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三个转变”唱响党的“好声音”

2019-11-17 09:24:17本刊评论员陈慧
今日海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三个转变初雪宣传报道

文|本刊评论员 陈慧

当前,以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如火如荼,成为重要的新闻舆论阵地。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巨大变革,针对一些部门、一些领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从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沟通。以往,有些宣传是单向的,灌输式的,一篇稿子刊登出来,宣传工作就结束了。目标受众是否看到了,有何反应,我们很难及时了解,因此这种宣传模式过于简单、原始。

今天的新媒体具备社交属性,目标用户在每个页面的停留时间、点击量、浏览频率、转发评论等一目了然。我们在做宣传工作的时候,要在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充分与平台用户进行互动,不断交流、沟通、对话,最后达成共识。

这种互动充满人文关怀,可以塑造良好的党媒亲民形象,促进党群关系良性发展。例如,可以在把握好政治舆论方向的基础上,将用户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进行汇总、分类、整合,还可以针对用户的关注重点和阅读习性,适时调整宣传战略,做出及时反馈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进而拉近党和群众的关系,从中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而美”。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生成。例如,人民网平均每天更新6000万字,今日头条平均每天上传2000万条视频,微信每天约有10亿张图片生成。与之相比,每个人的大脑容量、心智空间和信息处理能力却非常有限。

我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既有深度阅读、高品质阅读的追求,也呈现出快节奏、碎片化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应该是一语中的、一目了然。篇幅长短取决于内容优劣、受众群体。好的文章长短适中,会使读者大呼解渴、过瘾。

过去,故宫的形象宣传片大多都是从俯视的角度来体现其“高大上”,但这种空中楼阁式的宣传已经很难引起大众的共鸣。不久前,北京初雪,故宫博物院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组紫禁城初雪照,每一张都是从细微处来展现故宫之美,再配以有情怀的文字,令人一见倾心,过目不忘。该篇博文一经发布,随即引来网友的大量评论及转发。此后,故宫发图片便多以微视角为主。因此,新媒体时代下,好的宣传应该从“大稿、大报、大量”转变为“入耳、入脑、入心”。

从“高大全”转变为人本传播。过去,我们在做宣传报道时,为力求报道的感染力,时常采用“高大全”式的宣传方式。例如,有些赞颂英雄的人物通讯稿,为了突显人物的正面形象,让他好得“锦上添花”,往往片面地突出渲染他好的一面,而有意舍去英雄人物的另一面,比如他的弱点、怯懦、彷徨甚至动摇。赞颂英雄的文章,每个人物都像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不出人物的独特人格,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谈不上打动受众。

报道的文笔再好、情节再感人,如果只是一味“拔高”“树丰碑”式的宣传报道,受众很难接受,效果适得其反。相反,好的宣传应该做到有温度、“接地气”,报道要做到见人见事见物、有矛盾有冲突,具备千人千面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只有做到人本传播,宣传作品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正能量才能具备有效传播的前提。

舞台变了,格局变了,坐标变了,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党的宣传工作要做到以用户思维传递党的声音,让党的“好声音”能够在互联网上更响亮、传得更远。

猜你喜欢
三个转变初雪宣传报道
作品:初雪之二
文化纵横(2022年5期)2022-12-17 02:24:46
初雪梅:朝深处学、往高处站、向远处行
『秦岭初雪』
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7:36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新闻传播(2018年15期)2018-09-18 03:20:00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传媒评论(2017年10期)2017-03-01 07:43:19
五莲县编办“三个转变”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初雪
小布老虎(2016年1期)2016-12-01 05:45:11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6
实现“三个转变”切实落实监督责任
一把手抓党建需实现“三个转变”
群众(2015年5期)2015-08-28 17: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