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黔南水族村落传统梯田农业嬗变原因探析
——以羊福上排外村为例

2019-11-15 04:09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黔南州人民医院党政办
长江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水族村落村民

■王 坤 吴 海/.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黔南州人民医院党政办

“梯田”,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宋的《骖鸾集》中便有记载。作为中国史上悠久的农业文化之一,梯田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有关改造坡耕地及治理水土的耕作意识体现。贵州省黔南三都县羊福上排外村,是黔南地区少数原始的水族聚居村落,这种耕作意识表现出了当地水族村民“因地制宜”的耕地改造思想。在上排外水族村的历史中,梯田农业更一度成为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现今黔南水族的梯田农业正逐步走向衰落。因此,厘清其历史及衰落原因便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一、羊福上排外村地理与来源

(一)羊福上排外村的地理位置

“羊福”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北角,地处东经108º5′至108º13′,北纬 26º1′至 26º5′之间。境内属中低山峡谷地貌,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多梯田。从地理位置上看,羊福与黔东南州雷山县达地水族乡接壤,属于典型的州际区划地带。上排外村位属羊福东北角,与雷山县隔山而望。村中村民全为“水族人”,属于典型的“全水族聚居村”,农业类型则属于典型上下交错型的“梯田农业”。

(二)羊福上排外村的历史来源

在厘清其农业历史及其变迁原因之前,首先需要对村落历史及来源进行梳理与研究。

关于上排外村的历史来源,笔者实地调研之时由村中一位王姓居民及杨姓居民处获悉,其村大概于清代由于祖先躲避战乱而由别处迁徙而来,进而兴建成村。其中,杨姓村民还言道:“其祖父于2000年左右去世之时,已有95岁左右,而村落在其祖父时早已兴建。”随后,在杨姓村民的带领之下,笔者来到其家中,见到了其族谱,其中也记载了“其支系是清代由雷山县迁徙而来”。为此,笔者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

首先,杨姓村民祖父于2000年逝世时,已有95岁,换言之,其出生年月至少可推至1905年,即清代末年。换言之,其村于清代末年是存在的。这与其族谱记载,也是大致吻合的。

其次,针对“上排外村因躲避战乱而迁徙成村”的说法,笔者进行了考证。据《三都水族自治县志》记载:“清咸丰四年(1854),上江罗光明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于都江、三脚、八寨、丹江等地秘密传播斋教,组建义军,准备起事。另据《雷山县志》记载:“达地曾是清咸丰年间上江斋教军首领余老科(人称余王爷)等聚众反清之地。”《雷山县志》亦载:“同治七年(1868)年,大平山黄号军(斋教军)首领余老科因部率泄露军机,大坪山被破。”从地理位置上看,雷山县达地乡与羊福上排外村接壤,同时大坪山也位处雷山县达地乡之中,因此上排外村因躲避战乱而迁徙成村的言说,当是可信。

其三,在人类迁徙过程中,战乱时期的村民极有可能由临近地区迁徙而来。而与上排外村临近的只有雷山县达地、永乐二乡。从民族成分上看,永乐乡水族人口截至1987年仅6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0.97%。而达地乡水族人口截至1987年2922人,占总人口的35.33%。由民族占比情况来看,上排外村由永乐迁徙而来的概率是极小的。

故而,据笔者考证,羊福上排外村应是清同治年间,因避“斋教起义”,由雷山县达地这一地区迁徙而来,进而兴建成村。

二、清代以来上排外的梯田农业状况

(一)清末上排外村的梯田农业

上排外村于清同治年间兴建成村。当地世代皆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兴建方式多为依山垦种的“梯田农业”。由于上排外村处于半山之间,附近并无大面积平地,因此农田多为“上下梯错”的模式。据笔者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上排外村的“梯田农业”体现了当地的地理特色,为典型的“户田共生”模式。即:户外伴生农田。而耕地则多位于较远的山区之中。

