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旖/上海大学文学院
无锡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熬[ŋɔ]”是无锡方言中比较独特但使用频率极高的指示代词,一般认为表示方式和程度。“熬”非本字,只是一个同音字写法。本文将对无锡方言指示代词“熬”的用法进行详尽描写,并讨论其使用特点和来源。
无锡方言中“熬”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用法是作指示代词,没有远近指之分,相当于“这/那样”。其单字音为[ŋɔ],一般的位置变化不会改变读音,仅在表达强调意味时可以对其读音进行拖长。
下面具体介绍“熬”在无锡方言中的用法。
1、“熬”+量词+名词
“熬”可以用在名词前,但两者之间必须插入量词才能使用,最常用的量词是“个”。所以“熬+量词”与名词构成偏正结构,作定语,修饰限制该名词。这里的“熬”词义相当于“这/那样的”,不分远近指。例如:
(1)你阿看见过熬个人啦?你有没有看见过这/那样的人?
(2)原来是熬回事体。原来是这/那样一回事。
这里的“熬”基本都表示指示,与后面的量词和名词构成体词性结构。曹晓燕(2003)简单描写过“敖[ŋʌ]”的用法,认为它是谓词性指示代词,可能不太准确。这一结构中的“熬”经常还会带有感叹、抱怨、嘲讽等语气,这时的“熬”在语音上会用很明显的拖长来表达强调意味。同时,“熬”和量词之间还可能会插入“一”、“两”或“几”等数词,强调数量之少,由此才引发感叹、抱怨等情绪带来的特殊语气。例如:
(3)熬一杯饮料要40块嗒?这样一杯饮料(竟然)要40块啊?
这一结构的否定形式,一般为“弗是熬+量词+名词”。例如:
(4)佗弗是熬种人。他不是这/那种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构中的许多“熬”都能用无锡方言最基本的指示代词“伊”和“过”替换,比如例句(1)(4)。替换后句义大致不变,但指代对象更加具体了。例句(3)这种插入数词的形式不能替换,因为数词已经使其指代对象足够具体了,如果替换会在语义上产生重复。例句(2)不能替换,因为“熬回事体”本身一定是一种虚指,替换为“伊”或“过”就不再是虚指,整体会显得不伦不类。如果例句为“熬件事体”,具体到了某件事情,就可以替换。
2、“熬”+ 动词
“熬”可以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一般用来指代动作、行为的方式等,不区分近远指,相当于“这/那么”、“这/那样”。例如:
(5)闲话是熬讲,你阿做到了涅?话是这/那么说,你做到了吗?
但当“熬”用在“想”、“会”等能愿动词或表达主语意愿的动词前,就是用来指示意愿的程度了。这时也不区分近远指,相当于“这/那么”。例如:
(6)你熬想到上海去啊?你这/那么想去上海啊?
另外还有一些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前用“熬”,我们需要看语境来确定它表示的是方式还是程度。例如:
(7)你要熬帮我才对。你要这样帮我才对。(方式)
(8)佗熬帮你,你快点谢谢佗!他这/那么帮你,你快点谢谢他!(程度)
在无锡方言中,“熬+动词”的结构除了可以直接搭配外,还可以是“熬+则/得+动词”的组合。“熬则/得”仅可用来指代动作、行为的方式。实际使用时,若要指代动作的方式,“熬+则/得+动词”的搭配使用频率远高于“熬+动词”,因为整个句子会更顺口。例如:
(9)你熬则/得看书眼睛要瞎落个。你这/那样看书眼睛要瞎掉的。
同时,例句(5)(7)中的“熬”都可替换为“熬则/得”,语义不变且更加通顺。我们甚至可以用“熬则/得”来替换“熬”,看替换后语义是否改变来确定原句中“熬”指示的是方式还是程度。
“熬+动词”结构中,若“熬”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它的否定形式一般是“弗是熬(则/得)+动词”或“弗熬(则/得)+动词”。例如:
(10)伊道题目弗是熬(则/得)做个。这道题目不是这/那样做的。
若“熬”表示程度,它的否定形式则为“熬+弗+动词”。所以例句(6)(8)的否定形式都是在“熬”和动词之间插入“弗”。例如:
(11)爷娘培养你熬吃力,你阿熬弗争气!父母培养你这/那么辛苦,你还这/那么不争气!
3、“熬”+ 形容词
“熬”可以用在形容词前,作状语,基本都是表示性质、状态程度的加深,没有远近指的区别,相当于“这/那么”。这是无锡方言“熬”的搭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组合,且可进入这一结构的形容词几乎没有限制,范围很广。例如:
(12)伊个老小奈为熬可气头撒!这个小孩怎么会这/那么可爱!
