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探析

2019-11-14 08:05赵俊娜
学理论·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养老问题农村地区少数民族

赵俊娜

摘 要: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省份,解决好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养老问题,对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十分重要。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文化的特殊因素,在对养老问题的研究中,不能忽略文化在养老中发挥的作用。傣族是一个拥有丰富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在老年人养老问题中于其他民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以西双版纳州农村傣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为切入点,对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面临的问题进行探析,为民族地区寻找更为切合实际的养老方式,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养老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074-02

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最新消息指出,我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的19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净增1.18亿。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左右,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全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更是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的生存问题亟须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发展速度缓慢,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多个原因,人口老龄化趋势也较明显,养老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养老问题。老年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妥善解决我国民族地区的养老问题,既能保持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也能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傣族是一个拥有丰富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在各个方面均有成就,形成了一套自身的文化体系。在宗教方面,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在傣族人看来,懂得尊敬老人是很重要的。很多傣族村落里,老人大多都是由儿女赡养,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较为突出,除此之外,由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因素,传统傣族村落还是一个具有精神共同体的社区,傣族老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够获得满足,这就使得傣族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养老模式,养老问题和其他民族有着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一、傣族农村地区的养老现状

傣族大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傍水居住,气候湿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野生资源和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根据云南省最新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云南省傣族大约占了122.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66%。西双版纳州常住总人口有大约113.4万,全州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15万人,老年人口数占全州总人数的13.2%,人口老龄化已经十分严重。傣族人口数为31.6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约占3万左右。老年人口数占全部人数的9.4%,①傣族地区老龄化情况更是严峻。居住着13种民族,傣族是西双版纳州的主体民族,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是傣族人口比例最多的县市。优渥的自然资源使得傣族地区比起其他民族而言经济发展情况更好。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社会结构不断转型,傣族地区传统的养老方式正不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在傣族村寨中,养老方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养老主要有子女完全替父母养老、部分靠子女部分靠自己和完全由老人自己养老三种形式。傣族地区受传统文化与宗教因素的影响,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养老模式根深蒂固。傣族家庭一般是未婚的子女与父母同住,子女结婚以后会另立门户,其中留一个儿子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为父母养老送终,并继承父母的财产。最后留在父母身邊共同生活的,根据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同,要么是长子,要么是最小的儿子。西双版纳地区傣族老人大多子女数较少,有儿子主养,也有女儿主养。所以,由于民族地区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庭财产的继承方式等原因,子女养老是民族地区家庭养老的最主要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一些老年人在子女替他们养老的同时,不得不与自己的伴侣分开,子女各养一个老人。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养老方式在不断弱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小型化对于家庭养老的影响也较大。一方面,家庭结构小型化会使内部老年人增加,养老需求增加,但是可以减少子女互相推诿赡养老人的可能。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年轻人不但要照料自己的上一代,还要照顾自己的下一代,无形间增加了年轻家庭成员的生活负担。同时,家庭结构小型化,提前和延长了老年人的空巢期,年轻人为了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选择外出打工,老人得到的陪伴越来越少。家庭养老所能带来的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的功能逐渐减少。

(二)子女的养老意愿逐渐弱化

在傣族地区,老人向来有较高的地位。老年人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教会年轻人更多的生产与生活技能,掌握着家中事务话语权,但是随着农业劳动技术的进步,老年人年纪越来越大,慢慢丧失了劳动能力,在家务农所得的收入对家庭的贡献急剧降低。在民族地区老年人享有的权威更是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年轻人不管是生活小事还是婚嫁这类大事,都由父母做主,老年人是事情的重要决策人。如今,少数民族地区优良的传统文化习俗不断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年轻人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不断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对于大事小事自己都自己做决定,老年人的地位和权威已大不如从前,子女的养老意愿逐渐弱化。

(三)社会保险的养老保障不足

傣族地区人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险意识也较差,对于养老保险的参险意识并不高,农民在参险的时候往往只看到眼前近期的收益,通常选择投入最低水平的保险。“在少数民族地区,养老大多是依靠子女和家族的力量,少数民族中更大一部分人是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傣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家庭养老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社会养老的意识薄弱,对社会保险的认识并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很低,并且加大了社会保险普及的难度。

