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9-11-14 08:37:16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7期
关键词:监护室反应时间心衰

詹 榕

(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在临床上,心衰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衰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抢救及护理,便很容易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本文研究中,本院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标准化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本次分组方式为:一组使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案,另一组在原有护理基础上联合标准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具体见正文展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2015年7月1日到2016年7月1日)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并将此阶段的200例患者作为试验观察对象。

200例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在60-86岁。(2)属于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患者。(3)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均属于知情、配合的状态,同意书已签署。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其他精神异常等疾病患者。(2)不能够配合完成本次常规护理的情况。

常规组中有35例女性65例男性;年纪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68.72±10.57)岁。观察组中有32例女性68例男性;年纪为60-86岁,平均年龄为(68.58±10.82)岁。

通过对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常规护理流程的方案用于对照组护理干预中,主要包括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其生命体征的检测以及营养方面的支持等。

观察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加上标准化护理,其中标准化护理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对患者进行一个有效全面的评估,并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体温,精神状态等。随时准备好抢救的设备及其药物。护理人员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救治。

第二,当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同时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脏护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以防止在患者出现突发状况是,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做出比较正确和及时的应对方法。

第三,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多数的重症监护室患者都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向患者说明需要治疗的方法和其病发的原因。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得患者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心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

1.4 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内容的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指标结果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测算,其中以±s的形式用以表达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计量资料,实施检验方式为:t检验;以%的方式表达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计数资料,实施检验方式为:卡方值检验。P<0.05时,为上述结果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血压、心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前,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之间的差距不明显。而观察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标准化护理后期血压,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 两组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与对照组对比,其组间的差异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 2。

2.3 两组患者院内反应时间,急救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院内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3。

表1 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心率比较(±s)

表1 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心率比较(±s)

组别对照组例数(n)1 0 0观察组1 0 0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收缩压(m m H g)1 6 8.2 3±2 0.8 4 1 4 7.8 9±1 6.8 7 1 6 8.3 4±2 0.8 7 1 3 3.4 5±1 0.2 3舒张压(m m H g)9 9.5 6±1 4.2 3 9 4.3 4±1 3.3 2 9 9.5 4±1 4.5 6 8 0.3 4±1 0.2 3心率(次/m i n)9 8.3 4±9.4 3 9 4.3 4±8.2 3 9 8.6 5±9.3 5 8 6.3 4±7.2 2

表2 两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比较[n(%)]

表3 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在院内的反应时间和急救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在院内的反应时间和急救时间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n)1 0 0 1 0 0院内反应时间(m i n)2.0 2±0.3 3 8.3 2±2.1 2急救反应时间(m i n)8.3 4±0.8 9 1 4.3 2±3.8 9

3 讨论

心衰是由于患者心脏病变后,使得心排量在短时间内出现急剧下降所导致的,有一些心衰的患者甚至会完全的丧失心排血的功能,并导致心衰患者的器官和组织出现淤血和灌注不足等情况。在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抢救时,对其实施标准化的护理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心衰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于重症监护室的心衰患者在生产和预后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中,为了使得重症监护室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得到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其疗效更加的明显,本次采取对照分组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对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同时实施不同方案进行护理,一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方案,另一组患者采取在原有护理基础上联合标准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结论得出实施联合护理的患者其预后效果更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在采取联合使用标准化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其收缩压 (133.45±10.23)(mmHg),舒张压(80.34±10.23)(mmHg),心率(86.34±7.22)(次/min),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收缩压(147.89±16.87)(mmHg),舒张压(94.34±13.32)(mmHg),心率(94.34±8.23)(次/min)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此现象表示为,两组在对比护理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更胜一筹)。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标准化护理后,其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有效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监护室反应时间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12-02 00:50:10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2018年5期)2018-06-13 08:42:18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视觉反应时间和听觉反应时间的比较分析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