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波
摘要:对于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校要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来对于阅读方法进行教育,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的教学方式,希望这个可以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丰富,有助于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指导教学
一、在教学中构建情景
在阅读中,诗歌是很多学生看不懂的地方,认为这个很难。所以,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诗歌,小学的课本中就有很多诗歌。为了便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老师可以构造情景来引导学生的阅读,让学生想象一个画面,仿佛自己就在其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点,掌握一定的节奏,让学生自己领悟这首诗的意思。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让他们自己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将他们自己带入进去,理解诗人写这首诗当时的情感。然后,老师对于这首诗进行讲解。每首诗都存在它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为学生讲解这些内容,引导他们理解诗歌,便于他们的学习。教师在备课时,还可以寻找一些这首诗歌的相关资料,如视频、音频等,从多感官刺激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这首诗的情感,强化他们的理解。在讲解完一首诗歌之后,教师可以再寻找一些相类似的同一题材的诗,让学生自己感受,然后在進行讲解,为学生深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二、在教学中加入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给高年级上语文阅读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学生们在合作中可以相互交流自己所理解到的东西,交流自己的看法、想法,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他们所讨论出来的结果就是他们自己的成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纠正自己原本的错误观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处理对于阅读的教学,例如让学生自己表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自己组队,按照剧本自己商量角色的分配,可以按照剧本内容一成不变的表演,也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力进行改编,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的表演可以表现出学生们对于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根据已经学习过的文章进行表演,或改编之后表演。学生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和台词,将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这样的表演和排练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在教学中指导方法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是有效的,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题目时可以灵活的使用各种方法去应对,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阅读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浏览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运用,使得人们一天会接受到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它们的更新速度也很快。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久了,也就习惯了对于碎片化信息的浏览,对于文章,他们很难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所以,对于文章较长且不难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浏览的方式来理解文章,大概明确文章所讲述的内容,知道它的中心思想,学会它的写作方法即可。第二种方法是精读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篇幅不长且优质的文章。这种文章需要学生仔细的阅读,慢慢的揣摩文章的思想。学生可以从中开拓视野。第三种方法是读思结合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读书并不只是看故事、凑热闹。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脑中要带有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寻找答案,不断的解决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在教学中增加学生信心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师有很多方法可以对它做出评价,带给学生信心,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使用恰当的语言。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可以运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做出评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一种意思换一种表达方式,人们听的感受也就不一样。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注意学生的心理。教师应该用语言来推动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带动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评价的效果。第二,积极鼓励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成长了一些了,他们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也开始注重自己的自尊心了。为了考虑到他们的心态,教师应该以表扬为主,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对学生讲解他们的问题所在。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太难受,从而失去了对于阅读的兴趣。而且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督促学生的学习。但是一味的表扬也会使部分学生膨胀,被表扬蒙蔽了双眼,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教师需要在表扬和批评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表扬他们也要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增强评论的效率。第三,实事求是。教师在评价的时候需要实事求是,对于学生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对于学生不好的地方就要尽快指出错误。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学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乃霞.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5).
[2]林惠庭.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的横向分层教学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