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辨析理论培育初中生的法治素养

2019-11-14 13:10冯有好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辨析公交乘客

■冯有好/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运用情境模拟、案例研讨、法治辩论和价值辨析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真实的法律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注重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初中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对他们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健康成长。

一、价值辨析理论和法治素养的内涵

《价值与教学》阐述的的价值辨析理论,是指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

法治素养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法治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的综合体现,法治素养包括法治认知、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基于价值辨析理论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是指在法治教学中,通过分析和评价手段,引导学生对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判断与选择,帮助学生减少价值混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认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法治思维与法治行为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法治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基于价值辨析理论培育初中生的法治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法治情境,珍视价值选择,提高法治认知

价值辨析理论认为学生的价值观应由学生自由选择,因为选择的过程是主体参与、主体判断的过程,价值观形成是学生的知识内化和行为外化的结果。教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为此,教师要创设法治情境,让学生作出价值选择。选用的法治案例:重庆公交坠江事件2018年10月28日,司机冉某驾驶公交车在长江二桥桥上与小车发生碰撞,造成公交车失控坠入长江的交通事故。11月2日官方公布交通事故的视频,女乘客刘某因坐过站与公交车司机冉某发生互殴,致使车辆坠入长江,15个生命无一生还。在公交车坠江前,从女乘客与司机发生争吵到动手殴打期间,车上的十几名乘客无人出面制止。设置的问题:是什么引起这个悲剧的发生?这个悲剧可以避免吗?对驾驶员冉某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你如何看待乘客刘某的行为?

创设法治情境,就是选取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社会关注度高的法律案例,设置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价值冲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案例的行为人的行为进行价值选择。这时,对于学生的价值选择,教师不能急于作出判断,允许多元答案,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价值选择。也不能急于为学生展示答案,而应让学生为自己作出的价值选择寻找相关的法律依据。学生在利用法律书本和网上平台查找法律知识,收集法律依据过程中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法治认知。

(二)开展主题讨论,激发价值碰撞,培育法治思维

价值辨析理论认为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源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价值冲突以及由此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认知冲突。在学生中开展主题讨论能激发价值冲突,笔者把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一个大组负责一个主题讨论。第一大组的讨论主题是:司机冉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为什么?第二大组的讨论主题是:乘客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为什么?教师开展主题讨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价值选择,并与其他学生的价值选择进行分享交流,认识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与区别。

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通过激烈的小组讨论,进行思想交锋和价值碰撞,学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选择并进行修正,解决了自己的价值冲突,培育了法治思维。

(三)深入互动对话,着力价值引领,增强法治意识

价值辨析理论认为,在价值辨析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 、交流和师生互动对话。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深入分析法律案例和评价行为主体的行为,判断是非,并从事件吸取教训,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学生经过了小组的主题讨论后,让两个大组的学生代表分别上台陈述本组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另一大组同学认真聆听发言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听取学生的发言时要对他们所欠缺的法律知识进行适当的的补充,纠正学生在法治认知的误区。学生陈述观点完毕后,教师就学生的发言内容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并就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进行总结归纳,着力价值引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司机冉某在驾驶公交车行进过程中与乘客刘某发生互殴行为,冉某的行为严重违反职业规定。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乘客刘某和司机冉某的互殴行为与危害后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两人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涉嫌犯罪。

(四)组织法治实践,明晰价值取向,培养法治行为能力

价值辨析理论认为价值的形成包括选择、珍视和行动的检验,要经过不断重复的行动来检验,并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培育法治素养还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开展模拟法庭、旁听庭审等,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法治价值的理解,学会价值辨析,明晰价值取向,增强理性价值辨析能力和法治认同,培养法治行为能力。笔者组织了以下活动:一是就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访谈身边法律专业人士的看法。二是为避免重庆公交坠江类似悲剧向有交部门写一份提案。三是搜集和整理权威媒介和权威法律专家等对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的评论。学生通过参与以上活动,明确自己行为的底线,知道什么行为应该做,什么行为不应该做,要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遵守法律,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进行自我反思,促进价值内化,提升法治信仰

自我反思就是省察自己,包括从事件中得到的思考以及检讨自己的言行。检讨自己的言行,看自己有哪些错误,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思能让自己今后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不至于走弯路。反思能使人走向成熟,不断完善自我。一个人只有充分地认识并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逐渐塑造完美的人格。笔者就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问题1:如何防止重庆公交坠江类似悲剧重演?问题2:当看见女乘客与公交司机发生冲突,为什么没有人上去干涉,进行阻止与劝说?当你看见有人妨害公共安全时,你以前是怎样做的?发生了这事件后,你以后会怎样做?问题3:事件发生后,舆论的矛头直指小车车主,通过网络的传播,让车主受到了很大的委屈,直到官方结果出来的时候才知道车主是受害者。面对网络谣言,你是怎样做的?展示了问题之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反思,并让学生把反思的内容详细地写出来。开展自我反思为了更好地指导行为,进一步促进价值内化,提升法治信仰。

三、结语

价值辨析理论为培育法治素养提供了教育启示,价值辨析理论认为,价值的形成要经历选择、珍视和行动三个阶段。运用价值辨析理论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选用,不能照搬。让学生的法治素养的形成经过价值选择、价值辩论、价值引领和价值内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辨析公交乘客
“风的乘客”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停车原因
等公交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公交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