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利/云南师范大学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大片领土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也搬至重庆。为了取得这场持久战的胜利,国民政府决定对西南和西北等抗战大后方进行开发建设。由于西南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对于西北较好。因此,西南地区成为经济开发的重点。云南省作为抗战大后方和国际交通要道,发展经济支持抗战责任重大,于1934年决定成立省经济委员会,进行经济开发。桑蚕业一直以来都是云南省的农村副业,于是经济委员会先做示范,设立了长坡蚕桑生产农场、蚕桑集体农场、云南蚕丝公司、云南蚕业新村公司等一系列组织机构,从事云南省蚕桑业的开发。由此全面抗战时期云南的桑蚕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这种繁荣是昙花一现的,既有战争局势的促使,也有云南自然环境的因素作用其中。
丝的来源可分为养蚕和种桑,所以丝的产量、质量与产区要满足两者所需要的条件。蚕的生长与桑树的种植都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并需要一定的人工。据多年观察,桑树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二十五至三十七摄氏度,除此之外,桑树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才能较好的生长发育,对土壤的要求不算高。蚕是一种变温动物。湿度较低、有一定昼夜温差更适宜蚕的生长,一般育蚕室的温度保持在二十五至二十八摄氏度为最适宜。湿度以百分之六十至八十最为适宜,太干或者太湿,都不利于蚕的生长。云南地区地处低纬度,高原山地较多,受季风等因素影响产生了云南独特的气候,如季节性不明显、即季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干湿季明显,垂直气候显著。云南地区降水充足,多数地区降水量在一千毫米以上,光照时间长,绝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达两千一百至两千三百小时,且因海拔高,光照质量好。从基本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来看,云南具有种桑养蚕的基本自然条件。
抗战爆发以后,江浙,两广等传统桑蚕发达地区相继沦陷,桑蚕业被迫转向西南地区,先进的桑蚕养殖技术也随迁滇的桑蚕人士带入云南,云南地区的桑蚕业由于这种空间的被迫转移而出现了一时的繁荣。江浙两省,近代以来,在国内受到经济压迫,国外因日本丝的倾销,已经非常衰落。这样不仅在丝的生产上,而且在丝织品的销售也为云南地区创造了许多便利的条件。
1938年,云南蚕桑改进所和蚕业新村股份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桑蚕业的推广区域进一步扩大。四年后,全省的产茧量达四百二十三吨,同年在保山、楚雄、蒙化等县也设立了蚕业推广区。桑蚕业的推广工作主要有培育、推广桑苗及推广改良蚕种。1939年,蒙自草坝地区建立苗圃,面积达二百六十亩,共培育桑苗三千余万株。此外,云南的其他地区如楚雄、保山、昆明和弥渡等地,也存在着大小不一的桑苗圃,每年可产出桑苗四千五百万余株,这些桑苗不止供应给刚创办的蚕业新村公司,同时也向民间大量推广,并且派遣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1938年至1945年,共有一百七十多万株桑苗推向民间。1939年,在昆明设立长坡蚕桑生产农场,主要工作为制种育蚕,在楚雄、草坝、保山都设有分场,并且已经育出新的蚕种,新种产丝量较土种增加一倍,得到广泛认同。1940年,改良种开始在大姚、永胜、保山等十四个县推广,两年后以达三十七个县。据统计,一共发放一百一十六万公分改良蚕种,改良蚕种所生产的生丝约有三千三百担。1938年4月,中央农业实验所在云南成立了工作站,根据当时云南省的具体情况,主要工作针对五个方面,包括稻作、病虫害、蚕桑、棉作及麦作。同年十二月,蚕桑改进所于云南成立。省政府与中央共拨事业费三万元,于河口、昆明两地播种蚕籽。从四川购买蚕种一万张和五十万株桑苗,并成立蚕桑生产农场,位于昆明长坡,占地一千七百亩,并设指导所,指导农民种桑养蚕。
抗日战争后,我国领土相继沦落敌手,江浙桑蚕业发达地区经济遭到破坏的同时,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西南地区,云南也不例外。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成为大后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进入云南的军队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入驻云南的军队不止有中央军,还有一定数量的美军,总数达六十多万人。除此之外,平民百姓、学生,企业机关、技术人员也大量迁到云南,以避战祸,致使短时间内云南的人口迅速增加,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也产生了更多的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桑蚕业的发展。其次由于战争导致的道路封闭客观上给云南桑蚕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全面抗战时期,云南通往越南、缅甸的道路陆续被敌人封锁,本来物资匮乏的云南顿时陷入困境,只能将目光转向自身,以期自给自足。这一时期,云南地区的各种经济作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桑蚕业较为明显。
全面抗战时期,经济学专家张肖梅认为,云南的气候不仅适宜种桑养蚕,且一年能养蚕四次,并均能丰收。蒋君章也认为云南的气候和土质适宜发展桑蚕业,且交通日益方便,外销不成问题,只要改良技术与方法,云南桑蚕业的前途无量。时人的设想多与二人相同,这对云南的桑蚕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34年,云南有三十二个县有桑蚕业的存在,有养蚕户九千七百三十七户,年产仅一百四十四担生丝。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丝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因此,有些从江苏、浙江两省迁入云南的种桑养蚕或以此为生之人便想利用云南优越的自然环境去发展桑蚕业,正值云南政府也有此意愿,便一拍即合,拟定了复兴云南蚕桑初步计划。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创立复兴中心,进行培种育苗。第二阶段是具有一定基础后,便向各县进行推广,然后设立缫丝厂,收茧缫丝,希望在五六年后,达到年产丝一万担。到抗战结束,共推广一千七百八十八多万株桑苗,推广范围扩大到四十多个县,其中永胜、大姚、弥渡、楚雄、保山等地,种桑养蚕户为最多。这一时期,云南的蚕桑业有一定的发展,以永胜县为例,仅1942年就生产丝五十担,占战前产量的三分之一。战争局势的需要强行将云南的桑蚕业并入战时轨道,使这一时期云南的桑蚕业搭载着时局驱动下的列车,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生态学用生态幅度说明一种植物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事实上任何一种天然植物或农作物均有属于自己的生态幅度,环境变化若在这种农作物的生态幅度之内,农作物不会因此改变地理分布。”从云南的历史上来看,云南地区主要有拓桑,外省桑树品种的引进虽然在云南能够生长,但那只是云南的气候环境并没有超过该桑树品种生态幅度的阈值,环境的突然改变势必会影响桑叶的质量,进而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对于蚕种也是如此,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需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改良,并且栽种和饲养范围有限,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质量下滑是必然的,甚至会导致一无所获。从自然条件来看,云南拥有发展桑蚕业的基本条件,但是云南地区的地形造成了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制约了云南地区桑蚕业的发展。云南想要发展桑蚕业,必须因地制宜。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桑蚕业的昙花一现即是特定时间的产物,也受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即空间的影响,其昙花一现的状况是时间与空间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抗战结束后,云南的桑蚕业便迅速衰落。
注释:
①范贤超.试论云南高原气候桑蚕养殖的优势和制约因素[J].中国农业信息,2015(15).
②④李珪.云南近代经济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423,431.
③杨慧中.民国时期云南农业推广的成就与经验[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06).
⑤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