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国产科幻电影叙事风格的突破

2019-11-15 13:20丁姝杰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电影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外星人流浪

丁姝杰 (沈阳音乐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电影艺术在起步之初便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两条腿走路:卢米埃尔兄弟的写实主义风格(如《水浇园丁》等)和乔治·梅里爱的科幻尝试(如《月球旅行记》等)并驾齐驱。后者更是被推崇为电影艺术本体的发掘者,正如乔治·萨杜尔所评价指出的,梅里爱利用特技本身成了一种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手段。作为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梅里爱在电影发展历史的恰当时期发现了这门艺术的梦幻魅力,并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颇具科技色彩的摄影棚,开始一系列科幻电影的最初尝试。[1]在他之后,美国便接棒科幻电影,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电影类型,现在全球各地人们对于科幻电影的认识都源于此。“电影是个梦”的说法直到今天仍然被大部分电影工作者和理论研究家所认可,在这种情愫的基础上,科幻电影作为游走于受众心理层面与现实生活领域之间的虚拟梦境,无疑会受到更多的青睐和关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便陆续有了科幻电影的尝试,但主要以香港、台湾地区为主。2000年以后,一部分带有科幻元素的电影纷纷登场,所谓的“软科幻”电影开始出现,其中口碑较好的包括《长江七号》《美人鱼》《火星没事》《九层妖塔》等。直到最近《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出现,真正的硬科幻国产电影才算正式诞生。这一划时代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电影人在科幻电影的叙事风格和人文关怀方面为全球电影贡献的一份力量和成绩。

一、双重叙事结构:虚实相生,重点在实

科幻类型电影是将符合科学原理或科学推理的幻想,通过电影语言呈现在受众面前,在此基础上展开特殊的叙事。所谓特殊的叙事,即指在经典叙事主流之外的叙事风格。“21世纪的好莱坞科幻片开始进行大量现代叙事的尝试……在结构上不再是传统的线性封闭式叙事,而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与开放性。它突破单一与封闭,走向一种更为多样和开放的迷宫般的复调式叙事。”(1)关于科幻电影的特殊叙事,详见钟锟.二十一世纪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国内科幻电影在叙述上继续和发展了这样的复调式叙事,以平行叙述和反复交叉叙述为主。《疯狂的外星人》开头和结尾的纯太空空间叙事部分,与地球上发生在美国和中国的故事的交叉叙事;同时,美国和中国的故事也在电影的前三分之一处处于平行叙述状态。《流浪地球》的叙事层次则更加复杂,位于故事主体的地球故事与位于地球空间以外的国际空间站处于平行叙事;而地球故事本身又分为地球各个城市的地下城与地球表面两个空间叙事。地表故事线里面又分为以小人物和主人公之一刘启为代表的亲情线和以国际救援队CN171-11为代表的救援线。这几条故事线索则进行了较为复杂的复调交叉叙事,使得整个故事框架更加恢宏壮阔。

虚拟现实的科幻电影打破了真实时空与虚拟时空之间的界限,出现了双重甚至多重空间的叙事,这固然是其独具魅力之处,但创作者并非简单地讲述主人公在虚拟空间中的故事,而是通过在幻象叙事中揭示其深层的审美功用,即所谓故事叙事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虚实相生,重点在实”。《疯狂的外星人》表层结构叙事讲述的是啼笑皆非的跨物种对决、别开生面的中国海边城市里的“星球大战”。即“天外来客”的意外降临,打破了耿浩和大飞两兄弟平静又拮据的生活,而神秘的西方力量也派出“哼哈二将”在全球搜查外星人行踪,双方都没有想到“天外来客”竟然意外地将地球两端人们的命运奇妙地连接在了一起。而这个故事深层的结构则是主人公对自我身份价值从迷茫怀疑到追求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人物内心成长的故事核,坚实而感人,只不过穿上了一层神奇梦幻的衣服罢了。《流浪地球》在地球与木星的对决中,解决的是人们在绝望中是否还能怀有希望的深层内涵,生存如此,亲情也是如此。这些电影的多重复调叙事结构,虚实结合,使得观众在观影中不知不觉与主人公一起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和人生,也彰显了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科幻电影人文关怀的独特追求。

