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

2019-11-13 15:56赵冷松
艺海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艺创作普及全民

赵冷松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群众文艺创作作为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人们的文化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以群众文艺创作为契机,针对现阶段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艺创作;全民;艺术;普及

新时代下,我国基层文化事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补短板,促平衡,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当前开展基层群众文化的重中之重。文艺创作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自我需求的完善与外在表现。加强文艺创作是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目前文艺创作工作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如何提升群众文艺创作水平,促进全民艺术普及成为当前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课题。

一、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方法

1.引进专业文化资源 专业的文艺创作者是构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基层文化组织中较为匮乏的资源。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依靠上级指派专业人才,这种方法导致文艺创作人才单一且基层单位没有选择的权利,为了加强文艺创作基层文化单位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择更加专业的文艺创作人才,例如利用不同措施争取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基层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来,壮大文艺创作队伍;还可以利用志愿者活动吸引民间艺人以及退休教职工志愿者;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大对专业人才以及设备的投入力度,除上级财政拨款外还可以吸引社会资本,与企业高校共同合作,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促进群众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

2.源于生活,贴近时代 每一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含有一定的时代特色与生活特点,艺术作品的诞生无不是以生活情境为依托创作出来的,所以说艺术创作只有源于生活,贴近时代才能反映出新时期人們的情感诉求。因此,在艺术创作中首先要做好基层文化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明确个体差异以及地域差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关注群众关注焦点以及情感意愿,创作出艺术精品;其次,在艺术创作中融入社区文化与广场文化,充分利用广场文化中的街头文化、义务演出、休闲健身等文化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激发人们的热情,从而奏响时代的主旋律。

3.突破传统,勇于创新 群众文化需要创新意识,文艺创作工作也不例外,只有不断加强创新能力才能提升作品的魅力,因此,文艺创作者要摒弃司空见惯的传统创作模式,对作品的表达方式以及创作技巧进行缜密思考,选取最具特色以及代表性的技巧和表达方式,对创作出优秀艺术作品的人才给予奖励,肯定他们的个人价值,激发出他们更大的创新热情。另外,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制作软件以及制作设备,丰富创作者灵感,让创新性的文化元素推动艺术创作的进步。

二、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中存在的问题

群众文化是指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广大群众通过参与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群众艺术源自群众生活是大众化的艺术,其主体是广大群众,然而随着基层文化的不断发展,群众文艺创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对全民艺术的普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音乐创作为例:

1.文艺创作人员的严重缺乏,文艺创作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群众文化中音乐创作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基层群众中能引起号召力的作品仍旧不多,由于音乐作品需要创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大部分创作者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在创作中基本以生活积累作为创作素材,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形成自己的音乐作品,加之专业创作人员以及专业设备的严重缺乏,增加了音乐创作的难度,导致创作出的音乐作品与专业人员相比存在明显的业余性。

2.创作题材单一,创作需求具有差异性 许多文艺工作者受工作、生活条件所限制,接触社会的范围比较小,他们所创作的题材都很单一,群众作为文化需求的主体,不同的专业知识、音乐素养等个体差异性导致对音乐的需求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例如,一些基层文化活动常常选用传统戏曲作为音乐背景,虽然吸引了大量的年龄结构偏大的群体,但是却丧失了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长此以往创作者的创新性降低,创作水平下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3.创作人员出现断层,地区差异性影响创作 群众文化的创作过程中除了群众个体的差异性以外,地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广东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人们更倾向于民俗音乐与地方戏曲、流行文化等,文化艺术的普及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将三者有效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满足不同群众需求的音乐有机体成为音乐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从上述情况来看,我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北上广等城市通过各种手段试点推进全民艺术的普及活动,提升国民文化修养,但是大多数城市和地区依旧缺乏正确的手段和方法来引导和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艺术表现形式缺乏吸引力,因此,要想促进群众文艺创作水平推进全民艺术活动的普及,我们要时刻关注文化信息,借鉴和参考先进的经验,从而创作出适合我国发展特色的全民艺术普及方法。

三、提升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的有效措施

1.加强艺术培训 全民艺术的普及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实践,从群众艺术的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舞蹈、音乐、电视、美术等等艺术形式,从全民艺术普及的范围上来看,它涉及每一位公民的文化素养。因此,作为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政府应当加强工作指导,提供财政保障,全民推进文艺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使艺术创作与普及工作能够协调有序地进行。另外,艺术培训作为群众艺术创作以及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传播文化知识,提升群众的专业文化素养,所以说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艺术培训。面对目前群众文艺工作者的断层与创作人员的短缺,应当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文化素养高、有创作活力的人才队伍,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邀请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以及创作者对学员们的创作内容、创作目的以及创作形式进行指导和培训,建设新时期活力型创作模式。

2.创新艺术创作形式 群众文艺创作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具备鲜活的时代特征与生活气息,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活。传统的文艺创作形式主要围绕着音乐创作与文学创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但是长期下来文艺作品只去了新意,因此创新艺术创作形式至关重要。像音乐这种既有美感又可以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创作中表达出群众的感情与愿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这种形式也是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证群众文化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音乐创作形式的研究,能够创作出更多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与舞蹈形式,同时对于传统音乐的改编能够将舞蹈与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优质的艺术作品。

3.鼓勵文艺创作者下基层,建立健全文艺创作机制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了创作出题材鲜明的艺术作品,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基层用形式丰富的文艺风采活动来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从而提升创作活力,争取创作出一批更加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质文艺作品。另外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各地区拥有不同的民俗以及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来丰富创作能够体现出群众的真实生活,创作出的作品也更加接地气。因此,要鼓励文艺创作者深入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表现形式,仔细揣摩作品中蕴藏的情感,真正做到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文艺创作机制,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与配套的机制制度。目前,文艺创作者创作付出多,回报少,待遇低,政府应当加强对文艺创作者的重视,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调动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对一些才能出众的人才要加强培养与培训,定期举办文艺采风活动,定期选取优秀的文艺作品进行展示,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艺活动中来,真正实现全民艺术的普及。

结语:群众文艺创作是提高与普及全民艺术心声的反映,只有不断创新艺术内容,打造出群众文化的精品活动,才能真正发挥艺术创作的重要作用,使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曾素艳.新时期做好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0(4)

[2]徐丽.加强群众文艺创作的认知与体会[J].大众文艺,2016(12).

猜你喜欢
文艺创作普及全民
全民·爱·阅读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可持续全民医保
明清两淮盐业经济影响下的区域文艺创作与消费
从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看当前文艺作品的创作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