从农业产出品上看,当地的农业产出品多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同时种植一定量的“棉花”。据当地村民言讲,清朝时,村中农业较为兴旺,达到户户耕地垦田,产出之物亦能满足村民自身的需求。当地的农业产出品多以“水稻”及“玉米”为主,同时辅以一定量的“棉花”种植。而这几种农业产出品的作用也各自不同。水稻、玉米主要供村民日常消费,而余下的次一级作物则主要进行零散养殖,棉花则用作生产简易布料为主。笔者在当地一杨姓村民家中,见到了其祖辈传下的一台简易棉花加工机器。该机器为长方形木质结构,形似“椅背”,上下以木条固定,机器一边有一手柄,中间为一铁条及木条紧密构成,一边装有布袋,用以收集棉花产成品。用法为:从机器一边塞入棉花,通过摇动手柄,将棉花压制为条形,落入布袋之中。之后再进行简易纺织。在清末时期至解放之前,这种机器为村中居民所需布匹的主要加工机器。村民也不会从外地购入布匹制作衣物。由此不难看出,清末时期的上排外村为典型的“自给自足”村落小农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对外贸易的价值并不凸显。另一方面,上排外村地处深山之中,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农业生产力及农业产出品也极少对外输出。再加上清末时期,当地村民因为受战争及天时的影响,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对农产品的贸易也极为限制。因此,村民对于村落的农业及产出品是极为看重的。

同时,这种“户田共生”的模式对村落的水源有极为严格的要求。村中水源不仅需要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还须供养户外农田。因此,村中耕水来源主要为两种:一是降水,二为人工引水。据笔者调查,上排外村的水源除却自然降水之外,还有人工屯水。村中现存两口清代兴建的古井。据当地村民言讲,这两口古井在清代建村时,水源极为丰富,不仅可以满足村民的日常所需,还能在天旱之时作救急之用。因此,在建村之初,村民不仅重视保护人工水源,同时更注重引水灌溉。这也是上排外村“自给自足”的村落小农经济得以维持的重要原因。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排外村的梯田农业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排外村的“梯田农业”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表现在当地固定水源的逐步消失。据笔者调查所得,上排外村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水源便逐渐开始衰竭。究其原因,不乏有历史原因在其中。据《三都县志》记载:“1958年全县掀起大办钢铁运动高潮,抽调农村24000多名劳动力参加烧木炭、运木炭。”而在1976年,县内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收回超过政策固定的自留地、开荒地3800亩,办集体企业43个,社办林场32个,大队办林场12个。由此上述记载可以看出,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三都全县对于林业资源的开采便已然呈现过度的趋势。而羊福上排外所在的山区,林业资源极为丰富,在当时的影响下,自然无法避免。众所周知,“水井”等人工屯水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山林本身的储水能力。林业资源的减少,必然导致山林储水能力的减弱。由此,上排外村水资源的匮乏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因水资源的减少,导致了上排外村的“梯田模式”开始发生转变,由“户田共生”模式逐步转变成为“户、田、地共生”模式。即将部分“农田”转变成为“耕地”。这种转变,一方面使得“水稻”产出减少,再加上当地交通的逐步完善,使得村落的村民开始逐步开始购入外来“水稻产品”,从而迫使当地的“自给自足”的村落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转变为“半开放式”的经济模式,直至转变为现在的“完全开放”经济模式。另一方面,生产资源的日益匮乏,导致村落大量的生产劳动力外流以“另谋生路”,以致出现现今的村落的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出现了大量的“荒地”。

其三,村落的现代化也使得上排外村村民逐步放弃了传统的劳作农业。随着当今社会村落现代化步伐的加深,村落的居民不再将祖辈传承下来的避战、耕作等观念作为单一的生活观念,他们更多的是在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村民对于自身的思考,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使得村落赖以生存的“梯田农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年轻生产劳动力外流,导致村落的生产资源出现断层现象,出现了大量的“荒地”。而这些荒地却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规划和资源转换,导致了农业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是影响了村民的归属感。据笔者调查,村中现存除却老人和孩童之外,凡年壮者都在外谋生。这些出门在外的劳动力即便是族中的传统节日也极少回来参加庆典活动。而村中认识本族文字的人也日趋减少。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村落凝聚力日趋下降的表现。

三、上排外村传统“梯田农业”嬗变原因

(一)自然环境的变迁

羊福上排外村自清末建村开始,经历了上百年的变迁之后,其自然环境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林业资源的明显减少。