二、从小人物出发的强现实主义叙事追求

科幻电影发展到21世纪,其叙事风格与经典电影叙事相比,已经出现了很多改变,其中之一就是电影的主人公从神话英雄向小人物英雄的转变。卡梅隆在21世纪执导的科幻电影最能代表这个变化,例如在《终结者》系列中主人公莎拉从一个普通的、天真的小姑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阿凡达》中主人公杰克在成为阿凡达之前,遭遇挫折而坠入生活的谷底,收入也仅能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既麻木又渴望能对现有生活进行突破。科幻电影的科幻冒险历程充分地释放了制作者和观众的想象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现实的情境,而剧中的小人物审美趋势,则又会时时地将观众拉回到现实空间,反观自己的生活,拉近电影与现实之间的距离。[2]而当下的国产硬科幻电影则对小人物英雄有更进一步向前发展的趋势。

首先,这些小人物“更弱”“更小”。《疯狂的外星人》中耿浩和大飞的生活几乎不能自给自足,演出没有观众,需要找人帮助投资继续生活;《流浪地球》中的刘启和朵朵还是两个学生(朵朵是中学生,刘启是实习生),生活还需要姥爷照顾。这些小人物比普通人的境遇更不幸,也由此带来了观众对人物身份更大的认同,同时也使剧中人物的成长更加险象环生,更具有广阔而丰富的空间。因此,齐格蒙特认为不可靠性、不稳定性和敏感性是现在生活状况的最为充分伸展的(也是最被痛苦感觉到的)特征。

其次,这些小人物“更主动”、更具有“韧”性。《疯狂的外星人》中耿浩面对投资人和唯一的好兄弟大飞的讽刺揶揄没有改变自己的职业梦想,当外星人意外出现时,主动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活,把外星人当作猴的相似物种,像训练小猴欢欢一样训练外星人表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外星人与人类的冲突;《流浪地球》中人物的主动性和韧性则更明显,故事的全部基础就是刘启和朵朵兄妹二人不满足北京地下城的生活,偷用姥爷的“驾驶证”通过蒙混过关的手段来到地球地表,主动进入故事一连串的危机当中。科幻电影的魅力就在于营造非现实的生活场面与行为方式,也就为主人公变身英雄提供了可能。[2]可以说,这些小人物性格中的主动和坚韧,以及故事始发点人物境遇的弱小,为他们成为小人物英雄提供了更大可能。这种超强的现实主义叙事风格,给观众带来了亲切感、认同感,也充分体现了新一代国产电影工作者可贵的人文自觉。《疯狂的外星人》导演宁浩曾对媒体说过,“更重要的是通过新技术,依然去展现本土内容,依然以小人物视角去呈现本土化烙印”。

三、电影美学的新贡献:中国化叙事风格的输出

好莱坞不同题材的科幻电影都有其固定的叙事架构、商业元素、情节模式等,例如“诞生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变形神话、救世主神话”(2)关于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的分类,采用了韩福龙.科幻电影中的神话诉叙事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0。等。在这种强烈的戏剧化叙述中,科幻电影往往也包含多种文化意义,例如“救世主文化、领导者文化”(3)关于好莱坞科幻电影文化意义的分类,采用了江晓原.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05):1-7。等,这其中大多构建着美国式的梦想和神话,凝聚民众力量,形成了典型的美国文化的输出方式。例如《蝙蝠侠》《蜘蛛侠》等电影都是“个体英雄成长记”,通常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情节,赞颂的是平等、自由和个人英雄主义思想。

