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推进,现在的教学课堂显然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化学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创新。而新课改也提出现代的课堂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将化学课堂打造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课堂。对于学生来讲化学这门学科是非常陌生的,学习化学的首要任务不应该是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化学课堂真正的爱上化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初中;生本课堂;化学
初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特殊的,初一、初二是没有化学这门学科的,初三才开设化学,而初三开设化学是为了高中化学打下基础。学生初次接触研究自然规律的化学,学习客观实际要求准确的一门新课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让学生爱上化学,并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本文将针对通过五步教学法在初中生本课堂中的构建探究进行探索。
一、五步教学法在初中升本课堂中构建研究的意义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学习化学的意识,在化学课堂上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教给学生展示自我。将五步教学法运用到化学课堂上,因为教师对高效课堂的不断追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经调查研究发现五步教学法走进化学课堂,可以为打造高效化学课堂夯實基础。五步教学法的具体环节是从课堂导入开始经过问题导学、质疑问难、实验探究到训练总结,是在林林总总的模式下根据学生的情况归纳总结而来,一经试用效果显著。
二、五步教学法在初中升本课堂中构建研究的策略
1.运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应用于学习主体,从而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能够使学生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化学教师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序言中《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学习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的规律的自然科学,还要认识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化学的方法。教师在这一课中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在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运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能力
小组合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能力,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改革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并在其中融入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性别乃至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例如在人教版化学教材中《走进化学世界》的学习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拿出来在小组中进行分享交流,将化学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和基本试验操作教给学生,并在幕后操控,由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旨在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具有探究价值和问题的思路方法,教师要注意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让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教师要随时注意为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为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运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优良品德。
3.运用因材施教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有效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如学校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不同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待学习的认知能力,为他们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人教版化学教材中《水的净化》一课的学习,教师需要学生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通过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进行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或者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组织一场辩论会,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且要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三、总结
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陌生的化学产生兴趣,通过五步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有效性。教师引导学生逐渐达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当然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策略[J].吴庆生.化学教学.2013 (06)
[2]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电离和离子反应”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胡久华,王磊,支瑶,董颖,郑文燕.化学教育.2013 (04)
[3]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以人教版“分子和原子”教学为例[J].何彩霞.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