾,
春天的绿涛在枝条间流泻,
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呼——
来吧,春天!
我要把你永远留驻,
开放吧,百花!舒展吧,绿色!
我愿用自己的白发伴你!
这首诗,就是对张培丛的真实写照!蕴含了他的贡献与精神。
12、艰苦的历练
黄柏山林场建成之后,主要工作就是植树造林。面对数万亩荒山,场部把其分为7个林区,每个林区30-50人,分60多个林点,职工大多是从长竹园公社,达权店公社招收进来的。林区分给了他们,责任也交给了他们。按照张培丛、杜复道等科技人员的勘查设计,那里适宜栽杉木,那里适宜栽黄山松、引进的日本扁柏、湿地松等,整体部署,分区安排。树种由场部提供,技术由每个林区分派的技术员负责,林工们干劲十足,一时,整个林场掀起了植树造林运动。他们秋天上山采种,冬天砍山整地,春天育苗栽树,夏天砍灌护苗,一年到头,有干不完的活儿,但他们浑身充满干劲,一点儿也不觉得苦。老林工熊学开回忆说:
“看着树苗一天天长高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
“三九天挖穴整地,穿着单衣还冒汗。那会儿磨刀石可金贵,俺们中午一放工就抢着去磨刀。大伙儿不比旁的,就比干活。那时候兴写简报,越表扬越干得欢。”
就在这个时候,陈世煌被任命为河南省国营商城县黄柏山林场场长。
他感到很突然。
在这之前,他是与黄柏山相邻的长竹园乡的党委副书记兼人民武装部部长。
陈世煌的家就在长竹园乡的陈塆村,在长竹园工作顾家和上班都十分方便。而此时,黄柏山林场的森林被毁得一塌糊涂,是一个谁见谁摇头的烂摊子,当时是办企业抓生产都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说陈世煌没有犹豫过,那是假的,他踌躇了好几天。那几天,他每天吃三盒香烟,坐在那儿,都是一坐半天,烟头撒了一地。但这位19岁参军,回到地方后一直呆在人武部门的“老转”,只知道一切服从命令,不懂得和组织上讲价钱。况且,他本是一个大山的儿子,任乡党委副书记几年来,一直分管农业林业,对森林有特殊的感情。犹豫没几天就走马上任了。
黄柏山林场的现状,也令他一刻不敢耽搁。
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苏醒过来的黄柏山,此时正处于这么几种窘境:
管理混乱。一切规章制度都视为“管、卡、压”,而成为纸上谈兵。就在一个月前的6月14日晚上,一场火灾,烧毁有林面积3亩多。
劳动纪律松弛,责任心不强。一方面一部分护林员失职,另一方面,林场周围乡村的群众,都认为林场是块肥肉,经常在马洼、蚂蟥垱、刺木沟、双尖山等林点盗伐木料。
人心涣散。老场长陈铭志卧病在床,生命垂危,群龙无首。一部分老工人目睹林场的惨状,纷纷自找出路。恰巧城里又刮起“知青”返城风,青年工人闹着调动,甚至不辞而别。
难题重重。由于长期以来,只重造林,轻视抚育,万亩杉林已长得密不透风,如果再不进行科学抚育间伐,势必影响整体林木生长。然而,要做起来,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是林区不通公路。间伐的木材运不出去,只好眼睁睁地让其烂在山上,有的好不容易用肩膀扛下山来,只能割成瓦板,还难找销路……
山风在呼啸着,不知在诉说着什么,树木摇着头,不知在感叹些什么。工人们都带着几分冷漠的眼神,观望着这位新来的场长。
陈世煌就在这种目光的注视下,踏遍了黄柏山的山山水水。他要详细摸清情况。
林工们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就把那颗已经脱了缰的心收回来。他们的创伤太深了,以至于不敢再轻易相信任何一个陌生的领导者会力挽狂澜,收拾残局。何况,这几年场领导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
依然是人心思走。
陈世煌不怪他们。他深知他们中的不少人自1956年建场以来,就离开家乡,来到这个山穷水恶,光山秃岭的山旮旯里,吃野菜野果,住茅棚,挖坑整地栽树。漫长的二十多个春秋,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浇灌了黄柏山的绿色。
陈世煌不想用言辞挽留大家,他要用行动来证明。于是决定把自己一家老小都搬到黄柏山来,安营扎寨。
家属都不同意。
老母亲说:我都土埋脖子的人了,你还要让我死到那大山上吗?交通又不方便,说不定哪天蹬腿咽了气,连尸首也运不回呢!
妻子虽然理解他,却也感到很为难。她可以辞去缝纫厂轻松的工作,到那大山里去当又苦又累的林工,可孩子怎么办呢?黄柏山离乡中学几十里路,孩子还上学不?我们有什么理由耽误孩子的前程?
女儿更是嘀咕,在那大山里,将来找对象都困难。
好心的朋友们也劝他:“人家都千方百计往城里调,你倒死心塌地往深山里钻,大脑不转弯了么?”
不劝倒好,劝了反而使陈世煌更铁了心。他要的就是破釜沉舟,要的就是向林工们表明,不把林场搞好,他不准备下山。
最终,家还是搬到了山上,就在场部大庙旁边找了两间旧屋。
林工们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点什么,过去冷漠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希冀。
于是,陈世煌为打好黄柏山的翻身仗,踢开了头三脚。
第一脚是修路。
陈世煌上任的时候,黄柏山林场面临的主要任务不是植树造林,而是森林抚育。道理很简单;长期以来重“植”轻“抚”,虽说6万多亩荒山全部绿化了,虽说那些杉木林、黄山松林、油茶林、毛竹林、日本扁柏林,还有鹅掌楸、湿地松、火炬松等都已长得郁郁葱葱,但是,由于在当时“大呼隆”的时候,缺乏严密的科学指导,林木布局不甚合理,加之林业科学本身的要求,一些林子早该间伐了,如果不及时采取间伐抚育措施,不仅阻碍林场走向种植、采伐、更新、加工现代化,更主要的是会影响其他林木生长,影响生态平衡,甚至导致恶性循环,病虫害和其他隐患更难及早发现。
但是,要搞间伐抚育,首先就碰上了让历任场长头疼的问题,林区没有公路,间伐出来的木材只能靠肩扛人抬,各林区离场部十几公里以上,而且全部是盘山羊肠小道,甚至悬崖峭壁,一立方米木材扛回来,按当时物价算,运费至少得百元以上,几乎相当木材本身的价值。路是林场的血脉,没有公路,一切都无从谈起。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辗转反侧,经过找专家咨询论证,陈世煌决定,投资120万元修通林区公路。
一时间,舆论哗然!
一种说法,是陈世煌“胃口太大”,头脑一热就撂出百万,糟蹋工人的血汗不心疼。
对此,陈世煌只算了一笔账,就让这些人不得不点头称是:公路修成后,每立方木林的运费由100减至30元,按每年2500方计算,仅此一项,六年收回成本。还有,公路修成后,森林抚育开展起来,林木增值的效益更无法估量。
另一种说法,是陈世煌“异想天开”。黃柏山山势陡峭,“鹰嘴石”、“九峰尖”、“天鹅布蛋”,听名字就让人发虚,能修成公路么?是梦想创造奇迹吧?
对此,陈世煌付之一笑。他觉得,只有事实才最有说服力。
还有一些人为陈世煌担心;林场邻近的前河村的群众,会老老实实地让你的公路从他们山上从他们的门前通过吗?
这倒是一个问题。由于前几任场领导执政时,林场与周围的前河村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就在陈世煌就任的前些天,还发生一起纠纷,群众抢了林场边界上的树木,工人们又组织人抢了回来,群众又再次来抢,哄抢时,有的妇女甚至把月经带抽出来,甩在林工们的头上。因此,即使修路对前河村也大有裨益,他们也决不会轻轻松松的同意。
但陈世煌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要化干戈为玉帛。他三顾前河村委會,虽然前两次人家避而不见,但第三次终于被他的真诚打动,同意出面做群众的工作。陈世煌又主动提出对前河村的优惠政策;拿出两万元,对修路所占荒地和树木进行补偿,公路优先承包给前河村修筑等。当然,陈世煌也不是软柿子,他是一个有法律意识的场长,对于那些自己不修,又不让别人修的“钉子户”,他联合村委会,及时起诉至法院,使纠纷迅速得以解决。
于是,修路的决定顺利落实了。
勘查、设计方案出来后,二支修路人马同时铺开。一时,开山炸石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陈世煌记不清自己的衣服多少次被荆棘划破,记不清有多少双布鞋被山路磨穿,也记不清自己攀了多少悬崖,跌了多少跟头。他几乎整天在工地监督。
前后八个春秋,投工50000个,终于修通了贯穿整个林区的公路,总里程长达60华里。
林区公路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深沟峡谷,似巨龙横山而卧,似彩带缠绕着黄柏山。
陈世煌踢响的第二脚是听从赵体顺、张培丛的建议,对整个林区间伐抚育。
当时,黄柏山林场有林面积6万亩,如果每年间伐2500亩,20年可间伐一遍。仅这一期间的间伐,可创造财富1200万元。而又由于科学间伐抚育,又可促进黄柏山林场的活立木以每年15.5%的速度递增。
全面间伐开始前,场里规定了间伐的基本原则;砍大留小,砍弯留直,砍密留稀,砍次留好。但实施起来,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以为谁也不能在黄柏山当一辈子场长,现在我们砍次树,砍小树,费劲大,收益小,得不到实惠,不划算。陈世煌立即意识到这一情绪非常危险,专门开了一次会议,疾呼:“我们不能只顾眼前,我们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如果我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把山林糟蹋了,他们将来会骂我们的。”
老工程师张培丛更是一丝不苟,带领技术员吴联军等,一手提着石灰桶,一手惦着小条帚,把该留的,都涂上石灰杠杠,指挥林工们不要砍错一颗树。
通过科学的间伐抚育,一个良性循环的森林体系,在黄柏山初具轮廓。人们公认的大别山区历史上第一片科学培育的人工杉木林,河南省最大的人工林海,巍然屹立并镶嵌在大别山中。
在修路,间伐抚育的同时,陈世煌又踢开了第三脚,就是办学。改善林工生活环境,逐步创造幸福家园。
林场百十个职工的子女,都到了上学的年龄。而黄柏山山高路远,没有学校,孩子们无处上学,那些吃过没文化苦头的父母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有的没办法只能寄托在亲戚家让孩子上几天,可总不是个事呀!
陈世煌知道后,也急得不行。他的耳边老是响着前些年当地流行的一首戏侮林工的打油诗:
“远看像挑炭的,近看像要饭的,到跟前看,原来是林站的。”
黄柏山的林工不能是这样。陈世煌打定主意,从现在就开始着手,改变未来工人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新一代”林工。
陈世煌便和张培丛、张远铭、陈迪和等领导一商量,主动找林场附近的药铺村,决定由场里提供资金、宿舍、出钱聘请教师,与药铺村联合办一所学校,两个地方的学生,加一起有100多人,刚好编成三个班。这一下解决了困绕林工的心头大事,大家都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接着,是改善林工居住条件。场部决定,将作为场部的大庙及周围新盖房屋,分给林工们住。而场部迁址至十几里外的离城近些的公路边重新建房。这也是为林场的发展而作出的决定。由于林场生活太清苦,山外人熬不住,都不愿来,因而招工相当难。陈世煌就想了一个办法,对踏实肯干,成绩优异的林工,安排其子女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个办法,受到林工们的普遍欢迎,坚守黄柏山的劲头也更足了。
实践证明,军人出身的陈世煌,管理黄柏山林场,还是很有一套办法的。在踢开头三脚之后,为使林场的发展走上正轨之路。他组织人员,制定了《河南省国营商城县黄柏山林场经营管理工作条例》,该条例对林场的经营、方针、管理体制、生产技术、财务、生产岗位责任制,甚至奖罚激励措施等都作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规定,全场上下必须遵守执行,违反者严格处理。这是当时在河南省的87个国营林场中率先推行岗位责任制的举措。
制度出了,重在执行,严格实行奖罚,毫不含糊,否则一切无从谈起。陈世煌以身作则,首先拿自己“开刀”。就是儿子陈宏,到叶集出差。多耽搁四天,被扣了工资,挨了批评。然后是场里另一位领导的侄女,没完成定额任务,被扣了30元奖金;再接着是两个新职工,他们内外勾结,盗伐毛竹4万斤,场里研究决定罚款2000元。而对另一个老职工张大如,因为他看管的林点从未丢过一颗树,陈世煌决定,一次奖给他现金500元。
当时场部的领导们都还记得这么一件事。一次,陈世煌的一位老领导带着秘书上山了。这是个实权在握的人物,一句话就可以让百里之外的黄柏山产生轻度地震。
老领导在陈世煌面前也不客气,似乎也不想在自己的老部下面前兜什么圈子,坐下不一会儿,就开门见山地说:
“我来,是想弄副板桐(做棺材的材料)”。
“有采伐计划吗?”陈世煌小心翼翼地问。
老领导用不悦的眼光看看陈世煌:“你还要计划?那容易,我叫林业局办几方得了。”
陈世煌说:“那好,你把计划拿来。”
“什么!”
