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之源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11-15 00:54于振军
散文百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于振军

南皮县大浪淀乡叶三拨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需求,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人来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拓展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的开展能够巩固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意识,这对于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化建设开发智力的需要。

2.全世界范围,各国都在明显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更加需要比人的智力更高一级的智力活动——创新能力。

4.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等的发展有助于大脑各种功能的协调,对人的知识与创新的辨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也十分重要。

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首先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说式教学;再加上信息技术的一些理论和概念知识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课堂积极性较差,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其次,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学生虽然课堂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熟练,但是到具体实践活动中却表现一般,甚至有些学生都不知从何下手。这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这也影响了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1.新理念、新方法,新课堂。作为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巩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发现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特长,并针对性的进行拓展和提升,使学生初步具备一技之长。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并进行实践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为初中阶段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媒体教学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教育技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便利性进行中职计算机演播式教学,将原本死板的教材知识,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不仅能够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教学内容,而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全都身心的投入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来,同时通过感官的刺激还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运用,促进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

3.教学空间资源整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除了抓好课堂讲解与点拨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延伸与拓展,在更为广泛的空间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创新运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的许多方面和学生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如上网浏览搜集信息、正确运用电子邮箱等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方面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在运用的实践中创新思维与方式,提高运用效果。

4.作品展示。展示和评价作品是延续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重要手段,它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继续学好的强烈欲望。因此,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当学生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投影仪或网络上时,学生们将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形成信息技术学习的良性循环,以此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探索新的技巧和操作方法。

5.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探索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探索式学习中,重要的不是对目标课题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学习者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思维飞跃。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是学习之源,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作为小学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同时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还要针对性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