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最低要在学校、社会两个层面得到支持,方能保证“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拥有用武之地。进一步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于学生、院校、政府来共同打造。只是这其中每个主体如何扮演好角色,成为多元管理形成的“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2016年两会准时召开,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工匠精神”。彼时,作为一国总理提出这个概念,是基于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殷切希望,希望中国产品能够拥有强大的质量和内涵,在国际市场中进一步获得国外消费者的钟爱。工匠精神是时代需要,是确保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并能够在世界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工匠精神适合各行各业,是一种对产品质量和工艺的一种积极的期许,也代表着中国社会对中国制造的一种自信,更有作为中国手艺人的一种职业态度。以往工匠精神多存在于传统产品生产制造中,比如阿胶、苏绣、装裱、陶瓷、茶叶、传统雕刻等等,因为这些浸满了历史韵味的产品,自然而然用有一种古老的工匠内涵。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生产制造业,将这种工匠精神转移到大量的新型产品研发、生产当中,是确保产品质量,并实现良好的行业氛围的基本前提。而且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并能够在企业当中得到落实,是确保我国人才教育从传统的“毕业分配率”向“学科素养”以及“打造现代工匠”转变的基础。当然,笔者不否认,该精神成为主流必须要实现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工匠精神”虽然在社会中得到传播,并在一些行业中得到落实,然而对于我国教育的影响并没有预想的那般得到广泛重视,其在高职院校还处在理论阶段,只是在学术上进行讨论,极少有院校开始尝试这种人才培养模样,其主要有以下原因:
工匠精神是产品为核心的质量、工艺,思想为核心的职业操守在内的一种复合产品生产要求。而因为片面理解之故,很多院校将“工匠精神”定位在精神领域的一种对产品的忘我追求。他们因此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度”,超越了“度”,产品消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不仅降低生产量,对于销售也存在不利影响。正因为如此,高校不敢尝试这种教育模式,因为实现人才就业,保证其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这也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现实,即并非所有社会企业以质量为导向,更多的企业追求的是利润,至于制造利润的产品质量如何,并不被这些生产主体或者销售主体所重视。
工匠精神除了追求质量,还存在职业自我操守的锻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操守建立在其本人思想道德基础上。即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持续的道德引导,使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能真正地为“工匠精神”的树立提供基础。但是我国现阶段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系统,思想道德教育是比较薄弱的,教而不育成为常态。所谓教而不育,指的是教授学生技能,而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心理模式,使其成为有技术无道德的人,这样的人放在企业便是危险品,何谈为产品研发而不遗余力,为追求质量而牺牲自我利益?
傅贻忙和罗小玲在他们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创新现状调查研究》当中发放了1200份调查问卷,对于大学生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了解程度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对其非常了解的人群只占10.31%。由此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主体上就产生了极大的阻力。当然,也不乏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漠视。不过,在智能手机十分普及的今天,高职学生对和时代紧紧相扣“工匠精神”如此陌生,便可以看得出来其主观上对此的冷淡。
正如前文所述,社会企业给予“工匠精神”存在的土壤,才能确保后者在高职院校生根发芽。实现这一点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主导建立正确的社会人才需求导向、企业生产理念、品质消费观念,使得高职“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对接,实现人才供需平衡。换而言之,如果社会没有形成这样的就业氛围、经济氛围,高校的“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具有继续发展壮大的空间。其实,这也是陶行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的另外一种解读。社会是实现人生再教育的平台,只有其能够延续学校教育,并能够使得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确保学生学以致用。
其实,这也涉及到了教育改革,现阶段教育改革只是对学校教育而言,还没有将社会划入教育主体当中,这种教育改革将社会和学校割裂,使得教育改革成为一种“独角戏”。政府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就业接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笔者认为传统的以社会要求来制定学校的教学内容,并不利于“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而是需要通过行政部门狠抓产品质量,建立起社会“质量”意识来迫使“工匠精神”融入到社会生产中,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从高职向社会转移的关键。即社会关于生产的法治需要健全,相应的法律需要完善,执行部门需要铁手腕。