老领导用一种打量陌生人的眼光顶着陈世煌:
“这副板桐料是×××场长原来许我的,原以为你来当场长,事更好办些,没想到……”
“走!”
老领导把陈世煌递过来的一杯茶往外一推,向秘书一挥手:
“我们回城!”
陈世煌从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在震怒的老领导面前,一时竟无所适从。
只能苦苦地挽留老领导。
老領导以为他回心转意了,总算留了下来。
晚上,陈世煌把老领导请到自己家里,倾其所有置办了丰盛的酒菜,感谢他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然后,他话题一转,讲到林场面临的困境,讲到几十年来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了大山的林工们,讲到山林被盗伐、部分林工不负责任,讲到莽莽山林在迅速退减时,他的眼角湿润了,声音也嘶哑了……
次日清晨,这位老领导什么也没要,下山走了。临走时,紧握陈世煌的手说:
“看来,选你到黄柏山选对了,黄柏山有希望!”
陈世煌的一系列举措,使黄柏山林场发生很大变化,显示了林场美好前景。林场职工和科技人员,虽然憋屈在远离灯红酒绿的山沟,但他们一个个心情舒畅,干活也有劲。一次,县林业局要从刘德炳、陈迪和、卜春前三位大中专学历的干部中选一位到金刚台林场任场长,让陈世煌先和他们吹吹风,没想到他们个个都不肯走,说:“除非你嫌弃我们,撵我们走!我们不要什么官职,要的是信任和理解!”
真是“士为知己者死!”
了解陈世煌的人都说,陈世煌不仅是个干实活,能办实事的人,还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
确实,陈世煌对那些用青春之笔描绘黄柏山的历史和未来的林工们,有着一种特殊的亲情,他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去对待他们,他们对他也是一腔热情和信任。
14、一位又一位年轻人进山
林场缺少科技人才,每任场长都是求贤若渴,每次进城开会,都要到林业局,到县政府要人。陈世煌为解决各林点急缺技术员问题,还举办过一次培训班,组织一、二十人,让张培丛给他们讲课,将他们训练成土技术员。
县里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大中专毕业生中只要有学林业的,都分到黄柏山林场。如吴联军、刘德炳、陈迪和、吴昌洲、徐玉杰、张开峰、郑天才、李孝和等等,他们的到来,为黄柏山充实了中坚力量,他们的坚守,也使得黄柏山的色彩更为绚丽。
1981年7月,21岁的吴联军从信阳林业学校毕业了。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各项事业都缺人才,中专以上的毕业生包分配。本来有把握留在县林业局机关工作,因为作为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的首届林业中专毕业生,而林业局也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很少进过专业人才,留在局里搞专业工作是没问题的,但吴联军没有同意,执意要求到全县最偏僻、条件最艰苦的黄柏山林场工作。不是他不知道留在机关舒适,一般人求之不得,更不是他对黄柏山的情况不了解,而一时心血来潮。谁都知道黄柏山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距县城130华里,距最近的集镇长竹园乡政府也有40华里。交通不便,连吃粮食都得步行20多里到山下肩扛手提。文化生活更是空白,在那里工作的不少林工连找对象都十分困难。“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当地民谣概括十分形象。
吴联军就出生在离黄柏山脚下的长竹园乡汪冲村。山里长大的孩子,能不知在黄柏山工作生活有多难?他选择黄柏山是因为在毕业前夕,陪同几个同学到过黄柏山,在那里他结识了黄柏山林场场长陈世煌。从他嘴里,知道林场科技人员奇缺,面积达6万多亩的人工林海,仅有一名五十年代毕业于河南大学林学系的老牌大学生张培丛。而这位把三十几年的青春年华献给林场的前辈,此时已50多岁了。体弱多病,在山上实在是跑不动了,林场的专业工作青黄不接。说者本来也是有心的,听者更是有意。吴联军既为林场的困境着急,又被老前辈张培丛扎根深山三十多年的精神所感动。林业局需专业人员,林场更需要。于是,一腔热血的吴联军同当年张培丛、杜复道他们一样,背着铺盖走进了深山。
吴联军来的时候,黄柏山林场面临的主要任务不是植树造林,而是森林抚育。原因是,长期以来,林场重植轻抚,虽然6万多亩荒山全部绿化了,但“大呼隆”式的造林导致森林稠密,影响生长,阻碍更新,林业效能减退。科学间伐,是林场首要任务。
实施间伐,首先要通路。林场场长陈世煌正为此事着急。于是,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吴联军和技术人员们一起向场部提出如何修筑林区公路的建议。
富有远见的场长陈世煌很快接受了建议。经林场向上级请示并批准,决定投资120万元修筑林区公路。由于专业人员奇缺,场部便把勘查、设计、放线的重任交给了在校学过林区公路修筑知识的吴联军和另一位技术员吴昌洲。
刚走出校门的吴联军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黄柏山陡峭险峻,山势高耸,“鹰嘴石”、“天鹅布蛋”,这些名字一听就让人发虚。而林区公路必须穿山越岭,来不得丝毫疏忽,哪怕一点点设计不合理,都可能导致数万元、数十万元资金的浪费,甚至整个计划的失败。
为了保证设计准确、规划合理,吴联军和吴昌洲踏遍了黄柏山的山山水水,记不清自己的衣服多少次被荆棘撕破,记不清草鞋多少次被山路磨穿,也记不清攀了多少悬崖峭壁摔了多少跟头,终于找出了最合理的规划路线图。
陈世煌对他们高度信任,按照他们放的线路组织施工,经前后八年的艰苦打拼,终于修通了长达60公里的林区公路。公路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深沟峡谷,似巨龙横山而卧,似彩带环绕着茫茫林海。
有了路,就可以对森林进行大面积间伐抚育了。可是,搞间伐,首先要进行科学论证,树林是不是到了最佳间伐期?间伐到什么程度才合理?间伐的投资和经济效益如何测算?这些,都需要准确的数据,进行细致的研究。否则,滥砍乱伐一气,势必糟蹋林子。况且,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省上百家林场,还没有哪一家搞过大面积的森林间伐,无章可循。前些年,黄柏山林场为森林间伐问题,也曾向省、地写过几次报告,但由于报告在理论上缺乏论证,实践上缺乏试验,在郁闭度、材积、木林分化的程度、间伐量测算等数据不充分,所以报告没批下来。这一次,能不能间伐,可是对他们切实的考验。
在场长陈世煌的主持下,林场的几个科技人员开了个会,商讨如何间伐事宜,拿出可行的方案。
于是,在林业工程师张培丛的主持和指导下,吴联军承担了“林木间伐检验研究”、“黄山松抚育间伐检验研究”等科研项目的观察记录任务。他住在马洼林点,离场部6华里,而试验点在界巴冲,离马洼又有几里路。吴联军每天步行往返试验点观察,一天三次,即早上8时,午后14时,晚上20时,从不间断。冬天,清晨是最冷的时候,崎岖的羊肠小路结冰打滑,摔跤跌跟头成了家常便饭。晚上8时天已黑透了,山风呼号,林涛阵阵,一个人呆在山沟里,心里直发怵。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大山里狼多,嗅到人味儿直往跟前凑。有一次,三条狼把吴联军围了近一个小时,其中的一条离他仅一米多远,围着他转,另两条虎视眈眈。吴联军拿着一根棍子,仗着年轻力壮,一边对峙,一边后退,一口气跑了5里路,才算脱险。夏天,午后2点正是最热的时候。暑气在林间蒸腾。走在密不透风的林中观察,浑身的衣服像水洗过一样。还有虫蚊叮,蚂蟥咬,那滋味确实够受的。但无论大雪封山,山洪阻隔,春夏秋冬,吴联军都是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一次观察记录,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
张培丛、杜复道、吴联军几人在科学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写出了有理有据的《抚育间伐论证报告》,由于报告占有森林生长分化、间伐作业区基本情况和大量数据,技术要求合理,实施方案切实可行,很快得到省市的批准。
黄柏山林场立即按照这份被批准的报告,开始了大规模的森林间伐抚育。这个时候,吴联军又承担了“打号捡尺”的任务。为了不错砍一棵树,必须由技术人员把该砍还是该留的树木标上号。他一丝不苟,整天钻在杉木林里,一手提着石灰桶,一手拿着小条帚打记号,每天刷千余颗树,累得腰酸背痛。林工们跟在后面,按照记号施工,很少砍错。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90年的金秋,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屈指算来,吴联军已经在深山工作了10年。像一粒种子,在黄柏山的肥沃土壤里生了根、开了花、结了果。10年间,他承担、主持、参加林业科研项目20多个,完成和发表学术论文8篇。例如,《杉木间伐试验研究》,获得1986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论文《黄山松间伐试验研究》发表在《河南农学院学报》上;他与吴昌洲合作进行的《黄山松不同经营管理措施试验》,发表在《河南农林科学》上。他的母校——信阳林校,还曾两次邀请他返校作事迹报告,用他的成绩来激励后来的学弟学妹们。
刘德炳是1979年11月从林校毕业后,分到黄柏山林场的。作为一名青年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工作。一个农民的孩子,能吃苦耐劳当然是他的特点。在工作安排上,他按照科学的态度,坚持“四有”:即“有设计、有方案、有施工措施、有技术质量检查标准”。在间伐生产时,他总是深入现场,和林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怕荆棘划破了衣服,不怕蛇虫蚂蟥叮咬,林工们一身汗,他也是一身汗,林工们脸和膀子被晒得黑红发光,那段时间他的脸和膀子也黑红发亮。
1990年,徐玉杰分配到黄柏山林场时,坐了三个小时班车,又踩着坑坑洼洼的土路,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坡,才到达场部。这个场面,让徐玉杰的心情糟透了:“这日子不是日子,大轿抬也不来了。”一时懊恼下山了。后来陈迪和等人找他谈心,讲张培丛、吴联军、刘德炳、吴昌洲等人的故事,最终还是回来了。而且,同陈迪和一样,一待就是28年,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大山之中,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片他热爱的森林。
15、人树不了情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黄柏山是一片绿色,高入云天的杉木林,满山遍野、苍劲古朴的黄山松等林子,黑压压覆盖着整个林区,形成了全省公认的最好的林相。
“黄柏山能有这么好的林相,离不了二个人,一是赵体顺,一是张培丛。”
黄柏山林场业务副场长徐玉杰饱含深情地说。
赵体顺1972年来黄柏山时,还是河南农学院(现河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后来担任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被誉为河南林业界的领军人物。
问起他和黄柏山林场的渊源,赵体顺说:
“当时是为了研究毛竹的速丰产规律,在黄柏山待了两个多月。后来发现杉木林长得密不透风,再不进行间伐,就很难长成有用之才。”
林场很快采纳了这个建议,并让场里的技术骨干张培丛带领林工们去搞试验。事实上,张培丛此前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身为“右派分子”,人微言轻,提的意见未被采纳。也是他首先跟赵体顺透露的这个问题。
于是,在赵体顺的指导下,间伐工作顺利开展。林场还制定了“三砍三留”的原则,即砍次留好,砍弯留直,砍稠留稀。间伐之前,技术人员掂着个石灰桶打记号,把最好、最大、最老的都留在山上。正如周恩来总理曾说过的:
“越采越好,越采越多,青山常在,永继利用。”
通过科学间伐,林场有了收入,大树也有了生长空间。赵体顺、张培丛、杜复道等人,把如何对杉木林间伐抚育作业试验,总结成一篇论文,1984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张培丛用所得奖金,为每一位参与人员制作了一个陶瓷缸作为纪念之物。
还要提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间伐前,发现整个林區没有公路。没有路,树木就运不下山,就产生不了效益。
1980年陈世煌接任场长时,正是林场急需大面积开展间伐抚育,并急需修路之时。
不能坐以待毙,贷款修路!陈世煌当即拍板决定。怎么修的路,前面在写陈世煌的篇目中已有介绍。总之,路前后修了8年,60华里的林区公路,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深沟峡谷。路修到哪儿,间伐就作业到哪儿!
