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鄂 阳 燕
新时期以来的湖北长篇小说有两个高峰时段,其一是1980年代初期由姚雪垠的《李自成》、鄢国培的“长江三部曲”等构成,大多集中于历史题材的范畴,取材古代农民起义或民主革命斗争,以正统史学为依据,以“尚实求真”为准则,梳理历史脉络、还原历史情境、塑造人物形象,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评定历史功过是非。其二是1990年代以后由熊召政的《张居正》、刘醒龙的《圣天门口》、方方《水在时间之下》等构成,以恢宏的史诗规模、深厚的历史蕴涵、严谨的创作态度、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取胜。姚雪垠、熊召政、刘醒龙先后获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为湖北文学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新时期初期的湖北长篇小说大多集中于历史题材的范畴,取材古代农民起义或民主革命斗争,以正统史学为依据,以“尚实求真”为准则,梳理历史脉络、还原历史情境、塑造人物形象,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评定历史功过是非。
《李自成》共5卷320多万言,1963年小说第一卷(上、下)问世,1976年第二卷(上、中、下)出版,1981年第三卷(上、中、下)出版,1999年第四、五卷付梓,全书的创作及面世历时近半个世纪,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新时期思想解放浪潮的推动下,姚雪垠的历史观有了很大改变,对于农民革命的认识也有了深化。《李自成》后三卷是1980年代新时期文化思想的产物,与前两卷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为整部小说拓展了艺术和思想的更大空间。从小说第三卷开始,作者表现得更加重视史料和史实,作品的主题明显转入对农民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作者已很少对人物作简单的阶级定性,人物性格获得纵深发展,有了更丰富、更人性化的表现。作为20世纪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一部长篇历史巨著,姚雪垠的《李自成》是描摹农民起义的一部大书,也是表现丰富历史的一部大书。《李自成》在思想探索、艺术表达、美学创造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此后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照、示范与借鉴。构架宏伟、布局精当、故事演化张弛有度。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李自成》继承了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艺术传统,借鉴了外国文学的创作技巧,将西方小说的特点融汇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之中,使《李自成》既有西方长篇的细致严谨,也有传统章回体的简洁有力,同时还在作品中大量融入诗、词、文、对联等传统文化内容,实现了作者预定的“笔墨变化、丰富多彩”的审美目标。
1980年代初期,鄢国培创作出生动反映中国长江航运史的恢宏巨作《长江三部曲》。小说“线索繁多有主线,人物众多有主脑”,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风云变幻为时代背景,以民生公司的生成与发展为线索,描述了川东三峡区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表现了艰难的时世、曲折的命运和动荡的生活。历史视野宏阔,川江气息浓郁。全知全能的视角、顺时序的故事脉络、评书式的叙述方式,赋予了小说明显的传统韵味。杨书案也是不断引领湖北长篇历史小说新变的代表作家。其创作经历了从“农民战争”到“帝王将相、宫闱生活”再到“历史文化名人”三次位移。《孔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系列”多部作品,以文学方式对中华文化源头进行艺术观察,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再现历史,为古代圣哲立传,在海内外华人界引起极大反响。李尔重的《新战争与和平》采用编年体的形式,描绘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全景。骆文《桦树皮上的情书》展现了18世纪波兰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全过程,充分描写了各阶层波兰人的爱国热情和反抗故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国主义诗篇。刘章仪、刘亚洲、苏群、李晓明、洪洋、曹建勋等创作的历史小说,也享有一定声誉。
二
