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剑 朱镇远 金真
当前,航空运输正在成为继海运、河运、铁路、公路之后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如何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空间协同发展新格局,让佛山临空经济区临空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珠西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以最小的资源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发展,成为航空经济理论、实践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积极承接粤港澳创新资源和机场资源,增强各类要素的集聚功能,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联动发展,把佛山临空经济区建设成为构建广佛一体化、珠西经济带的战略突破口,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航空经济区内,不同类型经济单元利用机场程度不同,造成了经济单元与机场联系紧密程度存在区别。依据国际上机场空间结构模式,通常航空经济区以机场为核心形成四个圈层区域,即中心机场环、紧邻空港区商业服务环、空港相邻地区与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的制造配送环以及外围辐射区。航空产业集聚分析在以圈层结构观察时,随着点、线、网络、域面的空间尺度加大,航空经济区还表现为城市群与机场群。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作为承载佛山市空间拓展的新载体,将成为都市区发展新引擎,并将加速推动全球创新发展资源要素在高明集聚,使高明逐步发展成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珠西乃至大西南的开放创新示范区。
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于2016年在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机场核心区初步确定为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北与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交界区域,总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高明辖区占25.05%,约6平方公里。待建机场按照国际枢纽机场规模设计,预计将设三条跑道,吞吐能力为3000-5000万人次/年,近期计划建设两条跑道,投资350亿元。这相当于2004年广州新白云机场刚启用时的设计容量。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重点打造的“5+4”机场体系(珠三角地区打造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5大机场,粤东西北打造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机场、梅县机场、韶关机场4个机场)。为此,佛山高明临空产业研究需要从航空经济(城市群、机场群)大视角到临空经济(机场圈层)小视角的临空产业选择,通过完善的交通设施和明确的机场群分工,确定如何实现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和佛山制造产业升级。
(1)经济结构分析。不仅要分析以新机场为圆心,半径在1-10-20公里范围内的临空经济区经济结构,更要考虑广佛都市圈已逐步形成的紧密型产业合作关系,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内梯形的产业体系,重点放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承接产业外溢和产业提升方面。
(2)空间结构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给地区的空间重构、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带来一系列的调整机遇,佛山哪些功能板块去参加全球化合作,结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之后配套的空间应该怎样,城市群之间如何协调好交通设施布局、产业聚集布局,这些都是临空经济区产业基础需要厘清的问题。
(3)社会和体制结构分析。建立珠三角区域多机场协调运营系统,破解深层次体制性难题。做好佛山高明区与肇庆高要区的协调工作,构建以提高机场运输系统整体效率为目标的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调管理机构。坚持联管联建联保,协调推进军民两用机场的融合发展,加强军/民航信息共享。
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作为新增枢纽机场,其临空产业规划要考虑五个要素有:一是机场群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新增枢纽机场在机场群层级结构,在国家机场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三是产业的临空指向性强弱。四是区域原有产业特征及产业升级方向。五是所在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功能互补和差异化等。加之机场系统中临空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因此可在明确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对每个备选主导产业进行打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备选主导产业打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多机场都市圈新增枢纽机场临空产业选择。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大型机场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同时具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高科技中心(深圳)、生产基地(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深圳)、教育中心(一个城市有五所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以及物流和运输枢纽(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并有三个世界排名前15的港口、一个世界货运排名第一兼国际客运连接度排名世界前三的机场)。其临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应以紧紧围绕对建设自身最优的终极目标设定,既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内在逻辑,还要考虑产业现状的独特性和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复杂性。
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市场规模领先全球,不仅得益于社会需求,也得益于区内各大机场保持适度竞争,从而提升了服务效率并降低区域航空成本。“多圈、多核”的粤港澳大湾区可选择交通、产业和空间要素协同发展的路径,以交通一体化先行,以产业一体化作突破口,特别要注意航空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新干线机场将从疏解广州白云机场的非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出发,通过外部吸引、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三种路径来实现临空产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需要按照“目标一致化、定位差异化、运营协同化、管理一体化”思路,在亚太地区核心航空枢纽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承担起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使命。更要建立完善的临空经济区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在充分体现其特定的管理职能的基础上,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临空经济区发展初期阶段适宜采取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协调佛山高明区与肇庆高要区相关资源,建设好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在发展阶段,要发挥佛山民企的活力(GDP贡献率63%),采取结合行政机构与市场机制的方式;在成熟阶段,可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采取多元主体管理、行政介入监管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