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
2019年8月8日早晨7点30分,安徽团省委副巡视员、省少工委主任李丹云,团省委少年部副部长金菁以及安徽少年博览杂志社记者等一行人,从合肥出发,驱车两个小时,前往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看望一位特殊的老人。
“我和他是老朋友了。”望着窗外不断向后闪去的风景,李丹云说。
这位老人就是叶连平——姥桥中学的一位退休教师。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2000年,早已退休在家的叶连平看到周围的孩子放学后经常在外面疯玩,不仅不利于学习,还有安全隐患。于是,他把孩子们召集在自己的家里,辅导他们做作业。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叶连平发现,很多孩子语文、数学都不差,就英语是软肋——原因无他,当地的英语老师流动得快,所以学生的英语基础都不牢。
看到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叶连平决定,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开办课外英语补习班。
没有教室,叶连平就买了一块小黑板,把自己的家当作教室,利用节假日给孩子们补课。寒冬酷暑,叶连平从未缺过课;亲力亲为,无论是讲课、改作业还是出试卷,叶连平无一疏漏。
随着孩子们英语水平的稳步提升,补习班也声名鹊起。即便叶连平家里的板凳、椅子、大小桌子都拿出来,分时段开了两个班,补习班还是人满为患。当时的学生打趣说:“我们在叶老师那里上课,去趟厕所,要翻过几座‘喜马拉雅山。”
19年来,有1000多个孩子在叶连平的补习班里受益。按照常理,有如此多的生源,叶连平早赚得盆满钵满了。但是,事实情况恰恰相反,开办补习班之后,叶连平越来越穷了。
因为,他办学坚守着一个原则——不收费。
他不仅仅不收取课时费,免费提供练习本和试卷,甚至连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产生的所有费用,他都独自承担。对于一些家境贫困的孩子,他更是长期资助。叶连平有一个学生后来考上了研究生,知道这个学生经济拮据,他一下就捐助了1万元。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叶连平主持了“叶连平奖学金”的发放,每一年都为升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一年发放数万元。這些善举用掉了叶连平30万元的积蓄。
有人赞美他无私奉献。
有人问他:“你这样又苦又累,为了什么?”
甚至有人骂他:“你这个老二百五!”
面对所有的声音,叶连平总是笑着回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就算是一根粉笔,我也不能拿”
当年入党时,叶连平就一直在问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叶连平说。在他看来,党员不仅要爱党、爱国、爱人民,还要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永远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与初心。所以,这么多年,他出门时都会郑重地佩戴上党徽,时刻提醒自己接受监督。
“我拿着国家的工资,吃着国家的粮,没有权利再跟国家、跟政府、跟组织要钱。”虽然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但叶连平从未想过要请组织为他解决困难。就连他曾任教的姥桥中学要为他提供粉笔,他都拒绝了:“就算是一根粉笔,我也不能拿。”
随着补习班里的孩子越来越多,2012年,乌江镇党委将一所学校的两间闲置库房整理出来,交给叶连平办学。叶连平在这里成立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他把其中一间作为教室。在这间教室里,三四列课桌分开,英语课就开讲了;三四列课桌合并,就是孩子们放学后写作业、复习、阅读课外书、进行课外活动的场所。这间教室永远不对求知者上锁,叶连平也总是在这里守着。
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非常需要正确的引导。所以除了课业辅导,为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叶连平更是费尽心力。这位老人每年都自掏腰包,组织课外活动。今年91岁高龄的他,花了自己一个月的退休金,带着学生们去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与和县西梁山烈士陵园扫墓……在扫墓的现场,叶连平第一次向学生“伸手”——他请每个学生捐出五角钱,一起敬献花圈,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意。
这样的课外活动次数毕竟有限。为了把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合理利用起来,叶连平买来体育器材,又在教室旁的小院子里种上夜来香和棕榈树,让孩子们进行户外运动。在更深远的思考后,他把另一间库房辟为阅览室。在阅览室创办之初,叶连平经常骑车去外地买书。这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在旧书摊上弓着腰认真地筛选,带回了一本又一本课外读物。买书的路途中,除了买书,叶连平绝不多花一分钱,“我自己带着干粮和火腿肠,一碗阳春面、一瓶矿泉水我都不买。”
随着叶连平和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这间阅览室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现在,阅览室的几排书架已经堆得满满当当,还陈列着各种少儿杂志。“现在我已经开始把书分批往外送,张集村、乌江镇、和县都收到过这里的书。希望我们的书可以帮助更多留守儿童。”
这一次,李丹云一行也带来了一批捐助物资,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等体育用品,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工具书,以及800本《少年博览》。
“教书的目的不就是育人吗?
我以身作则,孩子们就会更受触动”
当李丹云一行抵达卜陈村,来到“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时,正值暑假,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不过这一回上课的不是叶连平,而是来自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从2010年开始,每一年都有志愿者来到卜陈村,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课程。
叶连平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含笑向我们致意,他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在他身侧的墙上,贴着几张成绩单,分别来自启航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叶连平的补习班很有特色。他并不按照学生的实际年级分班,而是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分班。启航班对应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初级班对应小学五年级的水平,中级班对应初中一年级的水平,高级班对应初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水平。
不过他的补习班最有特色的,还是“超长待机”时间。叶连平抓紧周末、寒暑假、小长假上课,即便是过年,他也到腊月二十三才放假,年初五就让学生回来上课,把所有能挤的时间都挤出来。他的一节课不是45分钟,每周六、周日的上午,中级班和高级班的英语课,一节课长达两个半小时,每周六、周日的下午,启航班和初级班的英语课,一节课两个小时,长年如此,几乎从未间断,让人难以相信现在叶连平已经是91岁的耄耋老人。
“我知道这违背了教学方法,但是我没有办法呀,时间太宝贵了。我哪里知道,我能活到哪一天,总想尽可能多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老人说。
2018年暑假,叶连平骑车时意外被撞伤了腰椎,软组织挫伤。软组织挫伤,至少要休养一两个月,更何况是一位高龄老人。手术后,医生要求他卧床休息100天。但手术后仅4天,叶连平就坚持出院了。
站不起来,他就拄拐杖讲课;拐杖撑不住了,他就坐着讲课。只要嘴巴能讲课,手能改作业,他就绝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教书的目的不就是育人吗?我以身作则,孩子们就会更受触动。”在与李丹云一行人的座谈交流中,叶连平说。
除了上课,叶连平还要批改四个班的作业。从厚厚一摞作业本中,叶连平抽了一本翻开。他告诉我们,这是今年考取合肥市第一中学的一名学生的作业。在中考中,这名同学英语考出了130分的高分。我们细细翻看这30多页的作业本,每一处错误都被用心地标出,“这个孩子总把言字旁写成三点水,我每次都会提醒她。”
这样30多页的作业本,叶连平每学期要批改78本。从这学期开始,他又增加了听力作业,批改工作量翻倍,但叶连平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教书育人,不畏劳苦。
在座谈会上,还有几位刚刚下课的志愿者。其中一位志愿者动情地说:“虽然我们无法像叶老师这样,长期无私地陪在孩子们的身边,虽然我们在他们的人生中只出现了一小段时光,但是这段时光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被孩子们喜欢和接受的感觉真是太美好了,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抓紧时间,想多教给他们一些知识。等我们回校后,也会把参加志愿活动的感受和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教室的墙上,有一张照片。定睛一看,是2005年的叶连平、李丹云。他们被家长和孩子围在中间,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
14年过去了,纵时光飞逝,但他们笑容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