赵体顺说:“现在,黄柏山人工林的经营水平在全省属第一,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
一时,杉木、黄山松的间伐抚育研究成果在全省推广应用,颇有成效。黄柏山林场的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成为河南省对外推介的一张名片。
1986年11月4日,在黄柏山林场建场30周年庆祝活动上,陈世煌自豪地宣布:黄柏山6万多亩荒山全部绿化完毕,森林覆盖率87.4%,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2.4万立方米。
“从建场初期到现在,我们经过三次大的间伐,才有现在这样的林相,山上遍布大树,直树。经过实践,怎么间伐的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能不能长期坚持。”当过副场长的刘德炳坦率直言。
2017年,黄柏山最大的杉木胸径已达43厘米,最粗壮的一棵黄山松达60厘米。
经日雕琢,璞玉才能绽发夺目光华。同赵体顺一样,河南省林业厅还有个高级林业工程师,叫史作献的,来过黄柏山之后,对这一片森林也是念念不忘,时常记挂在心,有空就到黄柏山看看,看看林相,摸摸正蓬勃生长的大树,提些有价值的建议。正是省、市林业专家的关心,黄柏山一代又一代林工的努力,把科学经营理念始终倾注在这片大山上,黄柏山才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无以数计的优质木材。
2013年9月,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管理办公总工程师许传德到黄柏山调研,非常震撼。他说:没想到河南有这样的林子,看到黄柏山,看到了河南林业的希望,看到黄柏山,看到了中国林业的希望。想不到一群普通林工的身上,竟蕴含如此巨大的能量,能有如此可贵的坚守!
16、森林守护神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幼苗成活,树木成林,植被丰厚了,管护防护的任务就艰巨了。每年从初冬到来年初夏,是林场的防火期,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是护林员最紧张最劳累的季节。冬春时节,风大草枯,一根火柴就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一个烟头就可能毁掉千顷山林。
黄柏山林场分布着7个林区,60多个林点。有的林点过去曾经保留着这么一个场景;
“梆——梆梆——”
从大山的肚脐眼里,传来一阵古朴的梆声。
护林老人出现了,他左手提着马灯,像这夜的眼睛,右手敲着棒鼓,叩响了古老的大山中的每一块石头,那步履,像春雷,滚过冬天的胸膛,像露珠,轻柔地落进大山的梦里……
这是一尊《护林老人的雕像》——
一只苍劲的岩鹰
一尊岩石雕成的塑像
大山把青铜色的光泽
赠给他红棕的胸膛
把杜鹃花的紫红
给了他的腮帮
把小溪的歌曲
交给他的嘴角去流淌
把反映山的精神的东西
统统交给他牯牛般的健壮
当他向森林吆喝一声
敲响更鼓
向猎狗打个呼哨
这尊雕像活了
像岩鹰贴着地面飞翔
当年——
钢枪逼着敌人倒下
今天——
猎枪护着栋梁成长
夜色像阴霾一样迫近起来;浓重起来;山、树和护林人自己全部朦朦胧胧,像是罩上了面纱,只有护林老人手里的马灯还在悠悠缓缓地浮游着,像是林海的航道上的灯塔,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
“梆——梆梆——”
一切都睡著了,醒着的只有这马灯和一双警惕的眼睛。护林老人敲着梆,用那双能刺破夜雾的眼,探寻着夜的秘密。这不是一双平常的眼睛,它苍老却不混浊,集中了老人几十年来所有的风霜、经验和智慧,像大海一样的深沉,天空一般的广袤。在这沉沉的夜里,它像两把锥子一样在又浓又硬的眉毛下闪闪地发着光,并且是那种混在玻璃制品中真金刚钻似的光辉,这眼里不乏对大山纯真而质朴的爱:这眼睛里,闪烁着对绿执着而又火热的情感;但这眼里也有鹞鹰用利爪撕裂毒蛇的凶猛;这眼,也会像火花、匕首和枪弹一样向罪恶投射……
这是一双猎人的眼睛啊!无论什么都休想逃脱这双眼睛。这双眼睛能透过黑色的帷幕借一缕缕光,去追寻那绿幽幽的鬼一样的恶狼的行踪。
“梆——梆梆——”
古朴的梆声仍在不停的敲着,但节奏却慢了些,声音却轻了些。是怕惊醒了大山香甜的梦境?还是怕扰乱了这月下的似水的宁静?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一阵风儿吹过,黄山松的枝儿摇曳,婆婆娑娑的,像在摇头诉说这夜的寂寞;大山和林海睡得更沉了,间或有一只鸟儿试着啭啭它的歌喉,但好像又很快明白现在已经更深夜静,不应当那么吵闹,便又闭上小眼儿安睡了。护林的老人,你听到了什么?啊,你听到了林涛甜蜜均匀的呼吸,山豹在黑暗中厉厉地磨牙,豹狼在林间的踌躇徘徊……
“梆——梆梆——”
梆声愈来愈轻,愈来愈轻,又突然地重了一下,最后停了下来,那余音在山谷中盘旋,袅袅不绝。在天的一边,已经淡淡地泛出了一条乳白色的狭带,而在遥远的天际,却仍有着一颗巨大的最后的晨星,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眼不眨地凝视大地,暂时还看不清的山村里,公鸡开始啼鸣,此起彼伏。慢慢地,一切都蠢动了,觉醒了,歌唱了,喧哗了,黄柏山在大地的摇篮里笑醒了。
巡夜的老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觉得空气是新的,连呼吸也变得分外地酣畅。
一个沉寂、凝滞的夜,匆匆地去了。彻夜的更鼓声,已经留给了记忆。护林的老人却靠在百布岩水库大堤上的一块石头上睡着了。在他的身后,是一颗高大的柳树——那是一颗护堤柳,她曾经在一次连骄傲的白杨都蔫了头的山洪中,倔强地甩摆着枝条,忍受着惊涛骇浪的抽打,挡住了洪峰的袭击,威严地护卫着库堤。
它已经在这儿站了许多个春秋了,一直默默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望着欢唱着的万顷林涛。把责任和喜悦深深的藏在眉头。
这便是五、六十年代,黄柏山林场部分林点的一个写真。敲梆子巡视林区,有几个作用,一是值班巡视,告诉那些盗伐者不要那么猖狂,二是吓唬狼,为值班者壮胆。
黄柏山林场有一座山叫棋盘山,山顶有石龙棋盘,传说是仙人下棋处。站在山顶,可以说是一脚踏三省,两眼观江淮。
黄柏山南与湖北省麻城市接壤,东与安徽省金寨县为邻。放眼望去,峰峦叠嶂,整个林场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十余座,最高峰九峰尖海拔1352.6米。
余立新和他的同事就驻守在这个林区。这是一个面积约5300亩大的中等林区。
50多岁的余立新,算是林场第二代林工。因为从小就跟着父亲余开穴在山上整天转悠,上学只能凑合,这里读几天,那里读几天。1983年,将近18岁的他,根据场里的优惠政策,被招进林场干护林员,直到现在。
“如果把父辈们艰苦创业说成是打‘江山,我们这一代就是守‘江山。”余立新说。
常言说靠山吃山。黄柏山田地很少,过去山民们全指望砍树、挖药采茶过日子。改革开放后,分给老百姓的山场,树木稀疏,早被砍得所剩无几。而林场和周边乡村的山场犬牙交错。林场已经成材的树木像一块肥肉在那挂着,很吸引盗伐者的眼球。
为了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林子,林場七大林区安排有60多个林点,每个林点3—5个护林员,各司其责,昼夜巡护。
在这60多个林点里,界巴冲林区独松树林点的日子是最难过的。没路没电不说,因为建在山脊上,连水都没有。只能下到山下深沟里去挑,挑一趟得个把小时。吃粮也困难,只能到20公里外的药铺粮站买,一大早出发去买粮,等背回来天也黑了。
白天应付生活上的困难,夜里还要跟盗伐分子斗智斗勇。听到哪里有响动,起身就去撵,撵走了偷树的,也不能走,只能找个地方躲起来,以防偷树者又拐回来,常常要守到天亮。
有一次,偷树人为了不让护林员撵上他们,偷偷把林点的门给找个锁锁上。听到远处锯树的响声,守林员开不开门,出不来,等折腾半天出来了,偷树者已跑了,守林员只得循着踪迹去追。
有个叫凡道全的林工,在猴转弯林点值班,此人耳朵有点背。一次,湖北来了几个偷树的,在小界岭边偷树,他发现不对劲,一下窜到偷树人面前,一个人寡不敌众,被偷树者打晕了,在地上躺了一天多,才被同林点的林工找到背了回来。
白天巡山时,余立新也时常站在山头领略鄂豫皖三省风光。他激情地描述这种景色;放眼望去,绿浪翻涌,连山坳间飞泻的瀑布也泛起了绿光。东面,安徽省金寨县的公路蜿蜒曲折,如仙女的玉带缠绕山际;西南,湖北省麻城市的狮子峰搔首弄姿,脚下时而飞来朵朵白云,令人飘飘欲仙。看着这瑰丽的景色,不禁使人思绪绵绵,这座绿色宝库蕴藏着多少诗情画意啊!
