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忆红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弱,如何在小班开展打击乐教学活动,促进小班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笔者在小班进行了尝试,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激发了幼儿对打击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体验和感受快乐。
一、在自由敲打中认识乐器
打击乐器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新鲜而刺激的,像双响筒、木鱼、串铃、三角铁、沙球等这些乐器从未见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小动物音乐会”这一活动,准备了各种小动物头饰和多种打击乐器,说:“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音乐会,音乐会上小动物们要演奏乐器,这么多的乐器,你们认识吗?谁会演奏这些乐器?”小班孩子好奇心强,自然争先恐后的都想试试,这时,我就顺势请幼儿上来自由敲打乐器,在此基础上,玩乐器、听乐器声音做动作游戏。如敲双响筒和蛙鸣器时,幼儿就学做青蛙跳动作;摇串铃时,幼儿学做抖手腕动作;感受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敲打乐器的游戲中认识打击乐器。
二、在游戏活动中建立常规
由于小班幼儿好奇心强,自制力较差,这就给打击乐教学带来一定的组织难度,因此要帮助幼儿建立必要的打击乐常规,让幼儿认识到遵守活动规则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开展活动。如游戏“合拢放开”,当老师说“合拢”时,谁也不能去看乐器;当说“放开”时,幼儿才可以拿乐器。通过游戏化的训练,让幼儿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三、在多层次活动中培养节奏感
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打击乐教学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有效形式,只有当幼儿有了一定的节奏感才能随乐曲演奏打击乐器,准确、合拍、和谐地合奏各种乐器。
1、通过日常生活寻找节奏,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象声词进行节奏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小雨沙沙沙、大雨哗啦啦、大风呼呼呼;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小鸡叫叽叽叽、小鸭叫嘎嘎嘎、青蛙叫呱呱呱等。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作节奏,并让幼儿自己尝试寻找节奏,幼儿兴趣很高,很快就模仿出好多动物的叫声,还有鞭炮声、嘀嗒嘀嗒的小闹钟声等,然后边模仿声音边做各种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让孩子们体会各种各样的声音中的节奏,有快的、有慢的,激发幼儿的兴趣。
2、通过身体动作感受节奏,体验快乐
如在《库乞乞》这一音乐活动中,我重点让幼儿掌握“库、库、库乞、乞”的节奏。围绕这节奏,创设了个“小动物寻宝”的情境,首先带领幼儿到“森林”中游玩,很自然地在游戏中让幼儿运用拍手、拍腿、拍肩、跺脚等形式练习了上述节奏。紧接着将寻宝故事运用手偶生动地再现出来,然后在手指律动中感受音乐的结构。接下来通过画藏宝图、模仿小动物及各种交通工具运用音乐中的节奏,最后找到宝藏和小动物,庆祝胜利。这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一个整体,幼儿完全融入角色,体验了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培养了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3、通过形象的图谱表现节奏,帮助记忆
生动形象的图谱,能更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形象地掌握音乐的旋律、节奏、曲式结构等特点,强化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和音乐的记忆。如《老鼠画猫》中用老鼠、猫等动物头像形象地表示不同的节奏,营造出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在《大雨小雨》中用大小不同的雨滴表示音乐强弱,幼儿一目了然,一看就懂。
四、在生动形象的表演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验是孩子们快乐学音乐的强大动力,因此,每个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我把孩子们所掌握的内容以节目表演的形式展现,如音乐活动《青蛙兄弟》,我将活动室布置成小舞台,把幼儿分成三组,有的演唱,有的用打击乐器演奏,还有的做动作表演,整个节目就像一个小音乐剧,孩子们热情高涨;音乐活动《身体音阶歌》中,我利用该音乐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特点,让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尝试感受身体音阶,让幼儿在听听、跳跳、做做、扭扭的表演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奏,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动作的协调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