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讽刺与隐喻艺术研究

2019-11-14 11:05刘婉扬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
关键词:讽刺长恨歌隐喻

刘婉扬

摘  要:白居易极具个人特色的语言艺术,为《长恨歌》融注了深厚的情感色彩、哲理讽喻,赋予了诗歌登封造顶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欣赏、研究价值。

关键词:长恨歌;讽刺;隐喻;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1

《長恨歌》、《琵琶行》作为唐代白居易代表之作,其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可谓是独顶一隅,在形式、内容上的契合程度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这两首诗歌历经千年沧桑,绵延至今,《长恨歌》所承载的史实与情爱之感更是在世间广为流传。白居易巧借构思,以独到的选材之径、卓越的语言之法,使得诗歌内的情感色彩、哲理讽喻极具浓烈的人文气息,把我国诗歌的艺术魅力推向了高潮,具有极高的欣赏、研究价值。

辗转数千载的《长恨歌》能够留存至今,跨越世间万物而引起读者共鸣,这与其独到的艺术载体戚戚相关,叙事诗的题材形式于当时可谓是空前绝后之举。白居易凭借着独特视觉,映射出浓厚的历史事实。此外,还归功于诗歌中所累载的大量艺术元素,直观传达出白居易在面对由盛及衰的大唐王朝、扭曲化的社会价值观、朝廷腐败不堪以及苦不堪言的人民生活状态时的满腔愤恨之情。作者将这种浓烈的情感掩埋于风花雪月的故事之中,借助卓越的隐喻之技,笑里藏刀,直击内心,从而凸显出强烈化的艺术效果,以彰批判之意,警醒世人。

第一,始终以男女之爱着笔,衬兴亡之境,显示出作者独到的构思。在选材之上,作者避开世间凡人俗事,唯独而挑选了唐玄宗、杨玉环的情爱之史,开篇直击“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打开全景,别开生面,题面上似是在向世人传述史实,但随后作者转笔而下,开始阐述唐、杨的奢靡之情,作者通过极尽的夸张手法,借此构建杨玉环美艳人设,彰显唐玄宗荒朝废政、纵欲无度的景象。白居易在诗歌中着以细腻化的描写笔触,深度描绘了唐、杨爱情奢靡无度的情景,将唐玄宗、杨玉环两个历史人物形象刻画得的淋漓尽致,赋予了其生命灵魂。“重色思倾国”的唐玄宗,加上“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深层揭露了李、杨荒淫无度的生活情境,也传递出作者对其无尽的讽刺、批判之意。

第二,《长恨歌》通篇围绕着唐、杨感情为线索,以此展开一段悲哀、凄惨的爱情历史。从描景,到叙事,再转状物,这其中种种都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抒情韵味。整篇叙述从唐玄宗荒淫无度,乱政误国,引发“安史之乱”,再到战争军心不稳,马嵬坡“六军不发”,最终唐玄宗忍痛割爱,杨贵妃香消玉殒,至此叙述剧情推向顶点。剧情末尾作者所描绘的唐玄宗归来场景,其实是为了方便作者浪漫抒情而做的铺垫,借此来总结唐、杨之恋,同时凸显讽刺、调侃之意。

第三,《长恨歌》的末尾白居易用了大量笔墨去渲染贵妃身死后唐玄宗的生活状态,凄凉孤苦,梦回昔象的痴迷姿态,这等悲凉之势同前文所描绘的“春从春游夜专夜”“三千宠爱在一身”大相径庭,对比鲜明,营造出强烈的生活反差、艺术反差,将唐玄宗晚年悲凉、枯寂之境跃然纸上,也传达出浓厚的讽刺之意。白居易在《长恨歌》前部的唐、杨之恋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连,但在末尾之处却埋下许多留白,将无限的意向空间赋予读者去深思、遐想。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具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其诗歌中隐喻手法的应用可谓入得无人之境。《长恨歌》貌似在诉说一段旷世绝恋,一段爱情从最开始的期盼,到热烈,到誓愿,再到最终的愿而不得、无果而终的凄惨结果,全程都是在叙事论人。白居易在诗歌结尾处也说到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以爱情的议论为作品画上节点。但从题面上来看,这无疑是一首典型的爱情叙事诗。但是其内涵上蕴含的生命、生活哲理能量之大,远超想象,串联通篇的以古喻今、以事喻情、以爱喻理、以大喻小,无不刻印这白居易浓烈的批判意识。借助隐喻手法,使得诗歌意象得到进一步升华,艺术价值大大提高。

古人擅长在诗歌中借叙事、状物的手法来载以讽刺之意,可以说是古代诗歌的典型写作传统,而白居易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探索,以融入自身作品中。例如在《轻肥》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丰富的政治讽喻色彩。就算是在《长恨歌》中,也能看见其通篇流淌着对于昏君误国乱政的愤慨之气,直白批评远不如艺术劝谏的效果来的显著。自“诗三百”衍生后,中国传统古代知识分子似是在政治态度上取得了共识,即“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因此,当代我们再品味诗歌时,更应注重挖掘作者诗词作品中的深层涵义,体会其中情感波动,厘清叙事诗的情感线索,从而发现叙事诗在思想、情感、语言、形式以及艺术上所传达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白平.《长恨歌》主题思想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2]杜学霞.论《长恨歌》的语言讽刺艺术[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3).

[3]齐芷玥.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以《长恨歌》为例[J].文存阅刊,2018(12).

[4]曹萱.白居易《长恨歌》的语言特色赏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0).

猜你喜欢
讽刺长恨歌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活的隐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新世纪以来国产歌舞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中的艺术赏析
浅析鲁迅《我的第一个师傅》艺术特色
兰峪水,长恨歌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法探究《长恨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