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2019-11-17 06:14罗亮亮
当代贵州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示范园贵州农民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罗亮亮

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位于麻江县东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5.8万亩蓝莓花含苞待放,期待着新的一年游客光临、农户丰收、乡村更美。

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贵州省兴仁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长顺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麻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

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

贵州以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为基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接二连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融合发展 拓展农业功能

在位于长顺县长寨街道的姆丽迷奇乡村旅游景区,记者遇到正在精心修葺景区旅游设施的长寨街道上洪村村民王登文。

“周末和节假日人多,尤其是夏天。”在景区,王登文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据他说,生意好时,一个月纯收入超过1万元。

捉鱼摸虾、水果采摘、农耕体验、农家欢娱……2018年5月,上洪村村支“两委”主动作为,按照农旅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姆丽迷奇乡村旅游景区是长顺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长寨—广顺旅游产业带的一部分,通过大力推进农旅结合,加快打造农旅结合示范基地,长顺不少农民实现了增收。

不仅是长顺县,在贵州,农旅结合让农民吃上“旅游饭”的地方数不胜数,农业的多重功能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得以显现。

贵州积极推动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贵州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制定实施意见》指出,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大健康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构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体系。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

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适合贵州山地特征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市场信息、品牌推广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

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专项行动计划,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精准、便捷、特色鲜明的现代山地生态农业新模式。

加快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省主导产业的省级高效农业园区500个以上,省、市、县三级农业示范园区1000个以上,建成一批以整县为单位的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新兴业态 拓宽增收渠道

金学美是麻江县乌羊麻嘎尤苗寨一位苗族大娘。受益于麻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乌羊麻嘎尤苗寨从偏僻的古朴民族村寨,变成当地著名的特色旅游景点。

从前,金大娘只能靠种几亩地维持入不敷出的生活,如今她在村寨做保洁工作,每月都有稳定收入。

“家里土地流转给景区有流转费,丈夫在附近的蓝莓加工厂打工。”金学美夫妇一年至少有5万元收入。

在农业抱上二三产业的“大腿”后,像金学美夫妇这样的众多当地农民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18年,麻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蓝莓产值达到2.5亿元,农民合作社增加到85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蓝莓加工转化率达45%,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产值3.8亿元,实现创建区内9006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脱贫。

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精品农业、新型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如麻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多种多样的农民增收渠道,贵州农村地区兴起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带动了农村发展向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转型。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传统产业间渗透融合不断加深,全省不少地区的农业已经向后延伸到了农产品加工业(第二产业)、农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认为,农民增加收入首要是产业兴旺、多业并举,除了生产粮食之外,还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其他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延伸,让农民有更多收益。

示范带动 促进产业融合

来到兴仁县下山镇民族村薏仁米种植基地,春色正逐渐在大地上渲染开来。种植大户张顺福在自家承包的50亩薏仁米地里忙得不亦乐乎,谈到为何这么积极,他乐呵呵地说:“三亩苞谷不抵一亩薏仁。现在3块多1斤,每亩比种苞谷增收七八百元,一亩纯收益也有1200块左右!”

看着张顺福家日子越来越好,附近许多村民纷纷加入薏仁米产业,或入股合作社、公司,或自己承包土地,当地薏仁米种植逐渐上了规模,效益越来越好。

种植大户身上强劲的示范带动作用,适用于更大的产业经营主体——示范园区。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建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贵州入选的三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将按要求认真总结创建过程中探索出的经验做法,加快复制推广,以点带面推动本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长顺县建立“绿壳蛋鸡—有机肥(鸡粪)—果(蔬)”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加快做强做优绿壳蛋鸡、优质果蔬产业,积极发展农业加工配套服务业,健全产业链条和利益联结机制。

兴仁县依托“中国薏仁米之乡”品牌优势,以打造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样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产业集聚、配套完善、富有特色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园,初步形成了薏仁种植、薏仁加工、康养旅游、城镇居住等四大功能区。

麻江县以锌硒米、红蒜传统品牌为支撑,助推“蓝莓、蔬菜、烤烟、生猪养殖”四大优势产业发展,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精准扶贫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示范园贵州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示范园里绿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山西四园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河南省6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农民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