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关注不同的能力培养方向,可以采取的教学实施方法和模式也各不相同.具体的课堂组织与设计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要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更多实施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强化会有明显的助益作用,也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程学习乐趣的重要方式.
一、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是建立在实验探究的背景之上的.教师可以以多样化的形式展开实验教学.对于那些现有教学条件难以实施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实验课件,让学生观察与感受实验内容.如果是操作上比较复杂的实验,教师则可以以演示的形式给大家呈现,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实验的流程,吸收掌握实验背后的知识原理.还有一类实验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在基于这类实验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可以组织相应的实验课堂,让学生提前做充分的实验准备,了解实验的操作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在有准备的基础上高效地完成整个过程.这些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强,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很好的强化.
例如,在进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的课程教学实践方向.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简单讲解生物学家在进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讲解完基本知识以后,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在演示的时候,教师应当给学生布置任务,即找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不规范操作,看学生能否找到这些问题,以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这样学生的实验知识才会得到积累,大家的分析探究能力也会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与锻炼.
二、创设有针对性的学习情境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地创设学习情境,让教学知识点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提出各种疑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快地吸收掌握知识原理.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切入点多种多样,教师要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合理设定.如果是实验类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以实验展示或者实验课件呈现的方法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感受.如果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则可以透过各种生活化的实例让知识点变得生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同时引导大家习得有效的思考方式.
例如,在讲到“细胞中的无机物”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为学生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并且明确“细胞中的无机物”的教学重点.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图片,通过观看图片,学生会对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形成直观的学习认知.随后,教师可以基于前面的知识背景设计一系列思考问题,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推動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过程.
三、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如果这一目标难以达成,学生将无法构建扎实稳固的根基.因此,教师要透过合理的教学实施过程推动学生理论基础的强化,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核心知识点,锻炼其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高中生物课程中,不少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学生完全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教师要善于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加以呈现.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紧扣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并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研究过程.这些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夯实学生的理论根基,让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逐渐完善,这样才能够给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效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