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侨与抗日战争

2019-11-14 07:42沙杨
莫愁 2019年2期
关键词:机工华侨抗战

文/沙杨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世界各地华侨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通过捐款捐物、直接投身战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毛泽东主席对此曾高度评价:“海外华侨在统一战线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对日抗战上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成立组织,捐物捐资

“九一八”事变后,海外华侨立即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9月,“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在巴黎宣告成立,成员包括法、英、荷、德等国华人,欧洲重要城市也均有巴黎抗日会、里昂华侨救国会等抗日团体。

“七七”事变当天,纽约华侨便成立了救济总委员会,选举司徒美堂等为执行委员。1937年8月,美洲的华侨团体联合成立了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共有直属分会47个,活动遍及美国、墨西哥及中南美洲。

淞沪会战第二天,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召开新加坡侨民大会,成立南洋第一个统一的华侨救亡团体——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

1938年10月10日,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45个救亡组织的168名华侨代表,在新加坡召开南洋各埠代表大会。他们在台下聆听后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侨领陈嘉庚的演讲:“中国立国五千年,素以和平正义昭天下,不幸邻邦日本,军阀专横,虎眈鹰瞰、蚕食鲸吞,妄图吞并中国,中国政府鉴于最后关头已至,毅然发动全国全民长期抗战,中国之抗战,实为御辱而战,实为自卫而战。”

华侨抗战中枢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自此成立,陈嘉庚任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任副主席,标志着南洋华侨抗日救亡运动进入历史性新阶段。自此,南洋地区大小抗日团体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组织上的高度统一。

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南洋华侨节衣缩食,以常月捐、购买公债、义演、义卖等多种形式,踊跃为祖国捐款捐物。据统计,南侨总会在抗战期间义捐国币约5亿元。海外侨胞的捐款,成为抗战时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也成为国家外汇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海外华侨曾多次掀起捐款献机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前三年,各地华侨社团和个人,共献机217架。此外,华侨们还捐献坦克23辆,卡车、救护车及各种汽车1000多辆,可装备5个运输师和300个中型救护队。

值得一提的是,“富商巨贾,既不吝金钱,小贩劳工,亦倾尽血汗”,绝大多数华侨在自己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为祖国和民族的安危,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

南侨机工,赤子功勋

抗战爆发后,我国正面战场沿海口岸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沦陷,1938年于大后方紧急抢建的滇缅公路,成为战时我国与外部唯一的物资运输通道,世界各国援助的军火物资以及海外华侨捐赠的军需物品,均依赖此路输入抗战前线,史称“抗战生命线”。

当时中国国内急缺熟练的司机和汽车维修人员,以陈嘉庚为首的南侨总会向全体华侨发出紧急通告:为通告事,本总会顷接祖国电,为征募汽车之机修及司机人员回国服务,凡吾侨具此技能之一,志愿回国以尽国民天职者,可向各处华侨筹赈总会接洽,事关祖国大业,迫切需要,望各地侨胞侨领,深切注意办理是要。

回国参战,意味着流血牺牲,但是海外赤子们依旧热切响应祖国的召唤。1939年2月至9月,先后有3193名汽车驾驶人员和技术工人自愿归国,他们就是被称为滇缅公路“神行太保”的南侨机工。

南侨机工中既有普通司机、修理工,又有工程师、大学生,他们告别双亲,痛别妻儿,有的甚至隐瞒年龄,女扮男装,目的只有一个——归国抗日,争取胜利。

华侨青年女教师白雪娇,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为了参加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瞒着父母报名,归国临行前给父母留下告别信:“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亲爱的父母亲,别了,此刻什么也阻扰不了我投笔从戎了。此一去虽千山万水,未卜安危,但是以有用之躯,在有用之日,尤其是在祖国危难的时刻,正是青年奋发效力的时机。”

机工们经过短暂的军事训练,旋即投入到运输工作中,他们的武器就是手中的方向盘。“海外归来志未酬,风尘仆仆群山头。轮盘日夜无停息,不复山河誓不休!”南侨机工倪鸿声写下诗句以明志。

在滇缅公路上抢运物资,南侨机工要过“三道生死关”:一是路险,当时的滇缅公路,仅仅是一条在崇山峻岭间紧急抢修出的简易公路,途中的悬崖、陡坡、急弯不计其数,更因未铺设柏油,路基不稳,一到雨季,道路泥泞粘滑,塌方险情屡见不鲜,行驶极为危险。1939年4月到7月,滇缅公路上发生的车祸就达24起。机工王亚六回忆,战友邱九良驾驶的车,在惠通桥山顶上翻入怒江,“就那么一瞬间,人不见了,车也不见了,我的战友永远留在了怒江底”。二是疟疾,滇西至缅北是世界上有名的“烟瘴之地”,毒蚊猖獗,恶虐流行,许多机工染上恶性疟疾后,由于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而身亡。三是轰炸,行驶在滇缅公路上,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更是家常便饭。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机工们常常要夜间行车,危险更增几分,却无人退却。

在这种极端危险的条件下行车,每月都有数十名机工牺牲。据统计,南侨机工战后仅存1748名,牺牲过半;1939年至1942年,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汽油、枪弹、轮胎、汽车、医疗器械及药品等正面战场紧缺物资达45.2万吨,占当时国内总计国际援助物资的90%,南侨机工为抗战所作的贡献,一如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上所刻的四个大字——赤子功勋。

主动请缨,前线杀敌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力量薄弱,广大华侨响应“航空救国”号召,不仅捐款为祖国购买飞机,而且积极创办各类航校,挑选飞行员输送回国参战。当时的华侨飞行员占飞行员总数的四分之三,他们大多家境优渥,本可以在国外过上体面生活,但在祖国山河破碎之时,他们不远万里赶赴祖国,在武器装备全面落后的艰难条件下,不畏强敌,与敌人殊死搏斗,碧血洒长空,殉国时平均年龄仅23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印尼归国华侨女青年李林坚决要求到前方杀敌。1937年11月,李林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支队长兼政治部主任,率部深入敌后与日伪军展开斗争。1938年春,李林任整编后的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在雁北、绥南与日伪军作战,屡建战功。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她不顾怀有三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冲锋陷阵,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被包围后,李林宁死不屈,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壮烈牺牲,年仅25岁。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历史和人民将永远铭记海外侨胞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猜你喜欢
机工华侨抗战
华侨华人儿童的权益保护与成长关注
身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华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我的华侨老师
“六模块”赋能华侨华人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