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随着我国英语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英语能力培养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能力素养。然而这些方面的能力都能在开展翻译课程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英语翻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句式表达形式,还需要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和较宽的知识面,以及综合整合这些信息的能力。然而,由于大学对翻译课程定位不一,教学条件和水平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翻译课程无法发挥它的真正效用。
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重复和锻炼,仅仅通过老师对知识的传授是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的。我们所说的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在老师教学的基础上多写、多说、多听、多练。实践是提高英语翻译能力的重要环节,大学宽松的教育环境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延伸,严重阻碍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英语翻译课堂要改变传统的模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课堂转变为学生之间锻炼实践能力的场地。教师要灵活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总结,主动构建英语翻译的知识逻辑结构,积极指导和引导学生融入思维导图当中。
语言能力能够直接体现思维能力,语言的表达和思维的调理是不能分开的,所以,能够体现英语翻译能力的最核心的方面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思维和传统的汉语思维不同,其语序也存在差异,以此,不能将传统的汉语思维逻辑照搬到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中,否则是不能学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的。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添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并且集中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面对长篇翻译段落的时候能够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并且使得翻译出来的文章不生硬,体现思维过程的流畅性。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置于相当的语言环境中,因此,想要学好英语翻译,想要提升英语翻译能力,就需要尽可能地接触英语的环境,掌握和积累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只拘泥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只关注笔下是不能真正提高英语翻译能力的。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是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入英语环境,通过体会英语环境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思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翻译的能力。
目前,中国英语专业缺多元化的英语翻译课程的教材和资源,多为我国教育部编写的统一教材。现有教材中的许多理论和拓展资源都是很多年前的,无法满足变化着的社会实际需要。而且教学内容缺乏新鲜感,无论是材料或者图片都比较老套;教学内容的编排也缺乏系统。缺乏系统化使得翻译教学内容仅仅服务于翻译单一能力的训练,从而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即提高综合英语素养。
从近年来对大学英语能力考察角度来看,语言能力测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论是纸质听力还是纸质考试。因此,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英语翻译能力都非常受到重视。更加注重实用知识的考查,目的是通过考察评价方式的转变来改变学生的关注重点。简而言之,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翻译能力越来越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精读课程相似。他们只注重对稀有词的解释,对全文意义的准确教学,以及对各种语法的总结和完善。
这些年来,更常用的翻译课模式是学生阅读材料和做翻译练习。然后由老师负责检查答案,并解释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疑问和理解困难。教学过程中仍注重提高翻译能力和扩大词汇量。这样的课堂互动极为贫乏,老师很难理解学生在阅读上的问题,学生之间也没有交流与合作。这是对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一种限制,学生一般对大范围的课程不感兴趣。只有少数积极学习和配合教师教学的学生在阅读技能和词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大多数学生认为,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翻译课程不能学到任何东西,他们也不自觉地完成分配给教师的任务。
随着教育改革小组带领下的大学教育改革趋势,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的知识灌输,而是需要发挥更先进的作用,为英语专业以及相关领域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大学英语翻译与市场经济下的对外贸易、跨境法律纠纷以及相关的具有国际性质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小国际会议中,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这样的大市场需求,“互联网+”视域下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以及多种形式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是持续推进翻译教学创新的关键环节。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源、需要各种学说支持,也需要多元化的信息分享,整个教学环节包含了各种不同的信息,从内部到外部,数量众多,层次众多。因此,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学习资源整合具有难度大,信息多,整合管理成本高的传统问题。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信息化建设是衡量一个高校的综合教育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高校及英语专业必须建设和完善的教学环节之一。这不仅能够帮助英语翻译行业内部教学资源的相互联结和内部有用信息的共享,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信息交互平台、网络服务体和互联网教学教务体系四大系统有机结合、有机运转,从而促进英语专业的综合进步发展。
在现代大学英语专业中,对于翻译课程的开展,不是简单的课本教授,而是需要大量的文献翻译练习、总结和分析,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翻译能力的提高。因此,单纯的课本讲解是不能够满足现代大学英语翻译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减轻翻译课程中可代替性的翻译强度和难度,还能提高翻译课程的效率和规范程度。信息化的翻译课程能够进一步提高各国学习资源之间交流的效率,减少为了共享资源的人力直接交流,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进一步简化了资源分享的程序,使得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效率和质量都能够得到提高。
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堂信息化资源系统建设包含基础教材信息化、拓展资料资源信息化和课程管理信息化,所有系统内的师生都能够通过这个系统查找相关的资料、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及其简便的方式交流和反馈、分享系统内的资源。“互联网+教学”视域下翻译课程教学工作已经上升到信息的收集和分享的高度,而不是传统单一的单向教学和被动教学。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相对简单的检索功能,高校教学体系需要做的还有建立系统化的统一的信息中心,高校课堂教学需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达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所有的文字资料和信息都能够实现电子化存档,进一步使电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自动检索、自动排序、自动统计和反馈等功能为师生提供完全的信息。
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在于唤醒思维创造的主体,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主思考是宝贵的能力,主动践行所想,打破原有课堂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知识的固有意识。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这种主动权体现在对课程教材和辅助资料以及拓展阅读资料的选择上。“互联网+”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如果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翻译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效率最大化。注重翻译练习的新颖性、多样化,提高课堂知识学习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互动环节,将知识和应用结合,以奖励优秀同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和思考。也可以运用音乐、视频、新媒体的方式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课堂气氛。
互联网平台不但扩大了传统课堂的形式的资料来源,还开创了更多的课堂形式,通过不同软件、网站、教学开发系统,都能够实现教学资源以及课堂活性的效率最大化。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满足结构性和框架性的教学引导,寻找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展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充满趣味性、师生之间互动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十分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易处在被动地位。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老师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引导的作用,及时引领和纠正学生的学习方向。除了关注新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热情,教师还要做好本职工作,帮助和监督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落实。虽然“互联网+”模式提供了相当多的学习方法的选择,但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帮助学生筛选这样的教育资源,防止学生走弯路,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直接筛选有用的信息资源。
大学英语翻译是大学生英语专业能力建立和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起到综合运用英语知识、交流和共享学习资源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为现代高校教学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发展环境,翻译教学平台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互联网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为高校教学和师生都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也是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益,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信息交流。“互联网+”无疑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更多进步的机会,需要高校紧紧把握,实现翻译人才的最终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