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贵生”思想及其启示

2019-11-14 14:21■/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家理性人性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先秦道家“贵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智慧,道家全天适欲、贵生之术、“达乎性命之情”的主张,提倡一种健康、理性、顺应自然的生命态度、人生观念、价值理念,尽管先秦时期距离今天已经有上千年的时间距离,但是,先秦道家“贵生”思想,由于切中了人性本质,而具有了合理性与恒久性,站在今天的立场,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其中的启示,使其为今天服务。

一、先秦道家的“贵生”思想

先秦时期,道家在人性的问题上,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之欲望对人本性的伤害。认为“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十九章),强调顺从自然,恢复人的素朴本性。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了对养生与治国的看法,“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主张治国与养身道理相通,都需要顺性自然,清心寡欲,不为声色利益诱惑所动。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的解放,主张复归自然本真的状态。庄子后学继而主张人性是自然生成的,万物的自然状态和生活习性,都是“真性”,人不应该“失其性命之情。”(《庄子·骈姆》),反对害其本性的作为。《庄子·骈姆》中,例举了小人因利、士因名、大夫因家、圣人因天下而伤身易性的情况,认为,这些人虽然名号不同、事业不同,但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主张人应该淡泊名利、不以物易性,以免身体受到伤害。道家杨朱派,在老子顺任自然思想的基础上,主张贵己、重生,“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淮南子·氾论训》)孟子曾经指斥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其实,杨朱派的主张是从保全人性出发,认为如果人人都能从保全天性出发,天下就大治了。

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吕氏春秋》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相关思想,对人之性、人之生命、养生之道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探讨。首先,《吕氏春秋》指出:“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六论·贵当》);“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十二纪·荡兵》)。这就是说,性是天生而赋予人的,自然本真的状态,是万物之本、天地之数,是人力不能改变的,自然而然的东西。既然人之本性是天生而成,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那么,人应该如何对待呢?《吕氏春秋》认为,应该将养生命,抱有天性之本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处理好“性”与“物”的关系。《吕氏春秋》指出,物是用来养性的,即满足生命过程的自然需要,而不是以性养物,即违背本性来追逐物。具体来说,“物”首先体现在耳目鼻口、声色滋味上,在对待这些外物的态度上,圣人与“惑者”就有了区别,圣人对这些外物的态度是,有利于生命的就取,有害于生命的就抛弃,如此,实现生命的自然完满。而“惑者”则与此相反,常常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换取外物。文中指出:“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焉。遁焉,性恶得不伤?”(《十二纪·本生》)世界上的富贵之“惑者”,过度地追求声色滋味的满足,结果,就像万人操弓射一处一样,有限的生命就会被复杂多样、无限繁复的外物伤害。在这个问题上,圣人就很明白,耳目鼻口喜好声色滋味,耳朵想听好听的声音、眼睛想看好看的东西、鼻子想闻芳香的气味、嘴巴想吃好味道的东西,对待这些欲望的态度应该是以是否有利于生命为标准,“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十二纪·贵生》)如果这些欲望不利于生命,就要节制,圣人以生为贵,能自觉主动地节制不适当的欲望,因此,《吕氏春秋》讲:“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十二纪·重己》)只有将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把握生命自然所需,顺生、适欲,才能够有“长生久视”、能够由“贵生”而“全性”。完成生命的自然完满。

《吕氏春秋》还把这个道理推而广之,进一步阐发了它的生命观,指出:“今吾生之为我所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十二纪·重己》)与生命相比,财富、地位这些身外之物,都不重要,生命一旦失去,就不可再有。有道之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谨慎地对待外在之物的诱惑,不使外物伤害生命。强调了人在对待外在的各种各样的诱惑时应该有一种理性与自觉,以生命为贵、以全性而行,认为明白了这个道理,有了这样的觉悟,就叫做“达乎性命之情”(《十二纪·重己》),就是“全德之人”(《十二纪·本生》)。

