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方亚丽
吹芦笙、跳芦笙舞、打糍粑……正月初五,榕江县乐里七十二寨斗牛场迎来3万多名游客,与当地群众一同欢度春节。
乐里镇斗牛旅游文化产业项目,由当地致富能人唐思明投资建于2013年。整个斗牛场依山而建,建筑风格与侗族椭圆形风雨桥融为一体,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
夜色降临,斗牛场内50米长的风雨桥长廊已摆上300张饭桌,旁边几个大锅灶上火烧得正旺。
“下锅,炒菜。”随着管事的“牛妈妈”一声令下,数十名村民井然有序地开始备菜。
“牛妈妈”名叫杨昌莉,是乐里镇七十二侗寨的村民,自2015年乐里镇以“斗牛”为核心打造民族旅游特色产业以来,她就一直负责游客的伙食安排。因为做事利索,几年下来,她成为了乐里镇旅游产业附属品牌——小丹江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因为牛养得好,大家都管她叫“牛妈妈”。
安排几百桌饭菜,对于“牛妈妈”来说是家常便饭,什么时间上什么菜,什么时间邀酒……她都心中有数。
乐里镇斗牛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养了像“牛妈妈”这样的管理人才12人。
“斗牛习俗是一项世代集体传承的风俗文化,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唐思明说,在黔东南州,每逢民族节日,其活动中必定有斗牛项目。
自2015年来,榕江县高度重视斗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引进实力强企业,投资2.8亿万元建造全国最大斗牛城,以党建扶贫为引领,社企联建为支撑,以特色文化挖掘打造为重点,大力发展种草养牛产业,通过养牛、驯养、牛交易及斗牛文化展演、斗牛赛直播等项目,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8年,乐里镇斗牛旅游文化产业间接带动贫困人口397户1610人脱贫,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35元以上,贫困发生率从年初的22.63%降至15.32%。
“现在我们想通过‘公司+景区+合作社+旅游业+产业帮扶’模式,将七十二寨景区打造成黔东南风景名胜区旅游圈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唐思明说,目前他们已与多个旅行社及相邻的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小七孔等景区签署合作意向,将七十二寨作为贵州精品旅游线路上的一个补充点。
2018年以来,榕江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苗山侗水·醉牛之旅”精品旅游线路,申报评定1个甲级旅游村寨、2个3A级景区、2家精品级和3家优品级乡村旅游客栈、1家四星级农家乐及4家标准客栈,引导开设9家乡村客栈和农家乐,成立2个榕江本土旅行社。全年接待游客298.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完成24.15亿元,分别增长46.61%和53.26%,实现持续“井喷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