湖北作家大都带着比较深厚的生活经验积累走向文坛,其初期创作十分倚赖个人的生活经验,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和现场感。八九十年代湖北乃中篇强省,但最彰显作家生活厚度、思想深度、技巧精度的长篇小说一直为弱项,即与之相关。比较而言,新时期初湖北反映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数量不多。1990年代之后,湖北长篇小说获得了长足发展,众多作家投身其中,形成了“三代作家齐奋笔”的态势:骆文、徐迟等老作家十年磨剑、潜心积累,完成了厚重的巨作,方方、熊召政、刘醒龙、林白、池莉、邓一光、陈应松、胡发云等中年作家相继发表了个人文学履历中的重要长篇,刘继明、张执浩、晓苏、李修文、姚鄂梅、刘诗伟、曹军庆等新生代作家也加入长篇小说创作的行列。湖北名家纷纷告别经验自发式的写作,注重挖掘历史和人物的社会意蕴和人性深度,产生了一批具有厚重思想含量的长篇佳作。
2000年,方方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描述了一段沉重的历史,刻画了一群生动的形象,大气凝重、情理兼具,对知识分子的生命形式和人格精神作了深入的思考和艺术的表达。《乌泥湖年谱》在幽深的历史与复杂的现实中叙写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和命运际遇,演绎人性与社会的各种尖锐冲突。新世纪之后,方方再度推出了《水在时间之下》和《武昌城》两部长篇小说,两者皆以武汉为舞台展开故事。其表现汉剧演员生涯的长篇《水在时间之下》以一串小人物的命运折射民国大武汉,细致绵密、性格鲜活。小说穿插了一些武汉的历史事实,如1931年武汉的特大洪水,1938年发生在武汉的激烈空战等,并以“新市场”(即后来的武汉民众乐园)为载体缀连起了汉剧艺术的历史变迁。在大历史背景下展现普通人的人生曲折和人心幽微,寄寓了强烈的人性观照。表现了地域文化中慷慨仗义、刚烈执着、顽强不屈的精神气质,也对作品的历史沧桑意味作了更恰切的传达。在方方笔下,战争已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之别,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所有的战争都是不义的,《武昌城》对于战争的质疑性表达拓展了人性关怀的广度和深度。
世纪转型期,熊召政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带着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了张居正这样一位因改革而彪炳史册的悲剧英雄,以历史过程的错综复杂和人物的得失荣辱喻示当下生活,以史为鉴、以古察今,既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思考和深入反省,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生国运的执着关注。《张居正》不仅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崩溃,也彰明了一个新时代的可能。儒家文化占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熊召政从与之关联的皇权文化、法家文化、心学、宗教等层面进行了冷静分析,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作者尝试在现代思想的表达和传统形式之间寻找沟通的可能,小说对传统文化的借鉴超越了内容与主题,既在审美形式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也重新思考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心灵吟唱历史,以史笔重构文化”。气势恢宏、典雅古朴、具有史诗风格与民族气派。通过张居正这个历史人物展现对中国历史的深入反省和宏观思考,就正史写法约历史小说而论,堪称新世纪中国文坛同类题材的翘楚之作。
1996年,刘醒龙以《分享艰难》刮起“现实主义冲击波”并成为“九十年代新乡土小说代表作家”。1990年代后期以来,刘醒龙加重了从体制政策和多重人性的角度描写乡土及乡村苦难。《痛失》《弥天》《圣天门口》《天行者》皆在批判精神上取得了跨越,实现了从经验现实主义到反思现实主义的转变,接近了作者自己所期望的“真正的现实主义”的高度。《天行者》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展现的人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普适性意义,拥有了更深广的思想蕴涵。《弥天》具有人性批判和体制批判的高度,在同类型的文革题材小说中是一次较大跨度的超越,也让作者在追求“真正现实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圣天门口》展示了现代中国崛起的坎坷与悲壮,再现了中国底层民众的生存和心灵,在多维的文化视野中反思历史、观照生活,对现实主义的美学内涵也做出了新的探索。
2006年,胡发云出版了长篇《如焉@sars.com》。作品全面而深入地涉笔当代中国的社会嬗变,从体制和人性两个层面对其作了富有力度的思考。这是一部关注知识分子命运的作品。作者将中国知识分子半个世纪的命运走向放在互联网空间予以展开,诗意与哲理共融,别致、新颖而有意味,知识分子的思想探索与社会变革相互交错。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胡发云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达到了为现代国人重引精神资源的目的。
