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莉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白庙街道办事处白庙小学 448002
学习型家庭就是让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使家庭成员在学习中制定学习目标,坚定学习信念,共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育理念。小学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年龄也是家庭氛围对其学习思维影响最大的黄金阶段,言传大于身教的道理应该得到每位家长的信服,你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每位家庭成员在不断学习共同进步这件事情上身体力行,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氛围,促进学习的欲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由家长进行“放羊式”的教育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仍然有一些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着误区。比如说,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我只要负责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会对他们进行教育,学习成绩不好,那就参加补习班,让培训班的老师去教。这一部分家长的心理其实就是认为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我让孩子上学就是为了受教育,教不好就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但事实上孩子在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养成的一个黄金时期,学生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全部都在学校里,那么孩子放学后的教育谁来负责。学校的教育始终是一个广泛的教育,教给孩子知识和道理,但实际上如何将这些道理体现在生活当中仍然需要家庭的配合,家长放任不管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向学校和社会是完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关乎孩子一生的大事,孩子爱玩是天性,小学生都认为学习枯燥毫无乐趣,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完全有自主学习意识的,但是全家人一起学习,一起研究就会让孩子觉得在进步的道路上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会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打造学习型家庭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对孩子的教育质量,同时密切关注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与交流,让双方共同肩负起对小学生教育的重任,来实现小学家校共育的目标。
小学阶段的家校共育其实就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优先在教育和管理问题上征求家长群体的意见,推行家校共育的政策是加大双方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在具体实施上暴露出一些问题。
家校共育在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任不足的现象,很多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统一思想,老师要求的家长不配合,甚至有不支持的逆向心理,这样的情况下家校共育就很难再进行下去,其教育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小学教师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我们通常在家管理一个孩子都很费力,学校老师要面临几十个孩子的学习和纪律,自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和每个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商谈,在交流方式上约谈见面和打电话沟通每次也都只是匆匆几句,根本来不及深入交流。
在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和教师应当是各司其职,不能大包大揽越权处理。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推卸自己应当承担的那一部分,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而老师在学校的工作本身就是繁琐忙碌,不可能对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事无巨细的教育,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是吃力不讨好,家长责备,社会指责,相互抱怨。
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一个时期,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设立家庭学习目标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氛围,让孩子在家庭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一个正能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同时对小学生自发思考,创新思维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共同奋斗努力学习的力量,才能达到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最终目的。
通过家委会的设立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共同交流,上传下达,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委会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更有利于学校和老师进行学生管理和教育的思路,同时对学生管理这方面也可以集思广益,拓宽思路。
家委会的存在是一个纽带和桥梁,家委会可以建立多种交流平台和交流方式,比如组建班级QQ群和微信群,便于家长与教师取得联系,老师可以对当天的教育的问题进行反馈,以便于家长回去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方式多样才能加深交流。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都要对对方无条件的信任,信任老师是无私心的教育孩子,信任是促进教育的基础和平台,只有做到双方互信,才能将家校共育做到更好。
家校共育是基于学校与家长对孩子的共同实施教育的良好愿望,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因此做好家校共育就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加强双方沟通协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