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梧 河南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南阳 473000
目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高中新课程改革也在部分省份相继展开,在新旧教材交替之际,学校教学工作中出现一种普遍现象:高中一年级学生因数学学习跟不上,过早的出现两极分化,这些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感觉老师讲得太快,课程容量太大,有些初中根本没有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高中直接进行应用,让学生茫然。在初中,习题基本一成不变,或者照着例题去模仿,而高中习题新颖灵活,完全考查的是对概念的理解与变式,全靠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致使数学成绩大幅度下降,这与初中数学成绩形成极大落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初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受以上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一下子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挫伤,心理受到一定打击。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整合新课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数学教学,成为高中数学老师的首要任务。
(一)教材上的知识点的衔接问题。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删减了很多内容,还有对一些知识的要求降低了,而这些内容在高中阶段却有着重要作用。以人教版为例,乘法公式只有平方差、完全平方,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公因式、公式法,但是十字相乘法只是一个综合探究内容。从而使教师在高中数学的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的教学中感到很吃力,而学生也会感到困难重重。在九年级教学中,对一元一次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根与系数的关系不做要求,导致学生解方程能力不足,大大影响了学生在高中集合、函数、不等式、数列、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方面的学习。
(二)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教材比较简单,没有预习,没有思考,没有练习。上课的时候就是听课,习惯跟着老师转,课后作业模仿着例题也可以完成,考试的形式单一,对于知识点的变式比较少。因此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
(一)优化组合教材内容,实现教材的过渡衔接。在对于存在如此多问题的高一新生的启蒙教学中,每个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新旧联系,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突破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拚弃学生原有的错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高一数学知识大多数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因而从初中知识衔接点出发,提出新问题,研究新知识。针对相关知识,可适当地编写过渡知识的专题校本教材,为衔接教学所用。
(二)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过渡。一是组织初高中对应年级的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有效解决过渡教学问题。可将高一年级的数学教师与刚教完初三年级的数学老师组织在一起,就相关过渡的知识和教学进行研讨。初三老师知道现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问题所在,通过教研和座谈,可以提出更好的过渡教学方法,组织专题或其他形式的过渡教学。二是编写导学案,渗透过渡知识的学习。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各备课组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备课,并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编写的学习方案,有别于教案与教材,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应研究教材,将相关过渡知识的学习放入导学案,让学生在常规学习中弥补过渡知识,提高学生自主专研能力。
高中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学“会学”,只有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注意结合社会生活,精心构思课堂的导入,重视情景引导,教学过程注意化枯燥为生动
(二)注重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学习高中数学一定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做题不总结也不行。方法因人而异,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反思)是少不了的。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虽然刚升入高中,学生作业量大,但仍要坚持培养反思的意识和习惯。由于经历了中考,很多老师在初中大都采用的是题海战役,以致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想学好数学,那就多做题。其实学好数学大家都知道:题不在多,在精。并且善于反思,所以应培养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善于总结,善于思考,总结题目中的知识点与思想方法,毕竟高中数学更加考查的是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
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每一位高中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等通力合作,不断将这个问题的研究推向新的阶段,我们的研究不仅是为了今后教学,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也是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讨的重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