林白的《万物花开》与《妇女闲聊录》是其湖北时期的两部重要长篇小说,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林白风格。《万物花开》洋溢着一种蓬勃浑然的生命气息。作品的叙述语言也十分特别,混和着乡间和城市、久远与现代等不同时空里的话语,还有民谣、顺口溜、口号、语录、流行歌等不同来由的词汇,强化了小说狂欢化的特点。《妇女闲聊录》是一份口述实录式的中国农村女性生活调查,个案追踪式的农村社会关系解析,展现了一部乡村生活的“新世说”。就整部小说而言,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形态的裂解,包括传统文化、人文价值和伦理秩序的变形和倾颓,都是鲜活自然地显现了出来。成为关注中国农村妇女问题的一个成功的探索性文本。
1995年《父亲是个兵》这部带有家族史传色彩的小说出现,标志着邓一光终于找到了属己的文学富矿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自我,与2008年的《我是我的神》,构成了一个前后呼应、主题同构、形象类似的“兵系列”小说,引起文坛的极大反响与关注。“兵系列”小说是邓一光最出色的作品,为中国当代军旅题材的创作增添了新的风采。新世纪后,池莉的长篇小说《水与火的缠绵》《所以》,以改革开放后近40年的中国历史变迁为背景展现女性主人公的人生历程,以更广阔的视野再现时代衍变中普通市民的命运浮沉和喜怒哀乐。展示了作者对当代女性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在水与火的洗礼中获得人生的升华。2011年,刘继明出版了一部堪称视野宽广、格局恢宏的《江河湖》,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背景中三峡大坝的建设始末为核心,对中国现代化道路作了较为深入的反思。《江河湖》正面书写时代风云、政治事件、历史经验,表现出了向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回归”的企图,但在视点选择、叙事结构、象征意象的设计以及人性的复杂程度上,依然可见现代主义的流风遗韵。彭建新198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以《孕城》《招魂》《娩世》为名的系列长篇小说,总题为“红尘”三部曲。从叙述语言到人物对话,“红尘”三部曲都采用武汉方言,俏皮、幽默、夸张、粗俗,尽显“汉味方言”的魅力,活画出了武汉市民的性格风度及地域风情的神采韵味,对地方语言资源的开发也达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高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大动荡、大变局的背景下,展现了武汉各个阶层人物的生存命运,展示了蕴涵其中的社会风气、文化风俗和市民性格。作者力求“为大汉口立传”,以丰富的资料、宏大的体量、宽阔的视野,展示了“大汉口”的全景图,追述了武汉的发展史。
李修文《滴泪痣》和《捆绑上天堂》是两部以“爱与死亡”为主题小说,对“纯粹爱”的讴歌和古典式爱情理想的张扬引起了接受者极大的共鸣,揭示了“无爱的激情泛滥”时代中人们的情感秘密。作者在哀恸甚至绝望的基调上书写情感,唯美的爱情故事渗透着死亡的气息和无尽的悲凉,“看到了纯粹爱背后深藏着的悲情本质”,对爱作了终极的、宿命意味的表达。李修文的创作在湖北文坛充满异质性,其作品意象丰饶、文字绚烂,极富色彩感。善于将古典诗文、流行音乐、外国电影、传统戏曲、民间歌调等诸多的文学、文化元素相融汇,将感性描述和理性哲思、古典的内核和时尚的外套、精英化追求和大众化取向等多种创作技法相整合,形成了一种“复合”的艺术之美。
何存中涉足战争题材的长篇创作,忠于生活、发掘矛盾,既保留了主流叙事的正义立场和历史观念,也不乏对革命和人性的反省沉思,获得了较大的反响。其中的《太阳最红》,以大别山地区黄麻起义为素材,再现了红四方面军从组建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揭示了血缘亲情交织的阶级斗争,闪耀着信仰和理想的光芒,也散发着人性和人情的温度。作者对于重建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期望,使作品彰显出超越的品格。小说人物丰满、细节生动、情感浓厚,每一章都以一段当年的鄂东革命歌谣开篇,风俗描摹真实细腻、结构安排独具匠心,具有很强的美学意蕴和地域色彩。
刘诗伟也贡献了《拯救》《南方的秘密》等长篇佳构。《南方的秘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江汉平原从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以来60多年的政治风貌和历史变迁。叙述从容亲和,形象精心塑造,直面生活,宏大深厚。晓苏出版有《大学故事》《求爱记》等5部长篇,他是大学校园小说的经营者,用反讽、隐喻、象征等现代小说技巧,辛辣而深刻地揭露了现代大学体制中存在的种种矛盾、荒谬、可笑的现象。张执浩的《天堂施工队》以一个智障傻子为叙事视角,展现了当代农民从乡村到城市的充满奇异色彩的命运变迁,将超验性的东西与神秘主义有机结合,营造了一种隐喻、寓言性的效果。《水穷处》以悬疑小说的形式探讨了当代都市男女普遍存在的情感困惑和婚姻危机,作者设置了重重悬疑营造神秘的叙事氛围,聚焦于都市情感的最隐秘处,对人物复杂深邃的内心心理也有深入开掘,拥有“好看”与“耐读”兼具的品质。
