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圣华,孙凌俊*,张明伟
(1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 熊岳115009;2 辽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111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果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葡萄因其品质和营养的优势深受大家的喜爱,栽培面积因此迅速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葡萄在我国果树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葡萄是喜温植物,一般昼夜平均气温达10 ℃左右时开始萌发,初春时遇低温伤害容易造成授粉不良影响坐果率[2];而秋季气温降至10 ℃左右时营养生长即停止。温度过低会对葡萄植株造成冻害,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和冬季枝条养分积累。为了提早葡萄果实上市时间,弥补市场空缺,增加经济效益,人们通过温室、大棚等设施来进行促成栽培,而设施内则是通过覆膜、加盖防寒物等方式避免夜间温度过低,从而形成适宜葡萄植株生长的环境[3]。辽宁省设施葡萄栽培始于20 世纪70年代末期,目前设施栽培面积达1.067万hm2,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支柱产业[4]。
‘辽峰’葡萄自2007年进入市场以来,因其粒大、无核、优质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十分可观[5]。但目前生产中因栽培者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果品质量存在很大差异。本试验以‘辽峰’葡萄为试材,从防寒使用不同覆盖物、采收期、负载量、副梢处理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设施葡萄优质高效绿色促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于2019年在辽阳市辽阳县兴隆镇青堆子村王忠信果园进行。该园为平地,土壤为棕壤,肥力水平中上。供试大棚面积为666.7 m2,内栽植2 行‘辽峰’,3年生,株行距0.5 m×2.5 m,共530 株,篱架。树体健壮,长势良好。
1.2.1 不同防寒覆盖物试验
根据供试大棚的实际情况,采取大棚内设立小拱棚,小拱棚上除覆盖棚膜外,需覆盖一层防寒覆盖物。试验选取1 个大棚,棚内植株生长势基本一致,将整个大棚分作两部分,一个覆盖0.5 cm 厚的垃圾棉,另一个覆盖1.0 cm 厚的保温棉被。大棚于1月20日开始升温,早上太阳出来后将小拱棚膜上的覆盖物打开,通过阳光使小拱棚内温度增加;傍晚时将覆盖物重新盖上以保持温度。升温后每天观察记录棚内植株的物候期。
1.2.2 不同采收期试验
选取采用保温棉被防寒的植株进行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影响试验,每株留果4 穗。当果实进入成熟期后,分2 次取样,第1 次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7%时,第2 次在第1 次取样9 d 后进行。分析2 次取样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测定单粒重。
1.2.3 不同负载量试验
负载量与果实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负载量过大,削弱了营养生长,果实没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而发育受损,不仅会导致葡萄品质的降低,还会对来年葡萄的树势和花芽分化造成一定的影响。负载量过少,直接影响经济效益[6~8]。为探索‘辽峰’葡萄大棚栽培适宜的负载量,选取1 个大棚,面积为666.7 m2,栽植530 株,生长势相对一致。大棚内设每株留果2、3、4、5 穗 (相应666.7 m2产量为1 000、1 500、2 000、2 500 kg),每10 株为1 个小区,重复3 次。果实采收后测试分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单粒重。
1.2.4 副梢摘心试验
副梢摘心处理可以改变营养物质的运输,有利于果实中营养物质的积累,改善新梢叶龄结构,提高后期叶片功能,提高整体新梢光合能力,从而改善葡萄品质[9~11]。选取树龄相同生长势相近的‘辽峰’葡萄,做以下几个处理:果前留3 片叶,不留副梢;果前留3 片叶,前端两个节位发出的副梢留1 片叶摘心,连续摘心3次,果上共保留9 片叶,再发副梢全部抹除;果前留3片叶,前端两个节位发出的副梢留2 片叶摘心,连续摘心3 次,果上共保留15 片叶,再发副梢全部抹除;果前留4 片叶,不留副梢;果前留4 片叶,前端两个节位发出的副梢留1 片叶摘心,连续摘心3 次,果上共保留10片叶,再发副梢全部抹除;果前留4 片叶, 前端两个节位发出的副梢留2 片叶摘心,连续摘心3 次,果上共保留16 片叶,再发副梢全部抹除。每处理5 株,每株留3穗果,重复3 次,果实采收后测定分析不同副梢摘心处理的果实品质。
各项试验的田间管理,包括疏花疏果、果穗整形、无核化处理、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一致。
使用电子天平测定穗重、果粒重;采用费林甲乙试剂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
调查结果显示,采用0.5 cm 厚垃圾棉覆盖物的萌芽时间为2月21日,开花期为4月12日,果实转色期5月18日,可采成熟期7月18日;采用1.0 cm 厚保温棉被作覆盖物的依次为2月11日、4月5日、5月12日、7月9日,依次提早10、7、6、9 d。覆盖保温棉被的果品出园价格为30.00 元/kg,覆盖垃圾棉的为20.00 元/kg。小拱棚的覆盖物应选择棉被。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有较大的影响。7月18日采收的果实维生素C 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穗重及单粒重明显高于7月9日采收的,而可滴定酸含量低于7月9日采收的,说明适当晚采可以提高果实品质。但果品的出园价格会随着时间而变化,7月9日采收的果品出园价格为30.00 元/kg,而7月18日为20.00 元/kg。从整体收益看,适当早采的收益要高于晚采的。
表1 不同采收期对‘辽峰’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每株留穗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单粒重以留5 穗果的最小。兼顾单粒重和内含物含量,以每株留3 穗果或4 穗果为宜。
表2 不同负载量对‘辽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在666.7 m2产1 500 kg 的前提下,不同副梢处理使新梢上叶片的数量有所不同,随着果穗上叶片数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9 片叶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33%,10 片叶时为18.45%,15 片叶时最高为18.48%;而留16 片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再增加,反而稍有下降,为17.67%(图1)。不同副梢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随着叶片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叶片达到9 片以后酸度变化较小(图2)。由此可见,在叶片数达到15 片时,品质可达到最佳状态,但考虑到生产中叶片过多会造成郁闭,影响通风透光,所以,建议在666.7 m2产1 500 kg 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果前保留9 或10 片叶为宜,即摘心处理时果上留3 或4片叶摘心,其上发出副梢保留顶端2 个,并留1 片叶摘心,连续摘心3 次,再发副梢全部抹除。
图1 不同副梢摘心处理叶片数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图2 不同副梢处理叶片数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采取保温性能好的覆盖物可以在葡萄萌芽前更好地保持夜间温度,有利于葡萄植株提早萌芽、开花、果实转色和果实成熟,尤其适当提早成熟,有利于提高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另外,葡萄成熟后适时早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可能不如晚采的高,但出园价格比晚采的高。因此,建议果农在果实成熟的前提下要适时采收,不要晚采。不同负载量对葡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产量的增加,果实品质呈下降趋势。本试验表明,不同的副梢处理叶片量不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但叶片过多则影响通风透光,并加大管理难度和病害的发生机率。建议在666.7 m2产1 500 kg 的前提下,采取果前留3 或4 片叶摘心,其上发出副梢保留顶端2 个,并留1 片叶摘心,共摘心3次,再发出的副梢全部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