(13)你看看你拿个身上弄到熬一塌糊涂。你看看你把身上弄得这/那么脏。
这一结构中“熬”一般都是起加深程度的作用,所以有很明显的发展为程度副词的趋势。实际上,从无锡人的语感来看,“熬”在表示程度时已经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程度副词。其他结构中的“熬”也是如此。
上文提到,它的读音[ŋɔ]可以在表达强调意味时故意延长,阴平55的调值为其提供了条件——这一高平调似乎是无锡方言目前7个声调中唯一一个可以无限延长音长而不显得怪异的声调。而且给形容词的程度加得越深,“熬”的读音可以拖得越长,甚至可以与形容词之间有短暂的停顿,给听者极度夸张地传达信息。
“熬”还可以在句子中指代某种具体状况,作主语、谓语、宾语或补语,不区分近远指,相当于“这/那样”。例如:
(14)熬弗来事个。这/那样不行的。(作主语)
(15)过部电影就熬。那部电影就这样。(作谓语)
(16)你奈为变成熬咧啊?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作宾语)
(17)个天奈为冷到熬撒。天气怎么冷成这样啊。(作补语)
在这里,“熬”是话语中的一种省略形式,其完整表达应是“熬个样子”,这里“熬”是个定语,相当于“这/那样的”。那么,完整意思就是“这/那样的样子”,普通话一般也要省略成“这/那样”,方言亦是,所以日常说“熬”一个字就能表达清楚了。“熬个样子”也就是“熬+量词+名词”的结构,这是一个体词性结构,故而“熬”就从作定语发展出了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的情况。
无锡方言指示代词“熬”经常被用来指代动作、行为的方式和性质、状态的程度,使用频率非常高。尤其是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的加深,不仅频率高,而且范围广,几乎发展成了一个程度副词。所以在钱乃荣、曹晓燕等人的调查研究中,基本只记录了这两种用法,也是情有可原。然而“熬”在无锡方言中也常常作定语与名词搭配,构成体词性结构,但中间一定不能省略量词。
无锡方言指示代词“熬”所有的用法都不区分近指和远指,基本都相当于普通话的“这/那样”、“这/那么”。但无锡方言更基本的指示代词“伊”和“过”还是比较明显地区分近指和远指,跟普通话的“这”和“那”相对应。
刘丹青、刘海燕(2005)指出,跨语言和跨方言考察表明,假如不同范畴的指示词在语义细度方面存在差异,那么总是遵循“处所>个体>时间>程度、方式”的等级序列,即越在左边的分得越细或至少不会比右边的更粗。崇明方言的指示词完全符合这一语言共性的等级序列,表示程度和方式的指示词极其简单,没有近指和远指的词项区分。无锡方言的指示代词“熬”也是如此,它是表示程度和方式的形容词,没有近指和远指的区别,不像普通话有“这样”、“那样”的近远对立,分得相当粗,但在表示处所、个体和时间时会使用“伊”和“过”区分近指和远指。这样的差异完全符合语言共性的等级序列。
调查研究语言和方言,不能忽视当地人的语感,因为在当地人的实际语感中很可能存在着还没有被语言学家注意到的重要方言特征。
接上一点,无锡方言指示代词“熬”不区分近指和远指,故而前文所列例句的普通话对译中理解为“这样”或者“那样”似乎都没有问题。但根据调查,实际说话时,无锡人语感上更倾向于“熬”是近指而非远指,即普通话翻译为“这样、这么”来表达更为合适。
钱乃荣的《吴语中的“个”和“介”》(1998)总结了吴语多地指示代词的用法,认为它们是“个”和“介”在各地的分化。在总结当代吴语“这么”(表示程度、方式)的各地用法时,记录了无锡方言的用词是“熬”或“恩熬”。“恩熬”的说法现在已消失,“熬”还在高频使用中。根据钱乃荣的记录和观点,吴语各地在表达“这么”(表示程度、方式)时大多都是用“介”,部分记为“茄”、“该”、“鉴”、“梗”的实际也都是“介”的儿化音。
尽管钱乃荣未解释无锡方言“熬”的语音问题,但我们可以推测“熬”作为指示代词,其原身应该就是“介”。由于无锡方言研究起步晚、资料少,目前难以考证其本字。但我们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常熟、上海、舟山等吴语地区“介”作为指示代词的用法与无锡的“熬”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且这些学者都已对各自方言中的“介”进行了考源,从吴语文献中找出了吴语“介”的早期用法,给了我们参考依据。
无锡方言的“介”一般仅表示次数,与普通话对译即“次”,和早期吴语文献和当前大多数吴语地区的使用情况都不同。那么,无锡方言的“熬”是否可能是吴语“介”在无锡方言中的分化?我们比较钱乃荣(1998)归纳的明清和民国时代吴语文献中“介”的用法与现今无锡方言指示代词“熬”的用法发现,两者一致性比较高,8条中有5条相符。无锡方言“介”与早期吴语“介”完全不一样,所以早期吴语的“介”在无锡方言中应该是分化了,至少分化成了“熬”和“个”两词。
“熬”是“介”在无锡方言中分化的结果,但目前大多数吴语仍保留着“介”或“介”的儿化音词的用法,“熬[ŋɔ]”是否也是一个类似的语音变异?张惠英的《简说吴语指代词“个”“只”“一”及其变体》(2016)提出,指示词的读音常常是多音多读的,即声母、韵母或声调有所变异。这种多音多读,有的是不同用法的表示,有的是不同时代的反映,有的是和前音节或后音节的缩合。看来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熬”是无锡方言中的一个重要的指示代词,使用频率高、范围广,组合较为灵活。它可以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分别搭配,相当于普通话的“这/那样”、“这/那么”,不区分近指和远指,符合语言共性的等级序列,但实际上在当地人语感中倾向于近指。“熬”应该是早期吴语“介”在无锡方言中的分化结果,是“介”的一种语音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