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区认同

2019-11-16 05:03苏维慧
艺术大观 2019年34期
关键词: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维慧

摘要: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必要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的社区认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也应当充分注重社区认同的重要意义。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的社区认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社区认同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社会实践都应当以社区中心作为重要基础,当然,在社区认同基础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在法律法规以及保护方式方面应当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研讨和实践,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区认同进行重新地定位,最终发挥社区认同的合理功能,这也是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区认同概述

社区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推进过程中认定的必要条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确定社区归属,如果不能够明确社区归属的文化是不能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因此,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社区认同进行界定也体现了社区归属对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社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主题不能够脱离社区成立,社区的范围有大有小,从民族学这一角度出发,社区更多的是以村落作为单位,主要指的是文化遗产被认定区域范围内的人民群众以及传承人,无论规模如何,社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关系,例如从化区的《从化温泉传说》传承者李润权,《掷彩门》传承者邝建洪两人成功当选第五批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社区中的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他们构成了保护的主体,并且在此过程中应当确保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并且推动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

二、社区中心中的人文关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的社区认同在推进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实践成果是否会导致地方的保守主义呢?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通过对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的各个学科进行探讨。我们发现文化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会由于社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而引发更多的问题。在当下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冲突越发严重,因此,这也不能够完全归咎于学术界的影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应当预防由于社区认同而造成的负面效果,通过创设人类社会交流的平台,从而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

在这样一个平台之下,一个社区都有主张自身意愿的权利,最终构建创造新力量,并且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的社区认同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策略,更多的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掷彩门是广州从化民间新春佳节的重头戏,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的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五,从化有60多条村落有掷彩门的活动。在充分尊重不同社区权力的前提之下,使得社区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的和睦,最终缓解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冲突,这也是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社区认同的重要宗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区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并且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完整的有机组合成分进行统一。从构建人类命运体这一角度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挖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社区认同,其中包括这一项工作的潜在理念。通过使得潜在理念更加清晰化、系统化,从而使得该项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本质是围绕同一认可要素形成的具有凝聚力的集体,而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区认同,其实也是以某一项项目作为纽带,最终形成的命运体[2]。在这一命运体中社区认同加强,通过加强不同社区对于同一项项目的高度关注以及自觉维护,并且将其作为核心在交流对话的基礎之上不断推进,最终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明确的理论支持,并且能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从化区进行了多场次的非遗展演和非遗演出交流活动,如“弘扬传统文化展现非遗风采”。

通过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区认同,主要是建立在文化多样性认可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以社区为中心,开展各项社会实践以及表现形式。在社区自愿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更加宽广的领域。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有关文化项目的主要特征,在文化尊重与承认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个特定的社区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传承者的观念和情感,对于大多数成员而言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因此,立足于社区基础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文化多样性以及差异性的平台,通过加强不同社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从而使得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人们有了展示传统文化的机会,并且创设认可传统文化的良好开端,只有这样才能够突显文化的价值,深入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影响,最终为让非遗项目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社区[3]。

与此同时,在社区认同基础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一种基于文化自信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主要指的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能够认可自身文化所具备的成长空间以及价值,对文化存在的弊端应当进行坦率地承认和自觉改进。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社区认同也能够消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保守主义,从而为文化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必须承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因此仅仅是通过文化对话是不能够缓解的,通过创设非物质文化保护平台也能够为双方的交流创设条件[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一些指导性的文件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这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以及弊端,因此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社区认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通过明确社区参与概念的覆盖范围,从而拓宽社区认同方面的内容,在尊重《伦理原则》条款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社区认同存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朝戈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绎读与评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7(05):1-13.

[2]黄涛,郑文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社区认同的内涵与重要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32(01):27-36.

[3]张士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乡村社区发展——以鲁中地区“惠民泥塑”“昌邑烧大牛”为实例[J].思想战线,2017,43(01):140-149.

[4]白晋湘,万义,龙佩林.探寻传统体育文化之根  传承现代体育文明之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1):119-128.

猜你喜欢
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电子文件的保护工作研究
循化县森林植物保护探究
电力系统线路管理探讨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试论基层文化站(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