新世纪湖北长篇小说,呈现出大关怀、大视野,将个体生命纳入宏大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境域中进行正面的、富有深度和长度的展示,从时代和人性两个根本层面反思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传达创作主体对社会历史的重构意愿和思考能力。湖北长篇小说的数量激增、质量提高,在题材上更有明显拓展。出现了人文历史、民间传奇、乡土叙事、都市世情、个体成长、女性精神等不同类型的创作,体式多样、色彩丰富、内涵深厚,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有自身的地域特色。湖北的长篇小说大多遵从传统现实主义“客观写实”之风尚,随着时代的发展、视野的开阔、体验的深入,湖北作家也尝试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向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汲取养分,使湖北的长篇创作拥有更多元、多样的艺术形态。方方《乌泥湖年谱》的“年谱”形式,熊召政《张居正》对传统章回小说体式的借鉴,刘醒龙《圣天门口》的“复调”叙事,李传锋《最后一只白虎》的动物视角,董宏猷《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的心理梦幻体、《十四岁的森林》的交响乐格式,刘继明《仿生人》的科幻和寓言等,皆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
三
湖北长篇小说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张居正》《像天一样高》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圣天门口》《张居正》《如焉 @sars.come》《乌泥湖年谱》展现了深刻的反思精神,《滴泪痣》《捆绑上天堂》《像天一样高》和《雾落》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荆楚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所处时代的不安感和地理因素的特殊性,楚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坚忍不拔的使命感,尤以屈原的忧患精神最为著名。虽然自成体系的楚文化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就不再存在了,但是荆楚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已经成为汉文化的共性,继续影响着荆楚大地上的后人。转型期以来,湖北作家秉承以屈原为代表的古楚文人忧国忧民的传统,大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熊召政的《张居正》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在谈及自己的创作动机时,曾多次强调“让历史复活”的忧患意识,想通过“张居正”这个历史人物来以史为鉴、以古察今。刘醒龙的《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通过写农民进城后发生的一些冲突,揭示出社会正在丧失着劳动和仁慈,饱含着对社会基本道德丧失的担忧。姚鄂梅的《像天一样高》讲述了四个青年围绕诗歌发生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诗歌和诗人的担忧。蒋杏的《走进夏天》和王建琳的《风骚的唐白河》则更多地凝聚了对处于困境的企业工人、农民命运的同情和忧虑。
忧患催生反思,反思基于忧患,湖北长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们从体制、人性、文化等不同的层面对社会生活和人生进行着怀疑、追问与反思。方方的《乌泥湖年谱》通过知识分子面对历史灾难的言行举动,从人性的层面上反思了历史悲剧。刘醒龙的《圣天门口》是民族生存苦难的抒情表达,反映了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的整体性质疑,是一部富有精神厚度和历史深度的力作。作品的结尾写到文革中衣不蔽体的农民质问被批斗的高官,你们带领我们革命时许诺的幸福生活在哪里?是对农民苦难根源的有力追问。胡发云的《如焉@sars.come》高密度大容量地涉及一些严肃而敏感的问题,无论是突如其来的疾病,还是不期而遇的爱情,无论是新潮的网络虚拟世界还是庸常的现实生存,都有着政治的控制和意识形态的渗透。
与全国同时期小说相比较,湖北长篇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受楚文化的积极影响和对时代召唤的热烈响应:《捆绑上天堂》弥漫着楚文化的古典气息,《雾落》进行了关于神秘文化的书写,对故土民风民俗有着明显的眷顾;《滴泪痣》和《捆绑上天堂》关注于青春和纯爱,《像天一样高》表达了对诗坛的关注和对诗歌命运的隐忧,《雾落》展示着历史变迁中的女性命运和爱情遭遇。它们都在这个物化时代、消费时代表达了对人的精神状况、爱情、生存处境等时代命题的追问和思索。