第一,对内对外积极宣传“工匠精神”。学校作为人才教育基地,必须要和社会接轨,同时企业有责任来影响社会意识。如果一味地迁就社会,以社会需求为核心,只会造成社会生产的落后。以“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其有必要通过学校的自媒体向社会灌输自己的理解,有必要让社会大众、社会企业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只靠政府去引导社会“质量”意识,不管从资本上还是影响渠道方面,都是存在短板的,学校必须勇敢地承担教育宣传责任,面对社会勇敢发声。
第二,积极地举办活动,增加学生体验。比如高职院校针对“工匠精神”开展辩论会,引起学生对此的关注,同时邀请社会企业参加这样的会议,能够起到舆论传播作用。又比如高职院校官网平台、微信平台、博客平台、微博平台都纷纷讨论“工匠精神”,讨论其对于我国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意义,通过粉丝来形成转载。学校也可以结合专业推出相应的产品制造、研发,调动学生参与热情,通过实际的活动来体验所谓的“工匠精神”,可以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画外音以及平实无华的镜头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内心,塑造其健康的“品质观念”“制造观念”和“产品观念”。
第三,丰富学术更要实现实践。关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论文很多,其中的一些建议也值得称道,但是却鲜有高职院校将这些理论和建议用在实际教学当中。所以要积极地鼓励高职院校去尝试这种教育模式,要从学生道德素质抓起,结合具体的专业来赋予其强大的技术以及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该有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社会当中不正确的现象有分辨能力,能够远离死读书,两耳要闻窗外事,要及时了解国家关于就业的政策,社会关于人才的要求。如果还是坚持过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最终只能造成行业歧视,自认为高人一等,自然不肯放下身段去积极地向前辈学习,这样的状态之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是以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引的产品观念、制造观念、价值观念,和自高自大格格不入。所以高职学生在学校、教师的主导下,能够积极地参与“工匠精神”各种讲座和学习,并能够不断地结合实际,对“工匠精神”予以自我丰满和充实,使得该人才培养模式和自己充分结合,以现代工匠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
高职学生应该积极地建立学生社团,以兴趣为基础,以实理结合为导向,以产品研发制造为特色,开展团内、团间比赛,使得社团成为专业课堂的延续,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各专业教师要给予这些社团支持,积极地走进学生,拉近师生关系,成为连接学生和学校的中间力量,尽可能为学生社团活动争取支持。笔者作为高职教师,对教师所处的位置进行综合思考,多次代表学生社团向学校提意见,大部分都获得了很好的结果,社团活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比如阶梯教室、多功能厅等场地支持,更有一些多媒体设备支持,使得社团活动如火如荼。
第一,不同培养模式间兼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比如“现代师徒制”“校企合作教学”“岗位式教学”等等,这些模式都可以和“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融合。比如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可以将学生送到企业当中责任心最强技术最好职业素养最高的老工人或者劳动模范身边,利用其特有的精神力量来影响学生。校企合作教学当中,校方可以选择口碑好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合作,从根本上保证“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拥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在岗位式教学当中教师则可以积极地将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产品理念、研发思想等融入,综合打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第二,和教学方法的兼容。课堂教学方法中有比赛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探究学习法等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和该种人才培养模式兼容。比如课堂上分组教学同时结合比赛教学,刺激学生的参与度,在活动过程中以质量作为影响要求,树立学生产品质量观念。而探究式学习方法,则可以让学生结合“工匠精神”去对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进行深层研究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工匠精神”能否进入高职院校,成为现代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取决于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和学生本人的学习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作为连接学生和社会的主体,需要向二者输出“工匠精神”,既要影响社会的产品质量观念,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要灵活地结合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实现“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的兼容性,确保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