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6日,有网络消息透露,2019年,北京大学在国家专项计划中向河南省理科投放8个招生名额,第一志愿报考考生有8人,第6名考生考分为667分,第7名考生考分为542分,第8名考生考分为536分。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向北大投档8人,北大提档20分钟后,以考生入学后完成不了学业会被退学为由,申请将与第6名分差较大的第7名和第8名考生退档。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并不认可这一理由,但北大继续以同样的理由两次提出退档申请。三个回合拉锯后,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终同意北大退档。此事一出,旋即引发大量网友的激烈争论,探讨、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8月11日,北大对外通报称,鉴于河南省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工作采取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方式,已退档的两名考生达到了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符合录取条件,应予录取;退档处理过程存在不合规之处,招生办公室的退档理由不成立。招生委员会决定按程序申请补录已退档的两名考生。
多维解读
北大退档风波的评判标准是规则
这两名考了500多分的考生能够上北大,多多少少也能称得上是个奇迹。但是,这个事件当中有两个因素一定要考虑。一个因素是,该考生并非通过本科一批的正常程序录取,而是走的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一批招生之前,进行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政策倾斜照顾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考生。这批考生以相对较低的成绩被高校录取,体现的正是一种公平补偿机制。
第二个因素是,国家专项计划中录取的考生成绩到底能够低到什么程度,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决定的。所谓必然性,也就是招生政策划定的红线,考生的成绩最低不能低于一本控制线。今年河南的理科一本控制线是502分,提前批录取考生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成绩。所谓偶然性,也就是考生之间、高校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的高低。按照通常的规律,像北大这样的一流学府,即便是在执行国家专项计划的过程中,其录取分数线也不会低。但是,绝大多数考生不符合国家专项计划的照顾条件,所以他们会被排除在竞争之外。进入国家专项计划的考生,如果觉得自己的分数没有竞争力,便会主动放弃报考北大。这两名考生能以500多分的成绩被北大提档,就是这种偶然性所造成的结果。
高考招生应当尊重这种偶然性,因为它是规则所决定的。高校固然是可以退档的,但是退档的理由必须符合招生政策的规定。所谓“成绩过低,完不成学业”,只是一种主观的揣度,不是招生政策所认可的理由。尊重规则,北大应为表率。
风波过后政策同样需要补漏
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旨在让成绩优异的贫寒学子有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北大退档两名考分偏低但按现行规则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仅违反了这一政策,也有损名校形象。北大接受舆论批评,申请补录,是必需的纠错。但北大并非没有值得同情之处。退檔风波应该引发理性思考:既然有考生以明显偏低的分数“捡漏”上北大,是否表明当前的国家专项计划还有待完善之处?
考试既然是选拔,分数既然是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最公平的门槛,国家专项计划同样也应该有门槛,可以对特定考生适当照顾,但各高校根据自己对生源的要求与预期,划定政策照顾的最低门槛并无不可。此前,北大以“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为由申请退档,被很多网民不理解、不认可。但是,高校里的“同辈压力”客观存在,在北大清华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妨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北大今年在河南的本科理科一批录取分数线为684分,北大对两位相对低分考生未来学业压力的担忧,并非完全无法理解。教育公平很重要,但如果规则本身存在瑕疵,看上去对一些特殊案例里的考生公平了,实际也可能让其他考生觉得不公平。要想把促进教育公平的好事办好,有关部门有必要以此次退档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国家专项计划等政策,及时打好制度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