本来,林场设了一个森林公安派出所,有三、四个人,由于人少事多责任大,几个森警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一个电话,一个口信,他们都得马上出动。忙得日夜连轴转是家常便饭。上世纪八十年代,派出所长鄂显权就是这样累病了,也没有功夫去大医院治疗,在一次出警过程中,告别了人世,把他37岁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黄柏山上。
离棋盘石不远处,有座山叫“天鹅布蛋”。上面有三间小屋,是个林点。这是林场科研所朱时松和他的儿子、女儿的住室兼科研工作室,朱时松是第一代上山的老工人。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他搭草棚就住在山上,一边护林,一边观察松梢螟的活动规律;几年苦干,终于发现特点,控制了这种危害松树的害虫。到现在,他同儿子、女儿依然住在高山上日夜工作,还是一边护林,一边搞研究。他老伴一人住在县城。子承父业,儿子朱安宽干得更为出色,曾经作为全国林业先进个人,到北京领奖。其儿女将沿着父辈的足迹,走得更远。在黄柏山林场,像朱时松父子两代都把青春献给林业的人,几乎到处都可遇到,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还有个上世纪60年代初就进场的老林工张大如,先后在大牛山、黄花岭、小界岭、塔庙、马洼、界巴冲、漓水河、谢竹园等十多个林点工作过,哪里需要、哪个林点难题多,场领导就派他去。这也是个以场为家,既憨厚、老实、又踏实肯干,从不叫苦的人。每年春节期间,是盗伐林木者活跃猖狂的时节,张大如认为,这个时候,绝不能离开岗位,更不能有一丝马虎。有一年年三十,人们都忙着过节,远处村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而张大如这时却巡逻在林海雪原之中,连年夜饭都吃不上,恰巧遇上场部的人办事路过,看到他如此值班,感动得不得了。
还有个叫程合举的,1980年从马鞍山煤矿调到黄柏山林场当林工。他的特点是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1983年那年,筲箕垱林点树木丢失严重,场部便派他到筲箕垱林点护林。他去以后,采取地雷战、游击战的方法,用铁钉埋没,布置障碍,四处放哨,路口监视,神出鬼没的策略,亲自抓住河南、湖北、安徽不少偷树人,追回树木上百棵,没收锯子斧头20多把,这些人大都被送到派出所处理。1983年3月份,陈家坊林点的树木丢失较多,场部又将程合举派去。到陈家坊林点以后,没有辜负领导的重托,他把护林看成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娶履行职责。他分析当地情况后,采取连续死守的办法,一个人守在孤山野岭的林子里,废寝忘食,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抓住两名经常来此的偷树人,送到林场派出所进行扣留罚款处理,此事在三省交界影响很大,有效地打击了盗伐者的嚣张气焰,也很好地保护了这一片林子。
在黄柏山林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森林的经营者和守护者,才使林海茫茫,山岭长青。
17、第二、第三代传承者
黄柏山林场的干部群众心里都清楚,黄柏山能有今天的辉煌,是三代人咬定青山、以场为家、艰苦奋斗、继往开来而拼搏出来的。因为山大沟深,工作环境恶劣,招工难,人家都不愿进山,很多时候都是子承父业,持续战斗。如老林工叶召启,5个儿女,现都在林场工作,如张元启,儿孙三代坚守林点。他们有的是学校毕业后,为了黄柏山的林业,以优异的成绩专门考进来的,有的是林场的奖励政策直接安排的。如果说,1956年初秋,李景堂、张培丛、杜复道等创建黄柏山林场,并从附近乡村招收百名林工,算黄柏山第一代开创者的话,时光走过了40个春秋,到上世纪末,黄柏山第三代继承者便陆续走进大山,承担了继续建设黄柏山的任务。
笔者这里着重介绍二个基层代表人物,便基本上可以了解他们创业的风采,及奋斗的精神。
来黄柏山的人,无不对黄柏山的美景赞不绝口,可提到在黄柏山工作,大多数人都说:
“黄柏山美是美,但偏远闭塞,来旅游休闲还行,若是工作简直就是坐牢,活受罪”。
因为山高水寡,饭菜没有油水,长此以往,人的身体抵不住。
生活在黄柏山的人,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但说到世世代代的梦想,无不渴望有一双飞翔的翅膀,带着梦想,走向远方…
很多人常感叹:“何时才能走出这大山呢?做梦都想着进城啊!”
然而,就有一个人,她迷上了这里的青山,恋上了这里的绿水,多次放弃进城的机会,把根深深地扎进了黄柏山,将青春的汗水洒进了一个个深山险壑,将年轻的梦想变成了一处处美丽风景!她,就是“大山的女儿”——万文侠,她可以说是第三代创业者之一。
作为一名办公室秘书兼導游,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一颗赤诚的心,急游客之所急,想游客之所想,勤奋刻苦,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爱岗敬业之歌。
多年来,她凭着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对黄柏山的深情,认真做好导游宣传和办公文秘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着这看似普通平凡却时时考验着自身意志,体现着黄柏山精神,展示着黄柏山形象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城市山村,把黄柏山的美景推介到全国各地,架起了黄柏山人与外界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成功地履行了一名普通旅游工作者对黄柏山建设、宣传应尽的职责。
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练就了精湛的导游技艺,积累了丰富的讲解经验。万文侠2001年分到黄柏山工作,2006年开始从事旅游事业,她是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第一任导游。贫苦的家庭使她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刻苦的好习惯。为了真正摸清黄柏山的旅游资源,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她跑遍了黄柏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查阅了图书馆、档案馆,全县可以找到的有关黄柏山的所有资料,向所有了解黄柏山的人请教。白天奔波于荆棘丛生、沟谷纵横的群山之间,夜晚笔耕于环境简陋的电脑桌旁,日夜奋战,废寝忘食,整理编写了黄柏山第一本集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旅游服务、特产资源等于一体的内容丰富、景点全面、语言优美、完整规范的导游词,以及涵盖黄柏山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历史沿革、地质地貌、气候交通、资源景观等各个方面近5万字的《拟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黄柏山旅游积累了第一手系统、详实的参考资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讲解水平,万文侠博览群书,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大量阅读了旅游、历史、地理、文学、园林、花木等相关书籍。2007年3月她考取了国家级导游资格证,在专业知识上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跨越。她特别注重实践的积累。对每一次旅游调查、入村走访、导游宣传等活动都做了精细的记录和总结,多年来,她写的导游笔记近20本。她还积极拓宽自己的眼界,踊跃参加了全县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6年5月,万文侠接待了河南省教育厅的一批老教授,她生动的讲解、精细的组织、周到的服务令老教授们赞不绝口,回去后还专门给她写了感谢信。
2007年10月,一批投资商来黄柏山洽谈业务,万文侠负责全程讲解宣传及项目介绍工作。她将黄柏山的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状况、旅游开发前景及全国其他知名景区的发展历程和市场经济状况等于项目内容完美结合、融会贯通,讲得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在幽默风趣之中道出了黄柏山的开发价值,在轻松愉快中展现了黄柏山人的真情实意,使投资商对黄柏山有一个全面、真切、理性的认识,从而很好的促成了这个项目的合作,有力推动了黄柏山旅游事业的发展。
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强烈的责任感、生动的讲解、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游客的高度信任和赞誉。作为商城县最偏远的南部深山区,黄柏山山高路险,景区大,景点间距远,当一名导游非常辛苦。在2006年到2007年,有很多新开发的景点还没有通路。为满足游客追求自然,崇尚原生态的需求,万文侠常常带着游客翻山越涧,拿着砍刀,披荆斩棘,扒着树,攀着藤去部分景点游览。为保护游客安全,纤瘦的她总是走在最前面为游客开路,不是划破了衣服,就是弄伤了手……连游客都心疼了,可她却微笑着摇摇头:“一点也不疼,我不累,这是我的职责。”
2008年5月,信阳电力公司的50多名游客来黄柏山旅游,途中车坏了,游客滞留在山上没法安排。万文侠深知,若停滞的时间太久,势必会影响游客的行程,产生一笔不小的费用。她果断地作出了“分批前进,积极增援”的决定。及时将游客分批运送至各个景点,游览完后又将游客分批送至山下。每次转送中,她总是留在最后,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游客“不用怕,还有我呢!”就这样,她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导游任务,而且把所有的游客凝聚在一起,在困难中体现了真情,使游客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后来这批游客为黄柏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积极为黄柏山旅游发展出谋献策。万文侠虽然只是一名普通职工,但她的心却系着黄柏山旅游开发建设的全局,她喜欢思考,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无论是在宣传讲解上,还是在景区经营管理上,她都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宝贵意见,为黄柏山的旅游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她看到管理处所属旅游接待点在集体体制经营下积极性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及时提出了将各旅游服务点与管理处、林区分离,实行承包经营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同,很好的调动了服务点职工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经济效益,不仅为职工创收,也为管理处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2008年,黄柏山的旅游开发建设逐步向纵深发展,万文侠提出了文化是旅游之魂,在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建议,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余英禄曾赞许地说:“你是个用心工作的人”。
确实,寒来暑往,她娇小的身影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景区之间,带着游客流连忘返。像一只蜜蜂整日穿梭于各景点的花瓣上。为了塑造独具特色的黄柏山旅游文化,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导游知识体系构建上,经过无数次挑灯夜战,她整理并写出了《黄柏山导游词》、《黄柏山诗词集锦》等旅游宣传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按照游客年龄和性质,整理出了老、中、青导游讲解法以及政务讲解法、旅游社团讲解法等多种导游方法。
活泼好动的万文侠喜欢文艺,为丰富大山林区的文化生活,她组织全处干部职工群众积极参加了全县“唱响锦绣商城”文艺活动,还成功举办了“激情黄柏山文艺晚会”。涌现了一大批相声、小品、快板、舞蹈、诗歌等原创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柏山旅游文化,极大地解放了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由于善于传教,精于探索,她优秀的组织宣传能力培养了黄柏山新一代的导游精英。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同志真诚友爱,不仅善于学习汲取别人的知识,也乐于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同志。
2008年,管理处新招了一批导游。万文侠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导游培训任务。为了做好工作,她将培训学习分为理论、实践、竞赛三个部分,对每一次讲解培训都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对每一次上山实战演习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对每次竞赛都进行精细安排。她把近几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旅游文化、导游方法、实战经验细心地传授给了新任导游。在每次实践练习中,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走,边讲,边考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让职工了解黄柏山,宣传黄柏山,她还组织了“人人争当导游员”活动,形成了“人人会讲黄柏山,人人争讲黄柏山,人人热爱黄柏山”良好宣传氛围。在积极组织的“黄柏山导游大赛”中,将导游讲解、个人才艺、专业知识、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融为一体,全面有效地提高了导游的讲解水平和自身素质,打造出了一支精干有素的导游队伍。
成功源于奋斗,荣誉来自实力。万文侠勤奋刻苦,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她在多次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楷模,很多单位都想调她到县城工作,就连县领导也看中她,想调她到县旅游局,为全县旅游事业服务,但她每次都以黄柏山目前需要人,她不能离开而婉拒。
在同事们的眼里,万文侠是勤奋好学的,是博学多才的,也是非常幸运的;在游客的眼里万文侠是热情奔放的,是聪明干练的,是“快乐的传人”、“绿色的天使”,在她甜美的笑容里,你永远也看不到苦,看不到累。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有多少次,因连续爬山,肿胀的双腿锥心疼痛难以入眠;有多少次,以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欢快的歌声、细致的服务送给游客一个满意的旅程,留给自己的确是口干舌燥、头昏目眩……但她从不叫苦,从不抱怨,她说:“我爱这片大山,我是大山的女儿,这些是我应尽的职责。”她用自己瘦弱的身体默默地耕耘着,以坚强的毅力不断地奋斗着。
壮壮实实的朱安宽,是第一代创业者朱时松的儿子,也是全国先进林业工作者,第二代创业人。1982年6月从县城来到黄柏山,先后从事护林、林区施工管理等工作,1997年担任林区主任至今。他的特点是工作勤奋,作风扎实,爱岗敬业,以场为家、主人翁意识强,为林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不愧为林场共产党员的典范、全场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
提到他,林工们眉飞色舞,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他、了解他、偏爱他。
山林是他的挚爱,是他的心肝宝贝,当一片片绿树在不知不觉中拓展延伸,我们便可以看到他的笑脸。工作本来也是一种生活,如果一种工作让人失去太多,那么,拥有这种工作的人就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这种精神就是:牺牲自己,全心为场,全心为人。
为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要求,朱安宽经常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中学习、摘抄有关林业生产管理及应用技术、林业政策等方面的理论,积极宣传相关的林业政策知识,手把手的传授林业技术,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技术骨干、专业人士学习讨教,并在具体的营林生产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加以总结提高。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由过去不懂林,到现在的林业生产技术骨干,从林业技术的门外汉变成了林场综合型林业人才的多面手。
在担任护林员期间,为防止乱砍滥伐和人为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酷热伏天,他都坚持每天巡山,二十多年下来,巡山记录达260本。260本啊!多少春夏秋冬,多少不眠之夜,每一本每一页,都凝聚了他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的心血,也记录了他忘我工作,無私奉献的每一个脚印。就是这种超强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在朱安宽的管护范围内从未发生乱砍滥伐以及森林火灾等事故。由于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生活极不规律,朱安宽到现在胃病、腰腿病还时常发作,在林场工作二十多年留下了满身的伤痛,也留住了森林茂密、青山常在。
在一次巡山的过程中,一偷砍盗伐分子被他抓获后,请求与他私了,并承诺给予相应的好处,遭到拒绝后,盗伐分子扬言要进行报复,但朱安宽在及时向场部汇报的同时,坚决把盗伐分子送到了派出所绳之以法。1998年冬的一次生产炼山中,因山上风大不宜炼山,分管领导不了解情况打电话要求他点火炼山,但朱安宽坚决不同意,并在电话里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不知道现在这儿是啥情况,该点时我肯定点,不该点时非要点,出了事谁负责?”
