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绍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覆盖城乡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农产品流通体系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当前,中央层面有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地方层面也有各地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农产品市场是区域性竞争市场,解决好区域农产品流通是有效衔接全国流通和各地流通,实现农产品有序大流通的关键。
一、区域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流通体系涵盖全产业链,贯穿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物流→贮存、加工→批发→零售→消费全过程。建设关键点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电商平台等市场主体,批发商、零售商等流通主体,以及流通客体商品。当前区域农产品流通存在以下问题。
(一)产后商品化处理
一是处理设施不足,难以在田间地头有效进行商品化处理,普遍存在多次处理才能满足商超、餐饮单位、集体伙食单位等需要。二是加工配送主体普遍规模较小,管理粗放,操作不规范,导致效率低、损耗高、卫生安全隐患大。
(二)批发市场
一是各地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存在一定重复建设。二是市场定位及功能同质化较突出,缺乏市场间合作协调发展,高额补贴抢拉批发商、限制批发商在竞争市场设点等非正常竞争时有发生。三是市场功能普遍仍较传统,冷链物流、仓储、信息化等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仍较弱,对组织化、包装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链等发展的促进提升仍不足。四是市场在培育大型批发商方面仍不足。五是市场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仍较粗放,批零关系松散,批发与零售普遍仍为孤立个体,未有效衔接形成体系。六是市场平台作用发挥不足,市场间的横向合作及产业链纵向合作拓展不足,对批发商在不同市场间横向开展业务的支持及向前后端延伸供应链业务支持不足。
(三)零售市场
一是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求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在供应品种的差异化、品质的稳定化、场所的定位设置及消费体验方面都与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存在差距。二是规划布局待加强,网点覆盖率低,仍存在空白点。三是市场硬件设施设备、布局设置、规范管理制度、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等消费环境仍待改善。四是相当部分城市老旧市场用地合法手续不全等历史遗留问题缺乏妥善有效解决办法,部分市场因被其他商业设施挤占或租金上涨难以为继,影响消费者正常生活。五是商业地产大举进入,给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四)物流
一是物流车辆等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率仍较低。二是车辆进出城区及临时停靠装卸货管理科学性不足。三是冷链物流比例仍较低,且断链现象突出。
(五)产销衔接
一是批发商向生产端延伸供应链条仍存在流转土地方面的租期短、随意涨租、农民工管理难等情况,在订单农业方面仍存在生产方不履约等情况。二是批发市场等主体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批发商向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两端延伸经营链条,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作用仍较弱。三是农产品市场与生产者间衔接合作不足,尚未有效发挥带动农产品基地发展和品牌建设等作用,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建设任重道远。
二、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思路
(一)产业化发展
要从农产品流通产业的角度,以产业化思维推动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不仅要关注市场建设及流通本身,还要关注生产、消费及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区域统筹发展
要统筹考虑京津冀→“京津冀+”。不仅要做好京津冀市场集群协同发展,还要做好京津冀市场集群与周边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包括山东、山西、内蒙等周边省份,以及东北市场集群、中原市场集群等统筹发展。
(三)统筹规划、科学定位
加强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统筹规划,突出产业地位、前瞻引领及错位补充。京津冀三地统筹规划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明确各大节点市场定位及其经营品类、辐射范围、功能等,明确各大节点市场间错位经营及合作协调发展模式。统筹流通节点与主销区市场的衔接以及与国内外市场的衔接。三地还要统一共识,清晰界定恶性竞争的行为,规范市场开业促销等涉嫌非正常竞争行为。
(四)平台带动发展
加强市场平台建设。支持批发市场培育壮大批发商,提升组织化程度。利用市场平台将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有效衔接,共赢发展。建立市场间合作机制,推动大型批发商之间的合作,推动相关资源共享,比如仓储冷藏设施、商品化处理设施、加工配送设施、物流设备、产地供货资源、分销渠道资源等。整合原有各市场的融资资源,搭建共享融资平台,扩大资金盘子,提升资金利用率。推动区域内及区域外乃至国际间的合作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市场联盟等作用,进一步推动市场平台作用的发挥,可依托行业协会等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联盟,搭建供应链各环节主体交流信息、贸易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平台。
(五)加强零售市场建设
零售市场与消费者直接关联,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要确立其公益性,在网点布局、建设用地及用水用电等相关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支持零售市场连锁化经营,支持零售市场与批发市场及生产基地间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提升供应、价格及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性。加强零售市场公益功能,解决其用地及租金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健全农产品零售网络,优化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经营业态,完善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社区菜市场为主体,以社区生鲜、菜市场(含早、晚市)为补充,社区蔬菜直通车、网络直营、社区分销等多业态并存、共同发展的农产品零售市场格局。
(六)强化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以优势产品或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若干条稳定的链条。同时加强农产品流通从业者的专业化培训。
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一)提高认识
随着信息化、新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及消费升级,农产品流通业也在急剧发生变化,不再是单一环节的发展,进入了供应链联动发展的时代,只有认清形势,顺应形势发展,才能屹立于变革大潮中。要认清和确定自身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定位,是积极创新引领发展成为供应链核心链主,还是做强自身成为供应链中的环节优质合作伙伴,还是不思变革成为供应链中的附属甚至被淘汰出局。
(二)转变观念
当今时代是合作共赢的时代,一统天下的观念和做法必然无出路,只有融合、创新、共享,才能实现共赢。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專业化分工、规模化运作,打造产品品牌、供应链品牌,推动农产品高质量流通。
(三)建设队伍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健全、完善机制和制度建设外,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的队伍,加强教育与培训,使其从思想意识上、从专业技能上达到一个较高水准,最终切实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为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