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问题意识也称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个体产生“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一系列疑问时,思维才真正启动。因此,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促使个体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礼记·中庸》中也有相类似的经典概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明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问和思考,方有辨别力和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由此可见,真正的学习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相伴相随的,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问和思考,才能获得真知。
思政课长期以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被动,课堂参与度低。且思政课与专业课相比较而言,其显性效益不突出,学生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基于学生的内在需求服务于学生,积极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就是为了破解这一困境。学生提问题,教师解答问题,或者双方共同探讨问题,让课堂在问题的迸发与回应中生动鲜活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习动机。
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大学生,从小就受到不同的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冲击,思想非常活跃,知识源和信息源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这无形当中加剧了高校思政课与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学生的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与主流意识偏离的异化。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折射出的恰恰是他们思想领域的真实现状,教师则可借此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脉象,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有利于将思政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等课堂基本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积极关注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理论困惑,另一方面又积极关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力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予以有效的回应和解答,从而在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问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有效视域融合,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学生的获得感不仅指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而且还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尊严、满足和喜悦。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堂,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明辩,并积极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这一交流和对话过程中,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理解和尊重,学生则体验到尊重感、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对教学内容真正地理解和认同,自觉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思政课作为一门人文类课程,要积极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意识经过长期的训练会转化为一种学习能力,具备这一能力,学生会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成一种习惯,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会善于思考、探索和钻研,这是其职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概括而言,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中,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基本格局是教师问,学生答,教与学之间缺乏问题的流动与对话。
(1)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时代感,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需求,导致学生提不出问题;(2)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足,不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不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或者对学生的问题不能积极地回应,打击和消解学生发问的兴趣和主动性;(3)长期以来的教育文化背景造成很多教师喜欢听话、顺从的学生,比较排斥“问题学生”;(4)教师囿于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为确保顺利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为学生提问和答疑解惑分配出充足的时间;(5)教师权威性过强,不允许学生质疑教学内容和挑战教师的权威,对学生的问题予以不容辩驳的回应,使得学生不敢提问题;(6)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担心或害怕学生提出问题而自己不能有效解答,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常常回避问题或视问题而不见。
(1)不能提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甚至在某些领域完全是空白,缺乏提问的能力;(2)不善提问: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思维被动,缺乏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提问的意识;(3)不愿提问:新一代大学生是在快餐式知识背景和智能化时代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却不加思考,即使有问题也可以随时随地在搜索引擎中找到答案,这必然造成思维的惰性;(4)不会提问:学生在中学时期对思政理论问题关注较少,缺乏基本的理论修养,提出的问题较为肤浅,或者没有探讨的价值;(5)不敢提问:从小慑于教师的权威,没有养成质疑和批判的思维习惯,或者担心过多提问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影响成绩。
思政课教师需要努力优化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包容的心理环境,让学生自觉敞开问题意识之门,愿意提问、敢于提问、乐于提问。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持不打击、不嘲笑、不轻视、不回避的态度,对于精彩的问题要充分肯定,积极回应,对于较浅显的问题,可以耐心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思考,对于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可暂时搁置,待课下研究后及时回复学生。教师尊重、包容、谦虚的态度会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感和亲和感,激发他们与教师对话的意愿和热情。
思政课应充分利用时代的有利条件,搭建起多元化的师生沟通的桥梁,把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QQ、微信、微博、公众号,以及现在已广泛应用的蓝墨云班课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发问的媒介,某些工具的匿名性还可使学生减少顾虑和戒备之心,能更真实地表达内心的疑问。
思政课理论性强,涉及到政治、历史、经济、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对于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高职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思政课要充满生机和吸引力,理论必须“接地气”,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向生活化、实际化的转化。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广大青年学生的生存现状,并使之有效融入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过程之中,将反应重大社会现实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体会概念与生活的差异,捕捉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以此培植问题意识的生长点。
高职生虽然以学习专业技术为主,但其接受的毕竟是高等教育,要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问题意识的重要条件。思政课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团队式学习、翻转课堂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师要主动尝试新兴的课堂组织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