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其所在的文化背景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前提。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一直侧重于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入,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当今日益增强的国际交流趋势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灌输本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大的意思。
文化生态学在1955年由美国人类学家Steward所提出。经过数年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学者对文化生态学理论也有了诸多的理解。作为一个跨学科理论,它主要“研究人、环境、文化三者组成的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延续下去的前提”。在整个文化生态系统中,人、文化、环境三种因素彼此不可分割,互相影响。这三个变量在彼此的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又可以保持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动态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保持文化的多元化,也要促进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双向输入,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生态的均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这个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人”,教学环境则是这个系统中的环境因素,文化主要包括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这几个因素互相依赖影响,并且每个因素都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则会影响文化中的教学环境的营造和英语语言知识与文化的输入,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输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然而,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目的语的文化输入,却忽略了文化生态中中国文化的输入,从而造成了文化输入失衡,破坏了文化教学生态环境的平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进行中国文化输出。很多学生对英语文化耳熟能详,而对自己的祖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或者不知道该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熟悉目的语文化,也要对母语文化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造成一定的误解并且增强双方对彼此文化的深入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近几年增加了汉译英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关于中国的文化、经济、娱乐、交通,科技等方面,如果学生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这无疑会降低学生在翻译部分的得分率,甚至会影响四、六级的过级率。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也是一门文化素养课。它的目标是培养一批既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又有着一定的人文素养的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化人才。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中国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交际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中国文化是有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从民族文化发展角度来说,中国文化是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它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不断融入国人的生活,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青睐有加,他们每年都热衷过圣诞节、情人节,对很多外国节日与文化知之甚详,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表达端午节、清明节的由来和人们的风俗习惯;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描述中国的灿烂文明,又或者在交流过程中表达词不达意,令人费解,造成了文化冲突。在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必须以语言作为媒介,以良好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但是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无疑阻碍了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无形中削弱了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增加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主动、积极的交流,而不是作为被动的交流者,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之光传播得更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教育是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的一项教学活动。
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一项非常必要且紧迫的任务。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此项任务应从人、环境、文化三方面着手,即,从教师、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和文化输入几个方面入手,各个因素互相促进、协调,以期能够有效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将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比较,求同存异,形成二者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跨文化语言交流能力,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多元化人才。
在大学英语教学这个文化生态系统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文化的传递者,肩负着比以往更重的使命。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教育理念不断进步时代,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对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师是平衡文化教学生态环境上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了培养学生的跨交际能力,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语言知识素养,而且要兼备深厚的文化积累,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提供一泉“活水”,才能为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因此教师也要定期进行中国文化方面的培训,参加中国文化活动,听相关的讲座;学校应与一些文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校企合作模式,并指派教师到这些机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实行目的语和母语文化的双向灌输原则,使二者在教学中齐头并进,保持教学生态中文化多样性,并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两种文化融合在英语教学中。保持教学文化生态系统中每个因素之间平衡,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和文化的双重发展。教师在输入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通过比较、对比将两种文化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敏感度。在进行两种文化输入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输出、传播,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强调目前的国际交流趋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中国文化渗透
有趣、有效、丰富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这也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中国文化输入部分。这部分教学也应该采取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增加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用英语为媒介来输出中国文化的能力。
首先,以现有教材为基础,挖掘其中潜在的文化信息,在此基础上适量地进行两种文化的双向输入。或者课前对学生布置有关此文化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课后搜集资料,以PPT、对话、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对两种文化进行呈现和输出。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学生作为主动的参与者,既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和语言文化的信心,也能够进一步地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的第二单元Loving Parents,Loving Children这一单元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话和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表现中英文化家庭教育的异同。又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四册的第五单元Why Culture Counts中,学生可以采用陈述、PPT展示和对话的形式来体现日常生活中中英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差异,既生动又形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两国文化做双向的输入和输出,保持文化生态教学中文化环境的平衡,不断地增加中国文化储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中国文化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以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形式建立有效的跨文化学习交际平台。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中英词汇来体现两国文化差异。例如,在汉语中对于亲属的称谓,叔叔、伯伯、舅舅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对应的词汇uncle;婶婶、阿姨、舅娘等对应英语中的aunt一词,因为在英语文化中,亲属之间关系比较淡薄,而中国人比较注重亲情。把词汇与文化充分融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此外,《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每一个单元的课后翻译练习都是以中国元素为主的,在讲授翻译的同时可以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和输出。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课后翻译练习是有关丝绸之路的,教师可以先进行相关中国文化的输入,之后进行语言和中国文化的输出练习。在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又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下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最后,创建第二课堂,丰富中国文化学习氛围。文化教学生态中的环境就是指教学中的文化氛围,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努力营造良好的两国文化输入和输出氛围,在课后也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中国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邀请外教以讲座形式分享个人在中国的跨文化体验,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品尝传统特色美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建筑,从而更好的理解祖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文明。学生关注民俗的同时,提高了中国民俗英语表达的实际运用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目前,在大学英语实际的评估体系中并没有有关中国文化的过程性和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学生无法对自己所学到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教师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地反馈。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可能会因此逐渐冷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评估体系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中国文化的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估比例。譬如,在过程性评价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口语类话题陈述和讨论,在形成性评价中添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部分考试内容,增加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的文化生态教学中,应保持教师、学生、生态文化环境、中国文化与目的与文化之间的平衡,注重两种文化的均衡输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注释:
①蒋颖.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