国产科幻电影凝聚的是一种与西方救世主神话和文化完全不同的东方式的电影梦,其主要表现之一便是在人物谱系中呈现出与好莱坞科幻电影完全不同的面貌。

首先,国产科幻电影摒弃了人物二元对立的简单设置。好莱坞的科幻片往往遵循传统剧情片中对正反人物的设置和对比:好人对坏人、进步对落后等。但国产科幻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明显的一号反面人物和反面力量,矛盾的双方普遍是突发的独特的戏剧情境所规定的,所有的人物都是在应对这样的变化,但应对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选择,而不同选择成就了不同的人物。例如在《疯狂的外星人》中,与耿浩和大飞构成故事表现张力的西方神秘组织,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商业目的寻找外星人而已,当外星人被找到了之后,他们之间的危机立即解除,但故事的高潮还远远没有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了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发展到外星人与人类(西方人与东方人)共同矛盾的升华和变化。《流浪地球》中的地球即将撞击到木星进而毁灭的生存危机,也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更带有人类的自我投射和自我反思,以及生态批评和末世启示的意义,因而没有绝对的反面力量。这样情境—选择—人物的脉络无疑使故事的叙事更立体、更复杂,也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

其次,国产科幻电影摒弃了个人英雄主义,而选择了群像作为主体。例如在《疯狂的外星人》中,主角不是耿浩一个人,而是耿浩和好兄弟大飞,还有他的好伙伴小猴欢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流浪地球》中写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个人英雄,而是十几个人物组成的几个人物群像的集体。相应地,它所带来的悲剧情节点,也不是超级英雄个体陨落的一个瞬间,而是不断出现的“理性的”“科学的”牺牲,更显出多个情节点。这些情节点,主次分明,在相互交织进而制造了充分的纠葛后,很好地展现了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3]这也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中国式浪漫情怀相结合的悲剧归宿。这种精神是东方式的哲学体系和世界观所派生出来的选择,为全球科幻类型电影注入了东方哲学思想。

做过300多部科幻大片的美国特效公司问《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为什么你们的故事没有美国大片的超级英雄,不是一两台发动机坏了,一个超级英雄去救援,而是5000台发动机坏了,5000个救援队去救援?”郭帆回答说:“中国有一种精神,就是集体主义精神。讲究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讲究大局、讲究牺牲、讲究合作。”这正是这部影片的文化核心和民族立场。因此,国产科幻电影崛起的意义不在于要与好莱坞一决高下,而在于其对全球科幻电影美学做出了新的贡献,即“中国式英雄电影的独特叙事”所带来的文化自信和充满魅力的民族表达。

此外,国产硬科幻电影的崛起和突破还为全球科幻电影在故事叙事高度上树立了新的标杆,突破了21世纪科幻电影由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新的叙事困境。

首先,进入21世纪以来,科幻电影在寻求自身叙事突破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弊端。有的出现故事叙事的混乱,例如邓肯·琼斯执导的影片《源代码》(2011),导演精心设置了种种线索来考验观众对电影观看的细致程度。《洛杉矶时报》对该片的评价是“情节拐弯抹角,稀奇古怪,偶尔还超出预期”。有的出现叙事的严重弱化,例如,2016年上映的3D影片《X战警:天启》,《娱乐周刊》这样评价:“剧情乱成一团糟,人物角色也是多到令人困惑。影片的反派毫无特色,……影片的旁白总是起伏不定,剪辑也很烂,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本翻页读物,而不是在看一部电影。”其次,21世纪以来的科幻电影由于过度追求影像技术革新,进而产生了重影像、轻情节的新困境,造成观众对科幻电影由于过度追求特效而产生的审美疲劳。例如有影评人评价《X战警:天启》:特效堆砌,狗尾续貂。而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影片《独立日:卷土重来》(2016)虽然运用 IMAX 技术呈现了太空战等众多超大场景的画面,但故事已经完全沉没到了特效的海洋里。[4]

以上全球科幻电影出现的困境,一方面是电影工作者寻求突破的必然经历,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科幻电影在电影类型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国内的科幻电影面对国内外行业的诸多困境时,冷静而坚定地恪守住了科幻电影叙事的底线,并且把东方的世界观、科学观和美学观高度融合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扬长避短(应当承认,国内科幻电影在特效制作和科幻场面的设计方面跟好莱坞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取得目前这样的突破和成绩,连卡梅隆也在第一时间对中国科幻电影给予高度关注。(在《流浪地球》上映后的第一时间,卡梅隆通过微博向《流浪地球》剧组发出祝福:“祝地球的流浪之旅好运,祝中国的科幻电影好运。”)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外星人流浪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流浪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流浪的歌
外星人来了,谁当翻译?
遇见一只流浪猫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