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走出去”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19-11-14 17:05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语种走出去人才

■邹 莉/重庆工商大学

一、前言

语言服务是行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他人或社会提供帮助的行为和活动(李宇明,2011)。为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相关区域企业应该提供怎样的语言服务?本文以重庆中小企业的调研为例进行讨论,通过了解语言服务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探讨企业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推动中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

二、调研情况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从事对外交易业务具有语言服务需求的企业,也就是需要将产品、服务、信息进行处理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语言服务行业称为“客户方企业”。有效的调研方法是获取有效信息的关键,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的方式展开了调查。问卷设计包括了问卷调查的内容、调查问卷的题目数量、调查问卷题目的形式以及调查题目的有效性、覆盖度、可用性等。调查的企业性质不同,规模各异,分布在众多不同的行业,对语言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问卷内容设计以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为基础,本次调查接受实地或者网络问卷调研企业数量为68家,电话,QQ,微信访谈企业相关负责人10家,从数据来看,这些公司或机构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国有企业、外资背景企业(中外合资、外资、港澳台)、政府或事业部门较少。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且从调查来看,大多数企业还未上市,这也是语言服务行业影响不大,服务面积不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卷调查主要设计了22个有关语言服务的问题,主要涉及企业性质、规模、语言服务质量、语言服务行业的价格走势、语言服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企业外包选择的语言类型及选择方式等。抽取这些适量的问题,既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语言服务行业,也不会耽搁企业单位涉及的相关人员太多时间配合调查。

三、数据与分析

(1)对外交流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调研数据统计显示“企业走出去”在中译外以及外译中情况中,主要集中在以下语种:英语、日语、德语、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朝鲜语、葡萄牙语等,如中文翻译成英语的比例高达89.66%,中文翻译成朝鲜语的比例最低,说明中国与使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联系最紧密,需求量更大,而对朝鲜语的需求较少。总体上中国与其他小语种的联系较少,说明其他国家对我们中文的需求也偏低,甚至有13.79%的国家没有中文翻译的需求。

(2)公司缺乏专业的语言服务部门设置。在公司或机构所需要的语言服务类型种类还是比较多的,但主要以笔译,口译,文案写作为主。各个公司语言服务中的翻译业务处理方式主要是:公司设有相应的部门,专职人员,专职翻译机密文件和日常材料、大型的翻译工作外包和公司设有专职审校负责译文质量控制,公司在管理语言服务的组织方式上:少数公司设有集中管理语言服务的部门或者分散在其他业务部门。

(3)没有权威的语言外包服务选择渠道。公司或机构会在熟人推荐和收索引擎的选择方式下优先选择中国本土的语言服务公司作为外包的语言服务公司类型,极少选择外资或中外合资的语言服务公司。企业会考察外包公司的试译质量以及服务价格,较少考察外包公司的专职员工数量和服务的语种数量,并且极少通过展览和会议选择外包服务公司。

(4)语言外包服务的质量与价格的不匹配。各个企业觉得,如果外包的语言服务公司质量好,自己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但也有很多企业认为价格太高还是不能够承受,毕竟自己企业的规模,盈利状况不佳。据统计,中译英平均价格大多是不确定因素,在200-300/千文字以及400元/千中文字以上的价格调研的企业中基本没有。

(5)企业语言服务规划缺乏前瞻性。国际市场对语言服务需求的波动很大,不能做好提前的规划或者措施进行防范;企业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外包语言服务公司,这说明对应的企业没有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没有将自己的产品更好的推广出去。

(6)企业内部缺乏专职部门、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公司没有语言服务的专职部门或者熟悉语言服务的专业人员占30.43%.这与“走出去”战略的推动有关,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把更多精力与时间投放在如何增加市场占有率,对语言服务这块的投入较少,所以公司大多采取零时雇佣语言服务公司,而不是在公司专职部门。

(7)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人才断节。复合型语言服务技术人才的培养还跟不上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步伐。(韩倩兰,2014)这种情况显然还不能解决语言服务市场急需专业语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这个问题。

(8)语言服务人员跨文化程度有待加强。企业在语言服务行业方面大多数还是处于两种语言的直接翻译水平,没有很好地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信仰等。造成国际商务交往中信息的误解、贸易冲突、关系的僵局。

四、趋势与对策

(一)发展趋势

针对公司未来3至5年企业外包的语言服务需求增长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了4个选项:①增长;②持平;③降低;④不确定。选项旨在分析企业未来3至5年语言服务需求增长的预测,反映其未来企业对外业务的增长趋势。41.38%的企业选择了“增长”,10.34%的企业选择了“降低”,显示了企业未来3至5年国际化的信心,由此带动了语言服务外包的增长。选择“持平”和“不确定”的分别占10.34%和37.93%,说明企业国际化不会突飞猛进,而是渐进的过程,存在某些不确定性。

(二)对策建议

1、行业规划和标准建设

(1)加大对各小语种人才培养的投入,不仅仅是培养类似语言翻译机器的普通语言服务人才,更多的注重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习俗,文化背景培养相应的人才。

(2)完善外部政策建立,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合理制定不同的标准,机动地设计和调整城市语言服务模式和服务语言种类及数量(郭龙生,2012)。

(3)国家应该加大对语言文化服务行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多培养一些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及专用人才,“语言+销售、技术等”复合型人才。加大对市场的监管,规范各行业对人才聘用方面的门槛要求。

(4)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以促进整个重庆市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如2018年在重庆举办的一带一路交流会。了解各个国家的需求状况,结合当地语言进行交流,并普及各种小语种的学习,弥补不足。

2、语言服务能力建设

(1)企业在研发产品的时候,应考虑当地人的语言、文化等,使之减少产品的滞销情况。用人时,应该考虑其语言服务的专业性和连续性,招聘其专业翻译人员等。

(2)参加有关语言服务的交流会,汲取经验。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以促进信息和技术的流通,达到供需双方条件与能力的大致相符。

(3)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引进语言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优带劣,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优化公司内部结构。

3、人才建设

(1)高校开设相关语言专业化学习,并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高端人才。

(2)改善语种结构。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仍在使用的语言有6000多种,而进入我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外语语种目前还不到70种。“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40余种,而目前内地教授的语种仅20种。

(3)校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政府和企业同心探索、合作。

五、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客观上需要用外语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中国特色的语言服务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起着先导性作用,目前语言的服务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相关部门和企业以及大部分公民没有意识,对于资金有限却又想让企业和其下产品走出国门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很难发展。语言规划不够完善,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缺乏社会影响力。在企业大步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各种深度合作日益增多,语言先行成为众多海内外企业的共识,本地化服务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其中加快培养语言人才语言服务,人才是核心。

猜你喜欢
语种走出去人才
人才云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
“一个笑话可能要经过几秒钟才会听见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