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中的立德树人

2019-11-15 03:49陈其兴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践行立德树人初中

陈其兴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初中数学课堂践行德育教育是新课改趋势之下的必然。作为课程执行者的教师,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数学;践行;立德树人

初中数学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并且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充分利用数学课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发挥数学课程教学的立德树人的效果。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全面的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虽然数学是一门理科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了一些人文特征,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是图书资料的查找去收集相关资料,充分挖掘出德育因素,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在充分驾驭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悟出育人的真谛,找准教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德育渗透点,数学课堂中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时时,教师不妨可以让学生知道我国最早对多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探究出现在《九章算术》中,这比国外整整早了一千七百多年,让他们能够在了解数学发展过程的同时提高民族自豪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提升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并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探索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二、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

虽然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但是它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早在两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就使用了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解决了许多的难题。而在当今社会,房屋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行业在工作中也必然会涉及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教师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进行教学时,也应该注重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来加深对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知识的理解。再比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利用“第二排第三列”这样的说法去描述班级中每个人的座位,让学生了解坐标系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这种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提高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产生正确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动机,树立起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让数学真正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态度和作风。

三、采用恰当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包括了探究、比较、迁移、实践等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不同的学习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学中,这些数学思想的灌输能够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接受能力,客觀、全面地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对于提升学生实践水平和与人相处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意味着,教育应排除那些诸如灌输、洗脑等反道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例如,在概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和探索去找到其中所包含的的数学结论,以此帮助他们树立起真理来源于实践的理念。比较教学也是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思想,在对两个对象进行对比时,学生自然会形成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等思想观念,并影响到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因此,迁移的教学思想能够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观念,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看待问题,善于发现,善于进行总结。

四、提高优秀师生示范榜样作用

无论是优秀学生榜样还是教师自己,对学生来说都会起到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在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学中,这种示范作用则可以帮助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教师方面来看,无论是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自己日常的谈吐和教学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模仿教师的日常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身的个人魅力的展现,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日常与学生相处时,也应该树立起良好的生活态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此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对于学生来说,身边榜样的作用也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认真观察到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例如学习认真、作业工整、解题规范等等,然后将其作为典型展示在班级其他学生得面前。这种榜样示范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以此为目标树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追求更好的卓越品质。

当下,课程改革已逐步走入“深水区”,我们应该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认识到数学教育是一种人类理性探索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是一种数学文化传承过程,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进而“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不断叩问教育的本质,追问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更加持续、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3].张奠宙教授的《数学学科德育》.

[4].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学术期刊》.

猜你喜欢
践行立德树人初中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