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意见》指出,要持续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要实现猪肉基本自给的目标,就必须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制约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全面发力,加快构建现代生猪养殖体系,稳步提升生猪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保障猪肉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着力提升良种化水平。建设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以种猪场、资源场为重点,加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投入,完善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制种供种能力,促进良种供应与生猪产能相适应。完善良种推广服务体系,以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为抓手,引导养殖场户选用优良种猪精液,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促进生猪养殖提质增效。健全地方猪品种保护利用体系,改善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资源保护能力,做大做强地方猪产业,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基础,探索多种形式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路径。支持新建、改扩建规模养猪场(户)建设,重点改善养殖、废弃物处理、疫病防控等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升养殖效率和生物安全水平。继续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以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为核心,在全国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场,以点带面提高生猪养殖标准化水平。
帮助中小养猪场(户)提升发展水平。引导有条件、有长期稳定养殖意愿的农户稳步扩大规模,支持中小养猪场(户)改进设施装备条件,走规模适度、养殖规范、生产高效的路子。发挥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培育生猪养殖家庭牧场,推广“公司+合作社+家庭牧场”“公司+家庭牧场”等经营模式,通过统一生产、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
加快推进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统筹环境保护和生产发展,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采取整县推进方式,持续提高畜牧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支持非畜牧大县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建设粪肥田间贮存池、沼液输送管网、沼液施用等设施,促进粪肥就地就近运输和施用,打通粪肥还田通道。建立健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严厉打击病死猪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生猪养殖技术支撑。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增强经费和工作条件保障,着力稳定县乡两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加大一线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帮助中小养猪场(户)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围绕种、料、管、病等关键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养殖场户解决技术难题。推行精准饲养、精细管理理念,普及节本增效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大产销形势监测预警。加强生猪养殖统计监测,完善“百场千村万户”监测体系,用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平台,定期调度各地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为宏观调控决策提供及时有效支撑。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准确把握生猪生产和市场动态。定期发布动态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增强养殖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近日,以“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全产业链企业的责任”为主旨的“第三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在山东青岛市举办。本届大会致力于提高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创新能力和“产、学、研、用”技术共享利用效率,搭建政府、协会、企业和科研院所四方共享协作平台,确保全产业链食品安全可控和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王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理事长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专家及来自养殖、饲料、屠宰、兽药、食品深加工、检测、认证、餐饮、商超等企业代表与媒体人员近850人参加。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农业出版社赠书仪式,赠送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组织编写的《养殖场兽药规范使用系列丛书》和《图解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系列丛书》。
此外,本届大会还设置了动物健康与科学减抗、餐饮零售与食品安全协同共治、科技创新与质量提升、全球动物福利峰会四个专题论坛,共有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会,带来60余场精彩报告,大会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旨在促进从养殖到餐桌全产业链的有效监管,全面提高行业食品安全控制与防范能力,强化规模以上企业养殖和技术推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出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该成果论文已于10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这一成果为开发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院士团队、王祥喜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微生物所、武汉病毒所、南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据介绍,2013年以来,团队解析了四类三十余种全病毒原子分辨率的结构,从结构比较中可以看到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一个十分巨大、复杂的病原体。该研究通过联合攻关,利用电镜平台对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进行了连续4个月高质量的数据收集,获得了超过100T的海量数据,采用单颗粒三维重构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全颗粒的三维结构,阐明了非洲猪瘟病毒独有的5层(外膜、衣壳、双层内膜、核心壳层和基因组)结构特征,病毒颗粒包含3万余个蛋白亚基,组装成直径约为260纳米的球形颗粒,是目前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最大病毒颗粒。
该研究还新鉴定出非洲猪瘟病毒多种结构蛋白,搭建了主要衣壳蛋白p72等原子模型,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多种潜在的保护性抗原和关键抗原表位信息,阐述了结构蛋白复杂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模式,提出了非洲猪瘟病毒可能的组装机制,为揭示非洲猪瘟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以及逃避和对抗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共同通讯作者之一步志高介绍,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类古老的病毒,早在1921年在非洲肯尼亚首次发现,至今有约100年的历史。近百年来,非洲猪瘟病毒从非洲传播至欧洲、南美洲、亚洲等多个国家。非洲猪瘟是由该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猪、野猪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达100%。去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功从国内发病猪分离出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
日前,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将于2020年4月1日起实施。此次发布的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267种(类)兽药在畜禽产品、水产品、蜂产品中的2191项残留限量及使用要求,基本覆盖了我国常用兽药品种和主要食品动物及组织,标志着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据介绍,此次新发布的标准有三大亮点。一是涵盖兽药品种和限量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前发布的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相比,新标准规定的兽药品种增加76种、增幅39.8%,残留豁免品种增加66种、增幅75%,残留限量增加643项、增幅41.5%,基本解决了当前评价动物性食品“限量标准不全”的问题。二是标准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新发布的标准全面采用CAC和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最严标准,对农业部公告第235号涉及的残留标志物、日允许摄入量、残留限量值、使用要求等重要技术参数进行了全面修订,设定的残留限量值与CAC兽药残留限量值一致率达90%以上;对氧氟沙星等10多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兽药品种予以淘汰或改变用途。三是标准制定更加科学严谨。本次标准制定中充分考虑了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消费实际和现行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实施中的关键问题,遵照国际通行做法开展了相关风险评估,广泛征求了行业、专家、消费者、社会公众、相关机构的意见,并接受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评议。
据悉,新发布标准将代替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的相应部分。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循序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大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力度,积极推进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限量标准对所有批准使用兽药的全覆盖和所有允许使用食品动物及组织的全覆盖,基本实现检测方法标准对所有限量标准的全覆盖,为我国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