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每个地区在历史的沉淀中不断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具有影响一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人们自古以来把福建境外的福建籍商人和福建境内的商人,统称为“闽商”。闽商对福建及对中国各地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作出重要的贡献,如今已成为活跃于全球的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凸显地域特色的、独具精神特质的和文化内涵的一支商帮。福建地区地处海峡两岸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闽商文化,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闽南人的独特经营理念和回馈社会的精神。研究闽商文化,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全国有普遍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到各个地方,因为环境条件的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其表现内容的形式也会呈现出个性化,文化因素已经在不同的层面上根植于教育中。现在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忽视文化的多样性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导致一些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存在功利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够等问题,造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偏离,甚至错误,缺乏争取的价值观难以体现高等教育的成效,难以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践行者,基本的道德规范引领者。因此,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关乎青年教师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提升,关乎身心素质教育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关乎社会思潮的健康成长。
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核和文化因子,尤其特定的区域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福建地区的区域文化包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敢赢的福建精神,是福建经济文化发展的土壤,也是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区域文化精神具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对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均产生影响。
(1)大众化。闽文化主要包括中原移民文化、原土著居民古越族的文化、国外文化三个部分。通过国内国外之间的互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体现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这对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真切而深远的影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和冲击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要不断培养应变能力,提升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心态,这种社会心理培养了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
(2)务实与理想并存。随着现代社会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新时代的特色必然产生新的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年龄在25-45之间,处于成长期,他们胸怀理想,追求美好,他们有着孜孜不倦的勤奋,传统闽商精神如“爱拼才会赢”等精神不断激励着他们打拼。高校青年教师学历高,涵养素质好,具有进取心,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创新意识,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造就他们既能树立远大理想,敢于挑战,敢于拼搏,又能比较务实,并且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3)自立自强意识增强。闽南处于海洋文化的边缘地带,系着海峡两岸的关切,秉承着“爱拼才会赢”的理想信念,不断发挥着自立自强和艰苦奋斗的拼搏意识,这些精神在当前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的环境使高校青年教师容易培养起创新意识,区域文化容易培养教师的创造潜能、培养教师的个性,形成独立的思想能力,对于构建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1)具有功利倾向。“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闽南精神中在地方歌诀就可以得到体现。闽商自古义利并重,闽商意识较强,敢于创业,闽南人敢拼会赢部分继承了中原文化“重义轻利”的理念,这就要求闽南人必须在法制观念引导下规范自己追求经济利益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就会存在着功利倾向,如无法潜心科研、急于求成,做事主要追求经济利益等。
(2)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闽南地区存在大量承袭传统商帮,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缺乏比较完善的现代额制度保障,很多人认为闽商缺乏团队精神,不管生意大小都要自己当老板,与他人合作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很多原本有希望做大做强的企业,就是因为合作者之间缺乏相互合作与信任而导致企业无法做大做强。这些风气的影响,容易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的形成。
(3)缺乏规则性的开放理念。闽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统,这种传统性很大程度上与环境和时代是相适应的,开放精神与海洋性精神是闽商文化的珍贵遗产,全球化时代需要开放的观念,同时开放性是有要求、有规则、有理性。无理性的开放是不可取的,全球化时代要求闽商文化有更清醒的意识和理性的态度来反省自己,因此,突破自身的局限要求,合理的合作精神是必要的。高校青年教师是具有开拓创新的一个群体,在学术、科研等活动中都需要具有国际规则,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能够拥有兼收并蓄的胸襟,遵守国际规则才能让自身利于有利地位。
福建高校地处闽商文化鲜明,具有重商传统和创新文化氛围,要善于结合区域实际,就地取材,把区域文化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
(1)发挥闽商文化对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福建文化,挖掘福建文化的丰富资源,提升文化层次。大力弘扬闽商文化中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这也是福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涵盖福建人民的价值追求,道德规范和精神动力。爱国爱乡精神使福建高校青年教师对国家、对福建、对家乡有深厚的情感,并乐意为之奉献的情怀,表现出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他们既注重传承祖地文化优秀传统,又虚心学习各种人类文明,充分尊重住在地民俗,与福建人民共建国际化新家园,且对当地社会发展贡献良多。
(2)要将闽商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实现两位一体,让青年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闽商文化的精髓大众化、普及化,进而把闽商文化作为福建省甚至是中国的文化名片进行推广。通过不断推闽商文化,发挥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积极推进作用,激发青年教师的创造潜能,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好的培养青年教师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个性化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予有创新能力的青年教师更多的资源和关注,营造褒奖冒险、宽容失败的氛围,鼓励青年教师“闯”和“冒”的实干创业精神。
(3)要处理好闽商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在发挥闽商文化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时,一方面要处理好闽商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闽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多元文化的主体在长期活动互动中,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各种文化进行取舍、整合,这就导致青年教师群体比较容易形成宽容的文化性格和开放的文化心理。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要努力培养国际化视野,从全球视域的角度摄取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区域文化在内的优秀成分。高校青年教师应不断迈开开放的步伐,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形成更符合世界潮流的新观念和新意识。要将优秀的闽商文化融入到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有机部分,全面提高外来文化的辨识能力,大胆融合外来优秀文化,创造具有高校特色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