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理论、特征及辅导策略

2019-11-14 15:34徐圆圆郑秋林赵昊昊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个体情感大学生

■徐圆圆 郑秋林 赵昊昊,2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一)亲社会行为含义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指对社会及他人有益的并且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如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所表现出的帮助、合作、谦让、分享, 甚至为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做出自我牺牲的行为等。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同时对维持整个社会的存在与进步具有重要的进化与实际意义。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实际上被看作是一个连续体在作用。关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经过很多心理学家的深入探究,已经形成了几种较具代表性的理论及观点。

(二)亲社会行为理论

1、本能论

该观点认为,人类亲社会行为产生原因在于生物学基础。人类的利他主义倾向是先天性的,为了达到增加基因繁衍的概率的目标,即帮助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增加个体自身基因在子孙后代中的存活率,其内部机制必须保证物种生存。

2、习得论

该观点提出,亲社会行为作为学习掌握助人行为的规范中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有三种与助人行为特别相关的社会规范,分别是互惠、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会选择性地进化自身的信念、技能和技术。因此,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中,社会因素比生物因素更重要。

3、情感论

情感论认为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并处在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境中,通常应激反应会使得人们的消极情感如焦虑、不安和沮丧等被唤起,而此时给人们提供相应帮助则可显著减少消极情绪, 从而使人心情有所好转。甚至预期助人时人们还能体验到积极情感在产生。因此,该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这类行为会减少消极情感或增加积极情感。

4、认知论

认知发展学派提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与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只有在个体的认知水平特别是社会认知水平达到相应的程度时, 亲社会行为才会充分得以表现。因此,认知论强调人们的认知水平会影响其对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问题的推理, 即对事件的加工方式会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二、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征

蔡元培曾指出:如看明日之社会且先看今日之校园。探究此时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与德育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互惠性

大学生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通过社会交往,获得同伴间的亲密感,来避免孑然一身的孤独感。因此,大学生一般会积极主动地去开展人际交往,甚至发展和别人的亲密关系。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通常较为容易,因为有很多共性因素,并且可以通过协会、社团;棋友、球友、网友等渠道进行交流,增进友谊。大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对错、真伪善恶,能够尊重理解他人、行为文明礼貌,做到问候时微笑、休息时安静,批评时友善,赞美时真诚等,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二)助力性

大学生的行为被社会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值,严格要求他们要遵从社会道德规范,达到较高的品质和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人。当同伴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给与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同伴关心和照顾,在心理上提供安慰和鼓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三)公益性

当代的大学生经常会去参加一些公益性的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环保用电;高校内部的环保校园行、预防疾病宣传;校外的爱心献血、种植小树苗;社会上的关注贫困学生、打扫公共场所、为贫困地方的孩子捐助衣物和学习用品等活动。大学生希望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能够在帮助他人、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自己和群体的奉献意识。

(四)制约性

由于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即使是处在同一个社会群体中,每一位大学生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来自群体的影响,受到制约。因此,只要改变大学生所处的群体质量,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的行为品质。就像生活在有着优良利他传统学校的大学生,他们的行为品质就会受到学校优良传统的积极熏陶,在无意识中增强他们帮助他人的可能性。

然而,大学生仍处在青年期,心理还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思想也未完全成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偏差,开始对社会与学校传统教育产生质疑,由此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意识欠缺,吝于帮助他人,在交往中也可能表现出急功近利,友情变味。因此,需要探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对策。

三、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辅导策略

(一)发展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校可以在有关课程教学、学生活动中加入更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的设计,鼓励大学生多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更多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认知及情感的发展,进而对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直接帮助。

(二)树立典型榜样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个体观察到环境中被强化的行为,是个体习得并展现行为的主要方式。因此在相关学生工作中,可以多报道社会上或校园里发生的先进事迹和人物,对人际间互助行为给予高度认可,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宣扬社会正能量,既为大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更是传递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影响和促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提高安全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在环境中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后,自性中的向上向善的特征都能表达出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相应的辅导时,应摒弃已形成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充分利用大学生渴望发展人际关系、积极助人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支持性的社会氛围,持续积极的情感状态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无论是减少大学生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不良竞争造成的过度压力,还是提供安全性更高的现实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治安中的公共安全和公共舆论的安全等,从心理到客观环境的安全感的提升,都可以诱发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猜你喜欢
个体情感大学生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