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玉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情况,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莱州市委党校调研组对全市农村党员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梳理了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莱州农村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莱州市把农村党员后备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突破口,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严格控制质量,加强实践锻炼,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村党员结构进一步得到了优化,人员素质也有所提高,但农村发展党员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1.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几年莱州发展的农村党员队伍整体上年龄老化、整体素质偏低,党员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青年党员所占比重不断下降,60岁老党员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村庄老党员比例超过60%,个别村庄党员平均年龄甚至超过60岁。
从文化结构上,党员队伍多以低学历为主,大多初中学历及以下,致富思路不开阔,新知识、新技术较为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
从农村人口结构上看,大量农村青年外出上学、务工经商,留在农村18 岁至40岁以下的青壮年大量减少,50岁左右的都成了村里的年轻人,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成了无源之水。
2.农村党员发展培养机制严重滞后
莱州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源头不足,归根结底在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的严重滞后,农村发展党员的工作责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一是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支部书记不重视发展党员工作,甚至是刻意对上级要求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事情进行压制、搁浅,根本原因在于权力熏心,害怕“培养了苗子,失掉了位子”。
二是农村群团组织不健全,本来应该充分发挥作用的“推优”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实行,因而一些优秀的群众不能被推选出来。
三是发展党员工作贵在党员的广泛参与,但在许多村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选拔时党员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或者根本不愿意参与,因而使得党组织在选拔入党积极分子时视野受限,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农民没有及时纳入党组织的培养范围。
四是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对于一些长期不发展党员、乱发展党员、发展党员擅做主张的村支部和支部书记,缺乏严苛必要的問责措施,即使目前已有一些措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3.广大青年队伍入党意愿下降、政治热情不高
青年农民现在生活压力巨大,养老养小、养房养车,因而大多外出务工经商、赚钱为大。少数在家的也是从事养殖、种植,无力分身分心,全心全意搞经济,对入不入党没有格外的热情,加之有的党员先进意识淡化,服务意识淡薄,没有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降低了党员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使得一些优秀青年对入党缺乏真正意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党员青年队伍的质量和活力。
二、加强农村发展党员的对策及建议
党员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到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更是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农村一线为党组织吸收新鲜血液,充实党员队伍,必须解决好“后备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经验不足”、“源头不活”等问题。
1.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储备机制,破解“后备不足”问题
莱州农村党员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匮乏,可供党组织挑选的优秀对象太少,因此,必须首先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储备机制,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后备队伍建设。
莱州市委组织部要明确规定每个村庄党支部每年入党积极分子最低数量,原则上应该不少于3名,当然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组织部要恰当制宜地根据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对落实发展党员工作不力的党支部实行工作责任追究制,对违反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坚决纠正,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同时要重点关注那些能够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好手、个体私营企业中的青年业务骨干和生产技术能手、村组干部、农村女青年、共青团员及退伍军人,认真调查摸底,逐人造册登记。在此基础上,采取每名党员联系1至数名党外优秀分子的方法,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实行跟踪教育并进行动态管理,破解“素质不高”问题
采取市乡村三级联动的办法做好培训工作。村党支部主要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的培训,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日常所作所为。镇街党委主要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镇街组织部门必须实行全程跟踪,最终成绩合格的方可确定为发展对象,并提交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重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培训,每年尽可能安排2期及以上培训班次,将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传达,引导其发党的声音,做党的喉舌。同时建议推行入党积极分子认可度评议制度,对已确定5年以上但尚未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代表重新进行认可度评议,若达不到“双过半”(同意票数分别达到应到会党员和群众代表的半数以上)人数要求,将不再作为积极分子培养。通过跟踪教育和动态管理,破解“素质不高”的问题。
3.实行素质约谈并进行竞争评优,破解“结构不优”问题
扩大年龄在40周岁以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优秀青年的名额比例,对遴选上来的优秀分子,由组织部门先统一进行全市培训、理论考试,按照年度评优计划1:1.5的比例,组织理论考试成绩靠前的人员进行素质约谈,全程按照公务员面试的标准,考察党员党性的坚定性、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了解度、宗旨意识的强弱以及自身素质的高低,最终按照理论考试成绩和素质约谈成绩各占50%的比例折算最终成绩,确定拟发展对象名单。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增大年轻农村党员的比例,扩大高学历党员的份额,有效破解结构不优的问题。
4.推进入党积极分子实践锻炼,解决“经验不足”问题
培养一名优秀的党员,仅有理论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践的锻炼与磨砺。在培养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实践中去锻炼成长。对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要压担子、交任务,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意识,坚定党性修养,激发上进心和责任感,尽快地成长起来。
5.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方式方法,解决“源头不活”问题
发展党员进展慢、优质党员储备人员少,很大程度上在于发展党员“源头不活”。全市自上而下各级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纳入到考察范围内,在他们中遴选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
一是对于外出前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村党支部要明确由其培养联系人负责联系,定期联系一次,了解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进行思想教育,帮助提高认识,保证思想不跑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要求其至少每半年向党支部寄回一份思想汇报材料。
三是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之前,要抓住外出人员回乡参加支部会议的机会进行谈话。如果当面谈话确实有困难,可以将谈话内容列出书面提纲,邮寄给谈话对象,由谈话对象书面回答后寄回党委,作为谈话的记录。有条件的话,可以灵活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电话谈话、视频谈话,还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等方式,打通外出务工人员与党组织空间距离的“最后一公里”,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