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发展

2019-11-15 07:32
长江丛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必定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初的欧洲,后经过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阐发、传播,展现出看似各异的理论形态,那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理论成果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始终围绕“人的解放”这一理论主题展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赋予“人的解放”以新的时代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完整性

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与之对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取得了新的飞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 世纪中叶,正值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力一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创造物质财富的力量,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面对这一极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决心寻找并创造一个属于工人阶级的新世界,并最终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找到了实现无产阶级包括全人类解放的道路。马克思去世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列宁通过分析得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进而发起了十月革命,俄国民众首先获得政治解放。俄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正如他告诫后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马克思主义所归纳的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历史的、具体的,脱离马克思主义整体、脱离具体实际的照抄照搬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被先进知识分子视若珍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人带领中国人民首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自此成为国家的主人,踏上了实现政治解放的征途。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牢牢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命题,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极大解放、发展了生产力,迈出人从自然界获得解放的关键一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一步明确了共产党人在实现人的解放中的引领作用。“科学发展观”重点解决“实现怎么样的发展”等问题,都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发,更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论是对‘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的强调,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的强调,以及“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等等,都遵循了“人的解放”这一主题。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下“人的解放”的具体表达

人的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追求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层面。曾经,为了更有力地批判杜林,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论断,正如恩格斯强调的那样“希望读者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唯物史观的发现,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恩格斯满怀信心地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伟大的、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恩格斯在这里提及的 “最伟大的革命远景”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必定会冲破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束缚。在新科技革命的带动下,当今时代的生产力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推进,在新时代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好、更快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片面的,马克思称之为“异化劳动”。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理应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却“异化”为压迫人的一种存在,“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露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推崇劳动,关注劳动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让劳动真正体现人的价值,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度重视,面对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凸显的各类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决策的可行性方案,对于实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其提出迄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科学理论的性质却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才得以实现。恩格斯曾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遭受贫困的现实,而且找到了破解之道,这就使得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逻辑必然性,而且具有实践必然性。

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取得国家政权是实现人的政治解放的第一步,当然这里的革命既指暴力革命也不排除和平演变。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获得了政治解放,在新时代,人民对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需求是对获得政治解放后的更进一步的渴望,新时代背景下人的政治参与度需求更为强烈。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断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时代表现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当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三、“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的贯彻运用

整体性方法的运用是马克思认识和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关键环节,缺乏整体性的考察视角和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实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不论是在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研究,还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事实的分析,均运用了整体性思维方法。整体性方法也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时所采用的最根本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时,并不是按照历史进程详细描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是始终秉承整体性原则,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由现实的个人按照某种规则所组成的具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为了更好地认清人类社会这个具有诸多组成要素的有机整体必须找到其中最为关键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组成要素,马克思最先发现了“市民社会”这一理解整个历史的基础,进而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出发点。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曾指出“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将整体性方法运用到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为了明晰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里既有农业、工业、商业等产业部门,也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社会关系,还包括其他要素等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有机整体。马克思基于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并进一步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隐藏在人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以最基本、最常见的商品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进而展开对包括货币、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市场、等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诸要素的研究。通过整体性分析方法马克思实现了从商品二因素到劳动二重性的抽象,最后直通剩余价值理论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不仅揭示了深深隐藏于资本主义社会物化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更是把这些物化关系置于人类历史总体进程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理解,明确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必将在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中被取代。马克思通过整体性方法找到了实现人类社会进步的钥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规定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继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像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