事后,分管领导了解实情后,向朱安宽道歉并表扬了这种做法。朱安宽就是这样一个在原则问题上丝毫不马虎,也丝毫不放弃的人。有人当面说他死板,没有人情味,但只要一切从林场的利益出发,他无怨无悔。
作为林区区长,朱安宽在造林工作中,为了保证造林的质量和进度,跋山涉水逐山头、逐地块落实造林质量,他负责的区域经场部验收,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他所在林区连年被评为黄柏山林场造林先进单位。
身先士卒,乐于助人。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特别是入党后,朱安宽事事身先士卒,处处做表率。工作上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作风上刚正不阿,带头垂范。在林区分配公路维修任务时,他总是把任务大、困难多的路段留给自己;义务植树时,他心里总是想着别人,把整地挖穴的重活留给自己,让别人干栽植苗木的轻便活,处处体现出一个党员的高风亮节。在从事护林工作二十多年间,他所防护的责任区没有发生任何火警火灾,年年的防火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同时还协助其他责任区发现火警二次,并及时给予了果断处理,使林场免遭了巨大经济损失。
2008年,面临50年难遇的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朱安宽先后带头从微薄的工资里捐献了300元。虽然300元钱在收入高的家庭可能就是一个月的零花钱,可在朱安宽这里那是两个月的生活费啊!他的家中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亲,父亲身患癌症于2005年去逝,欠下的数万元治疗费至今仍未还清,还有两个正在读高中的孪生孩子,全靠每月不足3000元的微薄工资支撑着整个家。可他说:
“我少吃一碗饭,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认为是值得的!”
多么朴实的话啊!在朱安宽的感召下,全场职工都积极为灾区捐资、捐物。
平时,他总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他每到一个林区,那个林区的赌博抹牌之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紧张忙碌的工作场面。在他所做的任何工作中,可以说是免检的,场领导没有不放心的。护林中,他敢于和不法分子作斗争,共抓获偷砍盗伐分子15次,为林场减少损失数万元;生产施工中,他共验收各类木材近万立方米,打级划码没有误差,间伐打号施工面积17500亩,没有一次返工的,自己砍扫防火道300多亩、幼林抚育200多亩全部合格。可以想象,朱安宽的工作是多么的务实。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任何事情要像做自己家事一样,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全场职工。
林场毗邻二十多个村庄,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林权纠纷,甚至引起过械斗。林场的山林与村庄的山林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间一长,当事人一变,山林界线常容易搞混,引起纷争。2007年的冬天,朱安宽所管护的山林范围内,达权店乡十二道河村的村民采伐过界,在护林巡山途中发现,当即上前制止;
“快停下来!”
他猛地一声大喝,把砍树人吓了一跳,回过头来才发现一个大汉站在面前。朱安宽随即对当事人细心说服,及时终止了采伐偷盗,并随即到场部向领导作了汇报,带上协议书、林权证以及林业公安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处理,一场严重的毁林事件得到及时制止。类似的情况发生多起,都因他工作细心,对林权知识的了解,制止了乱采滥伐,挽回了林场损失。
长期的林业工作经历,养成了他细致、踏实的工作习惯。每到一个新地点,总会在第一时间,带上干粮、地图、界线协议书等,亲临实地,熟悉地名,爬山过河,了解地形地貌,道路交通,面积树种,走访群众了解民风,对照文件协议,了解山村界线历史变迁,把山林事事牢记于心。工作中常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出依据制止毁林案件发生,平息林权纠纷。
朱安宽热心林场事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林场推行的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中,他带头支持,主动辞去林区主任职务,以一名普通工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林场的中层干部选拔竞聘和岗位竞争上岗,为全场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行起到了巨大的带头作用。在全场开展的“论旅游开发与职工待遇”有奖征文活动中,他提出的许多有关林业生产、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均被林场采纳。
在林业生产经营上,通过多年的摸索积累,针对林场幼林抚育投入与抚育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朱安宽建设性地提出采用压青的办法来减少抚育次数,提高抚育效果进而减少抚育成本的做法得到了林场的采纳,并广泛应用到全场的幼林抚育工序当中去,使林场幼林抚育成本大幅度降低,每年为林场节约生产支出近5万元。为使林场现有资源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减少资源的过渡消耗,降低整地、造林等营林生产投入,朱安宽提出加大间伐力度,削减主伐面积的想法得到了全场广大干部职工的充分认同。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朱安宽热爱林场事业的高度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而对朱安宽本人而言,所有这些,用他自己的一句话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做得还很不够。”
以场为家,扎根深山。朱安宽的父亲是五十年代建场时老职工。他从小耳濡目染父辈们“艰苦创业,以场为家”的豪情壮志。对林场,对林业工作有着深厚的情感。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常因工作半年几个月不回家一趟。尽管离家只有几十里,尽管家中老母亲体弱多病,尽管两个孩子還在由母亲照料上学,但是,用他的话说:
“不放心啊!不放心春天新栽的树苗会被风吹倒;不放心冬天干枯的野草会引起山林火灾,不放心参天的杉树会被贪心的盗贼砍倒”。
“不放心!”就是一个优秀林工自觉的责任心,是主人翁意识,更是一种求真务实我为先的精神,有这个“心”,才能吃苦耐劳,再苦再难,无怨无悔。
广阔的山场资源是林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热爱本职工作又勤于吃苦,肯于业务钻研的人,则是林场生存发展的根本。朱安宽坚持以场为家,对林场的一草一木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精心管理。二十多年不知放弃了多少节假日,放弃了多少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放弃了多少父母病床前端汤送药的孝道。但得到了多少呢?得到了一片参天的大树,得到一片安静祥宁的山林,得到了一个绿色森林家园。对于自己的付出,他心中只有一个字“值”。
18、纪念之地——“小林海”
来到黄柏山,不能不看“小林海”。就像到了北京,不能不登长城一样。那是黄柏山人的纪念之地,那里有原始森林的遗存,也有当今黄柏山人奋斗的硕果,蕴含着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有位作家这样写黄柏山的小林海:
不到黄柏不识林,
原始山中草木俊。
苍松涛吼惊天地,
杂灌浪涌绿乾坤。
老藤攀附野趣浓,
盘松错节古意新。
不辨西东因为何?
满目大树遮天荫。
小林海在黄柏山老场部即法眼寺的东南方,是典型的三省交界处,东与安徽省的金寨县交界,南与湖北省麻城市的狮子峰为邻。
顺着新修的无念湖往南走,一条蜿蜒的山路直通小林海。翻过一道山梁,远远看见一颗古松,巍然屹立在山口上,枝叶苍劲虬曲,绸密的松针如华盖遮空,酷似黄山迎客松。这是一颗千年古松又像一名威武的卫士,默默站立着,守护着。钻进原始森林,一株株高大的松树,笔直挺立,高耸云端,每株都有两人合抱粗。这片松林大约有200亩。林内空气湿润,长满荆棘葛藤。颇有热带雨林奇观。夏日,碧涛汹涌,雾气腾腾,徜徉于此,神清目爽,身心舒畅。冬日,玉树琼枝,冰雕玉彻。
小林海内还有几排战壕。默默地排在地上,仿佛在述说当年的辉煌。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在此几次战斗留下的遗迹。想当年,红四方面军西入川陕之后,红28军政委高敬亭率领留守人员,转战坚守在大别山区,在国民党反动派数次“围剿”中,艰难地坚守了三年,赢得了“三年红旗不倒”的美誉,因而也在苏区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不朽篇章。
爬上小林海的山顶,就是人们所说的“江淮分水岭”。顺着山势,雨水往南,流向长江,往北,则流向淮河。
小林海内不仅生长着天麻、灵芝、茯苓等珍贵药材,还有狼、野猪、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传说很久以前,这里盛产一种药材——黄檗,山沟里住着一条青蛇,昼夜守护着这方圆百里的森林。由于常饮溶有黄檗的水,修行成龙。青蛇得道后,更加挚爱这片土地,保佑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万物皆兴。可是天上的火王星看中了这里的黄檗,起意抢夺,遭青龙阻拦,遂纵火烧山,青龙吐尽体内全部清水,救下了小林海,而自己却累死在小林海旁边。人们见状,非常悲痛,就地掩埋了这个护林勇士。埋葬之地,就是今天鄂豫两省的交界处——“小界岭”。
其实,小林海的幸存,还另有出处。上世纪50年代,左倾风潮之时,全国各地都在炼钢铁,因为中国急需要在近期内赶“英”超“美”。作为政治任务,远离县城的黄柏山免不了也要大炼钢铁。
一时间,大片树木被砍,家家户户收集铁器,连法眼寺内的古铁佛也被推进了熔炉。小林海本來也在劫难逃,因林工们想,林场是要有树的,都砍完了何以叫林场?于是集体抗议,当时,李景堂、张培丛、杜复道等人,也心疼这片林子,便也参加林工抗议的队伍。大家坚持数天,据理力争,后来这片林子才得以幸存下来。
想当年,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震动全国,商城县于1958年的9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千千万万小高炉的钢铁生产运动”,实行人海战术,成片砍伐森林,共建成大小高炉11820座,高产卫星一个接一个,日产生铁达12567.5吨,产钢1088.75吨,形成了“小、土、群”生产经验。国家冶金部,河南省委在商城召开了土法炼钢现场会,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党委书记和工业部长,参加会议。新华社、《人民时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等报道了消息,《人民日报》于10月17日还发表《让土法炼钢遍地开花》社论,放在头版,一时引起了全国很大轰动。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小林海”能保存下来,确实难能可贵。
几十年了,这片林子越长越茂盛,到现在林场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国家森林公园,黄柏山成为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游览,小林海则是著名景点之一,游客必到,并留连徘徊,赞叹不已。
19、春风又绿黄柏山
历史推进到了21世纪。
世纪之初,黄柏山又是一番景象。
由于文革等一个接一个运动,林场场长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的变换,好几任场长都是黑发来白发走,为林场确也费尽了心思。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打工潮此起彼伏,人们生活出路多了,偷树的便渐渐少了。林场护林压力减轻,经营却陷入困境。林场每年5000到1万亩的抚育间伐规模,所得收益已入不敷出。而且,林场仍有三分之一的护林点不通路、不通电,林点住宿条件破烂不堪。这时候,整个黄柏山虽还算得上一个像样的林场,但有的地方砍伐过度,树木凋零,就连林场大院也是杂草丛生,朽木成堆。上级来人视察,竟找不到大门在哪儿。全场有员工200多人,工资兑现不到60%,拖欠民工工资、职工保险、银行贷款等累计达300万元。林场的发展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2002年初秋,余英禄被组织上安排到黄柏山。任党委副书记、副场长并主抓全面工作。之前,他是长竹园乡的副书记、副乡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也是一个当过兵的人。与他同时安排的,还有廖家福,也是副书记、副场长。
对于余英禄来说,是受任于困窘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来之前,好多亲朋好友都劝他:
“那地方真莫去啊,踏进去就拔不出来了。”
他没听从劝告,毅然走进了黄柏山。
上任伊始,余英禄在林区转了一个星期,与职工座谈,深入林点调查。经过摸底,他感到林场的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当时的林场,体制弊端十分突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场属经济实体,有的濒临破产,有的惨淡经营;职工工资只兑现不到60%,还长期拖欠;银行债务逾期,无力偿还。林场已陷入“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恶性循环。
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之后,余英禄算了二笔账,一是收支相抵,紧打紧算年缺口资金100万元以上;二是可采伐木材最多维持到2010年,之后至少5年以上青黄不接。
形势非常严峻。延缓一刻,就意味着危机更近一步。余英禄说:
“把这些树像孩子一样抚育了几十年,为了‘吃饭把它砍了,真不忍心。而且砍了,就没有了!职工们都不答应。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
军人出身的余英禄没有犹豫,决意直面矛盾,迎难而上,锐意改革。他们敢为人先的勇气,超乎寻常的胆略,开商城县事业单位人事用工改革之先河,在全场首先彻底打破干部和工人界限,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上岗制度,推行全员合同化管理模式。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重新确定二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过去的二级机构负责人全部免职,然后在全场范围内公开竞聘二级机构负责人,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改革委员会,由竞职者发表演讲,以及兵选将,将选兵的方式,来确定各二级机构负责人。所有录用人员一律签订为期二年的聘用合同,合同期满,重新竞聘。富余人员采取停薪留职、场内退休、领取固定生活费、买断工龄、待岗等方式妥善安置。
那是2003年的春天,黄柏山林场不亚于经历了一场地震。4个机构被精简,149人被分流,木竹贸易公司、木器加工厂、人造板场等几个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企业被果断关停;对经营不善但有发展潜力的茶园、银杏园、招待所,实行承包经营,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按说,经过“地震”,分流人员如此之多,改革力度如此之大,黄柏山应该乱得无法收拾,毕竟是200多人的机构呀,可实际情况是干部职工理解这次“地震”。他们意识到了严冬过后是春天,春天的黄柏山是生机勃勃的。因而没有一个闹事的,没有一例上访事件。这在林场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具有里程碑意义。殊不知,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巨大的付出。这里面倾注了余英禄多少心血和汗水!多少次,他与班子成员彻夜分析每个职工情况,全场200多名职工一一过滤;多少次,他在大会上慷慨陈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少次,他专程外出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余英禄曾语重心长地对林工们说:
我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我理解大家的辛苦。我们的林业工人长期坚守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不能照顾双亲,不能照顾妻儿,面对没有路、没有信号、没有电视,林点破旧简陋等环境,与狼虫为伴,与树木为伍,冒着严寒酷暑,顶着风霜日晒,穿梭于丛林荆棘之中,奔波于高山险壑之间,炼山、整地、挖槽、栽植、抚育、砍灌,满身是土,满脸是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绿了荒山白了头,献了青春献子孙”,用青春和热血,营造了黄柏山的万顷林海,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群众思想守旧等重重困难,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既是领导决策者,又是具体执行者,常年累月,顶风傲霜,披星戴月,奔波于山岭之间,坚守在施工工地,对待群众耐心疏导,说服教育,对待工作随叫随到,一丝不苟,用勤劳和智慧,构筑了黄柏山发展建设的战斗堡垒!
