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
【摘 要】近现代作曲家们不断地将京剧元素运用到手风琴作品中,将民族性和时代性充分融合起来,在音色、音响、音乐表现力、情感张力等方面取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与突破。对于京剧元素的手风琴作品,既要让作品中的京剧元素有所展现,还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喜好,为观众展现更完美的表演。就教师教学而言,应从声、情、神、意、形、韵六个方面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朝着演奏者的艺术表现能力方向发展。
【关键词】京剧;手风琴;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6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123-02
京剧是最具代表性、集中国戏曲大成的剧种,近现代作曲家们在不断地将京剧元素运用到手风琴作品中,创作出了许多既符合中华传统京剧风格又能体现其特点的多种作品。
京剧元素的手风琴作品主要以改编“样板戏”、改编其他器乐曲、直接运用京剧元素创作的。改编“样板戏”的代表作品有杨智华根据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选段改编的《打虎上山》;改编其他器乐曲的代表作品有李遇秋根据钢琴曲改编的《前奏曲与赋格》;直接运用京剧元素创作的代表作品有李遇秋《惠山泥人印象》组曲中的《京剧脸谱》。这些作品在改编、移植、创作过程中,手风琴作品创作开始尝试走民族化的道路。作为演奏者,既要让作品中的京剧元素有所展现,还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喜好,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京剧元素与手风琴艺术表现中的“声”
京剧的“声”是唱腔、器乐曲牌,手风琴的“声”是手风琴演奏的声音,用手风琴与京剧音乐表现相关的乐曲时,作曲家们一般会通过模仿京剧伴奏乐器的音色,将其与戏曲音乐相融合。在手风琴演奏中,常常会要求声音干净、层次感强、具有穿透力、转换风箱不拖泥带水等。这一部分重点体现于手风琴演奏技巧、风箱、变音器的运用上。利用手风琴特有的变音器和控制风箱等方式尽量使音色逼真地模仿京剧音乐中的器乐曲牌。《打虎上山》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调控好力度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来获取浓重的振音效果,就如同小提琴强有力的碎弓,既可以衬托出强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又能模拟出风雪呼啸的声音;《京剧脸谱》较多地运用了京剧中的丝竹牌子曲和打击乐的谬鼓点来模仿京剧的节奏,在不断变换变音器的同时,音乐的主题色彩也在不断变化,鮮明的音乐层次充分体现了变音器的使用。
二、京剧元素与手风琴艺术表现中的“情”
京剧具有旋律性强、优美抒情、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和对比、通俗易懂和较强的表现力,“情”就是戏曲的灵魂,是演员所要展现的情感,要将“情”融入于表演之中,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表演效果。在高校手风琴艺术表现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单纯地追求演奏技巧,演奏得固然是流畅熟练,但听起来如同死水一般,没有一点情感波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欣赏并借鉴京剧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手法,神情、眼神等多方面完美结合,领悟表达情感的方法,无论是对手风琴教学还是在手风琴演奏中,都有利于更准确地表现音乐的艺术特征,做到在表演中能够以“情”打动观众。李遇秋《前奏曲与赋格》中的赋格主题则和京剧的“哭皇天”或“小开门”更加接近,运用京剧曲牌的方法,让人一听便知是运用了京剧元素,让听众更快地接受。
三、京剧元素与手风琴艺术表现中的“神”
在京剧表演中的“神”是演员们通过表情的变化来传递的,此外还需要用眼神来传递出情感的信息。练习用不同的眼神来传递不同的情绪,从而将戏演得更为真实。在手风琴艺术表现过程中,演奏者并不是低头演奏保证不出错就够了的,还需要“形神具备”的表演。在教学中,如声乐演唱一般需要“声情并茂”,没有“神”的演奏,会让听众觉得无趣无味。教师组织相关的京剧表演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直接学习、参与京剧表演,亲身体验眼神对抓住观众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用眼神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如《打虎上山》乐曲中,最初的一大段冒头营造氛围之后出现一次主旋律(左手低音部),手风琴左手旋律部分厚重低沉,音色介乎于圆号和长号之间的音响效果,加上右手的快速跳跃的八分音符伴奏组成的富有气势的组合,能够使听众构想出沉着冷静的杨子荣在暴风骤雪中机警穿行的画面,这个时候演奏者要用眼神给听众传达此时主人公的沉着与冷静,有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气势。在演奏中,演奏者不仅需要根据作品进行变化,而且其面部表情、眼神也需要根据乐章的变化而变化,并采用不同的演奏技术,才会表现出各个角色的“神”,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
四、京剧元素与手风琴艺术表现中的“意”
