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路径选择*

2019-11-14 01:41刘亚君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6期
关键词:办学院校高职

刘亚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2019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双高计划”的发布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设计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高职教育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契机,明确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创新,高水平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以下简称“特高校”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必须因地制宜,根据院校办学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来选择自身的建设方向,兼顾高教属性,突出职教特色,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展自己的专业品牌,重视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治校能力。本文将在深刻领会国家职教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对“特高校”建设和发展路向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1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守德育中心地位

无论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如何,无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如何,“特高校”建设方略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之下进行。高职院校必须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是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人才。

“特高校”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要深化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培养其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为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爱国敬业、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者。

2 坚持骨干专业群建设,发展特色专业品牌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效益密切相关。因此,“特高校”建设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专业建设上。

高职院校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自身办学实际,加强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系,规划好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布局,充分挖掘专业建设资源,集中精力发展和培育出地方产业急需、特色优势鲜明的专业品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围绕行业生产的技术、装备、工艺等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全面考虑企业一线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严格参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及课程内容。要建立起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改革,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共建实训中心、教学工厂,最大限度发挥产教融合优势,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保证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同步发展,围绕高职院校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落实好专业群建设。

3 坚持推动“双创”教育,积累科技创新实力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思路以及促进创新创业的战略部署,以加速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特高校”建设必须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动协同创新中心与科研团队建设,与企业合作搭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努力培养高职院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要建立起科研创新队伍,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产教融合的项目要求与企业联合建设实验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技能大师作室等,促进技术技能创新与成果转化。积极参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鼓励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培育创新精神的土壤,推动学校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4 坚持对外合作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和持续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日益广泛,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出既懂技术又会外语的国际化技能人才。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特高校”建设必须增强对外开放的程度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高职院校要担负起“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国际合作的责任,在全球视野下提高办学能力,通过借鉴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开设多语种课程,强化学生外语能力,加强与国际行业标准接轨的专业技能训练,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教育模式。高职院校要加大与国际教育机构、跨国企业等的交流合作,联合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优化留学环境,加强国际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开拓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5 坚持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特高校”建设的基础保障便是不断完善优化的内部体制机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完善学校治理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和激励职业教育,也是高职院校顺应发展趋势革新和提高的自我修炼过程。

高职院校要深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起以学校章程为核心、配套规章制度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遵章管理、按章办事,推进学校依法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要不断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党委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单位等内部机构的职能与作用,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各项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6 坚持双师队伍建设,储备专业师资力量

“特高校”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双师队伍,通过人才引进、加强培养、开展研修的多种建设途径,围绕特色专业群发展一支由权威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为学校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教学能力强、人才结构合理、富有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特高校”建设应把高职师资梯队建设列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强调师资培养与科技服务能力的协同提升,通过逐步改革人才选拔、质量评价和分配机制,为教师创造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贯彻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7 坚持发展教育信息化,打造智慧校园

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详尽阐述了互联网的创新技术成果将如何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开展联合、创新升级,可以发展为知识创新时代的经济社会新业态。“特高校”建设必须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供给平衡。

高职院校应依托信息化手段培养人才,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等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建立一站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提高学校行政、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辅助学校领导层的科学决策。

猜你喜欢
办学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