(四)社会养老机构难以开展

在傣族村寨,人们的家庭观念非常浓重,不接受社会养老,甚至对养老机构普遍排斥,认为只有没有儿女的老人才回去养老院。一些老人尽管没有家人照料生活起居,也宁愿自己养老,过着空巢生活,不愿意到养老院养老。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养老机构入住率非常低。

二、傣族地区养老问题的影响因素

傣族地区本身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加之近年来,傣族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傣族地区各方面得到发展,经济条件也比其他民族要更好。但是傣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突出,养老问题受到来自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

(一)经济因素

发展经济是养老保障的前提,傣族地区地处河谷平坝地区,位置较其他民族相对较好,较好的自然条件,本身优渥的自然资源,可以种植水稻、橡胶、茶叶等高收入的农作物,生产技术也较其他民族地区先进,农业生产方式不再单一化,使得傣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得较快。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傣族地区自然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尽管傣族地区自然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傣族地区以土地为依托的自然经济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西双版纳作为云南的旅游热地,每年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近百万,不断推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为经济带来的发展是其他民族所达不到的,傣族地区多成为旅游胜地,以景洪市为主要旅游中心,勐臘县和勐海县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少收入,物质生活水平较高,年轻人在养老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也较小,子女替父母养老的压力较小,老人也能通过自己劳动来替自己养老,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因素大大影响着养老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老有所养”。

(二)宗教因素

傣族人一直信奉南传上部座佛教,也称小乘佛教。傣族人认为儿女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老人不但要养,而且还要养好,不能让老人有思想负担,要让老人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在傣族的宗教信仰和伦理观念中,任何不赡养父母,对父母不孝的行为都是违背佛教的教义。信奉佛教的傣族老年人,是傣族地区宗教信仰的主要群体。在傣族地区,在开门节和关门节期间,老年人们到佛寺“赕佛”①时,大多会带着被褥住到佛寺。在这期间,家人会给他们送来食物,而且村寨中会有专门的人轮流将食物送到佛寺中供老年人们食用。老年人在进行宗教信仰活动的同时,达到了一种舒适、安逸的养老方式,这不但从宗教信仰活动中填补了老年人在晚年精神方面的孤独,而且使得老年人在基本的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保障。

三、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文化在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少数民族对于文化的心灵认同是非常浓重的。少数民族中都有着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大家认同这样的行为,而对那些不赡养父母的行为,他们认为都应该受到惩罚。民族文化规范和约束了人们的行为,这或许在少数民族地区比法律规定还要更加让少数民族的人们更加容易接受。而且傣族地区特殊的经济、文化和宗教等一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养老的有序进行,虽然在一些方面还需要得到改善,但总体来说,傣族地区养老情况较其他民族情况要更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更多地借鉴傣族地区的优良做法,提高本民族养老的质量。

(二)强化社会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

少数民族地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相对滞后,社会保险的意识较低,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低。少数民族地区对“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而对社会养老的方式没有太多了解,甚至不想接受这样的方式。要更加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从根源上必须对民族地区加大宣传力度,让村民更加了解社会养老保险并不是简单的商业保险。用最简单的道理向村民宣传社会养老政策,不断增强社会养老意识,让村民深入了解社会养老政策的优越性和福利性,让更多的村民在社会保险中受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

(三)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和财政支持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各方面较落后,发展速度缓慢等原因,贫困人口数也较多,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高寒山区。一些贫困地区最基本的家庭养老也保证不了,经济条件使得老年人生活压力较大,养老的质量不高,更谈不上社会养老。政府应该对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加大扶贫力度,只有先摆脱基本的贫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不但要解决老年人的物质供养,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老年人精神慰藉。党和政府要更加重视老年人的养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养老政策。为养老事业建设投入资金,开办养老场所和养老设施,结合民族实际,开展一些养老文化活动,让老年人能参与其中,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养老模式也面临着挑战,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去发展新的养老模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去解决养老的问题,都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参险率并不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社会养老意识。社会各方面力量要在养老问题上积极发挥作用,减少家庭养老的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艾罕炳.西双版纳傣族赕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王翠霞.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农村养老方式的转型[J].社会视野,2019(12):161.

[3]王西云.浅议我国农村养老问题[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5).

[4]武萍.少数民族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9.

[5]谢冰,张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问题与路径探析——基于中南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09(5).

[6]谢小玲,徐志花.农村养老方式研究[J].公共管理,2017(4).

猜你喜欢
养老问题农村地区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现代社会养老问题的全新演绎
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关于老龄社会中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吕梁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