湖北长篇小说中,李修文和姚鄂梅等人的创作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他们描绘着都市社会的青春与激情、爱与死的缠绵、都市边缘人对诗意和理想生活的执着和坚守,尽显现代社会都市人的颓废唯美。姚鄂梅的《像天一样高》以一种“像天一样高”的心性写就了一曲浪漫主义之歌,但她很早就飘离了这片沉重务实的土地。李修文在“爱与死”的极端纠葛中,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青春叙事,独步文坛,引人入胜。作品以青春、爱情、死亡为主题,意象丰饶、文字绚烂,充满颓废唯美的浪漫气质。但他几乎是世纪初湖北小说界一个单打独斗的先锋派,没“斗”多久,便销声匿迹。
现实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显词、大词,地位至尊,绝大多数作家自称是现实主义信徒,对其情有独钟。新世纪湖北现实主义文学,秉持悲悯的情怀、直面忧患的现实、坚守传统和本土、汲取新知与异质,它是一种敢介入、有担当的写作,也是一种有包容、能生长的写作。其优秀之作摒弃了经验式的写作惯性,强化了思想的渗透和技巧的探索,从整体上提升了湖北文学的人性含量和审美含量。这些作品力图呈现出一种大关怀、大视野,将个体生命纳入宏大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中进行正面的、富有深度和长度的展示,从时代和人性两个根本层面反思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力图写出时人未见未察之处,力求精准、奇妙的现实主义表达,传达创作主体对社会历史的重构意愿和思考能力。从艺术形态上看,湖北小说尝试在写实的基础上向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开放,借鉴心理、象征、荒诞、反讽等诸多技法,形成了博采众长、多元圆融的风格。
长篇小说是一种最自由最有深度最显出当代小说水准的文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大半是长篇小说作家,可见这种文体的特殊重要性。驾驭长篇小说这种“重文体”“大文体”,需要丰厚的生活积累,需要对社会人生诸多重大问题的深刻认知,需要对故事、人物、语言等要素的全面把握,需要感性、理性思维的双重能力。理性对长篇小说艺术家是不可或缺的能力,甚至可以说理性的强弱是衡量长篇小说艺术家高低的重要标尺,是决定长篇小说创作水准的主要因素。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思想者,对他所处的时代思想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他能超越个人一己之经验,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虚构一个文字世界来审视时代拷问人性。世界一流长篇小说作家的创作往往代表了所处时代对人性认知的最高水平。他们决非仅仅是一个个看起来复杂的故事的简单编造者,而是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者。
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长篇小说家普遍不足。湖北长篇小说作品尽管有不少优秀之作,但多少还留有缺憾,有的作家对宏大的历史文化问题力有不逮,有的对其笔下主人公过于偏爱妨碍了对中国历史的更深透视,有的在思辨和技巧的融合上有欠圆润,有的满足于对时代和习俗的外形描绘,有的还停留在以细节印证“常识”的初学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湖北还没有产生足以和《白鹿原》《废都》《活着》《尘埃落定》《黄金时代》等当代经典比肩或者说有同样影响的作品,或许,他们中有的还不属于当下,属于未来!
刘川鄂,男,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已出版《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张爱玲传》《池莉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湖北文学通史·当代卷》《从现代到当代》等十余部著作,主编、参编高校教材数部,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当代文学评论100余篇、文化
散论100余篇。阳燕,江西人,文学博士,湖北大学教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电影艺术理论的教研工作,主要涉猎当代作家的小说创作、地域文学、大众文化等研究方向,出版《世纪转型期的湖北小说研究》与《我读李修文:青春的叙事》两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国家级社科项目,获第八届湖北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