余英禄实施一系列举措,离不开一个人,就是廖家福。廖家福可以说是他的得力助手。
1989年6月,廖家福从信阳林校毕业后,被分到黄柏山林场,在节巴冲林点当技术员和护林员,一直干到1995年3月,调到林业局在林业科技研究所当副所长。2002年8月,第二次回黄柏山林场,受组织委派,与余英禄一起,当副书记兼副场长。不久,余英禄被提为党委书记,廖家福提为场长。所以说,余英禄推进的每项工作,都与他有关,少不了他的支持配合与冲锋陷阵。廖家福说:
“我跟余英禄一起工作,主要是角色定位搞得好。余抓方向政策,提思路,我主要是抓落实。所以,我们一起开展工作十分协调。”
对此,余英禄说:
“想干好一件事,就要像躺在床上翻烧饼一样去思考,有了好办法,只要肯吃苦,并积极去干,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于是黄柏山林场冲开了一条自救的生路,挣脱了发展桎梏。机制顺了,前进的动力也被重新激活,职工有了干劲,林场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至2007年底,林場还贷170万元,争取项目600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加5000元。这个经验,被省林业厅向全省推广。
黄柏山又迎来了新一轮春天。
20、聚力和借力
可以说,余英禄是黄柏山林场新一代开拓者,翱翔林海蓝天的领头雁。
重组林工队伍,收纳大中专毕业生,强化科研队伍,重新订立规章制度,使林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空间。
改革之后,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有了可以冲锋陷阵的队伍,林场的发展便是首要问题。
余英禄绞尽脑汁,想到了巧借外力。那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政策。余英禄便组织了一队人马,千方百计争跑项目。一年数十次地跑北京,上郑州。只要听到可以争取的信息,他马上领着人马去跑。
有一次,到北京跑贫困林场的项目时,他并不认识国家林业局的任何人,硬是凭着一个基层林业工作者的满腔热情和执着精神只身前往,由于无法事先预约,他没别的办法,就只好站在领导办公室门前静静等候。当要找的领导上午开完会回办公室时,他忍着严重结肠炎和关节炎的病痛,在办公室前已经站了近6个小时。听了他的自我介绍,这位领导十分惊讶,感动地牵着他的手到办公室里坐。
很多项目,他都是这样跑下来的。
为了节省,他的包里常年装着方便面和大水壶。渴了,喝口凉开水;饿了,啃口方便面。有一次在去往郑州的路上,他的胃病犯了,中午吃饭时干方便面吞不下去,随行的同志要求到路边餐馆吃顿热饭,余英禄硬是不肯,只是到服务区用大铁腕接碗开水跑方便面将就着吃。
余英禄是个出了名的“工作狂”。这是所有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的。他一年中呆在家里的时间屈指可数,更没有节假日、双休日。黄柏山林场900平方公里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他都攀登过无数遍。为了考察大牛山二环路的线路,他披荆斩棘,深入实地测量察看,饿了啃块干馍,渴了喝口泉水。为了考察黄柏山大峡谷人行步道的铺设,他强忍关节炎病痛,带领技术人员攀岩越涧,几天就磨破一双鞋。他和他们同事们,常常上山一身汗,下山一身泥。
常年紧张的山区工作,使余英禄染上了风湿、关节炎、肠胃炎等疾病,孩子上学他从未管过,妻子病重他很少守候,就连年过八旬的老母亲他一年也没去看望过几次。十余年来,正是他戴着草帽,穿着解放鞋,搭着汗毛巾,不停地穿梭在山林、工地或田间地头的身影,激励和造就了黄柏山这支敢打能拼善赢的创业团队,才使全场干部职工找到了成功,看到了希望,赢得了跨越发展,挺起了大山的脊梁。
同余英禄一样,廖家福也是一心扑在工作上。2008年,他到郑州住院,搞胆囊摘除,刚做完手术没几天,林场要跑风电项目。因为他们接到信息,国家林业部负责这个项目的司长要出国,大概要一个月时间,所以他们要赶在他出国之前,报批手续,不然事情就耽误了。听到这个信息,廖家福手举吊针瓶与场部一位同志一起坐火车到北京,见这位司长。陪同的妻子心疼得直哭。
还有一件事情,让林场人很难忘。2013年腊月二十四,枣树榜的一片林子失火,廖家福带人去救火。当时他腰间盘突出,疼得不能动弹。接到通知后,赶紧找了个昌河车,带人去打火。那天,风特别大,火灭得也十分艰难,连县里的周哲县长也带人赶了去。火扑灭之后,廖家福也累坏了,只能平躺着,不能动,也下不了山,在林点请医生去治疗,到腊月二十八才被人抬回场部。
所以说,那一段时间,林场的工作干得出色,与他们的辛劳苦干、忘我精神是分不开的。
这种作风,开始的时候让身边很多同事都受不了,认为自己倒了大霉跟错了人,平白跟他吃了很多苦头,可后来当看到林场积弱积贫的局面开始扭转后,大家才真正理解他。从这以后,林场人都逐渐效仿这种简单、节俭的生活方式,并把这种方式运用到其他工作上,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以场为家,奋斗进取”的黄柏山精神。
大約用了5年的时间,通过艰苦努力,黄柏山林场争取到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世界银行贷款、种苗繁育、护林防火、交通通讯、以工代赈等10多个项目,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用这些钱,确保了10余万亩森林的抚育、间伐、改造;用这些钱,先后新建、改造了两座综合办公楼,占地10余亩的销售货场;还是用这些钱,新修或硬化5条60余公里的林区道路。新架设通往林区各林点20多公里的高低压线路。场部大院进行了美化、绿化,实现了职工全员纳入养老保险。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黄柏山林场的社会形象也得到全面提升。
还有扩充阵地的事情。
广阔的山场资源是林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余英禄发现,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许多村负债累累,没有精力去发展照顾山场。同时,打工潮的兴起,使许多农户的承包山场被荒废,无力去管去问。于是,他决定抓住这一机遇,租赁社会山场造林,走“租赁山场、扩张规模、荒山造林、培育资源”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当时,我国的许多地方林场为了生存下去,都在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山场租给社会,以减轻压力。黄柏山林场反其道而行之,这在全国是没有先例的,因而在全省引起了轰动,新闻媒体记者也是接踵而至,以探究竟。
黄柏山林场先后与林场附近的长竹园乡、达权店乡的4个村组达成协议。投资400多万元,租赁山场4.1万亩,将林场的面积扩大了近一倍。同时,对所租赁的山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荒山造林和低产林科学改造。从而使林场的发展空间更大了,一跃成为全国有名的中型林场。
21、葱翠的群山
站在海拔1300多米的九峰尖向四下望去,整个黄柏山林区是满目青山,层林尽染。然而,林业作为高投入低产出的产业,怎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呢?而且,要想拥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有更新的思路和更加高远的奋斗目标。在一仗接着一仗打的同时,余英禄看到了黄柏山林场发展旅游业的潜在优势。以十多万亩的林区为基础,依托沟壑纵横,溪流蜿蜒,泉水叮咚的森林风景资源,发展集观光、度假、健身、科普教育及探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
从2006年开始,国家、省、市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商城县县委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兴县”的号召,推出了一系列机制、措施。这对黄柏山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余英禄赶紧组织场部领导班子开会,决定转换经营机制,将今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经济作为林场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全力实施旅游开发。他们高起点谋划,全方位开放,在保护中建设,建设中保护,实施了由单一营林生产,向旅游产业双向发展的战略大转移。
首先,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一方面,他率领一班人与职工促膝谈心,向他们介绍发展旅游业的美好前景和良好效益,解除他们的疑虑。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到县内外其他景区学习参观,他们租了个中巴车,跑遍了本县的金刚台、汤泉池、观音山、西河等景区,还到了安徽的天堂寨、洛阳的重渡沟等景区,不管是成功的,还是正开发的,他们都看,总结学习人家的经验教训。让干部群众亲眼看到发展旅游产生的效益,亲身感受到旅游产业的巨大活力,进而增加开发生态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信心和活力。
其二,解决资源保护问题。开发和利用资源,首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资源。黄柏山林场除了与长竹园乡、达权店镇共同建立联合管理站,责任到站,责任到人,以加强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以外,还加强森林培育,以“少采伐、大发展、多保护”为指导思想,限制木材的采伐量。这个措施的实施,只几年时间,就使整个林区的林相更加美观,更加吸引人,林中的野生动物也明显增多,开车走在林区公路上,就经常看到松鼠、野兔、黄羊乱跑,野鸡乱飞。2001年,黄柏山被批准设立为河南省省级森林公园,2006年这年,经过多年的申报争取,黄柏山林场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取得了国内许多著名景点,如张家界、九寨沟一样的待遇,也使黄柏山林场有了一张最珍贵的名片。奠定了辉煌发展的前景基础。
第三,解决旅游基础设施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配置则是旅游景区的骨架。从2005年到2007年,实际只两年的时间内。黄柏山林场通过多方筹措,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围绕森林公园建设,不断改善了基础设施。
开通了黄柏山大峡谷5300米石级登山游览步道;
完成天池宾馆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完成大别山文艺家创作基地;
协助河南维特电力公司,积极推进黄柏山风电场建设;
配合交通局、长竹园乡完成新场部至黄柏山老场部11公里长黄柏山旅游路二期工程。
自主投资完成天池至天池宾馆、二窑至小界岭2公里水泥路,百战坪村至天池8公里水泥路。
还有界巴冲“古经茶阁”,森林公园景观大门和万丈崖瀑布等景点建设。
第四,解决后续投入问题。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想要高产出,必须高投入。林场借鉴张家界、云台山等地做法,即“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企业、机关、团体和个人投资开发黄柏山旅游产业。为了招商引资,余英禄再次率领一班人到北京,跑武汉,去郑州,多渠道多方面宣传黄柏山,联系客商。先后联系并确定了河南泛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别山作家创作基地充实、完善并美化项目;北京天时建设投资公司合作开发黄柏山旅游资源项目;风力发电场项目。其中与北京天时建设投资公司联合开发打造中原一流,国内先进的“世外生态乐园、佛教文化胜地”的项目最为引人注目。该公司投资1.8亿人民币,规划实施后,确实使森林公园的景观大为改观,使黄柏山旅游景点真正走上规范的发展道路。
林场紧紧围绕“建设旅游精品,创造旅游名牌”目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启动50多项旅游开发重点工程,招商签约引资近30亿元,打破了制约发展的资金瓶颈,为旅游景区建设引进了活水。随着项目的一个个实施,现在来到黄柏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她独特的森林景观。小林海原始森林,天池千亩竹园,大牛山万顷松涛,小黄山杜鹃林,前河村红树林,王后冲紫荆园等遍布山间。形成了河南省面积最大林相最好的人工林海,拥有全省集中连片面积最广、长势最好的天然楠竹林基地,森林覆盖率高达97%。
还有迷人的自然景观。高大挺拔的千年古银杏,苍劲虬曲的古迎客松,神奇的摇钱树,古老的麻栎王,青檀、白檀等古树名木各领风骚,鬼斧神工的九峰尖、蜡烛山、鸡鸣峰、大峡谷、棋盘石、将军石、天狗石、金龟探海石等奇峰异石,星罗棋布;如梦如幻的九峰云海、东峰松涛、万家山晚霞、天池竹影、碧波荡漾的无念湖、三潭映月、铜锣潭瀑布、万丈崖瀑布等云海飞瀑,气象万千,神奇迷人。
以及她悠久的人文景观。闻名全国、享有“楚豫禅寺”之称的明代建筑法眼寺,省重点保护文物息影塔,底蕴深厚的古建艺术精品花潭书院,以及久负盛名的黄花岭、跑马场、姑嫂潭等让人流连往返的景观,均留下了南宋著名诗人张元干、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公安派三袁、名臣梅之焕等文人雅士的许多故事,以及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皮定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总之,黄柏山景区现共分为六大景区;即法眼寺佛教文化区,大峡谷生态野营区,天池森林沐浴区,九峰尖登山探险区,九潭谷山水观光区。
