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2019-11-15 08:32凡锐丽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幸福观人文素质

■凡锐丽/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幸福观是人类对幸福的认识,是他们对于什么是幸福、怎们去追求幸福以及如何去面对不幸所持有的态度和观念。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是一生的目标,幸福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其幸福观对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甚至还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幸福教育观的内涵

大学生在学习时,幸福观还未完全成立还处于一个树立阶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正确的幸福观决定了学生自身前途的良好发展,甚至还会决定国家前途,因此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笔者认为,对于幸福观的教育就是培养对幸福感知能力、对幸福的体验能了、对幸福的创造能力。促使人们能够积极、健康的看待生活,正确的追求幸福,以提高幸福的境界。对于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只是限定了其对象要是大学生,即是对大学生幸福观进行教育,其实两者在内涵上是一样的,都是教育正确的幸福观。对大学生幸福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自觉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性的幸福观,培养出学生们对幸福的感知、体验创造能力。促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乐观、健康的追求人生的幸福,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大学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大学生幸福观进行教育,培养 出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价值观。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使社会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距离,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之而来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不少高校学生存在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生活焦虑等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问题,甚至部分学生出现权利至上的错误幸福观,因此,要认真剖析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物质享受,忽略精神追求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到金钱、物质与幸福的关系,认为幸福不能用金钱衡量,金钱也不完全等同于幸福。但仍有不少学生把金钱当成幸福的源泉,追求物质享乐,由此滋生幸福感,即认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至上的幸福观导致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诞生。有学者调查发现,当问学生什么是幸福的时候,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就会很幸福。在他们眼里,金钱和物质享受凌驾于精神追求之上,只有金钱才能产生出幸福。

(二)注重物质享受,忽略幸福创造

习近平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笔者在调查时发现,不少学生认为幸福是靠自己劳动创造出来的,外在体现为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将出身不好、没有一个有钱有权的父母作为衡量幸福与否的指标。这些大学生对自身家庭条件、学习环境的依赖性过大,缺乏对自我幸福观的教育,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善于将自身特长展现出来,就导致了他们认为只有在享乐中才能获得幸福,把劳动和学习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找不出幸福感,如果他们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则时常表现为全身而退,满腹牢骚,缺乏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只能将幸福观单纯地归结于物质享乐中去。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

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内容原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构成多元化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幸福观在某种意义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面对同样一件事,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总会发现生活向善的一面,时常感觉是幸福的;消极、悲观的人却牢骚满腹,总盯着事物不好的一面,时常感觉是不幸的。拥有积极生活观和价值观的人广泛认为,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能让人感到幸福,而持有消极态度的人,则时常埋怨生活的不公,悲观的面对生活。除此之外,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追求等也会因个体差异影响到幸福观。

(二)外部原因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外部主要原因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社会上,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竞争、道德滑坡的现象,无疑对大学生的幸福观造成了巨大的冲突,不少人为了追名逐利而不惜亲情友情,甚至为了私利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侵蚀,崇金拜金,丧失诚信,信仰动摇,对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塑造造成了恶劣影响。学校教育方面,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习得知识,更是为了育人,不少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格、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造成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升缓慢,不利于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引导。

四、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措施

(一)加强精神幸福观教育

精神幸福观就是超越物质享受的层次获得幸福,站在精神层面这个高度上来体验幸福观教育。大学在进行幸福观教育时就是让学生明白幸福是创造出自己主体精神的愉悦。但是有又要将快乐区分开来,幸福要与真、善、美等价值追求的超越性联系起来,没有精神参与幸福实际上就是快乐,而不是幸福。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精神幸福观的教育,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幸福的真谛在于精神幸福,在于实现自己意义和价值。只有实现了自己的精神价值和意义,才能超越低品质的幸福,实现真正的幸福。

(二)加强过程幸福观教育

过程幸福观与结果幸福观比起来,前者能够将幸福看成是一个永恒追求和不断实现的追求,在追求幸福过程中实现一个小目标就会实现精神幸福,这就是过程幸福观。高校在教育学生幸福观时,要加强对过程幸福观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在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幸福并非是在结果中享受自己的幸福。让学生们明白在追求幸福的艰难奋斗过程中,虽然不一定会取得成功,但是他们可以在追求幸福的途中实现自己幸福,以促进学生及时对幸福的理解,加强学生们的幸福意识。

(三)拓展大学生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学实践教育是指以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来教导学生,其本质是一种参与式教育。教师运用实践教育加强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幸福和发展幸福的形式。幸福不仅仅是在认知领域给人创造幸福,更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幸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把幸福的认知转化为对幸福的体验,并且在实践中教导学生把幸福的体验固化,实现个体对幸福的整体把握。

(四)加强中外幸福观教育结合

现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中外文化也在不断交融。将西方文化幸福观和中国幸福观的相互结合,对中国大学生世界观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加强对教导学生吸收中外传统文化中幸福观的精华内容,培养出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科学合理的幸福价值观。

(五)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最基本、最根本要求,其他素质的形成都是在人文素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人类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幸福观教育时除了要加强幸福观的理论教育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人文素质培养。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幸福感。高校在进行教育时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加强学生对人文素质培养。此外高校教育还要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增设人文社科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也可以积极开展关于人文素质的学术报告、理论宣传等活动,在学校内形成一种浓厚的人文文化氛围,促使大学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

(六)加强自我教育实现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幸福观时除了学校的自我灌输之外,还需要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高校在外在条件有保障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要坚持学习,帮助学生们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们去进行创新,引导学生们在调整人生目标之中追求自己的幸福。教导学生除了学校要教育学生培养自身人文素质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去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帮助学生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之中提升对幸福的感悟和创造能力,进而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五、结语

人人都往和追求幸福,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感的获得要以人们的认知能力为基础,还需要配合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因此,高校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们幸福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给学生们关注幸福理论思想,引导学生们形成积极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形态,进而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猜你喜欢
幸福观人文素质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人文社科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