京剧表演需要遵循“意”,所谓“意”指的便是时代的意义,这种意义或是对过去历史的展示,或是对现在时代的烘托,更是表演者对艺术的一种传承与发展。演员们需要准确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思想、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本身的流派、风格、特征等。在手风琴艺术表现过程中,也是需要“意”的,只有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奏,才会深入人心,了解作曲家的生活环境、作品的创作时代、作曲家的心境、人生经历等,从而更加完整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历史性与作品风格。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鉴京剧表演中的“意”,这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打虎上山》 主要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英雄杨子荣不畏艰险,与猛兽顽强搏斗的英雄气概,该旋律慷慨激昂、跌宕起伏,唱段表现了必胜的信念,尤为展现出英雄的英武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演奏该曲时要带着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敬意,刻画出英雄行进虽步履匆匆但从容镇定的气概。《京剧脸谱》 的创作元素正是来源于作曲家参观无锡惠山泥人厂时,深受一张张色彩缤纷、形象各异的京剧脸谱感染,萌发了将我国的国粹艺术引用到手风琴创作中的愿望。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归纳总结谈论自己的感想,从而发挥演奏者二度创作能力,使演奏者在手风琴艺术表现中能够具有自己的个性,诠释出作品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五、京剧元素与手风琴艺术表现中的“形”
京剧中的“形”是指京剧表演中的形体,用京剧的说法便是“身段”。“形”最为注重的便是表演中身体的韵律感,常常体现于动作上,包括手部、腿部、躯干等方面的动作,这些动作应用于手风琴艺术表现中有很好的效果。在手风琴艺术表现过程中,要求演奏者在台上的手形、眼神、坐姿等达到完美结合,其中手部动作与风箱结合最为紧密,手部动作与风箱控制的大小、轻重都要服从于手风琴作品的需要,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乐句的声量、节奏。
除此之外,动作也是非常容易被观众所关注的。要想训练学生的动作,也可以学习京剧演员的躯干动作,让学生在手风琴演奏中也有“身段”,有“神韵”。在《京剧脸谱》作品中有一段运用了京剧曲牌“夜深沉”的旋律,并作了变奏,表现女性柔美秀丽的魅力,这时在演奏中要符合演奏情绪,不可以夸张。《打虎上山》中运用了手风琴右手键盘的和弦震音,模仿京胡演奏技巧中“颠弓”的效果,并有大量的抖风箱来模仿伴奏乐器京胡“碎弓”的演奏效果,演奏这一段落时,腰部、手臂部挺拔的线条要更加有力。“形”只能够作为一种辅助语言,需要符合演奏情绪,从而达到烘托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吸收戏曲表演动作的精华所在,让学生勤加练习,才能够将有限的动作优势逐渐做到最大化,从而使得表演更加完美。
六、京剧元素与手风琴艺术表现中的“韵”
中国音乐美学中常常将“韵”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京剧表演中常常都会谈到演员的“神韵”,“神”指神情、神态,而“韵”则是高于“神”的一种境界。“韵”所产生的美感是會渗透在演员所唱的每一字、每一句中,更会融汇于全曲的情态布局中,从而引发完美的舞台效果,让观众产生共鸣。在手风琴艺术表现教学中,京剧表演中的“韵”运用于其中,就是展现在演奏者的每一个按键、每一次的转换风箱、每一段乐句、每一个节奏、每一个神态,甚至是每一个手指的轻重上。在每一个小地方都表现得尽善尽美,才会汇聚出完整的状态与神韵。所以在“韵”的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基本演奏能力、节奏应变能力、二度创作能力等,从而塑造出符合作品的音乐形象。
京剧艺术从其萌芽到繁盛,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阶段。京剧表演中的神态表演尤其精湛,演员们的神态、动作、眼神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的。手风琴在京剧元素的作品中重新演绎,同时突出音乐形象,运用创作手法既体现了线条旋律之美,运用多声部和声手法又使旋律线条更加丰富多彩,使简单的戏曲声部纵向处理,这是中西音乐创作的结合,将戏曲气息运用风箱控制到位,一板一眼顿挫地准确传达。在多元化音乐文化发展的当下,使传统京剧走进当代流行音乐中,被年轻人所认识并熟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声、情、神、意、形、韵六个方面的训练,将会使学生在手风琴表演中的神态更加自然,最终达到人与琴合一。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这个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瑰宝的事物,似乎还分析和研究得不够细致和彻底,它的生命力,在现代西洋作曲技法铺天盖地的今天,似乎还燃烧得不够充分,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我们作为追随着时代步伐的一代人,似乎更有义务,为它的进一步燃烧和发光发热创造一种可能。这不仅仅是对于京剧而言,更深一层,也是我们,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发扬,是值得我们去为之努力的。
参考文献:
[1]李未明.手风琴教学曲集1[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曲芳菲.中国戏曲元素在手风琴作品中的表现与演绎[J].大众文艺,2015(9).
[3]刘亦冯.初探“键盘演奏”在戏曲多声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D].中国戏曲学院,2014.
[4]李明华.李遇秋手风琴作品中的京剧因素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李丹丹.戏曲音乐在手风琴中国作品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