黄柏山,确实是一片葱翠迷人的群山。一个全新的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亦神亦幻地初现人们眼前。
22、在拼搏与冲刺中前进
鉴于黄柏山林场的飞速发展,为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过去黄柏山的格局,也在变化。2007年11月,经商城县政府县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河南省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升格为行政副处级单位,并将长竹园乡的黄柏山、百战坪两个行政村划入管理处管理。2011年10月,鉴于森林公园发展之需要,商城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又决定,将长竹园乡的磨盘山、前河、药铺、枣树塝4个村划归黄柏山管理处,管理处办公地挂两块牌子,一个是“国营商城县黄柏山林场”,一个是“河南省黄柏山森林公园管理处”。自此,黄柏山管理处管辖的国土面积达到20.40万亩,辖6个村,如果都栽上树,形成莽莽林海,便成为国家大型林场的格局了,恰巧,一直在奋进与拼搏的黄柏山林场,这些年来,始终没放弃栽树育树,截至2018年冬,他们将园土面积的97%全栽满了树,将这一目标增加了实现的可能。
土地多了,人口多了,管理处不仅要实行过去林场的功能,又增加了一个乡级政府的功能。在按照《河南省商城县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一步步实施的同时,管理处还要考虑管理辖区内6000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怎样才能让群众从原始的小农经济中解放出来,尽快融入黄柏山旅游开发的大格局?管理处党委书记余英禄和管理处主任廖家福等一班人,可是花了大量心血。
他们引导群众在公路沿线大栽毛竹和品质优良的果树,凡栽活一棵,补贴10元。这样做,不仅丰富了黄柏山的旅游资源,又为群众创造出新的增收渠道。同时,大力鼓励发展高山果蔬,特产种植,禽畜养殖,开办农家饭店,土特产加工等,不断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从长竹园乡到管理处办公地,再到黄柏山老场部大庙,一路上农家饭店比比皆是。
有个叫潘道珍的,虽然识字不多,但头脑灵活。
“1982年林场在这里建新场部,我就搭棚子卖早餐给工人。场部安家落户了,我也在旁边盖了房子。这一片农家乐,数我的房子最老”她说。老伴和儿子一家在北京定居,她硬是不去陪同,“家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开农家乐,卖土特产,一年收入五六万元,我哪舍得走啊?”
在黄柏山景区担任导游的熊晓帆,也是地地道道的山里妞,大学毕业后,和爱人在广州、佛山等地打拼多年。2016年春节,在家住了一个多月后,她毅然选择了返乡,放弃了在广州优厚的收入。
“当我爬上九峰尖,发现这里景色太美了,山是綠的,水是甜的,空气也是甜的。”
她高兴地说:“离父母近,收入也不低,又能自己带孩子,咋能不回来?”
大山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就业创业机会,只要肯干,就不愁干不出个样儿来。
目前,黄柏山依托旅游已发展农家乐70多户,运输商贸户20多户。黄柏山的百姓还种植香菇、大别山玫瑰、木耳、鲜竹笋,山野菜等土特产品,灵芝、茯苓、天麻等中药材,开展油茶、高山茶叶、野蜂蜜等农产品加工,传统山区农业正在向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嬗变,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新的增长点。
当然,管理处工作的重心,还是林业的抚育、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
在维护那一片片苍茫的绿色的同时,为浓墨重彩地描绘黄柏山,进行最后的冲刺!
为创造国内著名景区,黄柏山进行了几个重要建设。
首先是重建法眼寺,在从商城走出大别山的成功人士黄道林资助和商城縣政府支持下,恢复古佛道场,让明代文人袁宏道笔下的辉煌庙宇再现世间。
重建后的法眼寺,气势恢宏,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整体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中原地区较大的禅宗寺院。寺庙仿原貌而建,主要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方丈院、藏经阁、法堂等。
有个叫黄景寿的雅士,参观新建法眼寺之后,在法眼寺长老的邀请下,信笔撰写了一篇《重建法眼寺碑记》,颇受时人推崇,其碑记曰:
豫南胜地,黄檗名山。水接江淮,地连皖鄂。峻岭瀑飞,群峰流云,山水之美景不绝;奇松垂崖,兰蕙遍地,四时之花木常鲜。山灵集雅士,水秀聚群贤。有明无念大师,选址构基,造法眼寺,肇开楚豫禅宗,弘扬六祖大法。袁石公挥笔,作建寺之篇;李卓吾升堂,传万世之学。于时晨钟暮鼓,响彻三山;参禅论道、盛极一时。比丘访求,不辞路远;香客膜拜,惟恐行迟。然沧海桑田,盛事不再。伽蓝宝殿,摧颓乎风雨;铁佛法相,弥踪于浩劫。所幸门前石狮,犹守孑遗;千年银杏,愈见峥嵘。游客登临,徒发黍离之悲;信士扼腕,岂无重光之念?
某既发弘愿,欲尽一己之微力,集众人智慧,重建禅寺,再塑金身。始于戊子,至于庚寅。三载于兹,遂克藏事。其间规模谋画,鄂中静缘师、山阴倪晓林君与有力焉。
重建后之法眼寺,占地五万平米,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四大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诸殿,依山就势,逐层推进,错落有致,浑然一体。既展古刹雄风,欲添黄檗胜景。故又辟无念新湖,复李贽旧院。前贤遗泽,于焉重光。
而今而后,此寺为信众朝拜之圣地,大德修行之净土。远绍如来,近光禅门。弘佛法于华夏,扬声望于中外。是所至望。
接着是李贽书院。这是为纪念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而建,共由花潭客舍、李贽纪念馆(专为收藏李贽资料文献、名人书画碑刻)、净心讲坛三部分组成。这项工程体现了建筑与生态的完美统一,依山就势,尽可能保留一松一竹,一草一木。古朴精美的建筑在青山翠竹苍松的掩映下约隐约现,更显得古朴、幽静而神秘。2012年9月,有国内外专门研究李贽的200多人士参加,并在此举办“纪念李贽诞辰485周年忌辰4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影响全国的“李贽学术研究协会”就此设立。
院内还有碑刻58块,皆为中国封建社会文人志士的评价,今人的赞词,著名美术大师李世南先生所配李贽生活臆想画。
其中有李贽诗刻较为精到,诗曰:
缥缈高台走暮秋,
壮心无奈忽同游。
水从萧汉分荆楚,
山尽中原见豫州。
明月三更谁共醉,
朔风初动不堪留。
朝来云雨千峰闭,
恍惚仙人在上头。
这是当今冯其庸先生所书。还有一首是中国李贽学会郭预衡先生所书,即:
自是精灵爱出家,
钵隐何必向京华。
知教燕舞临刀杖,
烂醉睹天雨摧花。
特别是书院大门之上有任继愈先生绝笔:
天无私覆大道必长,
欲焚而存愈藏愈彰。
此乃为欧阳中石先生所书。
还有张建业先生评价李贽,也甚为贴切:
明心见性倒翻千古是非人称胆气粗;
焚书不焚藏而不藏天下闻名李卓吾。
在弘扬黄柏山厚重历史文化的同时,他们还对周围环境进行点缀充实。这就是修建无念湖。这也是为纪念黄柏山开山祖师无念禅师而修。湖水面积200亩,能蓄水40万立方。此处过去为黄柏山最大的盆地,历史上被称为“聚宝盆”、“金盆跳鲤”之地。中间有鲤鱼山,此山现为湖中的鲤鱼岛。因之形成了钟灵毓秀的高山平湖风光,不仅方便了当地百姓种田灌溉之需要,更重要的是调节了下游景点万丈崖瀑布流水量,形成万丈飞瀑的壮丽景观。
另外,管理处为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加之周围高山原住民搬迁之需要,修建了黄柏新村。新村位于湖北与河南两省交界处,亦处无念湖边,是河南东南角最边远的一个村庄,也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在河南省信阳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中,被列为改革试点村。新村的建成,收容搬迁了100多户人家。新村均为徽式建筑,宽阔的广场,整齐干净、风格古朴的民居,群山环抱,碧水相依,舒适美丽,和谐而典雅。住进村的农民,红红火火地开起农家餐馆、旅馆,土特产商店。从而使过去贫困闭塞、温饱难系的农民,一步步走上了奔向小康之路。
睿智改革让经济危困的旧局面焕发出勃勃生机,科学的经营又使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林场变成了生态航母,而旅游开发则使沉寂了数百年的荒凉之地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生态乐园。黄柏山,基本形成了六要素齐备的旅游服务网络,森林旅游产业已进入全方位、快速度、大发展的崭新历史时期。
今天,黄柏山那掩映于茫茫林海间,古朴典雅的“息影塔群”、庄严肃穆的“法眼寺”、钟灵毓秀的“无念湖”、大别山第一瀑“万丈崖瀑布”、豫南第一谷“黄柏山大峡谷”、豫南最高湖“黄柏山天池”等一处处靓丽美景,以及那茂密葱郁的万顷林海和生机盎然的新农村、新林点、新公寓、新办公区,无不折射出黄柏山“破茧化蝶”的嬗变,一个朝气蓬勃、霞光四射的崭新林区呈现在世人眼前。
23、华丽的转身
204省道从长竹园乡的药铺村穿过,直达黄柏山老场部。昔日的老场部,现已按规划,修葺并新建成古典建筑法眼寺,李贽书院,辟为佛教文化旅游区。
2006年,黄柏山申报国家森林公园成功。从此,养在深闺的黄柏山山门洞开。
林场人都说,虽然黄柏山地处大别山深处,位置很封闭,但我们的脑子不封闭。
2000年以来,随着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采取了禁伐限伐政策。最著名的是湖南张家界林场,还有山东原山林场为代表的一些国有林场,依托森林资源和自然山水谋求转型,生态旅游顺势兴起,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
余英禄被视为黄柏山新一代开拓者。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是余英禄经常勉励林场职工的话。
2003年5月2日,余英禄带领林场班子成员;到湖北省黄冈市国有吴家山桃花冲、薄刁峰等林场考察学习国有林场经验。
2005年10月,商城县政府副县长周天明又亲自陪同余英禄和县林业局长郑孝新到湖北省竹溪县考察国有林场以场带村的经验。
黄柏山的下一步怎么走?林场一班人经过酝酿和深思,决定发展旅游业,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黄柏山要有大动作了。
从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租赁社会山场造林到旅游开发建设,哪件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资金缺,阻力大,困难多。但余英禄就是有这个性格。
“只要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勇气,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他说。
他从不轻易向上级伸手,从不轻易向领导讲困难,只要自己有一点办法,就极力去把事情办好。不显山,不露水,不知不觉中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
2006年,林场成立了黄柏山林场旅游公司,小试牛刀,初战告捷。第二年,青山飞来金凤凰,北京天时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黄柏山联姻。
为便于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商城县成立黄柏山国家森立公园管理处,把附近的药铺、枣树榜、百战坪等6个行政村划入管理处,赋予林场社会管理职能。林场的行政规格,也由过去的正科级升级为副处级单位。
这样一来,黄柏山林场成为全省唯一实行场辖村管理模式的国有林场,国土面积达20.4万亩,林地面积18.9万亩。
短短几年,注入资本的黄柏山,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焕发出勃勃生机,各方面都有出色的展现。
满山遍野,郁郁葱葱,林相引人。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达9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7.2%,这二项都是全省第一。
茫茫的林区,就是一座浩淼的水库。2006年,一位水利专家为黄柏山林场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算了一笔账:这一片森林,每年为下游鲢鱼山水库输入1.6亿立方米的水。而鲢鱼山水库则是商城、固始两县的大水缸,不仅提供生活用水,还使160多万亩土地旱涝保收。
如果你漫步在黄柏山的林间,听松涛阵阵,溪流淙淙,会时不时惊起一群鸭鸡或几只黄羊。路边松树上的松鼠抱着两只前爪频频作揖,俯下身,采几株山野菜或山蘑菇。抬起头,松林间露出几许蓝天或者斜射着一缕缕阳光。
