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文格
月亮的光辉来自太阳,玉盘一样晶莹剔透的月亮,它本身并不发光,它依靠太阳的反射,散发出如水的光亮。为此,我十分喜欢“月光如水”这个比喻,这个镜子般的感光体,用一种回馈的方式传递无限的寓意,它将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溶于水中。
静夜,暗香浮动,月泻清辉,风过处,我听到音乐在水中淙淙流淌,水声里那个叫阿炳的盲人渐渐浮现眼前。作为中国民乐经典,无数人听过阿炳的《二泉映月》,哪怕我们对阿炳的身世一无所知。
我记不清第一次听《二泉映月》是哪一年,但我记住了那是一个皓月当空,月色如水的夜晚。一名怀才不遇的上海知青,怀揣二胡,独坐桥墩,忧伤的音符伴随流水,把月夜的情绪带向远方。所有的河水都流向大海,所有大海都倒映月光。从此,我记住了那个夜晚的石桥、流水、音乐和月光。
每当闭目倾听《二泉映月》,我就会想起一轮明月满地霜的意境。一首名曲的问世不仅有某种偶然,应该还有更多的必然。阿炳虽然自幼喜爱音乐,天分极高,但由于生活的艰辛,让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被生活倾轧,遭鸦片荼毒,本该灿烂耀目的艺术天才,滑向了泥淖,导致家庭潦倒,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最后流落街头卖艺,为此,尝遍人生的屈辱和辛酸……
音乐如月光一样倾泻大地,这是对痛苦的补偿,对尘世的抚慰。作为情感最真切的表达,在阿炳留存的六首曲子中,让人感受更多的是月光的清冷,很少表现太阳的炽热。
一首如此著名的曲子,最初竟然一段无名曲。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有无曲名,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说:“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当时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阿炳说:“《二泉》不像一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听后点头同意,于是《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一轮明月,映在清冽的泉水中,一轮在天上,一轮在水中,这种音乐赋予的意象,让月光有了无限情思。千古一轮月,人间不了情。中秋团圆之夜,唯有音乐能伴随明月,抒发内心,抚慰灵魂。
月亮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象征,跨越了地域、种族、文化的界限。1900年,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创作了钢琴曲《月光》,据说这个作品是受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诗中叙述意大利贝加莫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沉湎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重回人间。在《月光》这支曲子里,作曲家德彪西以清淡的笔墨、朴素的音调,给人们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景。
贝多芬创作于1801年《月光奏鸣曲》是听众数量最为庞大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它其实并非贝多芬自拟标题,有人认为“月光”一词来源是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诗人把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比作是瑞士琉森湖上月色的夜景,这个创意由此流传开来。
有人比喻,德彪西的月光是饱满的圆月,整个天空只现一轮月。贝多芬的月光则是下弦月,弯弯如牙,稍带残钩。这曲子如果放到晚上来听,感觉更加明显。如果在闷热忙碌而有点烦躁的周一下午来听,那层月光清凉如水,使躁热的世界变得安静起来。如银似水的月光静静流淌,透明的羽翼无声滑翔,给人一种凉风带泪的舒畅和熨帖。
《月光奏鸣曲》诞生的过程,有点类似阿炳的《二泉映月》。一个夜晚,贝多芬去往郊外散步,在一处林木掩映的平地后面,忽闻一阵琴声。说来真巧,木屋中传来的琴声,正是贝多芬所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非常感动,没想到在这样贫苦的乡下人家,竟有人弹奏如此艰深的乐曲。他走近窗前聆听,忽然琴声止住,听到少女在叹息:“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要是能听听贝多芬弹奏,那该多啊!”一个男人说:“哎!要不是那么穷,我一定会设法买张票,让你听听他的演奏。”
贝多芬止不住情感的涌动,敲门进去。低矮逼仄的小木屋里,是一个劳作的小鞋匠,破旧的钢琴旁坐着一为盲眼少女,鞋匠是女孩的哥哥,两人相依为命。少女听到邻近的贵族家弹琴,便记住了这首乐曲。贝多芬就在这架旧钢琴上弹起少女刚才弹奏的乐曲,忽然刮起来一阵夜风,吹灭了烛火,皎洁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恰好投射到钢琴的琴键上。贝多芬为眼前这种奇特的景象深深地打动,那一刻,他乐思泉涌,当即在钢琴上即兴弹出了美妙的音符,这就是最初的《月光奏鸣曲》。
曲调开始时,恬美幽静,如明月冉冉升上天幕,接着音符回荡,将银光洒向林野山川;第二段里,曲调变得轻快活泼,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下追逐嬉戏。最后,乐曲向着辽阔激荡的海洋,奔涌呼啸而去。贝多芬心如潮涌,他起身冲出门外,一口气跑回家,连夜把即兴弹奏的乐曲记录在五线谱上。在那个月夜,天空如洗,凉风习习,一首不朽的《月光奏鸣曲》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