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政课研究

2019-11-15 08:32:57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思政

■吴 倩/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中共中央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我国社会思想理论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思想的高度总结,同时将国家发展和个人集体荣誉进行了有效统一。其中可以体现出,国家对于人民思想建设的重视。学校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发挥其在新时期的有效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念,分别从其重要性以及相关发展措施进行阐述,符合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思想发展的主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发展地位,属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核心内容,体现着当代的精神风貌,影响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的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文化建设中的首要发展项目,体现着我国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党、人民和国家的文化建设指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简练的二十四字将主要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使人们更加容易理解的同时,也便于文化的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紧贴社会生活的特性,有助于建立人们新时期的文化精神风貌。在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面对外来的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国家文化竞争中的必要应对方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中,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一定便利性,此外,随着世界经济的相互往来,各国的经济与文化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对我国影响范围较广的几种社会思想主要特点有:宣扬阶级自由化、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其中的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在校园中消费市场巨大,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精神建设,阻碍了国家思想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不利于校园的思政教育高效展开[1]。在各国的经济与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作为引导,引导学生明辨各种社会思想内涵,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中,通过阐述我国的历史文化、现阶段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使学生对国家有整体性认识,此外,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关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最后意识到在新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应如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发展目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国有着广大的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年轻力量,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不仅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有助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目前随着经济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各国之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越发激烈,国外某些势力群体企图通过多种途径向我国的学生群体灌输消极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国外势力与我国的竞争形式以非短期、多形式存在。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是全球化的价值体系竞争,国外反华势力企图通过多种渠道向我国学生宣扬资本主义文化,反观国内的学生思想文化现状,逐步呈现出多种价值观念相互混杂的情况。所以,在我国的学校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政教育是新时期的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素质培养的首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主要途径

在实际的思政教育过程中,教材以及课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范围内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的首要渠道,此外,良好的教学模式也影响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吸收与消化,最终通过其理论指导,转化为行动力,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因此,该教学目标的实施工作需要学校多方部门以及政府的共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的实施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材编写工作

教材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进行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对此,我国的教材编写部门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材编写工作[3]。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此外,结合我国当下的发展现状,向学生讲解我国的科研成果、文化与经济发展实力等,通过展示国家的发展现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思政教材的内容编写应体现当代社会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同时注重与思政课性质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向思政课教学体系转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注重教材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高效性,不仅使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还须进行教材的可读性编写,促使思政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帮助思想文化教育高效展开。

(二)注重教学团队建设

在实际的思想教育环境中,学生和教学团队的立场不同,学生是新思想的主要接收者,教学团队是新思想的主要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育是当代教育部门新时期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提高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与政治文化素养,打造一流的教学队伍,是高效开展思政教育的有力保证。其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机构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活动、教材内容研讨活动、党义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国内外文化研究活动以及教师自我提高活动等。此外,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应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涵和相关党义,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4]。教学团队应保持严谨治学态度,在以往的教学基础上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式改革,总结当下的思想文化建设规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建设成一流的教学团队。最后,教学团队还应注重新时期学生的思想转变,以及学生的心理导向,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发展目标,为我国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出一定贡献。

(三)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思政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内容载体,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载体[5]。教师应根据思政课教育特点,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点,进而开展高效的思政课教学活动。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使理论知识向实践活动转换,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理论教学的方法存在多种方式,比如:情景教学法和学生自主课堂等,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法,是促进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有效方式,实践活动中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通过教材与课外相关资料的结合,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此外,还可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向学生宣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讨论活动,议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现状,或者开展相关知识展览活动,展示学生的研究结论和讨论成果。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在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要求下,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理论体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刻认识其内涵,并使学生放眼于祖国的发展目标,树立其伟大志向。

(四)注重实践教学模式

以理论为指导,开展高效的实践活动是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政课教育不仅依靠理论教学,还依靠实践活动的展开,因此,在现有的教学考察体系中,适当加强思政的实践教育与考察,作为学生的日常考察项目。在开展的实践活动中,需要考察其实际效果,以及开展所必须的环境因素,使实践教学模式逐渐完善,并准确实行。实践场所可选择博物馆和烈士纪念园等。在举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后,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展览活动,通过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编排等动手措施,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五)工作制度和融合制度是强有力的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育的当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干扰因素,因此,政府部门以及学校机构应加强执行措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有效保障措施。在学校的的社会主义文化教学与文化实践过程中,重点在于建立非短期有效保障措施。其中,完善教学工作内容是重点的建设对象,学校应始终坚持高质量教育,正确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中的教学,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将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实现党的领导带头作用,并进行组织调配,相关宣传部门负责学校的职能机构,通过相互配合完善工作制度;此外,还应建立相关活动制度,学校通过实行培训活动,以党作为领导,开展公益项目、奖惩制度,将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学校教学新内涵。最后是建立相关考核制度,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与教学情况相结合,以此作为学校各教育职能部门的工作衡量指标,通过全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考察,对学校各个职能部门进行考核,根据结果进行鼓励和改进,促进学校各个部门的文化教育工作质量提高。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工作,培养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因此,学校机构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将其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中,正确落实党和国家的人才发展任务。作为人才建设的重要机构,学校应在教材、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中加大发展力度,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发展冲击,思想文化的建设越来越来重要。在面对国外的文化侵略时,我国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现实情况中,不仅需要加强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应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入思政课教育。此外,学校的教学团队建设应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教材编写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背景。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出发,研究了其与思政课教育相结合的特点和相关必要性工作,对新时期下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关理论研究依据。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