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418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想推进教育精准脱贫工作,必须把重点放在帮助贫困人口的子女接受国家教育上,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使得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希望。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并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精准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心正在发生转移,即从“大水漫灌”步入“精准滴灌”的新阶段。精准资助,就是要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要实现资助对象精准,必须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不仅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工作,而且是学校开展助学(各类助学金、补贴、勤工助学等)以及贷款工作的基础。为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2018年10月30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以下简称《意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比对、同学评议、调查走访等手段,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的识别和认定机制。还要实现资助系统、学籍系统与扶贫、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库的有效对接。资助比例和资助名额要根据贫困学生分布情况分地区分学校分班级确定,杜绝一刀切的懒政行为。就是要确保应助尽助,不重不漏,这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资助标准精准,就是要确保资助金额符合贫困学生的受助需求。应根据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在城市的物价、所就读学校的学费以及贫困学生自身的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确定贫困学生的资助标准。应实行分档资助以符合不同困难程度的学生的受助需求,不能搞平均主义和轮流坐庄。要加大对《意见》中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孤残学生、特困供养学生、烈士子女、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特殊群体的资助力度。要实现资金发放精准,就是要确保在学生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将资助资金及时且足额的发放到学生手中,及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贫困学生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并且要探索和改进资助资金拨付及发放机制,好好利用新时代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确保助学金等资助资金及时发放。
当前学生资助工作已形成“奖、助、贷、勤、免、补”六位一体、多维并举,覆盖全学段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全国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2亿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达8864亿元,无不体现着国家保障贫困学生接受更好教育的决心及成效。国家在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巨大投入的同时,要求我们在学生资助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我们资助工作者理解并实施好政策设计的多元性、政策实施的目的性,也要求学生资助工作应顺势学生资助的发展历程要求,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因此,新时代学生资助目标更高、任务更硬了。
目前,在学生资助过程中,按纸质证明材料和经验认定资助对象仍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加之民政部门以及高校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一一核查,导致错助漏助现象时有发生,有失资助工作应坚持的公正公平的原则。如:部分学生浑水摸鱼,提供的贫困证明材料可信度较低;个别家庭经济极其困难的学生因自卑心理或是自尊心较强,隐瞒家庭真实情况,没有勇气或是不愿意向学校递交贫困申请材料;少数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因觊觎国家励志奖学金,弄虚作假,随意申请贫困资格。另一方面,学生资助工作由于涉及街道、扶贫办、民政、社会事务办公室等多个部门,有时会出现同样类型的贫困家庭由于受助政策不一致而造成资助标准不尽相同的情况。
由于每个贫困学生的家庭类型、贫困原因、贫困程度以及获得过的社会资助不同,所以他们对于就读学校的资助需求也不尽相同,而家庭经济情况相似的学生由于处在不同的专业、年级,他们的学费等需求也存在差异。目前,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大都给予覆盖式资助,资助金额往往平均分配,难以照顾到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另一方面,有些贫困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民风淳朴,阅历少,到大城市后,容易上当受骗;少数偏远地区特殊家庭的学生,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来到大城市后虽然很努力,成绩仍然跟不上当地不学习的学生,让他们心理有很大的落差,加上生活上各方面差距,会感觉到“不公平”,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会抑郁甚至自杀。这些困难学生都需要得到相应的非经济方面的帮扶,然而,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很少涉及到这方面。
现如今,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心还一直处在经济资助阶段,认为把钱或物资发到贫困学生手里就算完成工作了,虽然资助工作职责中有明确育人功能,各高校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但是效果不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很多贫困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比较差,拿不到学校的奖学金,而且不积极主动参加学校或是班级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也不愿意参与勤工助学,自我解困意识淡薄,不懂付出只管索取,认为这些经济等方面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给他的,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不知感恩不懂奉献。还有极少数贫困学生经受不住生活中的很多诱惑,陷入校园贷,借钱消费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原本贫困的家庭负债累累,学校联系不到人,最终以退学收场。
1、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更精准,就要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方式和方法,建立多途径的资助对象认定机制,通过采用新时代大数据分析并结合个别访谈等其它方式,全面并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比如,通过综合分析学校一卡通系统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信息,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餐饮消费、上网记录、宿舍门禁、超市消费等多方面的情况,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与相关部门如扶贫部门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系统数据库互联互通,有效避免个别学生自尊心强或自卑不主动申请以及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再通过创设量化测评、辅导员访谈、民主评议三方相互印证的工作机制,在保留以家庭经济收入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地域分布、特殊群体因素等,采用科学的打分系统,综合认定困难档次,从而实现公平、公正、合理。另一方面,针对以上资助标准不相同的问题,各区可将学生资助工作统一归口到某一部门如教育部,并且理顺学生资助的操作流程,使资助工作精准、有序且高效的进行。为确保资金分配及发放精准,相关负责部门可实施全程把控,以资金测算方案精准为前提、以资金发放可追溯为评判指标、以专项监督核查为保障。
2、在如今的高校,学生绝对贫困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但是具有特殊情况家庭如孤儿、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以及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或残疾的困难学生比例正在逐年升高,使学校的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资助工作中,在给困难学生经济帮扶的同时,也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辅导。例如,新生入学教育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进行心理普测。高校可组建一批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困难学生,并且为他们建档,重点关注孤残学生,另外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增加一些助人项目如到偏远地区给当地小学生送温暖活动,可以向贫困学生倾斜,在他们帮助其他人的时候,能获得成就感和社会支持,从而引导他们提升自信。近年来,除固定的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以外,还增加了遭受重大变故或疾病的临时补助,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年认定一次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另外,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资助工作。大一新生以适应大学生活和安全教育为主,在开学初进行安全知识讲座,重点强调“校园贷”的危害。密切关注特殊群体与室友和同学相处是否融洽,能否吃饱穿暖睡好,是否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学费高的专业,若贫困学生申请,情况允许的话,学校可酌情考虑帮其换专业。其次,关于贫困学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需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后,收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关注他们的学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辅导员帮其分析,并提出合理且专业的建议;高年级需要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对于迷茫的贫困学生,需敲响警钟,让其行动起来,学校可开设简历制作、模拟招聘、考研辅导等方面的提升能力的帮扶活动。最后,对于贫困学生的隐性资助力度要继续加强,如培训学习、科研创新、就业创业、社会实践、海外游学等方面的隐性资助。
3、学生资助工作远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必须强化资助育人导向,强化受助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项能力”,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三项教育”,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人成才”教育目标融入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除了常规工作外,资助工作者还要尽心尽力地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温暖教育他们成才,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比如,在奖学金评选和发放始末,着力激励贫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自我解困且教育其不能铺张浪费;在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和发放始末,通过典型事例开展感恩和励志教育;在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和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金融常识和诚信教育;在勤工俭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贫困学生的自我解困意识以及自强自立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