二、先秦道家“贵生”思想的启示

先秦道家的贵生思想,强调了生命的宝贵,以及为了抱有完满的生命,节制欲望、抵御诱惑的重要性,道家的自然人性论、理性的生命观由于切中了人性的本质、生命的本质而具有恒久的合理性与说服力。尽管时代变迁、时移世易,道家贵生的思想却依然具有其恒久的价值,和不变的意义。无论何种时代、何种变化,如何认识人性、如何把握好人生都是人们应该深入思考、理性对待的本质性问题、共性的问题。道家讲的贵生、养生、全天适欲、性命之情,都是对人的本性、人之生命的透彻洞察。道家的养生思想不仅仅是养生,还由生命观、人性观而提出了价值观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生命观、价值观,人才能有通透明澈的生命意识、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时不膨胀、不妄想、不痴迷。

首先,珍爱生命,不让过度的欲望戕害生命。保有健康完满的生命是每个人都希望和追求的,不管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大众,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古人还是今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安享天年是共同一致的生命愿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不能有生命的自觉,表现为欲望膨胀、贪念无度。结合先秦道家的全天“适欲”的养生主张,可以看到,欲望作为人之天性是不可避免地,但是,过度的欲望却是必须要节制的。一方面,欲望的无度可能产生不受约束的妄想膨胀;另一方面,不受约束的欲望还会伤及生命、使人不能自然而然的保有健康完满的生命。从当代人类社会状况来看,由于不适之欲的膨胀,导致了人自身精神疾病等的增加,而且,不适之欲还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气候问题就是人们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耗竭式消费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的报复。因此,节制欲望、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既是重要的养生之道,也是重要的环保之道。一方面,只有节制欲望,对人的生命完满抱有理性的态度,顺任自然,才能使人身心和谐。另一方面,将这个道理作用于人与自然关系上,可以看到,先秦道家提倡的全天适欲,倡导的人对生命、对自然环境采取理性的态度,有助于人类合理地节制各种欲望,批判矫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生态危机的化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主客观关系的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决定一个人在面临各种事物时如何取舍的重要心理尺度。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外物的关系时,有理性的标准,不为外在的事物所迷惑。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从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全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有了这样的价值标准,就有了合理的尺度,为人行事不偏激、不莽撞、不过分。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持有错误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什么是人最可宝贵的东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道家的以生命为最可宝贵的见解,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站在人之生命一旦失去就不可再有的立场上,即从终极意义上,触及到了觉悟的人应该持有的正确价值观。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能够有今人的思想觉悟,不能要求古人来完全解决今天的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通过创造性转化,对先秦道家的贵生、全性思想进行新的诠释,这就是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清醒地价值自觉对待外界各式各样的诱惑,革除心蔽,这既有利于人的心身健康,也有利于社会公序良俗的构建。

再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人生的看法与观点。如何看待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相应地也就有不同的人生实践。一些人总是不择手段地获取各种好处、攫取各种利益,以为这样的“富贵”就是最好的人生。从先秦道家思想来看,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生命,以物害生、以物伤身,外在的“富贵”常常成为人的生命的杀手锏,使最为重要的生命受到各种戕害。如此下去,人失掉生命,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持续的了。古人的人生观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可以借鉴,可以进行创新性发展。古人看重与强调的是一种清醒与理性的自觉,一种对人生的彻悟与参透,倡导的是一种朴素而自然的人生观、强调生命是可贵的,它是人生中唯一失去而不可复得的东西,人生应该在素朴而清新的自然过程中渡过一生。如此,有了对人生的觉悟,才会有清廉简朴的生命态度,有一颗自觉防御各种伤害的纯真心灵。对于今人来说,保持初心、清慎廉洁是符合人性本真要求的,它既可作用于修正官员的政治品格,也可作用于普通大众的精神情怀,淡泊名利、保有初心,才能真正享有生命的意义。

总之,先秦道家的贵生思想充满了哲理与智慧,养生、贵生、全生的主张不仅是探讨了养生之道,更是一种生命哲学、生命政治,道家认为,身家邦天下是一理相通的,因此,只有深谙养生之道、贵生之术的全德之人,才可以担负治理家、邦、天下的责任,才可以将养生与治国通观起来,既保有天性本生,又平治天下。站在今天的现代立场,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滋养,这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尤其要理性、清醒地对待贪欲、贪念,要使人生建立在合乎天性、合乎养生之道的基础上,当然,处在新时代的今人,还要对先秦道家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要强调素朴简朴的生活态度,还应该在更高意义上追求人生之意义,即坚持崇高的人生理想,既要使生命能完满,更要使生命充满意义。

猜你喜欢
道家理性人性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庄子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