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茗一 唐 钰/.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自第一所独立学院诞生至今已有二十余年,1998 年12 月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创办掀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回顾近半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历年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有关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1999 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水岭,也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新起点。在此之前,我国高考“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之比一直在30%左右徘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1999 年后我国高考录取比例逐年攀升。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 年达到15%,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时至今日,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8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1],距离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仅一步之遥。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这二十余年中,独立学院的作用不容小觑。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高等学校共有2956 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31所,独立学院257 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2]。在学校数量方面,独立学院数量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10%,与成人高等学校数量相差无几。在校本科生人数方面,2018 年独立学院本科生在校生人数约为244.5 万人,占当年本科院校本科生在校人数的14.4%[3]。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国内各公办本科大学分担了相当数量生源压力。但是,随着公办本科大学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显著增强,独立学院定位上的模糊性与过渡性日益凸显。近些年,全国范围内有27个省(市、区)取消第三批次本科,其余地区也在有条不紊地调研和落实当中。取消高考录取批次或将过去的“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合并,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减轻了他们对基础教育和高考的焦虑感。同时,这也是一次加快推进高考和高校更深层次改革、实现教育更加公平公正的明智之举。然而,对于各独立院校而言,却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严峻考验。
1998 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创办后,全国范围内的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更多是基于现实需要。1998 年12 月24 日教育部制定《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于1999 年1月13 日批转,“计划”中强调:“……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同时,“计划”进一步指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今后3~5 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要保证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高等教育机构可面向社会自主招生”[4]。《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无疑从政策层面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现实层面上,广大学子与家长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迫切需要,也恰恰印证了的“独立学院”可以作为一条解决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方法。此后,教育部的一系列文件为独立学院教学和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以来都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各大高校都极为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的工作。时代的产物服务于特定的时代,独立学院也不例外。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全国各大公办本科大学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独立学院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诸如:部分独立学院生源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个别专业限制招生等等。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公办本科大学未曾接触过的难题与挑战。
近二十年成功办学经验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还历练出了一批又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然而,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有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依然有很大进步空间,特别是在异地办学的情况下。相较公办本科大学,独立学院存在办学成本高、对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年轻化、人员流动性大的现象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管理中较为常见。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年轻化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育人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贴近现实生活的课外案例分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但人才培养方面的“人口惯性”可能会在今后师资队伍建设道路上形成阻力。其次,经过数年发展,独立学院基本都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组织架构,但具体到各教研室,学校自有专职教师数量就略显不足,师生比距离1:350 仍有相当距离。最后,简单通过招聘更多教师来扩充师资队伍的方法并不可行,独立学院作为校本部的“独立二级学院”,其基础设施规模和生源数量受主客观多方因素影响。在现有授课规模和在校生人数的基础上,大量增加校内自有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无法完善师资队伍、优化年龄结构,还会造成教师无课可上、年度教学任务无法达标的不利局面,进而增大人员流动的不确定性。同时,无课可上或工作量较少教师数量的增多也会增加学校办学成本,冗员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
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规模应尽可能保持在100 人以下,并积极探索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授课模式。独立学院因师资队伍规模有限,相当比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由外请其他高校的兼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布置与传达存在一定不便。在这样的条件下,独立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研讨式教学存在难度。而以选修课的形式,在二十人左右的小班级中,运用PBL 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选取个别行政班进行试点教学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教师课前准备好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密切的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问题,课上通过“提问—讨论—反问—修正—再提问……”循环反复的方法,教会同学们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以教师单向灌输、教学案例陈旧生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