负氧离子被形象地叫做“空气维生素”。2014年,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王兵研究员和河南省林科院李良厚研究员联合在黄柏山测试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其瞬间峰值每立方米高达47.8万个,而在一般城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大都每立方米几百个,拿个塑料袋迎风一?,里面装的竟全是纯氧气。真正是一个神奇的森林氧吧。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路。从县城到长竹园乡已修建好了S216省道,而从长竹园乡到林场,过去一直都是尘土飞扬的土路,现也升级为宽阔的204省道。60余公里的旅游干线循环公路,东接安徽金寨县,南连湖北麻城县,西通河南省的新县。所辖6个村的村组道路也全线贯通。曾任林场副场长的刘德炳高兴地说:
“以前,年度生产检查分两个组也得花半个月才能走完,现在到边到角,两天就能搞定。”
从靠种树卖树为生,到护树看树为业,古朴厚重的黄柏山,随着时代的步伐,给人们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随着法眼寺、息影塔院、无念胡、李贽书院、东大山“小天池”,7公里大峽谷人行步道探险等众多景点陆续开发,2014年,黄柏山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正走向规范成熟的知名景区范畴,参观游览者日渐增多,节假日境内接待不暇。一些重要的国际、国内摄影赛事在这里举办,许多重要领导人来此视察、调研并徘徊流连。201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彪来黄柏山,对黄柏山的生态赞不绝口,给予了很高评价。此前,还有曾当过省委书记的候宗宾、宋照肃、王茂林、徐光春、以及支树平、张耕、彭述杰等领导同志,都曾在黄柏山树林荫凉下驻足,感慨于这片茫茫林海。
黄柏山生态魅力与日俱增。
曾任商城县委书记的诗人李绍文,为黄柏山专门写了一首歌,曰《黄柏山之歌》:
密林深山,飞瀑流泉,
鸟语花香,小溪潺湲,
松涛阵阵声动地,
竹海茫茫叶蔽天。
登临黄柏山,
不知天上人间;
登临黄柏山,
人人都是神仙。
对弈幽篁,漫步林边。
峡谷探幽,仙寺参禅。
春赏杜鹃冬品雪,
夏戏肥鲵哟秋观泉。
登临黄柏山,
不知天上人间。
登临黄柏山,
人人都是神仙。
河南著名民间艺术家张希和(泥猴张)先生,在游览黄柏山后写道:
雾起云落峰,
七彩林海朦胧。
山花野果香,
游人如醉如梦。
难醒!
难醒!
胜似云游仙景。
作家陈有才写道:
来黄柏山采风
让我非常怀念
60年代初期
我在大别山区采风的日子
我像民间传说中的孩子
跟着山闯子走
毫无目标的
走哪算哪
走哪吃哪
走哪住哪
至今在我的诗中
还留有那次采风的影子
作家余水这么写道:
鸡鸣三省晓吴楚,
水分两面入江淮。
静寺深藏老林中,
飞瀑高悬云山外。
奇石争扮众生相,
珍鸟齐奏古曲牌。
更喜酷夏六月春,
避暑请到黄柏来。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黄柏山下长竹园长大的作家余英茂,曾经出版过一本《黄柏山情思》,他用浓浓的乡情写道:
“我像爱大山一样爱那些作为我父老乡亲的山民们,我后来把他们比喻成为乌柏树——这是大别山区最最普通的、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树。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们默默地疏疏落落地,然而顽强地站立在田边、地头,村旁、溪畔,伞骨似的撑起一片绿荫,枝条虬曲,谦逊地向大山躬着腰,朴实,厚道,真诚。”
黄柏山在人们的眼中,已经不是昔日的黄柏山了,她正全力以赴向5A级旅游景区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森林资源的精华板块,国有林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国有林场被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重新纳入财政预算,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
黄柏山林场的华丽转身,使世人刮目相看。
于是,大批新闻媒体记者蜂拥而至。《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林业报》《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等争相报道。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评论部李长虹先生在该报发表“牙缝里省出来的人工森林”,上面写道: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能力,需要科学知识和制度建设的支撑
空氣负氧离子浓度多年保持高水平,河南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林相最好、活立木蓄积量最多……不久前,笔者来到河南信阳商城县黄柏山林场,看到了又一片壮观的人工森林。静听时,流水潺潺;起风处,松涛阵阵。置身其间,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
两年前,黄柏山林场和河北塞罕坝林场一起,成为原国家林业局向全国推广的森林经营“样板”。看着如今满眼苍翠、林海连天,谁能想到,60多年前黄柏山大小几十座山峰树木所剩无几,每年向淮河重要支流灌河倾泻泥沙无数。人们形象地称为,“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年年冬季一把火,漫山遍野赤裸裸”。从1956年开始,黄柏山护林人以“绿了青山白了头,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奉献精神苦干实干,接续努力,终于为中原留下了一个天然氧吧和绿色海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对生态美景的这份热爱,60多年来一直涌动在黄柏山护林人的心间。上世纪90年代,国有林场实行自收自支的改革,黄柏山林场生产经营陷入了困境,树木一度成为林场职工的“吃饭树”。后来,黄柏山林场职工“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率先实行改革、精减人员。放弃是为了更好地为树木坚守。当年老员工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这片林子是我们勒紧裤带,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对树木的呵护,对生态的珍爱,体现在对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倾注感情、倾注热爱,最终换来了今天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能力。在黄柏山林场,不仅能感受到对生态美景的热爱、对生态理念的尊崇,更能体会到科学养护能力的提升、制度支撑作用的增强。在林场起步阶段,技术员发现天然黄山松适合本土生长,于是把培植黄山松作为养护目标,提高了养护效率、扩大了种植范围。经过多年科研探索,林场发现采取30%的中度间伐强度对黄山松的抚育效果最好,既能增加立木蓄积,也能提高森林生态效能。后来,这一研究成果在其他地方得到广泛应用。
在黄柏山采访,能够感受到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的努力,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进程。今年“五一”假期,一位林场退休老职工再次来到黄柏山,“我担心搞旅游开发,把林子破坏了,在山上仔细转了两圈,终于放心了。”这些年,一些开发商想来开发高档别墅,面对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元的诱惑,林场坚定地拒绝了短期利益。黄柏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业没有急功近利,没有竭泽而渔,而是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与黄柏山60多年的努力前后相续、薪火相传。这与“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遥相呼应。
在黄柏山中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重建的法眼寺,有近500年历史,而今又经过多次修建;寺前的两株大银杏树是隋朝末年栽种的,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了,一种“天地与我并生”的境界延续千年。这恰如黄柏山林场这60多年的坚守:持之以恒保护生态,就能让美景永驻人间,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河南日报》记者张惠芳于上世纪90年代就对黄柏山林场的成长作过连续报道。《绿色的旗帜》让人们知道了中原大地还有一个森林茂密的黄柏山。2018年,《河南日报》记者董林、周岩森、胡巨成、陈慧等又深入黄柏山,撰写了长篇通讯《青山不老》,他们说:
“大别山腹地黄柏山,有一群可歌可泣的林工,他们一代接一代,扎根大山深处,坚守绿色梦想,用青春和生命,染绿了一座座荒山,写下了撼人心魄的不老传奇。”
《河南日报》的评论员专题评论:
“黄柏山是一座英雄的山,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无数先辈曾在这里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奇迹。黄柏山又是一座神奇的山,半个多世纪来,黄柏山人以林为业,艰苦奋斗,把林场发展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活立木蓄积量最多的国有林场,谱写出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业史”。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在看罢河南日报《青山不老》文章后,激动地写道:
《青山不老》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报道。真实记录了黄柏山林场职工用理想和汗水谱写绿色新篇章的奋斗历程。由于工作原因,三十多年来我去过许多次黄柏山林场,见证了林场的发展变化和林业职工的创业奉献,也深切感受到黄柏山人培育的“红色”和“绿色”两笔财富之可贵。今天,我们进入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信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将带领全市人民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焦裕禄干工作的“三股劲”,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加压奋进,永不停息,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先行区,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信阳贡献。
这正是:
六十年挥舞銀助千山披绿彩
万千日精雕细琢百里听涛声
现在的黄柏山,生态魅力、人文魅力与日俱增。一代又一代大山的守护神们,也许有的已经老去,但他们执着、坚韧的精神却代代相传,以其不变的初心、持之以恒的信念接力着。六十年,栉风淋雨,薪火相传;六十年,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六十年,美丽嬗变,华丽转身。
确实,十余年来,在商城县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林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大潮中,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高标准、高品位、硬措施、硬作风、全方位开发黄柏山。一举改变了多年来始终以营林生产和小农经济为重心的单一格局,成功搭建了招商引资谋发展的大舞台,唱响了旅游产业创高效、国家森林公园添色彩的重头戏。他们先后获得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资源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中国林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十佳林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国家储备林示范林场”,“中国森林氧吧”等荣誉纷至沓来。
总之,如今的黄柏山就是一幅美丽的绘画,浓墨重彩,意蕴深远;如今的黄柏山更是一首奋斗者之歌,随着音乐的节奏,铿锵有力,气度非凡。
以纪道宝为首的黄柏山新一届领导班子,也正举着继往开来的大旗,认真谋划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浓墨重彩的描绘黄柏山崭新未来,他们拒绝了一些开发商几十亿元建别墅的利诱,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使得旅游景区全速向5A级迈进,吸引了更多的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旅游者。
黄柏山的华丽转身,将这一方热土定格在祖国飞速发展、繁荣昌盛的快车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