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悬念”是心理机制的一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悬疑主要通过任务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产生。小学生好奇心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悬念的方法。
一、设“疑”
在数学教学中,疑问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促使学生思考,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设“疑”。例如,在进行“体积”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向水中投入石子后,瓶内的水位上升了?”这样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学生会调动以往学过的知识回答这一问题,课堂讨论氛围热烈,教师抓住时机引入新课。当学生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后,再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确认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一概念。这样巧妙设疑的方式,使学生突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巧“问”
合理有趣的问题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精心设问,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深度和引导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解疑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圆”这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或现象进行提问:“大家知道自行车车轮的什么形状吗?”在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自行车车轮变成三角形或正方形会怎么样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从未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而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接着,教师可以看准时机,继续提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又会怎么樣呢?”大多数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得出无论是三角形、正方形还是椭圆形,自行车都无法顺利前进。这时,教师适时引入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教师在这时向学生教授新的知识点,学生的吸收消化效果是最好的。
三、示“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易犯的错误作为问题向学生提出,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改正自己的思维定式。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问题:36-36÷3=?很多学生会这样计算:36-36÷3=0÷3=0。出现这一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在看到36-36时会无意识地先做减法。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将自己的计算步骤和结果写到黑板上,再让全班学生进行评述。很多学生在自己解题时难以发现错误,但看到他人的计算思路和步骤后,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再适时地讲解混合运算的相关法则。教师有意识地展示学生常犯的一些错误,能够刺激学生跳出思维定式,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四、求“变”
所谓的“求变”就是指从一些常见的问题中衍生、发散出一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这样的悬念设置法,也能使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知识点产生新鲜感,从而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条件:班里有男生20人,女生16人。在接下去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如:班里的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等等。对传统题型的变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五、留“味”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教学的终止,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才是数学能力培养的关键。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若教师能利用好这一点,在教材的难点、重点环节设置好悬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毫米、厘米、分米的教学后,教师可以提问“如果用这些单位来计量从杭州到北京的距离,你们觉得适合吗?”当学生给出各自的回答后,教师可以先不进行评价,而是将疑问留到下一节课,这样学生在课下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自主探究。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能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进而产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坎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