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背景下的高校心理教育研究

2019-11-14 17:05喻寒兵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教学方式心理健康

■喻寒兵/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谁都不能独善其身,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大军的主要成员,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心理、思想都会受到影响。传统的高校心理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的变化,所以,要尽快探索出一套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心理教育体系。

一、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心理教育课程也已经纳入到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的专业心理课程,成立了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成长辅导室。但是高校心理教育仍然不够成熟,还存在许些的问题。

(一)高校心理教育形式性较强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课程和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师和同学们却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课程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开展,学生对这些课程没有兴趣。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配置的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等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存在无人管理、无人指导的情况。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实践作为支撑,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重视程度,也不能很好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高校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动性,只有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可,才能自主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高校心理教育资源匮乏

高校心理教育资源的匮乏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匮乏,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的课程,但是却没有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配置相关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些高校虽然配置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却没有很好地利用。另一方面,高校心里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专业的高素质的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却很短缺,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开展。

(四)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分工明确,辅导员、教师、学校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但是,很多高校不能够很好地分配任务,致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出现重叠或者疏漏。还有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不能使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教育资源进行交流和共享,社会上也有很多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社会上的经验和资源不能很好的利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情况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低下。只有合理配置相关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五)心理教育的其他方式利用率较低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课程,或者设置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效率低下、深度不够等问题,不能够全面、深入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教育资源也不能充分的利用和发挥,也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互联网+”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互联网+”的应用能够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激发了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互联网+”突破了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限制,更大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维度。“互联网+”能够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分配高校各部门的任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配合,能够将各种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挑战

“互联网+”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不断深入加剧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互联网更加开放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塑造了大学生更加多样化的心理,高校要严格把关互联网信息,督促大学生接受健康的网络信息。“互联网+”作为一个更加开放的网络平台,其极具包容性,健康的网络信息和垃圾网络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一起流通,健康积极的网络信息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那些劣质的垃圾网络信息就对大学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是大学生心理发生不健康的改变,同时这种垃圾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就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挑战,需要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能够把控自己,提高自己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高校教师也要科学引导学生上网。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提高大学生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化更加多样,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大学生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信息,互联网滋生的不良信息也会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这就需要高校严格把关大学生网络信息的吸收,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使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相关的课程和学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配置的教学设施,如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为大学生心理提高高效、科学、全面的指导和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严重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以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已经不足以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提出新的适应当前互联网发展和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好的指导。

(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单一,采用传统的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不同的高效的教学方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高校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提供更多更大的平台让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指导,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四)加强师资队伍能力水平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素质的教师人才相对短缺,很难满足大学生心理不断变化的需求。很多高校的心理教师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很多辅导员或者代课教师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只能充当着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角色,不能很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从而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很难有所成效。所以,加强师资队伍能力水平建设是必要的,高校要加强对心理教师的教育培训,同时引进更多拥有专业技能的高质量教师人才,只有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投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才能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高效地发展,才能保障大学生心理的健康。

四、结语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要增强大学生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高校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教学方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重视城乡教育资源调整 保护农民家庭发展希望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