在清末时期,羊福上排外村的森林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据《三合县志》记载:“三合县邑动植兼备,尤富于矿利”。由此可见,清代整个羊福乡的林业资源储备是及其丰富的。在林业垦伐方面,也并不过度。作为羊福下属的村落,上排外村的林业资源也是可观的。在充足的林业资源下,类似“水井”这种人工储水源的储水量也是足备的。在这种情况下,羊福上排外村无论是人工饮水还是农业用水,都能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羊福的林业资源储备也在急剧减少。据《三都县志》记载:“1984年-1985年森林资源二次清查结果表明,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20.35%(含灌林)。”而羊福乡和上排外村作为三都县的下属行政单位,上述的统计结果也必然涵盖其中。由此可见,直到20世纪80年为止,上排外村的林业资源已然极大减少。

林业资源的减少,必然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水资源的储备。而对于上排外村这样一个传统的“梯田农业”村落而言,水资源的减少,无疑迫使村落农业开始发生转变。因上排外村地处深山之中,这种转变更趋向于使大量村民被迫放弃土地,转而以其他方式获取生存资源,其传统的“梯田农业”也必然走向衰落。

(二)城镇化思潮下土地属权变更的茫然

“城镇化”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对于羊福上排外村来说,这种城镇化的思潮不仅受外来思潮的影响,更表现在村落居民对“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属权变更的茫然。

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村落村民对于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收入日趋不满。这就迫使当地居民放弃传统农业,转而进入发达城市获取生活资料。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生产劳动力外流,村落传统的“梯田农业”也无力为继。

其次,在城镇化思潮的影响下,村民对“传统农业”的心理也正发生着变化。据笔者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政府正在兴建一条通过上排外村的大型公路,借此将羊福乡与雷山县达地乡连接起来,以便发展当地经济。而这条公路,需要占用到上排外村多数村民的土地。对于此,当地村民一直持有保留态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让渡土地权利之后生存问题的担忧。从本质上来看,这种担忧是当地村民对土地属权变更后的茫然。在“经济发展”的思潮影响下,土地属权发生变更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改变的结果,迫使村落居民开始对自身出路进行重新思考,从而使他们对传统的“梯田农业”产生了怀疑心理。多数村民在“思考”与“怀疑”的双重影响下,开始主动放弃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变为对“政府政策”的等待与观望。而这种微妙的心理转变,使得村民在无意识中进行等待,从而导致了当地“梯田农业”出现荒地现象。

(三)村落经济模式的转变

由上面论述可知,清末上排外村的经济模式为典型的“村落小农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的影响下,当时的村落居民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中,贸易的需求和作用并不凸显。

然而受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上排外村的经济模式也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村落小农经济模式”变成“半开放式经济模式”,直至变为“交易型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不仅反映了上排外村受社会进步和村落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更显现出当地传统“梯田农业”衰落的原因。

这种转变主要反映在村落居民在农产品方面的贸易观念的转变。清末时期的村落居民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及出于对自身的保护,村落农产品极少对外输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大量的外来品进入当地,当地村民也开始对外输出自身的农产品,从而换取外来的商品。这种变化最直接地体现在当地村民对“赶场”这一集体商贸活动的重视。

四、结语

“梯田农业”作为当地水族人民传统农业文化之一,其不仅体现出当地人民“因地制宜”的生存思想,更反映出了当地人民对于村落的观念。羊福乡上排外村作为黔南少数原始的水族聚居村落,其“梯田农业”的衰落不仅反映了清代以来社会发展思潮对当地的影响,同时显现出了当地地理环境的变迁,更凸显了当地居民对新政策下“再思考”及对于自身出路的渴望与探索。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羊福上排外村居民开始放弃传统“梯田农业”,转而进行获取新的生活资料,从而导致了村落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日趋下降。

基于此,上排外村传统“梯田农业”的衰落,不仅是历史行政强制下的结果,也是当地居民迫于环境压力对自身出路的“再思考”,更是黔南地区以“梯田农业”为代表的水族原始村落所面临的困境。

猜你喜欢
水族村落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民族文化有传人
上帝的水族馆
水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